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篇 天之道

 

第二篇           天之道

 

第五章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②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

 [chú]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的用草扎成的狗。

 [tuó]钥:风箱。

 

译文:

   天地本身并没有什么仁爱的概念,在它看来,世间万物和草狗并没有什么区别,任其自生自灭。得道的圣人也不刻意讲求什么仁义,也是把百姓和草狗一样看待,并不多加干涉。天地之间的世界,难道不像是一个大风箱吗?看似空虚但却不会萎缩枯竭,你越是鼓动它,向里面鼓风,风却越从另一头往外跑。所以太多的政令和行为反而是无用之举,反而会导致气数穷尽,不如安守虚静的中正状态。

 

解读:

   有些人把这里的“仁”字理解为偏爱,说“天地不仁”,就是指天地对万物平等,不偏爱任何一个。从字面来理解这就说不通,因为“仁”含有“爱”,却绝没有“偏爱”的含义。“不仁”就是客观、无情,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天地和圣人都不会自以为是地去教导和指挥万物和人们,更不会多此一举地去额外帮助和爱护他们,只是让他们自生自灭而已。话这么说似乎很残酷,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历代统治者,如果能做到不扰民、不害民,少压榨老百姓的劳动成果,天下就已经非常繁荣富足了,还用得着什么所谓的善行和仁爱之举吗?

   统治者本来就是老百姓养活的,他们的所有行为也都是靠老百姓的力量和财富来支撑的,他们的所作所为充其量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应有之举,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善行和仁义之举!少挥霍浪费老百姓的财富就是他们所能做的最善良的事情了,他们所有的额外之举,不但不是善行和义举,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无非就是如同往风箱里增加空气一样,白白浪费力气,加速自己的灭亡。

“动而愈出”,一般被解释为“运动起来永远也不会枯竭”。然而这和风箱的特点并不吻合,也与上下文的“天地不仁”和“多言数穷”发生了矛盾。

“多言数穷”,也有版本为多闻数穷,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因为过多的政令和行为往往正是因为听从了那些似是而非的人为编造的知识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地存在,是因为它从来不刻意关注自己的生存而只是自然地运行,所以反而能够长久存在。所以圣人甘居人后,反而得到众人的拥护和爱戴而成为首领;不强调自己个人的安危与得失,反而能够保全自身。难道这不是因为他的无私吗?无私的人反而能够达到非凡的个人成就。

 

解读:

虽然“无私能成其私”在当今社会暂时是没有太大市场的,但如果一个人只知道为了一己私利而绞尽脑汁、投机钻营,那么即使他达到了某种目标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正所谓“有所得必有所失”。争名夺利已经成了世人的人生目标,但到最后却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古往今来这种例子太多了。一个能真正成为众人之首领的人,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只为自己着想,没有大局和整体观念的人。


 

第八章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①。

 

注释:

  尤:怨咎、过失、罪过

 

译文:

        最善的东西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利于其生长,却从来不与万物争夺什么东西,总是处在大家都不喜欢的下位,所以几乎达到了“道”的境界。至善的人也是一样,把自己居于最合适的(谦下)地位,心胸广阔深邃而包容一切,与人交往善于真诚友爱,言语恪守信用,从政则善于治理天下,做事善于发挥所有人的才能,行动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只因为从来不想争名夺利,所以也就没有过失。

 

解读:

        老子不仅观察天和地,更是在身边发现了最接近于道的东西,也是最普通的东西:水。“利万物而不争”,正是水和“道”共同的特性,而得道的圣人,其行为方式自然也与水相仿。

         “不争无尤”,当你的内心过于执着于名利这种结果时,往往会导致你的行为出现偏差。这种现象在竞技体育中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如果你把注意力都放在赢得冠军和奖金上,恐怕你很难如愿以偿;如果你只考虑如何做好自己的每一个动作,享受比赛过程,就往往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反而能得到好的结果。保持平常心,自己和自己比,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妄想不该得到的东西,该得到的东西自然也不会跑掉,自然就不会有过失。


