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定风波》苏轼:踏雨成花,东坡也调皮;赤诚,无为的最高境界

《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你有没有发现,这首词不复杂,没有一个生僻词,不用翻字典一看就懂。这也是苏轼词的特色,用词用字总是那么平常、简单,却又激起层层叠叠的美和意境。

提起苏轼,大概没有人不知道,毕竟我们从小就背诵他的诗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蒋勋老师说:“文人,有别于学者和知识分子,文人不止是知识分子,他们更有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情怀。”  

苏轼正是这样一位有生活态度和情怀的人,在文学史上是一位集大成者,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黄州虽苦,却成就了“东坡”

苏轼卓越的文学成就,并没有令他的仕途好走,反而因为他的真性情常遭政党陷害,一生的政治生涯异常坎坷,总是被贬谪,甚至差点被判死罪。 

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狱”,他被关了100多天,几乎以为要死在狱中,也写了绝命诗,以作告别。后来幸得太后和同侪,甚至政党的说情,才免于死罪,被贬黄州,就是现在湖北黄冈市的黄州区。  

在黄州,苏轼最是艰难,没有住处,没有衣食,靠着朋友的说情,驻扎军队把不用的东坡一隅给他们一家,让他们自给自足,正是这东坡一隅,才有了后来“东坡居士”这个闻名遐迩的别号。 

黄州的日子虽苦,却是苏轼创作的转折点,是他出产最高品质诗词的时期,我们熟知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临江仙·夜归临皋》等名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 

在此之前,苏轼的诗词颇有李白的趣境。“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拣尽寒枝不肯栖”……浪漫热情、豪迈奔放。 

在黄州的日子,是苏轼创作的转折点。 

后面的作品里更有了人生体悟与哲理,对人的深切关怀与怜悯,诗心佛心。人生的开阔与旷达,在苏轼后期的作品里,是永恒的元素。  

《定风波》正是这份阔达的写照,这份阔达是怎么表现的呢?它体现在“喜悦的入世”和“赤诚的无为”两个方面。

踏雨成花,东坡也调皮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要躲在屋檐下避雨,听着雨打在叶子上的声音,没伞?怕啥!走,我们雨中漫步去。苏轼怂恿同伴。

乍一看,仿佛山野间走来一位青年,手里晃着一根树丫,嘴里吹着 “Rhythm of the Rain”,汗水雨水在微胖的脸上凝成从容的笑。

雨过天青,山边夕阳出来了,又可以喝上几杯了。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守门的小童却睡得鼾声如雷,“敲门都不应”,那就不勉强啦,靠着门,月影底下听着江声,乐事。

苏轼的从容来自于他会选择,能选择。这条路走不通了,就换一条路,没必要逼自己去撞南墙。

苏轼的喜乐来自于他懂得在每一条路上,做让自己开怀的事情,何必走苦路呢?

吃肉、喝酒、玩笑,他最爱。

在黄州,他家都没有米下锅了,他还要在东坡之上辟出一块地来,种粟米酿酒。他烹制出“东坡肘子”,还为此做诗《猪肉颂》,竟出了广告语的鼻祖——“黄州好猪肉”。

《猪肉颂》

洗净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他自得其乐得紧。

恨他的人,哪愿意见到他如此快活了,黄州不够折磨你,那就再贬到更远的惠州吧,想着“这下有你受的了。”,苏轼却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还不够?那就去更远的海南吧。苏轼一到海南,就大笔一挥写下 “天涯海角”,现在去海南的人谁不在那块石头前留影拍照了?

赤诚,无为的最高境界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通过对晴雨的体悟,展现了苏轼的人生观和精神追求。

在狱中他写下了断头诗,“是处青山可埋骨”,那时是在交代身后事,此刻,或许他与自然融为一体,身、心早化为自然的一部分,一切就成为了自然。

做官也好,贬谪也好;激情也好,平淡也好;害怕也好,无畏也好……这都是人生的一部分,完整的人生是全部的选择和接纳,他能做如是观——“也无风雨也无晴”,不再分别好坏,只是尽情经历和完成。

他不再执着于“成就”,所谓“成就”也无法左右他。“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在苏轼的年代,正值北宋新党变法之际,新党和旧党当然都希望这位大文豪加入自己的党派,然而苏轼却都没有选择,他站在的是“人民”这一边。这恐怕也是他政治悲剧的根源。

不管他受到了怎样的迫害,都不曾改变他对人民的赤诚之心。

每到一处,他都怀着那颗赤诚的心,做能做的事情。他心怀人民造福人民。他在苏州修建堤坝建设水利,在惠州传播插秧技术发展农耕,在海南开办学堂扫除蒙昧……

一千多年来,人们都记着他。

也无风雨也无晴

再读一次《定风波》吧,苏轼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那么清晰地回荡在我们心中,这何尝又不是我们的精神追求了?若我们能接受“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的人生也必将开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东坡,定风波的三重境界
东坡先生的豁达人生,世事红尘多纷扰,不如学他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困境时,多读读苏轼的《定风波》
人生困境时,多读读苏轼的《定风波》,看看人间百态
怎样赏读苏轼最有禅趣的《定风波》中的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 红尘中的赤子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