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家关于孤独感的研究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人们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越来越方便。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和竞争的加剧,人们之间越来越缺少心灵的碰撞和感情的交流。偶尔的孤独是不可避免的,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有可能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导致疾病。研究表明,孤独会给人们带来各种消极的体验,如沮丧、无助、自卑、烦躁、抑郁等。强烈的孤独感还与酒精依赖、自杀、犯罪等不健康行为密切相关。


1 孤独感的概念

“孤独”这一术语最初来自于医学,用以表示人际交往沟通以及情感表述方面的功能障碍。1973年,美国学者Robert S.Weiss 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一定差距时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或体验;Werss(1987)指出:当人际关系网络出现某种质或量的重要缺陷时,人们所产生的不愉快体验即为孤独感。


2 关于孤独感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

孤独感方面的研究不仅是社会关系领域的重要课题,而且也是心理健康领域和人格心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有很多关于对孤独感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

2.1孤独感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关系研究

自从孤独研究开展以来,学者们就社会生理因素对孤独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所得到结果也不尽相同。关于孤独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目前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在Tornstam(1992)的研究中,他使用了一个包含“孤独”字样的量表对2000多名瑞典人进行调查,没有发现性别的主效应。李传银(2000)采用UCLA量表的调查结果,却发现女性的孤独感高于男性,这说明但从社会期待角度难以完全解释孤独的性别差异。婚姻是另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心理学变量。研究显示婚姻可以降低孤独的可能性。Torustam(1992)对2795名1580岁瑞典人的调查表明,已婚个体比未婚个体的孤独感低。Kelier和Moore-West (1986)也发现单身的男性比单身的女性报告有更多的孤独感。这说明婚姻和性别对独孤存在交互作用。

2.2孤独感和自尊的研究

自尊是自我系统的核心因素,对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研究表明了自尊对个体孤独的影响作用。自尊、人际关系与孤独,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研究证明(Greeno J G,Moore J L,Smith D R,1993):低自尊与消极的情感(如焦虑、抑郁、压抑、内疚等)有密切的关系,从而导致消极的行为。研究发现,个体社会认知的关系模式会影响到自尊心理的建构,如低自尊者会把成功与人际接受联系起来,把失败与人及拒绝联系起来(杨丽珠,张丽华,2003)。刘娅俐(1995)使用UCLA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

行了自尊与孤独感的研究,结果发现自尊之和从UCLA量表中提取的六个因子中的一个社交自信有显著的相关,其结论是“高自尊的人有更低的孤独感”。但是,胡立荣等人(2002)对聋哑儿童的研究却显示了“高自尊的人有高孤独感”相反的结果。这其中的差异可能有两位学者所选择的调查对象、量表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有关。

2.3孤独感与人际信任的研究

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就会形成各种人际关系。大部分研究都将人际信任定义为一种在人际交往中对交往对象的一种预期及信念。目前国内关于人际信任与孤独感关心的研究较少。韦耀阳和李晓(2004)曾采用儿童马氏量表和孤独量表对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孤独感和人际信任水平有正向相关关系。另一项研究证明(张翔,王旭峰,2003),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是影响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信任程度高的大学生,其社交焦虑水平低,而对他人信任程度低的大学生则社交焦虑水平高。由此可见人际信任和孤独的关系密切,即使研究不多,但人际信任对于孤独感的影响是存在的。

2.4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研究

人际关系对于孤独感的影响或缓解主要来自于社会支持这一重要因素。有关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见。邹鸿(1998)考察了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社会支持网络中,获得同性朋友和教师的价值肯定、指导性和情感支持越少、感知到的同性朋友和父母的陪伴与亲密感越少、与父母和同性朋友的冲突越多、与同性朋友、父母和教师的满意度越低、来自父母和同性朋友的惩罚越多,其互选朋友越少,同伴接纳水平低,其孤独感越强; Stokes 还用社会支持行为问卷,考察了样本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孤独的相关,结果也发现二者相关显著。

2.5孤独感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Shireen Pavri等人(2000)认为从学习困难学生的角度研究像孤独感这样的社会现象,有利于鉴别与其有关的因素和帮助他们培养相应的干预措施,结论是大多数学生无聊或缺乏同伴时会感到孤独感,其应对策略是独自从事一项活动或寻求伙伴;学生认为最有效应对策略是自我发动的策略。

3 孤独感与网络、手机行为的关系研究

孤独感与网络、手机等的使用的关系是近几年才开始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Janet Morahan-Martin等的研究表明孤独的学生更可能在网络上寻求情感支持,平息其负面情绪,在网上寻找朋友并对网上的朋友满意感较高,承认网络的使用已影响到他们的生活。Kraut,R等长期研究发现网络的使用导致了使用者的孤独感。Amichai--Hamburger,Y等发现结果支持这两个模型:即Kraut,R等认为网络使用导致孤独的模型和选择模型讨论花费时间在网络的、总是孤独的那些人。杨文娇,周冶金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此外我国学者黄才炎,严标宾的研究结果发现朋友友谊关系上的孤独程度与大学生的手机短信交往行为的3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对手机短信交往行为的自我认知上的不同可能与更大群体的孤独程度有关。


4 关于孤独感的干预研究

从有关文献看,孤独感的干预与治疗目前尚没有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模式。Young(1979)曾以Beck的认知行为法为基础,结合自己临床经验较早提出了一套针对长期孤独者进行个别治疗的模式。Peplau和Perlman(1982)从其孤独的认知观出发,探讨了孤独的应付与干预策略。

最近几年,有关孤独者的团体咨询得到迅速发展,如Murphy,Kupshik(1992)曾用社交技能训练、角色扮演等帮助其提高交往水平,改善人际关系。国内李传银(2002)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社交技能训练、自信训练、认知调节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提高有效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认清自身孤独的原因,获得社会支持特别是情绪支持。

由于孤独者往往存在社交技巧拙劣及其它心理障碍,难以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因而大多数有关孤独的干预研究以社交技巧训练为主,并综合动用其他技术,如认知调节,敏感性训练,自信训练,情绪表达训练等等现代人际关系的咨询与治疗技术。

5 孤独感以往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虽然关于孤独感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很多研究已经表明存在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两种孤独感,但是目前关于孤独感的和其他因素的相关研究大多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其中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模式是否存在不同,目前的研究不是很多。

其次,个体的各个心理学因素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它们对孤独感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以往关于孤独感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考虑单个因素的作用,缺乏系统的研究。

第三,对孤独感的研究大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但用孤独感量表测查出来的孤独与个体实际感到的孤独感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些可能会影响到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第四,研究对象的覆盖还不够全面。现有的研究大多是对儿童的孤独感进行的,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以及特殊的人群都应该进行其孤独感研究。

对孤独感的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第一,应该加强孤独感产生机制和影响机制的研究。第二,应该加强对孤独的预防和孤独感应对和治疗。第三,孤独感的研究对象应扩大,如加强对一些特殊人群(如身心残疾的人,单亲家庭的儿童、青少年,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如医生、军人等))的孤独感进行研究,第四,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对孤独感进行研究。第五,可从孤独感的测量的针对性和系统性着手,对现有孤独感量表进行完善和补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3年高考作文猜想:微博时代,你孤独吗?
为什么我们无法和喜欢的人建立亲密关系? |孤独的低风险和不匹配的依恋模式是关键
如何助老人脱离“孤独感”的袭扰
社交 #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 #提升自己 #社交
有一种东西比吸烟还致命,90%的人都忽略掉了.....
大学生社会孤独和 人际信任与幸福感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