 

第十六章   复归其根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①,吾以观复。夫物芸芸②,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③,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注释:

  [dǔ]:深厚,厚重,专一。

  作:生长,发展,活跃,发作

  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

 

译文:

        达到虚空至极的境界,安守宁静稳重。万物竞相荣发,欣欣向荣,我则看到它们终将回复本原。世间万物纷繁,却都会各自回归自己的初始状态。回归初始状态就会归于宁静平和,可以称为复原本性,复原本性就是万物永恒的法则,懂得永恒的法则才叫真正的明白。不知道永恒的法则,自己任意妄为必然导致凶险和祸患。通晓永恒不变的法则就会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会公平公正,公平公正就能全面周到,全面周到就是符合天然,符合天然就是符合“道”,符合“道”就能保持长久,终生都不会有危险。

 

解读:

        致虚极,守静笃”,也经常被理解为道家的修身之法,抛却一切杂念,物我两忘,达到“入定”的状态,进而可以得到非同一般的体验和感悟。由于本人尚未有这方面的实践,对此无法进行深入评论。普通地,这句话还是可以理解为:“虚静”是我们需要持守的“根本”。

        老子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总结,发现了万物不管如何发展运动、不管如何变迁,都逃不过最终的归宿:回归根本、回归初始、回归到静止和无声无息的状态,随后又重新开始慢慢生发,这也是“反者道之动”的意义。“静”是万物的本性,回归和保持本性是事物得以长久存在、生生不息的永恒法则。“静”与“虚”,看似不动、虚无,实际上却包含着万物最本质的东西,否则一粒种子又怎么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呢?难道不是因为种子里面包含了大树的所有精华吗?

        所以,老子的这个“复命守静”的观点绝不是让我们“早死早托生”,而是让我们认识和保持自己的本性,而我们的本性,是最符合道的东西。在后面的圣人之道的第二十六章里,还将进一步地讨论“静”与“躁”的关系。

 

第二十一章   唯道是从

 

    孔①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②,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③。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注释:

   :大。

  窈兮冥兮:窈,深远。冥,暗昧,昏昧

  [fǔ]:甫与父通,引伸为初始,始祖。众甫,万物的始祖,也就是道

 

译文:

         概括来说大德的形态特点,就是只会遵循和服从“道”。 “道”这个东西,只能说它是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但在恍恍惚惚之中,还是存在着某种形象;在恍恍惚惚之中,还是有某种客观的存在。在深远和暗昧之中,还是有精粹的实质。其实质非常的真实,是有客观实际作为凭信的。从古至今,道的作用和表现始终没有离去,我们以此来认识作为万物始祖的道。我是靠什么知道万物始祖的状态呢?靠“德”。

 

解读:

        本章老子阐述了一个重要性仅次于道的概念:“德”。什么是德呢?老子用四个字来概括:“唯道是从”,也就是说“德”是“道”的产物,源自于道,只服从于道。

       而本章后面的大段文字就再也没有“德”字出现了,老子反而大书起“道”的特征来,在前面第十四章老子也有相关的阐述,说道的特点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也就是说道本身是恍惚的,根本无法被直接感知。现在怎么又说恍惚中还有象,有物,有精呢?其实,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不是绝对的虚无,而是一种时刻都在起作用的客观存在。道既然存在并时刻都在发挥作用,就必然产生某种效果,我们也必然能够探知其蛛丝马迹,这种能够被探知的外在表象、作用结果,就是老子所说的恍惚之中存在的象,物,精,信。这些东西是我们探求感悟“道”的唯一凭借和途径,它们合起来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的“不去之名”,而这个不去之“名”,就是“德”!

