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颐卦”之“自求口实”》

《浅谈“颐卦”之“自求口实”》

主讲人-北京西妈刘新艳M5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育心家人们,上午好。我是北京西妈刘新艳,师从赖国全老师,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相聚育心经典日课堂,一起交流学习经典的一些感想。今天新艳跟大家一起来聊聊“颐卦”,都是自己一些浅薄的认识,跟大家碰撞下,希望能够碰出更多的火花。

 

首先,我自己先放松下,聊聊为什么自己对“颐卦”情有独钟呢?因为我家老二名字里带一个“颐”,当时起名字的时候,就研究上这个字了,不过了解还是很浅显,就知道这个“颐”是养心养性的。

看到这个字一眼就相中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很喜欢,一见钟情。

一、  对“颐”的熟悉

我们先看看关于“颐”字的一些词语,来窥探下“颐”在生活中的体现。大家能想到带“颐”字词语有哪些?“颐养天年”、“颐和园”新艳就想到这两个。刚才我们也说过了,“颐”的大概意思就是养心养性,颐养天年就不难理解了。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里讲到“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是要保持好的心态,度过幸福的晚年生活,晚年晚到什么时候?一百岁。所以做好这个“颐”,一百岁不是梦。“颐和园”大家应该都听过,是皇家林园,那这个名字应该很有讲究。“颐”就是养生、养心、养性,养成什么状态呢?“和”的状态。大家都知道,在《中庸》里,对“和”有一个非常精准的解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不是不让我们表达我们的感受,而是把这些感受发出来后,最后回归平静,不能陷入里面不能自拔,要回归理性。对“颐”粗浅的认识就先到这里,我们一起结合“颐卦”来看看,“颐卦”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规律呢?

二、“颐卦”卦象

大家都知道,易经的一种思维,叫做“看象”思维,我们先看下颐卦的卦象 

 ,震下艮上,大家觉得这个“卦象”象什么?新艳看着一个大嘴巴,张得大大的,嘴巴里空空的,还有一排牙齿,挺象的。看到这个空空的嘴巴,想到《道德经》里一句话。“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你造一辆车,因为里面是空的,所以才有用;建个房子,因为房子是空的,所以能住人。

瓶子也一样,因为是空的,所以能装东西,我们人呢,心也要空,这样才能装东西,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叫什么来着?对,空杯心、空桶心。我们育心家人一进群就会听到的。有了这样状态才能去学习。当里面是空的时候,我们才有满的机会,满了怎么办?满了要内化,要分享出去,那就变成咱自己的了。今天新艳就小满了一下,所以迫不及待的想分享给大家。内化成壁后,我们又空了,又要去学习了,不断的装满-倒空,就是不断内化-学习,这个就是我们成长之路。

早上我换了垃圾桶,比原来的小很多,发现里面的袋子总是比桶大,这样非常好,盛的东西一点不少,东西还不会漏到下面。和我们的内脏很象,都是内部褶皱很多,表面积比外面大,方便容纳和吸收。一个人也是如此,内大而外小,内部空间越大,我们能容纳的就越多。如果外面显得大或者逞强,里面却不匹配,就是个草包,不中用了。扯的有点远了啊,拉回来。

二、  浅谈“颐卦”卦辞

我们来看下“颐卦”卦辞: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1.
孩子的天性
“自求口实”让我第一想到的就是:我们的孩子,饿了就会来寻找食物。现在我们有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帮忙带孩子,老人总怕孩子吃不饱,孩子已经不吃了,还要不停的喂,孩子很反感,那就追着喂,导致最后,吃饭成了大人和孩子最痛苦的事情,一个在逃离,一个在追。感觉像“警察抓小偷”似的。也有的家长孩子一吃饭,就打开电视,边吃边喂。“不开电视不能坐下来好好吃饭,”这成了吃饭看电视的理由。

其实我们自己仔细想想,刚出生的宝宝,她饿了是不是大哭,你给她一吃,不哭了。孩子再大点,饿了就会做各种动作提醒大人,我要吃饭。我家北北就处于这样的阶段,在家饿了,就会拉着大人,指吃的地方。在外面玩的时候,饿了,就会拉着大人往回走。大人一给吃的,吃得可好了,一会儿,一小碗饭就下肚了,吃饱喝足就自己玩去了。不用去追着喂,也不需要开电视。这就是孩子天性:自求口实。那孩子慢慢长大了,就有一个欲望,自己要掌勺吃饭,不希望大人喂了。这个我们妈妈体会都很大,对吧?这也是“自求口实”的一种表现:自强。

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家庭都把孩子这种志气慢慢打压下去了,孩子想要自己吃,大人怕洒了饭,怕弄脏衣服,怕弄脏地面,怕浪费,总之一大堆理由,拒绝孩子“成长”。记得西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给家长开会说,有些孩子连握勺子都不会。可见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真是“爱护有加”。不站在孩子角度去考虑的爱,那都是“伪爱”。 

我家北北现在也是这个想自己掌勺时期,9个月左右,开始要用勺子自己吃,刚开始姥姥不让,经常上演“抢勺子”场面,一个喊着要自己吃,一个不给,哈哈,估计大家也见识过哈。后来经过跟姥姥沟通,姥姥开始教北北怎么用勺子,开始都是姥姥喂得差不多了,手把手教孩子往嘴里放食物。慢慢的喂半碗,自己吃半碗,现在北北可以自己吃完一碗饭,现在是14个月。这才是顺应天性。当孩子能够自己吃饭的时候,姥姥心里那个成就感啊,一下子就出来了,孩子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很开心啊。大人前面辛苦些,后面就会很轻松。

