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竹枝词写作十六法(上)
 
www.52shici.com 2017-02-19
竹枝词是中唐诗人刘禹锡学习四川民歌“竹枝”和“杨柳枝”,并效仿屈原的离骚而创造的富有民歌风味、类似七言绝句体式的歌词。传之于宋元明,盛于清。有些标题为“杂咏”、“风土吟”和“杂事诗”的七绝,事实上也是竹枝词。
竹枝词是传统诗中的一朶奇葩。它的奇,主要表现在它的民歌风味。研究刘禹锡的竹枝词,它表现出了民歌乃至民间文学的五个特征:
一是鲜明的地方色彩;
二是不讲究平仄粘对;
三是语气大多是自白,代言的是少数;
四是用眼前的景物作比喻;
五是好用同音假借字作文学隐语。
前人总结历代竹枝词,认为还有四大特色:
一是语言流畅,通俗易懂;
二是格律较宽,束缚较少;
三是格调明快,诙谐风趣;
四是广为纪事,以诗存史。
二者并不矛盾
这仅是限于刘、白的竹枝词,是从民歌和民间文学的特色和技法着眼的。再则是对一千多年来历代的竹枝词的总体特征的概括,并且第四点强调了竹枝词的作用。我们可以相互参照理解。我以为还可以简化一下,即:素材贴近生活,语言通俗鲜活,格律宽松灵活,感情饱满快活。由于竹枝词有这些特征,所以  它易学、易懂、易作、易传。就是说,作者喜欢写竹枝,读者喜欢看竹枝。
正因为竹枝词受欢迎,竹枝词的种种很引人注意,不少人在研究。故我们也可以学习。学习中,我们会体会到:竹枝词的特征和写法,可以医治当前诗坛中的一种顽症――“格律溜”。因为写竹枝词,首先要求你向群众,特别是向民歌学习,要求你注重形象,运用比兴,要求你写得诙谐风趣,通俗晓暢,竹枝词又不太讲究格律,所以把它作为一剂良药,有利于医治张嘴喊口号,下笔写概念,四平八稳的“格律溜”。如果这个想法对路,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商量竹枝词的写法。对这个问题有的专家谈过,他们虽只讲了几条,但都讲得非常好。但为了便于操作,不妨再具体一点。在遵循其固有特征,竹枝词的写作主要有十六法。
一、比兴法:
这是传统诗词艺术技巧的根本大法。似乎不适合与后边的一些具体写法相并列,但是不谈又不行。于是就放在头一个来说。因为竹枝词,不管是四川的也好,广州、北京的也好,一个共同的突出特点是地方色彩和地方风情,即往往从眼前的景起兴,并且借眼前景打比方。刘禹锡最初在四川写的九首竹枝词中的山水、古迹、人物和风土习俗,都是当地的。
如第一首
白帝城头春草生,
白盐山下蜀江情。
南人上来歌一曲,
北人陌上动乡情。
此诗是以巴山蜀水起兴的。这里的白帝城、白盐山和蜀江是地道的四川山水。这是说的“兴”  要说“比喻”,就复杂一些了。
有明喻:如
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头两句说花和水,是兴,接下来拿花和水打比方,是一个女子的口吻,说男人好变心,就象红花那样不常远;说女人不变心,象江水一样永远流淌。
有隐喻:如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郞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其手法就是通过谐音,用“晴”字代替“情”字。这类例子很多。还有用谚语、方言土语和歇后语作隐喻的。很巧,俏皮有趣,喻意深刻,亲切感人。
二、对比法:
是竹枝词中常见的手法。有一组倡廉反腐的竹枝词,其中写用公款吃喝的:
鱼翅龙虾未足奇,
美姬陪酒醉如泥。
算来公宴一杯酒,
可救灾民十日饥。
另一首写惩治贪官的:
官仓老鼠大如斗,
无计可抓真棘手。
总算夹来一尾巴,
居然漏网九十九。
两首都用了“算”字,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有时可以不用“算”字,反差要鲜明。强烈的反差对比,不仅是讽刺性竹枝词,也是一切讽刺诗的力量所在。
再看一首《街头小景》:
商厦堂皇时货新,
等闲迎送见寒温。
电梯许上不许下,
来是爷爷去是孙。
第二句的“寒温”二字已经给后边的收束造势了,卒章显志,在风趣中见冷峻,善意的讽刺,让人感受到商人待客不要说看人下菜碟,分三六九等,连买东西前后都大不一样。
三、用典点化法:
传统诗词中用典,又称为用事,有直用和化用等多种用法。竹枝词也有用典的,但总的说不多。用时往往改一下,使诗意更加深刻。
有一首竹枝词是这样写的:
是非标准在何方?