        现在有必要彻底弄清楚“名”这个字的含义了。一般来讲,“名”有两个常用含义,一是名词“名字,名称,名分”,二是动词“说出,形容,描述,称呼”。然而我认为在《道德经》里面的“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一个事物的外在表象和作用结果。任何事物都有其外在表象及作用结果,这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东西,也是我们认识这个事物的唯一途径,我们只有先感知了事物的这些外在表象,才能接下来“描述和形容”它,进而给它起一个“名字”或“定义”。因此在“名”的两个常见含义之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事物的可被感知的“外在表象、现象及作用的结果、效果”,在这里我不妨也创造一个名词来包含这些意义:“名象”。

        现在,“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这句话,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不是什么“道的名字从来不曾消失,我们用这个名字来认识万物的起源”,或者是“道的名字从来不曾消失,我们用道来认识万物的起源”,这些都是讲不通的,我们考察万物起源和演变,也就是考察“道”,怎么可能凭借“道”的名字或者“道”的本身呢?因此这句话的含义只能是“道的名象从未消失,我们靠它来认识和感悟万物的起源,也就是靠它来感悟道”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把“道”类比为“万有引力定律”,那么这个道的名—“德”是什么呢?就是诸如“苹果落地”、“星体绕轨道往复运行”等现象了。而牛顿则根据这些现象,体悟到了其背后的规律。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第一章的“名可名,非常名”,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名”字,显然是名词,但也很显然不能解释为“名字”,整句话也不能解释为“能够被说出来的名字,就不是永恒的名字”。现在有了“名象”这个概念,就很容易解释了:“可以被准确描述和形容的名象,也不是永恒的基本的名象”,也就是说,老子认为“德”是“道”的名象,是“道”表现在外面的东西,是“道”的外在表象、现象,作用效果和结果,是可以被我们感知的东西,也就是第一章所说的“有”的一面!但很可惜,“德”仍然是无法准确描述和形容出来的,因此老子也无法准确定义它。

        老子为什么把道的名象叫做“德”呢?道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畜养万物,使万物都能够得到它们真正需要的东西。道于无形之中、自然而然地让万物得以生发繁荣,供万物之所需,却不索取任何回报,这不正是德的含义吗?

        既然道表现出了德,那么得道之人自觉地尊道行道,自然也就有了德,因此我们平时所说的品德、美德,都是这个狭义上的含义——得道之人所具有或表现出来的品质。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道常无、朴①。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注释:

  朴:未经雕琢的木料,质朴。

 

译文:

       道经常掩藏自己的行踪,不为人所知,质朴自然。虽然看着不起眼,但天下没有什么东西能让它臣服。王侯如果能持守正道,万物都将自动归附。天地阴阳相合降下雨露,人们并没有提出要求,雨水就能自动遵从天道,平均分配。道始创了万物,也就显露了自己的名象,既然已经露出了踪迹、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也就应该知道适可而止,让万物自由成长而不再多加干涉,知道适可而止可以不出差错。道和天下万物的关系,就好比是小溪和江海的关系一样。

 

解读:

        本章里面又出现了“名”,幸亏上一章我们已经弄清了“名”的含义,因而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否则,“道常无名”,只能被理解为“道经常没有名字”。而“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则会被解释为“名字既然已经有了,也就该知道停止”,这都是让人无法理解的解释。还有人把这里的“名”解释为名分,整句话解释为“要安守名份,有所限制”,这种解释本身就有些不通,而且放在这一章里,无疑是很突兀而不自然的,根本不是道的特征。

      本章主要阐述了“道”的藏而不露,行而知止的特征。而很多人没有理解这一点,这样对于本章最后一句话,就难以领悟其真实含义了,他们总是把“道”看成江海,而把万物看成“川谷”,甚至有人要篡改原文,把“犹川谷之於江海”改成“犹江海之於川谷”。其实老子根本没有写错,道,正如那些不为人知、默默无闻却能汇聚成江海的涓涓细流。

      “知止不殆”,是一句很深刻的哲理。道生万物之后而知道适可而止,但是人却往往不懂得这个道理,做父母的,把孩子生养教育到成年,就应该知道停止了,如果还继续干涉一个已成年孩子的生活,就不可能不出现差错,好心反而办坏事。很多事情,也是要见好就收,否则早晚要出错,甚至前功尽弃。在后面的圣人之道里将要提到的“功遂身退”,也是这个道理。