孩子这种“自强”的表现还有很多,她看我们大人做什么,自己没干过,就非常愿意来做一做,洗碗、扫地,、包饺子等等,我们在生活中深深体会到孩子这种精神,我们应该向他们来学习,他们是迎难而上,我们是知难而退。
2.
成年人的自求

放到我们大人身上,我们是否也应该有这种精神:自己找食物吃,填饱肚子?记得新艳那会儿刚刚毕业来到北京,一个月挣800元,交了房租,吃饭钱都不够啊,北京东西真贵。那会儿非常不愿意跟父母要钱,总觉得都工作的人了,还伸手问家里要,不好意思,说不出口。所以没办法,就会去借钱,向已经工作好久的朋友借钱,也不会借很多,就是伙食费,借了,心里就老惦记这事,努力工作,早日的还钱啊。

想想我们现在很多孩子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呆家里,让爸爸妈妈继续养活了,自我感觉还很良好,对工作也会挑三拣四,800元的工作估计现在没人做了,哈哈。“啃老族”这种行为是不符合道的,所以父母在家也会唠叨啊,在外人看来,也会品头论足的。但是话说回来了,这是谁的过?我们从小有没有给到孩子这种做自己的机会?有没有把孩子们应有的责任还给孩子?教育一旦出了问题,那就是整整一代人的不幸,也是整个社会的不幸。我们做父母的真是责任重大,孩子不仅是我们的,他也是属于社会的。
3.
育心事业的自强

我们再看一下,“自求口实”在事业上的体现,如果一个企业,不能自己来养活自己,靠别人的资助来活着,那是不是违道的?有人说,国学经典很好,不过打着国学经典的招牌挣钱那就不好了。这里就说到一个“利”字,我们现代人不敢说“利”,不愿意说“利”,看看我们《易经》里面涉及了多少“利”,你嘴上不敢谈“利”,心里却总想着“利”,心口不一,挺痛苦的。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会出现“利”,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只要我们掌握利的原则即可。

  怎么来取“利”?“君子不耻言利”,利,如果是正当的,符合道德,法律的利,多多益善。

  怎么来使用“利”?《易经》告诉我们,“利者,义之和也。”“利”如果是代表正义的“利”,就可以要,得到了利,再用得到的利去为正义事业做更多的贡献,这种利就是多多益善,绝对没问题。所以这个“义”的前提很重要。我们应该好好体会这四句话,第一是“义利相随”,义利是阴阳的两面,永远相伴而行;;第二句话是“唯义是取”,你只需要考虑“义”,不用考虑“利”;第三句是“苟为大义”,如果你是为了大义,为了正义的事业,那么我们就会得到第四句话,“无往不利”,只要我们是为了义,不仅可以得到各方面的利,而且做事情也会无往不利。

这是老师对“利”的诠释,我们不怕谈利,因为我们做的是正义的事情,我们取得更多的利,是为了更好的,积极的把真正的经典推及到更多的寻常百姓家。事实证明,育心经典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自己养活自己,育心在逐渐壮大。更多的家长在教育好自己孩子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到我们的推广中,育心经典的“利”都是从我们家长中取来,为的是将这些“利”更好的统筹安排,为更多家庭服务。

我们可以看看那些免费的经典推广,免费的你珍惜了吗?有多少人通过免费成才了?除了免费,还免了什么?免了家长成长的机会,免了孩子成才的捷径。育心经典,走的是道,自强不息,做好自己,不靠政府,不靠企业赞助,靠我们自己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育心的这一切难道不值得大家对免费经典有所思考吗?

我们预知下,我们跟着免费的机构走,能走多远?大家愿意我们的孩子读经读到最后读成穷光蛋吗?穷不是炫耀的资本,穷是自己没本事,应该汗颜才对。想当初,老师一个人来做经典推广,是不是也是走的自强不息的道路?这个勇敢的人,把自己全部家当都压上去,就是为了将自己实践出来的一套读经理论和方法传授给大家,为的是一个“义”字,所以,不管这个推广之路有多么的艰难,他毅然选择继续前行,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经典之路。

有人说我们被洗脑了,有人说我们疯了。家人们,正常人都是普通人,因为我们不普通,所以在普通人眼里,我们才显得不正常,我们都是有勇气做自己的人。

有时候,我自己就想:“我们要传给孩子们的到底是什么?是一套经典教材吗?”亲们,你们说我们要流传的是这些文字吗?对,不是,我们要传的是经典后面那个无形的力量。让我们面对困境的时候,自强不息,面对顺境的时候,厚德载物。而这些的传承靠谁?靠育心,靠我们自己。身教胜于言传,当老师领着我们实践经典的时候,这种精神注入大易社,大易社从此有了大易魂,我们育心人从此有了一种信仰“自强不息”。当我们每天实践经典精神的时候,就是给到孩子这样一个精神示范,他不用你去主动教,就会模仿。这样的孩子我们喜欢吗?这样的孩子在哪里会成群结队的看到?

一句“自求口实”貌似让我们整“乾卦”上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系呢?我们知道,乾为父,坤为母,生了3个儿子,3个闺女,然后八卦相荡,就荡出64卦来,所以62个卦里,多多少少会闪现父母的精神,这就是传承的真正意义,传的是精神。

好,亲爱的家人们,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吧。

感恩天地,感恩圣贤,感恩我的师父赖老师,让我有了做自己的机会,感恩家人们的陪伴。我们下次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6)涨停盘口实训
学易心得41:《周易·颐》卦与修身养正
《易经》颐卦智慧6|颐养之象,颐卦之意,颐之养意,颐养之意
《易·颐》卦详解
明一课堂·周易解读 第215讲·颐卦(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