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题解《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何为中庸?何为中庸之道?孔子曰:“过犹不及”。后人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受孔子这句话的影响很大,但并没有理解其真实涵义,只是根据“过”与“不及”两端来界定“中”。如“刚柔相济”“阴阳调和”“不卑不亢”“不瘟不火”,均体现了“中”;所谓行中庸之道,就是先确定相对立的两端,然后进行权衡折衷。须知,“中庸”本是至德要道,是大本达道,如此解读“中”,却落在器物层面,局限在术数上,外化为为人处世的方法。

“中”与“庸”这两个字都容易被误解曲解。要领会“中”与“庸”,先要回到《大学》。

《大学》首章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中庸》首章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两处都有一个“本”字,可以看出,《中庸》本来是承接《大学》而对“中”进行界定。

所谓本末,即是要分一个内外物我,体现出一个差别与次第。犹如儒家之仁爱,是差等之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内而外、推己及人,逐渐涵养扩充开来。《大学》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外本内末”,这是本末倒置,或者说是不知“本”。本在“内”而末为“外”,相对于“外”而言“内”,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中”,知“中”即是知“本”。

《大学》“诚意”章曰:“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此“中”与“外”相对,其义较浅,而《中庸》所言“中”,在义理上相对于《大学》更拔高一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体会这句话,“中”本来涵摄“大”这层意思。如何才能“大”?须在区分内外的基础上再贯通内外,内外贯通为一,成就万物一体之仁。

《中庸》以“本”来界定“中”,须注意,前面加上“大”与“天下”两个限定词,这正说明“中”在《大学》与《中庸》中涵义有所不同,境界也不同。孟子曰:“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大学》所言“中”,相当于孟子所谓“信”与“美”,《中庸》所言“中”,则是光大而优入圣域。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中行”即是中道,如孟子曰: “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孔子在另一处说:“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狷,耿直狷介,洁身自好。如孟子曰:“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絜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

狂者进取,不是冒进;狷者狷介,不是畏缩不前。通常把“狂者进取”与“狷者有所不为”作为对立的两端,前者为“过之”,后者是“不及”,进而把“中”简单理解为“折中”,完全曲解了孔子的意思。如对中道、狂者、狷者三者进行排序,类似构成一个等差数列,首先是中道,其次为”狂”,又其次为“狷”。

《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庸》曰:“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不难看出,《中庸》言“终始”也是承接《大学》而来,且两部经典均言“终始”而不言“始终”。

“中”不是在“过”与“不及”两端权衡一下,简单取一个“中”,但“中”之流行发用也不离开“过”与“不及”之两端。《中庸》6章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执“过”与“不及”之两端,如能通权达变,因时制宜,也算是“中”。同理,终与始也是两端,从“始终”须体会出一个“时”,应结合“时”来解读“庸”,“庸”、“时”与“久”,其义一也。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从字面上看,“先后”是承接前文“终始”,但从义理上考察,其实这里还省略一个“本末”,这句补充完整应该说:“知本末先后,则近道矣”。这与下文“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相呼应。

既然“知本末先后”,只是“近道”,如何才能入于“道”?应该说,贯通内外本末(空间),打通先后终始(时间),才能实现“一以贯之”而入于“道”。内外贯通,则能“大”,此《大学》所谓“明明德于天下”。终始贯通,则能“时”,《中庸》所谓“时中”或“时措之宜也”。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人们认知所触及的对象都是有限的,什么是“无限”,人们缺乏认知。同样,人们觉察到的时间,都是单向流逝的,消逝的永远不会回来,此是物理意义上的时间。从德性上说“时”,意义自然不同。如对于孔子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小程夫子注曰:“此道体也。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皆与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

不能简单以“用”或“不易”来解“庸”,从“庸”这个字中须体会出“尽精微”这层意思。过去、未来相贯通而合于当下,这就是“时”,如《系辞》曰:“知几其神乎”。阳明先生曰:“良知无前后,只知得见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能“时”则能“久”,《中庸》所谓“至诚无息,不息则久”。这个“久”不是外在的时间流逝意义上的长久,“久”对应于“大”,“久”即德性。

《中庸》首章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而皆中节”,其义即“君子而时中”或“时措之宜也”,故首章点出“和”,即是在说“庸”。此外,《中庸》二章与三章分别点出“时”与“久”,同样是在说“庸”。

