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掌握真相?外周神经阻滞系列(1)【颈浅丛】

超声引导下的颈浅丛神经阻滞


阻滞要点
适应症:颈动脉内膜剥除术,颈部浅表手术
探头位置:横向放置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目标:局麻药在浅颈丛周围扩散或扩散到胸锁乳突肌深面
局麻药:10~15ml



概述

超声引导下浅颈丛阻滞的目的就是将局麻药注射到C2,C3,C4感觉支的周围。与传统技术相比,其优势在于可确保局麻药在正确的区域内扩散,从而提高成功率,同时避免进针过深和(或)穿透临近组织。平面内技术和平面外技术均可应用于颈浅丛阻滞。

超声下的解剖

胸锁乳突肌(SCM)覆盖于颈浅丛(C2~C4)的表面。C2~C4的神经根结合成颈丛后,从胸锁乳突肌后缘深面发出4条终末支(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颈浅丛紧靠胸锁乳突肌后缘的外侧或深部,呈一簇小的低回声结节的集合【蜂窝状或低回声(黑色)椭圆形结构】,但这种表现常常不明显。

有时,在胸锁乳突肌的浅层能看到耳大神经,呈小而圆的低回声结构。线状高回声的椎前筋膜将胸锁乳突肌与斜角肌、臂丛分隔开。颈浅丛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后面,紧靠椎前筋膜的下方,椎前筋膜位于肌间沟表面。


操作技术

选择合适的体位,皮肤消毒,探头放置在颈部侧方,胸锁乳突肌中点水平(约在环状软骨水平)。一旦看到胸锁乳突肌,探头向后方移动,直到(逐渐变细)胸锁乳突肌后缘出现在超声屏幕的中间。在该位置寻找臂丛或肌间沟。颈浅丛是一个低回声结节集合(蜂窝状),紧靠在椎前筋膜的下面。

确定目标后,针尖穿过皮肤,颈阔肌,椎前筋膜,进入到神经丛附近。由于目标神经位置表浅,平面内技术和平面外技术都可以应用。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后,注射1~2ml局麻药,确认注射点是否合适,然后再注射剩下的10~15ml局麻药包围神经丛。


文章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颈丛神经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
【即时助手】超声引导下的尺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
颈神经丛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
大腿外侧疼痛的诊疗方法
下肢神经阻滞uptodate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