 

第三十四章   不自为大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

        大道广泛无边,无所不在,具有掌控一切的能力。世间万物的生存都依赖于它,它却从不推辞,成就了功业却不会把功名据为己有。养育了万物却退居幕后,不做万物的主宰,总是无欲无求,可以称之为“小”。万物归附于它,却不做万物的主宰,又可以称它为“大”。因为道从来不自己把自己放在“大”的地位上,反而能够成为域中的最“大”。

 

解读:

    做老大,不是摆老大的架子和尊严,不是依靠发号施令而把自己硬生生地放在老大的位置上;而是要为大家服务,为大家谋福利,却不随意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也不把自己的私人欲求凌驾于大家的利益之上,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大。

 

第三十五章   淡乎无味

 

    执大象①,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②,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③。

 

注释:

  象:指法则、道理

  乐与饵:音乐和美食

  既:尽的意思

 

译文:

   “道”执掌着万事万物的普遍法则,运行往来于普天之下,无所不在。“道”虽然无处不在,却不会妨害万物自由地生发,于是大家就能和平而安泰。音乐和美好的食物,可以使过路的人暂时停步。而大道说出口来,是平淡而无味的,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着,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解读: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从我所看到的资料来看,这句话总是被解释为:“谁掌握了伟大的道,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

    对于上面这种通常的解释,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一种牵强附会的感觉,因为这根本就不现实,得道之人本身就应该朴实无华,“玄同”(见后面五十六章)于普通人而无从辨别,又怎么可能如此高调、如此热闹?道又什么时候得到过这么多人的理解和拥护?所以说,这种通常的解释,只不过是人们在找不到更好解释的情况下,不得不采用的勉强的解释而已。

    我认为,这句话里面执掌“大象”的正是“道”!只有“道”自己才有可能真正地执掌“大象”,并作用于普天之下,“利而不害”(后见第八十一章),让天下太平和谐。这句话所缺省的主语,不是某个人,而是“道”!

道可以使人们在一起和平共处,安享太平盛世。虽然道听起来似乎索然无味,但一旦得道,终生不殆。


 

第五十一章   是谓玄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②,养之覆③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④,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释:

  势:势者,力也,这里指各种力塑造了万物。

  亭:成。毒:熟。

  覆:维护、保护

  恃:依仗,这里指依仗施为于万物而求回报。

 

译文:

        道生发万物,德畜养万物,物质使得万物成为实体,各种力量和作用造就了万物最后的形态。因此万物无不尊崇道,无不以德为贵。道与德的尊贵,不是因为万物受到了什么指令,而是出于自然而然。所以道生发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成熟结果,抚养保护万物。生发万物而不据为己有,造福万物却不以此为依仗而图谋回报,统领万物却不任意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解读:

本章和前面的第三十四章,都是讲“道”的行为方式,虽然创始了万物,养育了万物,但自己却从来不以老大的身份自居,不把万物当作自己的附属之品而任意支配其命运,更不因为对万物所作的一切而谋求任何回报,而是甘居幕后、无欲无求,这样一来,反而谁也没有办法动摇其自然而然的尊贵地位。


 

第七十七章   损余补缺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译文:

        自然的规律,难道不像拉弓射箭吗?高的要压低它,低的就举高它。多了就要减少它,不足的就要补充它。所以自然的法则是减少有余的而补充给不足的,从而达到一种平衡。人间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总是盘剥本来就不足的人,而奉送给那些财富本来就多得享用不完的人。谁能够把自己的富余之物奉献给天下的不足之人?只有得道之人才能做到啊。因此圣人做好事而不求回报,成就功业却从不居功自傲。圣人本来就不愿意炫耀自己的贤能和功德,因为那只是顺天道而为的必然结果而已—“这是我应该做的!”。

 

