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从商鞅变法中得到莫大好处的秦国,会这么恨商鞅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商鞅是怎么凭一介书生一路攀升,飞黄腾达的。

商鞅,最早时叫卫鞅,因为他是卫国人,后来被秦孝公封为商君时,才改称商鞅。商鞅早年就喜欢刑名法术,但他离开魏国前往秦国,通过景监见到秦孝公时,却准备了三套理论。

这三套理论分别是,帝道,王道,霸道。讲前两者时,秦孝公都是不耐烦的,不是因为帝道和王道不好,而是不合时宜。而且在战国时代,每个诸侯都想在有生之年快速成长,建功立业,所以霸道是最好的选择。

要实现霸道,就必须变法。在当时的诸侯国中,变法者强,不变者死。魏国因为首先变法,所以强于诸侯各国,但是各国紧跟变法,魏国又朝中无人,后来又被秦国迎头赶上。但是在秦国内部,却有身居高位者,为求一世安稳,反对变法,这些人中就有甘龙与杜挚。

商鞅跟甘龙和杜挚辩论,得秦孝公支持,最后胜出,并且推行新法。

商鞅变法有很多条,但其中有一条让宗室十分厌恶,那就是王族宗室之中,凡是没有军功的,通通不得记入宗室名册。这分明是要砸了部分平庸宗室的铁饭碗。

而变法不久, 太子犯法。按新法而论,必须治罪。但是太子是秦孝公的儿子,将来要继承王位的,治不得。但是商鞅却换了个方式,惩治了太子的两位老师,一位是公子虔,一位是公孙贾。

公子虔只是治罪,至于什么罪,没说。公孙贾受的则是黔刑。再过四年,公子虔又犯法,被处劓刑。

公子虔是宗室贵族,武功赫赫,公孙贾身居高位,两人一个鼻子被割,一个脸被刺字,结果可想而知。从此他们俩隐退江湖,直到八九年以后,再次出现,联手一击击倒商鞅。

商鞅在秦国变法,在诸侯国之中是最坚绝的,效果也是最好的。数年之内,秦国迅速变强,与当年的老大魏国争锋,并且逼迫魏国搬离安邑,迁都大梁,从此魏国也叫梁国了。

功劳赫赫的商鞅因此被封为商君,权位仅次秦孝公,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深学刑名法术之道的商鞅,只知奋取,不懂身退。就当他人生已抵高峰之时,有一个叫赵良的给他说,你得罪天下的人太多了,最好将权利交出,归隐山林,由此消灾。如果还要继续独揽秦国政权,只有继续激怒百姓,秦王一死,你的死期也就指日可待了。

但是商鞅不以为然。

果然不出赵良所料,五个月后,秦孝公一死,太子接位,公子虔和公孙贾等所有当年被商鞅欺凌的人,纷纷起来向接秦王告状。新秦王也是一位热衷权术之人,他怎么能甘愿受商鞅摆布呢,为了个人王位牢宠和内心愉快舒服,所以就趁众人告状之口,准备治罪。

商鞅闻风而逃,然而他得罪过魏国,魏国不接受他,他只好又跑到商地率兵造反,结果被秦国军队发兵攻打,最后被车裂而死。

总结一下,商鞅之死,是历史的必然。

他为了秦国的千古功业,不顾个人安危,踩在他人的肉尸之上舔血前行。首先,甘龙,杜挚因他的到来,从此失势;其次,公子虔公孙贾因他而夺位受刑;再次,王室平庸贵族因它而失去爵位;还有,秦国百姓因它得利,但也因此承受诸多不便,很多人也恨他。最后是太子,即后来的秦惠王不甘被这么一个权臣左右自己,早想除之。

秦国合力之下,商鞅纵有千古功力,但能抵得住众人围攻么,能有不死的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明一世的秦惠文王 为何一定车裂商鞅? (趣历史)
《史记·商君列传》白话译文
大秦帝国史六----商鞅悲剧
商鞅使秦国强大,为何自己却悲剧收场?
嬴驷即位之后,为何要处死变法图强的商鞅,甚至将其尸体车裂?
商鞅靠什么赢得秦孝公的信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