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全碑》原来这么有趣!

我们知道书法的载体是汉字,书法之所以能产生这么复杂高雅的艺术之美,一方面是因为汉字本身的建筑之美(古敬恒语),另外一方面是毛笔这一书写工具的运用。

毛笔的特性可以总结为三点:柔软,多毛,锥形

蔡邕在《笔势》当中说:

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此为书法之金针也!

因为柔软,则可以随意变形,因为多毛,则可任其挥洒,因为锥形,则能产生无数锋面,这三个原因叠加在一起,就让毛笔与纸面形成了无限种的可能性,从而就产生了书法中最关键的要素:“笔法”与“行势”。

隶书《曹全碑》的主要笔法要点:

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在《笔阵图》中有过这样的描述:

'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撇'如陆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雷奔。'横折钩'如劲弩筋节。

卫夫人所讲的“横画”、“撇画”、“点画”皆可适用于《曹全碑》!

这三种用笔乃是《曹全碑》中最主要的笔法,再加上一个“捺笔”就几乎构成了《曹全碑》的全部笔法,熟悉掌握折四种用笔,才是学好《曹全碑》 的一个关键!

横画——“千里阵云

“千里之阵云”讲的是笔画的延展之感,毛笔蘸墨之后在宣纸上横着划过的痕迹会慢慢渗透开来,有层次、粗细、有递进、有一种律动之美,这就是“千里阵云”的真正含义!

《曹全碑》“长横”与千里阵云

上图中“共”字的长横,由藏锋入纸到最后露锋出纸。此为一变,从粗到细又从细到粗,此又为一变,横画的弧度从“俯视”再到“仰视”此再为一变。

“千里之阵云”的变化形态,在这个笔画当中展现的极为丰富。

撇画——“陆断犀象”

上面我们说到“撇”如陆断犀象,说的是写“撇画”的时候要果断而干脆,不可拖泥带水,就像能斩断犀角、象牙的利刃一般。

《曹全碑》“李”字与利刃

许多人在写这个撇笔的时候,加了很多动作,其实大可不必,笔法的目的就是为了书写的简单性而服务的,倘若越写越复杂,那么笔法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

「竹帛」古法蝉翼纸

活动价:小三尺39元/刀

点图下单


“陆断犀象”的比喻说的是中锋用笔的爽利之态,行笔之时不可迟疑,要一气呵成,才能将笔画的势态体现出来!

捺画——“发型不能乱”

当今著名的影视明星梁朝伟在电影一代宗师当中有着出色的表现,无论对手多么强大,他在施展武艺的时候,总能好整以暇,发型从不散乱。这与写书法的用笔其实类似,无论这个字多么复杂,其笔法有多么的丰富,最后写完字之后,笔锋依然是聚合在一起,丝毫不散乱,这就是高手用笔的一个特点。

梁朝伟、《曹全碑》中“民”字,聚锋的毛笔

能达到这种程度需要对笔法有着精准的掌握,即学会运用笔锋的发力点,无论运指与运腕皆以中锋为主导,体现在运笔的感觉上就是一种爽利之感,下笔阻力很小,就像佐罗画“Z”一般爽利!

《曹全碑》中“效”与佐罗

如上图中的“效”字,“捺笔”出钩的时候,通过笔锋的转动与提按顺势出锋,并无丝毫滞涩之感,写完这一笔,毛笔的笔锋依旧是聚合的状态。当然,这种“爽利”的感觉只是针对于本课所讲的《曹全碑》,在一些草书的作品当中这种法则变得更为复杂,比如有的书家所追求线条的滞涩之感,讲究“涩行笔”,这里我们不做讨论。

《曹全碑》与李瑞清的字

《曹全碑》本身所追求的是一种流美之感,有的书法家比如民国时期的李瑞清写字的时候追求线条的金石味儿,在写字的时候会有“手抖”的动作,这种情况其实并不适用于写《曹全碑》。

书法的“形势”?

上面我们讲了《曹全碑》中最重要的两个笔画问题,下面我们谈谈《曹全碑》中的形“势”。

“势”是一个抽象的话题,我们来看下图:

笼中虎的不同势态

同样的一只虎在不同状态之下所呈现的势态是不同的,左边的虎有一种想出来的“势”,右边的虎则并没有这种“势”。字势也是如此。在笔画当中的体现是虽然笔画已经结束了,但是“势”还在延续。

《曹全碑》中“史”与“豫”

我们看这两个字中红圈的部分,“史”字左边的撇画与捺画已然收住,但是其势态并没有因为两个笔画的收住而有所停留。而是继续这种开张的势态向左右延伸。

蔡邕在《九势》当中说道: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形势是分不开的,古人称之为“因形附势”。

下面这个“点”既是笔法的范畴也能体现出其字态的形势,所以我们拿到这里来说这个“点画”。

《曹全碑》中“之”与下坠之石

我们看上图的“坠石”与“之”字,石为形,坠为势,如果上面的石头放到一个水平面上,就没有了下坠的势,只有在将倾未倾之时,这种“形势”才能出来,“之”字的点为形,势就是这个点笔意的方向,这里的点一定要将笔意写出来,才能出“势”!

《曹全碑》中“延”字与坠石

我们看这个“延”字,里面红圈的部分与右边的“坠石”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有一种下坠之势,这种势态就是书法的韵味与美感。

书法之所以能体现出它独特的哲学面貌跟其笔法与形势密不可分,上乘的书法无处不体现笔势之变、形势之变,其变化无处不在而“肇于自然”。

书圣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道: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点画耳”

这段话说的书法变化的重要性,而变化最重要的要素便是这种“笔法”与“形势”的变化,把握好这两点,方能体会到书法的精微之处!

特别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书之人没研究过这篇文章就别妄想能进入书法艺术的殿堂!
楷书的起笔与收笔
楷书无“势”不行,古人怎样讲“势”丨听欧阳中石解析
汉隶《曹全碑》(米字格)
书法遇瓶颈,认真读此文!
书法隶书曹全碑基本笔法“点” ,点画是隶书中最丰富的笔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