领导雌黄嘴一张。
怪事于今浑见惯,
指猫为马也平常。
历史有秦赵高“指鹿为马”的典故。马和鹿,个头相当,猫和马,就相差太多。历史上“指鹿为马”仅一次,现在“指猫为马”很平常。改动一个字,大大加深了典故的深度,加强了诗反映社会生活的力度。
四、常语出奇法:
有人写诗好追求奇语惊人。奇语用得恰到好处,成为“警策”,收到惊人的效果当然很好。但写竹枝词则相反,往往下常语,即平平常常的词语,白话口语,日常用语,反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还举一例:
此地繁荣为有娼,
出奇致富又何妨。
赚他嫖客风流债,
警妓联营奔小康。
“联营”二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或者说到的词,甚至是概念化的词语,但这里在不该联营之处一用,就出奇地惊人。
有一首竹枝词《塘边》:
鲫鱼婆与米虾公,
攘攘熙熙戏水中。
一伙儿童撑膝看,
谁丢石子一声咚。
“咚”字特平常,用在这里却格外有趣,有味,可以说,下此一字,有声有色,全诗皆活。不光是竹枝词,律绝有时适当地用点常语,也会让读者感到新鲜,所谓化腐朽为神奇。
只是以常语入诗这种手法,对于初学者或者老来学诗的人来说,有格外的难度。
首先是不敢用常语,以为那不是诗的语言;
二是不懂,不知偶然恰当地使用常语会出奇制胜;
三是常语与概念化词语界限模糊,心里想着防止概念化,以为常语皆属于概念化之类。
五、高度夸张法:
夸张是诗词乃至一切文学重要手法。
例《雨天放学》:
撑开彩伞雨沙沙,
一个人成一朶花。
涌出校门花似海,
遍分春色到天涯。
花似海,多么夸张,但可信,而且美。
还有一首写挥霍的竹枝:
贷来公款一呼卢,
书记居然是赌徒。
倘得浮云可挪用,
人间从此雨声无。
第三句转,“倘得”是假设。换句话说,就差天上的云挪不来,若能挪用,就没有雨了。如此夸张似乎过份,但从人们对挥霍一事的感受上来说,是合情的。
有首五言竹枝词《城市风景三十首》,其中如:
新楼如春笋,
时才露芽尖。
几日不曾见,
涌出万重山。
过街桥上望,
车跑如穿梭。
车灯一串串,
脚底淌银河。
都是以夸张取胜。事实上,高度夸张在我们生活中也常见。如“一口吃个胖子”、“一锹挖个井”,律绝和古诗中也不少,运用夸张手法最值得称道的是李白,他的“白发三千丈”、“疑似银河落九天”和“桃花潭水深千尺”等都是代表作。夸张不是吹牛,不是立足实际,而是写足感受。
六、画龙点睛法:
画龙点睛是成语典故。这里不是说用典,是说要突出写好细节,用电影术语说就是要拍好特写镜头。
已故诗人张文廉有《山村竹枝词》多首,很多写细节,如
霏霏细雨透春泥,
乳燕呢喃掠水飞。
一缕斜阳云破处,
趁墒谁在试新犁?
柏油路入苇塘西,
烟柳拂堤月影迷。
如此良辰如此夜,
阿哥教妹驾轻骑。
画龙不点睛,龙就不活。一点睛就破壁而飞了。这两首诗,前边都是鸟瞰大景,即广角镜头,景是死的。后边是特写,镜头对准“试新犁”和“驾轻骑”上,全景就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我们再看谢清泉的竹枝《鸡雏》:
檐边紫燕筑新窝,
黄狗门前护仔鹅。
鸡雏屋角争蚯蚓,
各啄一端赛拔河。
两个小鸡仔争虫,使农家庭院充满勃勃生机。
北京石理俊先生有一组《赤壁今景竹枝词》,其中《三国塑像馆》写到:
东去长川日夜奔,
一堂济济演三分。
我问群雄谁义战?
孙刘孟德没声音。
笔法奇特,前边是大景,动景。东去的大江,在奔;三分天下,在演。可是结句突如其来“没声音”,于是大景观和大战场全死。此时无声胜有声,不尽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可谓构思奇巧,独出新裁,是难得的点睛之笔。
七、机锋成趣法:
戏曲中有插科打诨,例如二人转中的说口,我以为就是互相接话茬逗趣,借机说自己的理。竹枝词是民歌风味,平时人们说话时往往互相撩逗,有时是没话找话,有时是指桑骂槐,有时是含沙射影相互揭短,有时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有时是拿着不是当理说,强词夺理,有时是干亲近邻没完没了,等等,不一而足,足的是生活气息。人们将这种风趣带到了竹枝词中,是很自然的事。
如张桓先生的一首竹枝:
鞍前马后度青年,
到老熬成炊事员。
最怕还乡团扫荡,
残羹剩饭吃三天。
炊事员代指父母,还乡团代指儿女,将小比大的一番逗趣,把老年人对儿女又想又怕的矛盾心理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笔者曾就哈尔滨破获一起“邮票”毒品案写过一首杂咏《邮票》:
迷离灯火舞魔狂,
腰扭头摇衣脱光。
邮票一张人远寄,
邮车不及警车忙。
这里,第三句,邮票能寄人,就有点机锋成趣,到结句,如曲艺的抖包袱,人被寄走了,但上的不是邮车而是警车。
八、误会法:
误会,在传统戏中常见,能制造矛盾纠葛,使情节多一些起伏。生活中也不乏误会,如聋子打杈等。
赵清甫先生的竹枝词《捕蝶》:
门对石桥老树斜,
翩翩黄蝶入篱笆。
小童挥动捕虫网,
扣得原来是菜花。
这个误捕,我们看了很着笑,小童们自己也会笑的。生活中的瞎打误撞也是误会。记得有人到南方旅游写的一首竹枝的后两句“忽然淋得全身水,恰是苗家三月三。”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巧合原本是误会。(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竹枝词写作技巧探讨——竹枝词十六法
竹枝词概说
竹枝词创作小议
(诗词)竹枝词与七绝诗
写格律诗三十八句基本口诀
紫雨轩诗话:续读《古诗指瑕》一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