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胃病,如何补

就中医而论,俗称之“胃病”通常涉及与消化功能相关的脾、胃、肝、胆、肠等病变。需补者当根据体质及病情,分而补之。按中医辨证分型,大致有脾胃气虚证、中气下陷证、脾胃阳虚证、胃阴不足证四种。

脾胃气虚证

多表现为进食少,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晄白,舌淡,脉虚弱。治用香砂六君丸。

中气下陷证

多表现为脘腹有坠胀感,进食后尤明显,或有肛门下坠感甚至脱肛,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治用补中益气丸。

脾胃阳虚证

多表现为进食少,脘腹隐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舌胖苔白,脉沉弱。治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

胃阴不足证

多表现为胃脘隐痛或灼痛,口干咽燥,唇干,饥不欲食,大便燥结,或有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治用益胃汤。

表现为脾胃气虚证、中气下陷证、脾胃阳虚证之人,可常食糯米、粳米、山药、芡实、芋艿、甘薯、南瓜、甘蓝、胡萝卜、花生、大枣等;寒象症状明显者,如有腹部喜温喜按、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者,可适当多食海参、韭菜、桂圆、金橘、佛手、姜、葱、大蒜等;表现为胃阴不足证者,日常可适当多食青菜、菠菜、梨、百合、山药、荸荠、番茄、白菜、柚子、香蕉等。

食疗验方

参苓粥

取人参3克(或党参10克),白茯苓10克,生姜3片,粳米60-80克。将人参(或党参)、生姜切片,白茯苓捣碎,在冷水中浸泡半小时后,煎汁去渣。将粳米入药汁内煮粥。每日空腹食用1-2次,每次1小碗。适用于有脾胃气虚证或中气下陷证表现者。

大枣甘姜饮

取大枣5枚,甘草3克,干姜3克,煮水饮用。每日1剂,可连服1-2周。适用于有脾胃阳虚证表现者。

石斛粥

取鲜石斛20克,粳米30克,冰糖适量。先将鲜石斛加水煎煮,取汁去渣,再将粳米、冰糖入药汁,共煮为粥。每日1-2次,每次1小碗。适用于有胃阴不足证表现者。

上述为一般情况,仅供参考。每个人的病证都具不同特点,诸多复杂因素交汇于一身,无须完全照搬,当因人而异。评估补胃是否适当,须注意观察。若患者对进服之食或药容易接受,食欲正常、大便通畅、口味无异、舌苔不腻,并能持续进服,可判断为进补适当。反之,则提示补胃措施不当,应暂停进补。

《大众医学》2018第12期62-63页

(当归 艾蒿 忘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胃得病如何补救?中医给您支几招!
胃气虚证与胃阳虚证的鉴别
脏腑辨证之脾病的辨证你一定不知道的知识
关于脾胃不好
《金匮要略》腹满证治概要
中医规范病名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