今人解读“中庸”,舍近求远,穿凿附会,妄加揣测。其实,《中庸》3章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中庸》3章引述孔子之语,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句话取自《论语·雍也》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后人应抓住“德”、“至”与“久”这三个字来解读“中庸”。

首先,孔子明确指出,“中庸”是德性,是大本达道,不是方法与原则,不可义袭而取之,没法通过向书本、向他人学习而获得,也不是通过观察与实验而总结出来的道理,而是需要通过做格物致知工夫来成就自家德性。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今人不知“德”,更不能入于“德”,但至少要从德性这个高度落在义理上来解读“中庸”,而不能面向事物落在数量上去求一个“中”。子思子著《中庸》,百余年后,荀子一系已经接不上思孟心性之学了。按照《荀子·宥坐》的记载,孔子游览鲁桓公之庙,观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而领悟中庸之道,此家人言耳,不足为信。

其二,“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个“至”字吃紧。至,即是《大学》“止于至善”之至,再如《中庸》下文言“至诚”、“至圣”,均点出一个“至”。君子通过“明明德”(格物)工夫来成就中庸之德,这是积善成德的过程,唯有实现最高、最圆满的“善”,才是“中”。由此可见,“中”不是折中、取中,而是“至极”。无善无恶不是“中”,不断为善去恶以至于实现“止于至善”,才契合“中庸”。《中庸》所言“中”,在《周易》便是“易有太极”之极。

以“极”解“中”,“中”为大本,那么对于孔子所言“过犹不及”,就不会曲解,也能读懂《中庸》4章了。

如果把“中”局限在数量上,理解为在“不及”与“过之”之间进行折中取舍,那么面对“知者过之”,心中自然盘算着向“愚者之不及”这个方向退缩,求一个“不知”亦“不愚”。其实,“中”是“至极”,是至善,是极高明或集大成。站在这个最圆满的终点来审视“知者过之”,这个“过之”,本身即是“不及”,或者说,因为“不及”,所以才会“过之”。那么,学者面对“知者过之”,就应该向着“大知”方向继续进发,知者利仁,以“仁”来提撕“知”,就不会穿凿附会,就可破解“过之”,如此才是求“中”。

其三,“民鲜能久矣”,既然《论语》无“能”字,可以断定,“民鲜久矣”,“久” 字本来是实义动词作谓语。《中庸》第3章点出一个“久”字,承接上一章“君子而时中”之“时”。君子能“时”,则能“久”;庶民(小人)不能“时”,故不能“久”。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三月”不是实指,而是虚说,但孔子却是取其“连绵恒久”之义来说颜子之“好学”。除了颜子之外,其他弟子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好学”,“日月至焉而已矣”,对应的是“困知勉行”功夫。

孔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回到《中庸》3章,“民鲜能久矣”,因为前面已经提到“中庸”,所以为避免重复,在“久”字后面把“中庸”给省略了。按照意思补充完整,这句应表达为:民鲜能久于中庸矣。庶民虽不能安于中庸,但中庸为天下之大本与达道,须臾也不离中庸。如孟子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

其实,这个“久”字在《中庸》中出现频次虽不高,但非常关键,可以认为,“久”即是德性,即是中庸之道。如果说此心能“恒”,才能入于孔门之学,那么可以说,此心能“久”,才能契合中庸之道。孔子在《论语》另一章也点出一个“久”,可惜同样没有引起后人注意。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论语·述而》)

《中庸》26章承接前一章末句“故时措之宜也”,曰:“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悠远、博厚、高明都是从“久”引申出来。

前文说:“征则悠远”。后面又说:“悠久,所以成物也”。朱子认为“悠久”即“悠远”,把这个非常重要的“久”字给忽略了。

所谓“悠久”,“悠”即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所以载物也”,“悠”即指向大地之博厚。

“久”,根据“至诚无息,不息则久”,这个“久”显然由“尽精微”引申而来,其实,“久”也指向上天之高明,“尽精微”与“极高明”,殊途同归,不过是论述的角度不同。“高明,所以覆物也”,如何领会以“高明”来覆物?可以结合“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来解读,“诚”与“物”,分别对应“为物不贰”与“生物不测”,以“一”贯“多”,即体现覆物之高明。

故“悠久”不同于“悠远”,悠”、“久”分别配天之高明与地之博厚,“悠久”应取天覆地载之义。“悠久,所以成物也”,即《中庸》首章“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润身”:理解儒家的核心命题
中庸:古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儒家文化与人格--吴和鸣
论语连载(338)《子路篇》第21章,“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共读】《论语》子路篇第二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