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天,我们怎样认识学生
今天,我们怎样认识学生 [教育随笔] 

  这是我十多年前写的一篇文章,现在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我觉得,我们应该对学生(孩子)再认识,这有利于对他们的教育和成长。

 之一: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成功 

 科学家作过这样的研究:他们教5只猕猴做动作,其中3只猕猴学会了,另两只猕猴没学会。是不是这两只猕猴蠢一些呢?科学家换了一种方法来教这两只猕猴,这两只猕猴也很快学会了。研究者用多种方法,多只猕猴进行了反复试验,得出一结论是:猴子的聪明程度没有太大的差别,要教会猴子做动作,关键是要找到相应的方法。这一研究,对于教育者如何正确看待和教育学生,有着重要意义。

 在学校,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分为优生和差生,其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分数”。这种单一标准评价学生的方法,容易扼杀学生个性,阻碍学生的进步,使优生片面发展,“差生”畸型发展。教育过程中,我们首先考虑的不应是学生天赋和智力的差异,而要认识到学生成功的内容、方式、途径和程度会有不同。一次我听学生上课,老师点了一名没有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班上有举手的同学抢着说:“他没举手,他不会答。”但是,这位老师说:“他虽然没有举手,但我相信这位同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老师坚持要这位同学答问,果然,这名学生正确地回答了问题。这位老师表扬这名学生,要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后来,老师告诉我,这名学生平时从不举手发言,自从有意点他发言,并给于充分的鼓励之后,他课堂发言变得踊跃了,人也变活跃了。我想,如果老师不关注这样的学生,也许这类学生不会有口头表达锻炼和展示成功的机会。

 我们不要抱怨自己的学生(孩子)比别人差,如果他们没有获得成功,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我们没有给学生(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二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学生(孩子)获得成功的优势因素;三是我们还没有找到使学生(孩子)成功的有效方法。

 我读过一则小资料,科学家研究,人出生时,脑细胞的数量、质量差异不大,后来受遗传因素和主要受后天外界刺激,脑细胞的链接速度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人的不同智能优势和智力差异。这一研究进一步说明,人的智能不是一个模式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成功。我们要全面地认识学生:教育没有差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教育工作者要坚信每一名学生都会成功,用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方式去促使每个学生成功。 

 

 之二:“用人之短”的启示 

 一次出差,我在一个宾馆里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宾馆院子里扫地的是瘸子,在餐厅洗碗的是驼背。按常规,宾馆都十分注重员工的形象,但这个宾馆为什么要请这些有残疾的人来从事这类工作呢?我带着疑问访问了宾馆的经理。

 这个宾馆的经理对我,大家都习惯于用人之长,但我要用人之短。他说:“瘸子扫地,一步一步实实在在,扫得非常干净;驼背洗碗,免去了常人弓背弯腰之苦,碗也洗得干净。同时还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机会,这何乐而不为呵!”

 听了经理一席话,我深有感触,这哪里是“用人之短”啊!这是在变“人之短”为“人之长”。由此我想到,“用人之短”对教育有什么启示呢?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般都特别喜欢那些听话、守纪律、成绩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上课发言、参加竞赛活动、当干部、评优等方面受到激励的机会更多一些,这可谓是“用人之长”。但是,我们对那些“不听话”、“有缺点”、“犯过错误”、“爱给老师找麻烦”的学生,往往是批评多,“用”得少,其个性受到忽视,至使“短”会变得更短。

  教育的成功在于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实质就是学生由“短”变“长”的过程,教育中,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学生的“短”。其实有些学生的“短”,在某些方面也许就是学生的“长”。例如,有的学生能带领一批学生去做违反教师意愿或冒险的事,这是他的“短”,但这样的学生组织能力强,有号召力,如果选他当组长,当班长,使他的能力得到正确的发挥,“短”就会变为“长”。又如,有的学生在教师讲课时,随意插问,不举手就抢着发言,教师往往认为是不遵守课堂纪律,当作学生的“短”,予以制止纠正。殊不知,这样的学生听课最认真,最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千万不能治“短”而抑了“长”。

 我们要向那位经理学习,教育中要敢于用学生之“短”,善于用学生之“短”,树立全面、正确的学生观,学生的“短”便能变为“长”。 

 

 之三:教育中的理与情 

 我见过这样一件事:一名学生拾到一个皮包,里面有1000多元钱和一些证件。学生通过证件寻找到失主,送还了皮包,失主将感谢信送到学校,班主任才知道这件事。但是,这名学生当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纠葛,打了一架,于是,班主任在班上宣布,该学生将功补过,这次不表扬,也不批评。班上的同学也认为老师这样处理合情合理。我细细想来,总觉得不太合适,那么,我们应怎样认识教育中的理与情呢?

