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黄勉之书》:致良知的功夫要义 | 四合院学习法



我们学习阳明心学,常讲“千事万事,唯致良知一事”,致良知之外,是否还有别事?如果只有致良知这件大事,那么致得良知的功夫又需下在何处?

 

时习之要只是“谨独”,何为“谨独”?

 

阳明先生说,乐乃心之本体。为何我们又会常常闷闷不乐?又有什么路径指引我们回归真乐,回归心之本体?

 

“仁”与“爱”是一个意思吗?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博爱与公爱的区别在哪里?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去爱?

 

阳明先生说“过思亦是暴气”,何谓“过思”?该怎样做才能保证我们的思考不会过度?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大讲堂,听常海峰老师与王诚莹老师与我们共同分享《与黄勉之书》,探讨致良知的功夫要义。



要点速览


除致知之外,其实没有其它要紧事了。


“一”即“道”,“良知”即是“道”。 致良知就是要回到这个“一”上,回到“道上”,回到我们的“心”上。


人之生理,本自和畅,本无不乐。只是为客气、为物欲搅动,我们才会有不乐。不乐的时候,一定是致良知的功夫间断了,有私欲了。所以我们要练无间断的功夫,功夫连成片,则至诚无息。


事上磨炼,时上磨炼,时习之要就是谨独。谨独就是管理好我们的念头,就是致良知。 


“谨独”和“慎独”一个意思,就是在我们心上用功,而且不间断,用阳明先生的话讲就是在“不睹不闻”处用功夫。心上用功,我们有望抵达良知。


为什么要“谨独”?“独”就是“独知”处,比如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独知”呢?其实也是“独知”。我们的念头究竟怎么想的,其他任何人都不知道,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所以,我们要管好自己的念头,念头对了,一切就都对了。


“知行合一”的宗旨,就是在起心动念之处用功夫。


爱,也要有所爱的“是与不是”,爱的方式正确,才是“仁”;如果爱的方式不正确,那一定不是“仁”了。有的企业倡导“关爱员工”,但是对于员工过分纵容、宽容,其实是对员工不好,不利于员工的成长。这就是过犹不及,不在中道上。


阳明先生说:“后人多有泥文着相,专在字眼上穿求,却是心从法华转'”。告诉我们不要在文字上缠绕,如果执着在文字相上,那么仅在文字上就生出很多想法和意见,反而很难去深入了解和印证圣贤的那颗心。


真正的读书是要力透纸背,透过文字去体会圣贤的那颗心在讲什么,而不要单纯地去看文字本身。学阳明心学、读原文的目的,就是让我们通过原文去和阳明先生心心相印。


“过思亦是暴气”。到底什么是“过思”? “外于良知”才是“过思”,不外于良知的“思”,再怎么努力去“思”,都不算是“过”。这里的“过”,不是过分的“过”,是过错的“过”,“不过”是指不偏不倚,而有所偏倚,就是“过”。


因为良知被私欲所遮蔽,所以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心随境转。致得良知之后,就会自动与大道相合。去掉闲思杂念,去掉一份人欲,便复得一份天理,良知自然而然就放射光芒。


致得良知,一了百当,这就是我们学习圣贤之学最根本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去抵达这个良知。



每日推荐

① 《与陆元静书·下》:圣贤如何可学而至?

② 《与陆元静书》:致良知是功夫之学

③ 《书正宪扇》:阳明先生眼中的“人生大敌”






微博:@致良知四合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示弟立志说》:立志,人生最好的战略主动|四合院学习法
务于切己处用功 阳明心学经典解读 — 致良知四合院
真切笃实 明觉精察
第7天|致良知•学习笔记|人生最可贵的是能承认自己的过失并勇敢改之
平凡的岗位,也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致良知功夫学堂
《道家内丹丹法要义》大周天功夫须一鼓作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