解读:

       本章指出了道的一个重要特性:维持平衡。平衡才能保持稳定,不平衡必然导致动荡不安甚至灭亡。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了天之道的存在,比如生物之间必须要保持生态平衡,否则就会造成生态灾难,物种灭绝。

       人之道是与天道相反的“损不足以奉有余”,这种行为必然造成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人最终无法生存,一旦到了“民不畏死”的地步就必然揭竿而起、杀富济贫,推翻由剥削者组成的统治集团。人之道终究要被天之道所惩罚,强行回归天之道,这也是历朝历代封建王朝最终必然灭亡于流民的深层次原因。

       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手段变得更加隐蔽和富有欺骗性,不再是依靠让老百姓不堪重负的苛捐杂税,不再是地主强行占有农民的劳动成果,而是变成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看似公平的分配:资本取得利息,劳动取得工资。资本就是那个“有余”,利息就是“损不足”的手段和成果,被奉献给了“有余”组成的资本,其结果就是资本越来越多,劳动者所得越来越不足。然而天道还是要发挥作用的,这种不平衡的问题不断积累,最终必然爆发,爆发的形式就是经济危机,其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资本家也得破产,而经济危机必然引发政治危机,甚至爆发战争,人们违反天道的行为相当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小结

 

    中国的古代圣人,知道真理在自然之中,因此传说伏羲做出八卦,靠的是“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而不是靠自己凭空想象,或是靠什么神仙传授。而老子讲的“道”,同样来自于对自然的观察。老子通过对天地、水、乃至世间万物和各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得出了自然界的规律,并作为指导人们行动的准则,这些准则,可称为天之道。

 

    而这些天道总结起来,主要的还是上一篇说过的循环和平衡,即“损有余而补不足”和“归根复命”,遵循此道,保持平衡,万物则和谐稳定;往复循环,万物则生生不息;违反此道,破坏平衡,就会动荡不安;不循环,就无法长久,必然灭亡。除此之外,老子还分别详细地阐述了天道“不仁、无为、不争、不先、不自生、不自大、知止、无私无欲、不宰、不恃”等特性,把这些特性总结起来,基本上还是个“弱”字。天道不这样,也不那样,没有这个,也没有那个,那么它做什么呢?它只是让万物自由生长,而不求任何回报;看似无所作为,却又无所不为;看似柔弱无力,却让人无法抗拒;看似一无所求,却应有尽有,这就是“玄德”。

 

    作为自然规律,道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去强行要求人们一定要怎么做,即不去“为”、“争”和“宰”,你不按天道去做,它不会马上跳出来阻止你,而是让你自作自受。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想怎么做都行,但天道会让相应的结果在某个地方等着你,这个结果可就不是你能左右得了的了。也就是说,道是一套法则,你认得它,就能知道什么行为必然会得到什么结果,你就能通过选择合适的行动来实现自己预想中的目的;你不认得它、自己乱来,结果就可能不是你自己想要的、也不是你能承受得了的了。

 

    换句话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不是什么所谓的因果报应论。你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但决定后果的绝对不是你,而是道!从这一点来看,道可以被看作一个“函数”,你可以确定自变量,但最后的结果是必然的,由函数所代表的法则所决定。如果不知道这一点,自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那么“天地不仁”,它不是只给人类好果子而不给坏果子的,而是根据人们自己的行为,该给好果子就给好果子,该给坏果子就给坏果子,就算结果应该是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天道也不会手软的。你得到好结果,天道也不会跟着得到什么;你得到恶果,天道也不会损失什么,天道本身无欲无求,只是自然而然罢了。

 

    由于老子的思想核心是天人合一,所以本篇中很多章节都是先讲天道,接着就讲得道之人应有的行为方式,因而已经涉及到下面一篇所要讨论的圣人之道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是怎样一部书
道德经
解读《道德经》
《老子》原文及译文
庄子《大宗师》《天道》全文译注
【帛书甲本《道德经》复原本】注释。德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