  上述事情中,拾金不昧与打架是品德行为中的两个方面。拾物还主的良好品德行为,是教育者引导学生发展优良品质,激发道德行为的重要教育因素,如果用它来补了过,使我们失去了一次极好的施教机会。这于情于理都不通。

  当前,教育中情与理的矛盾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理通、情不通。教育者对教育的原则、内容等这些“理”是掌握得比较好的。怎样把这些理教给学生却是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有的老师习惯于采用说教,强迫、甚至体罚的方式要求学生接受,虽然教育内容是正确的,但容易割裂师生情感,难以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一堂体育课,有名学生没有穿运动鞋,教师发现后,要这名学生赤着脚站在操场边上不让上课。要求学生上体育课穿运动鞋,这是合“理”的,但是这位教师的粗暴教育方式使这名学生以后每逢上体育课就不来上课,师生间产生了对抗情绪。中小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接受教育时,一般首先注重的不是内容是否合“理”,而十分关注教育方式是否能够接受。有些学生明知老师说的是对的,但由于方式粗暴,产生心理情绪干扰障碍,或无言反抗,或公开对抗。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十分注重与教育对象的情感沟通,只有情通理通,教育效果才会好。

    二是情通,理不通。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关心学生与学生情感相通的教师就是说 错了,学生也能接受。有的教师把学生新奇的行为当作错误来纠正,有时自己没有充足的“理”,只好以情代理来开展教育工作,这样的教育害处更大。

    有名学生 捉了一条小四脚蛇,装在瓶子里带到 学校,老师发现后,马上找他耐心讲道理、讲危害,这名学生非常感谢老师的教育,立即检讨并改正“错误”,把蛇丢掉。后来了解,这名学生学习《爬行动物》一课后,对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抓了小四脚蛇来进行观察。但教师不了解这些情况,把学生的探究行为当成错误予以纠正。这尽管合情,但不太合理。说不定因为这一“纠正”,便永远扼杀了这名学生的探究热情。“情通,理不通”这一问题,向我们教育者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的要求。如果我们还是依据老模式,老观念,老标准来开展教育工作,必然影响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理”是教育的基础,“情”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把“理”与“情”有机的结合起来,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之四:谁是班上的第一名 

  我在报刊上读了这样一则故事:一名学生转到一所新学校上学,数学成绩很不好,第一次测验只得了20分。家长找到老师,希望让自己的孩子留级,老师建议家长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老师找这名学生谈了一次话。老师问学生:“你想不想学好数学?”“想。”“老师帮你学习好不好?”“好!”“那老师给你定一个目标,下次测验增加20分,达到40分,有没有信心?”“有信心。”这次谈话之后,老师特别辅导他,这名学生学习变得认真了。第二次数学测验后,老师走进教室,问全班同学:“你们猜一猜,这次测验谁是班上的第一名?”同学们猜了班上数学成绩最好的一些同学,但老师说都不是。最后老师郑重宣布,这次数学测验的第一名是这位上次只得20分的同学,他得了65分。同学们感到奇怪,班上90多分的同学多的是,他65分怎么是第一名呢?老师问大家:“这名同学比上次增加了多少分?全班有哪一位同学比他的分数增加得多?”老师提议,全班同学为他鼓掌祝贺。从此,这名同学的数学成绩不断进步,一学期下来便进入优生行列。

  读了这则故事,我非常感动。这真是一位懂得儿童心理,懂教育的好老师啊!在教育中,我们习惯于用一个模式,一种标准来评价学生,这一是并不一定科学,二是不能激发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反对按学习成绩给学生排名次,但是,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从学生发展的不同角度来评选第一名,或前几名。如进步最大的前三名;创造性最强的前三名;向老师提问最多的前三名;课堂发言最活跃的前三名;帮助同学最多的前三名;听讲最认真的前三名;答题最准确的前三名;书写最整洁的前三名等等。我想,这些前三名一定能涵盖全体学生,学生还能够争取多方面的名次。这必然激活学生的发展因素,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精神,教育效果会更显著。

 教育是一门育人的艺术,  不能因为我们的失误, 而阻碍了人的发展。

 

   之五:课堂     学生出错的地方 

    一位教师上课的一个片断,我一直记忆犹新:她讲《春蚕》这一课,当时有许多老师在教室听课。课中,教师要求学生说出“慈祥”一词的含义一名学生回答说:“慈祥就是满是皱纹的脸。”

  听课的老师都笑了起来,这时也有其他同学举手要求回答。显然,这名同学的回答不正确,通常的做法是让这名同学坐下,再点其他同学回答,教师没有这样。她想,这名学生认为只有满是皱纹的老人才是慈祥的,他是用具体形象思维来理解这一词语,有合理的成份,只是不能抽象出概念的本质特征。于是教师继续请这名学生回答问题:“慈祥可以从哪里表现出来?”“脸上。”“对,你刚才的想法有正确的地方。但能不能说慈祥就是脸呢?”“不能”“是不是所有的脸都能表现慈祥呢?”“只有老人的脸能表现慈祥。”“你的说法非常正确,那是不是所有老人的脸都能表现慈祥呢?例如老巫婆也能表现出慈祥吗?”“和蔼善良的老人才是慈祥的。”……这样一步步引导,最后使学生得出“慈祥”是指老人表现出的“和蔼安祥的神态”的一词义。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学生对“慈祥”一词的理解应该是比较深刻的了。

  刻意追求学生答问、作业等多方面的正确,一个学生答错了,不作分析引导就接着要第二、第三个同学回答,只到正确为止,这样的作用并不大。我认为,不要怕学生出错,要明白,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如果教学过程是学生对答如流,处处正确,那要么是教学目标太低,要么是排练后的表演。不能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我们不要怕学生出错,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和表达,要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启迪,使教学水到渠成。

  教师应有正确判断、分析学生“出错”的能力,能从“错”中找出合理因素,能从“错”中找到走向正确的途径。特别不能只是根据“标准答案”而把学生新的正确的东西判为错误。例如,一位老师教学生看图学儿歌《风》:“红旗飘,树枝摇,草低头,花弯腰。”有一名学生说:“我不用看,就知道风来了。”教师认为他离开了教材图画,判定回答错误。其实这名学生觉得风来了能感受到,不用看其它东西。这对教材来说是一种创新的答案,我们怎么能否定呢?

  教育工作者要允许学生出错,但要尽量减少自己出错。

 

  之六:聪明I和聪明II 

  我曾经读过一则有关脑科学的资料,大意是:人脑可以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脑和右脑分别有着各自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分工,根据人的左右脑发展优势程度的不同,表现出人的聪明类型会不同。人的聪明可以分为“聪明I”和“聪明II”两种类型,聪明I的特点是思维严谨,态度认真,学习成绩好,适合于做科研、创造性强等方面的工作;聪明II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性情活跃、组织能力强,适合于做管理、交往性强的工作。这一脑科学知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孩子,科学培养孩子有着重要意义。

    经常有教师、家长问我,学生(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不是智商太低?但他做游戏、玩电脑、踢球,比大人反应都快,看来又不像很笨,这是什么原因?于是,我把“聪明I和 聪明II”的小资料介绍给他们,我建议他们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学生(孩子)的表现,不要轻易判定学生(孩子)智力的高低。爱迪生小时候学习不好,留过级,但他成为了伟大的发明家;鲁迅青年时代学医,但他没有成为著名医生,而成为一代文豪巨匠;比尔·盖茨没有读完大学,但他创办了世界最著名的微软公司。许多实例证明。学生(孩子)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 聪明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时机会有不同。美国科学家霍华德著有《多元智力》一书,他提出人有多种不同的智力类型,如语文符号型、数理逻辑型、视觉空间型、躯体运动型、音乐节奏型等等。智力类型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发展优势。许多人的成功越来越证明了这一点。

    一位高中教师告诉我,他的一名学生给他写了信求助,信中说,父母给他定的目标是考上重点大学,选定的专业是国际金融,学生自己觉得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希望老师给家长说一说。这位教师与家长一道分析了这名学生的情况,认为该同学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不大,但这名学生比较爱好美术,教师建议该同学向美术方向发展,家长接受了教师的建议。经过努力,这名学生最后考入了人民大学美术专业学习。通过这件事,我总在想。是要学生来适合教育,还是要让教育来适合学生呢?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教育工作者(家长)不要把“分数”当作唯一标准来判定学生(孩子)聪明与否。更不能歧视“差生”,我们要记住陶行知先生的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之七:教育要有新的人才观 

 我在几所学校对几百名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之一是:“你长大后想从事什么工作?”统计结果是,80%以上学生的选择集中在“总经理”、“领导干部”、“演艺名星”、“科学家”等几个方面。选择当教师、医生、解放军的不太多,没有一人选择当“工人”或“农民”。有的同志对这一结果感到惊讶,其实这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当今社会学生们的追求。

   根据社会需求,教育应该培养哪些人才?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解决人才观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这里不仅提出了人才数量的要求,而且提出了人才不同层次的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别要树立新的人才观,要关注不同层次、不同职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有报道说,一些地方用超过研究生的待遇高薪聘请有熟练技术的电焊工、车工等。这不能说研究生不如这类熟炼技工,他们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研究生做不了工人的事,工人也做不了研究生的事,这里有一个人才观问题。

    研究者一般把现代人才类型划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四类。如图:

 

  这一划分,打破了行业界线,科学地表现出人才职能类型,但是,图例显示把不同类型人才按高低层次排列值得商榷。我认为,这四种类型的人才,应处于平等的位置,相互之间不应有层次区分,在同一类人才才应有高低之分。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这一人才培养观念告诉我们,社会需要各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人才,要形成科学的人才结构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教育特别需要新的人才观,要培养和鼓励各类人才去追求自己的顶点。

 

  之八:教师的心态 

  美国著名学者拿破仑·希尔在《成功学》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欧洲两个商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甲商人到非洲后看到,由于天气炎热,非洲人都习惯于打赤脚,非常失望。长叹一声:“非洲人都打赤脚,怎么会买皮鞋穿呢?”于是放弃了推销计划,沮丧而归。乙商人到非洲后,看到非洲人都打着赤脚,高兴万分,惊呼:“非洲人都没有穿鞋,这市场好大啊!”于是乙商人在非洲安营扎寨,大做皮鞋广告宣传,引导非洲人穿皮鞋,买皮鞋,最后发大财而回。同样是非洲市场,同样面对习惯于打赤脚的非洲人,为什么甲商人失败,乙商人成功呢?从表面上看,他们好象只是一念之差,实质上,这两个商人有着消极心态和积极心态的根本差别。

   商人的成功与否,好的心态能起重要作用。我想,教师的工作特别需要有积极的心态。教师经常会面对“调皮”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性格“怪僻”的学生,在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应该怎样对等这些呢?我们要向上述故事中的乙商人学习,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那些看似“困难”的事物,往往能从劣势条件中找到优势因素,从而获得好的成效。

   一位班主任老师与我谈过他带一个差班的经历:为了因材施教,学校将一个年级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编到了一个班,班上学生主要科目的成绩很少有及格的。有的老师对这位接班的老师说:“你反正带的是差班,能不能干出成绩没关系。”但这位班主任却不这样想,他认为,带“差”班更要出成绩,更能出成绩。他对全班学生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和分析,发现班上会踢足球的同学不少,字写得好的同学也不少。于是,班上成立了足球队和书法协会。足球队首先向各班挑战,结果踢遍全校无敌手。接着班上办起了书法作品展览,学生的各科作业都成了书法作品,并邀请老师和其他班级同学来参观。这个班的学生也许第一次听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声,个个都兴奋不已。这位班主任老师不断地鼓励学生们,要求大家再努力把学习搞上去。这个班的学生有了自信心,结果学习成绩也跟上来了。

  面对“差生”或“差班”,如果我们忽视他,用抱怨的心态去对待,他们可能成为真正的差生差班。如果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他,我们就能看到许多闪光点。有学校规定,当教师家中或个人出现重大事情,心情非常不好的时候,不能面对学生,不能进教室讲课。这是为了避免教师的消极心态影响到学生。而许多教师往往是一见到学生就忘掉自己的一切烦恼,时时保持愉悦心情,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获得更多的成功。

 教师工作一天,有的说:“今天我累坏了。”有的说:“忙了一天,我真有收获。”也许这便是两种不同心态的表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变教育观念,探索育人新法
如何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与人相处比成绩更重要
潜能生工作点滴收获
用宽容的心来包容鼓励学生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