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沉默原诉: 唐诗里的快男! 记得六神磊磊总结了唐诗四大特点,分别是“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

记得六神磊磊总结了唐诗四大特点,分别是“田园有宅男,边塞多愤青,咏古伤不起,送别满基情”。

就是说,除了宅男的怡然自得,其他人都是痛苦的。由是看来,痛苦是永恒的,快乐是暂时的,古今皆然,诗人偶尔的快乐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今天就摆一摆那些诗人当上快乐男生的高光时刻。

公元742年,李白未经高考,直接保送翰林。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他高兴得写下了这首《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梦寐以求的“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远大抱负,在他42岁已逾不惑时,看似指日可待,换作我,我也高兴得冒鼻涕泡。

这是李白第一次当上快乐男生。

来到长安的李白,在长安城紫极宫遇到了83岁的贺知章。老贺(应该称贺老)读了《蜀道难》等作品后,惊为天人,称李白“谪仙人”,还热情地请李白喝酒。当时老贺没带银子,用皇帝御赐的“金龟”买的单。估计后来李白招待岑夫子和丹丘生时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多少是受了贺知章的影响。

743年夏,李白在洛阳遇到了杜甫,俩人建立了深厚的基情,唐诗地位最高的两尊大神,碰撞出了最耀眼的火花,这才是真正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同年秋天,他们又结识了高适。说起高适,有些人可能陌生一点,但说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大家一定耳熟能详。

然而,桀骜不驯的灵魂岂能蝇营狗苟于权力的淤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的故事咱就不赘述了。认识高适两年后,李白被赐金放还。

755年年底,标志着大唐盛极而衰的安史之乱爆发。756年,李白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卷入了永王与肃宗的政治斗争。757年永王失败被杀,李白被判放逐。

759年,正在取道四川去流放地夜郎(现贵州)的李白,在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了天下大赦,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在抵达江陵时写下了这首《早发白帝城》(也叫《白帝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妇孺皆知,根本无需多加解释,尤其是解释了这首诗的背景以后,大家自己体会一下当时李白到底有多高兴吧!

可惜,这是李白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刻,遇赦后,他举家到安徽当涂去投奔他的族叔李阳冰。

注意,此时的李白已年逾六十。762年,一代诗仙病逝,“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谪仙人归位。

诗仙李白逝世后不到一年,即763年春天,安史之乱平定。此时杜甫已经51岁了,正流落四川,当收复叛军老巢蓟北消息传来后,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杜诗里另外一首神级作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诞生了: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节奏明快,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表达了其欢呼雀跃、举家欢欣之情,被誉为杜甫第一快诗。

杜甫一千四百余首诗中,大多是“悲秋”、“肃哀”、“萧萧”、“病”、“苦”、“恨”,罕见其表达喜悦之情的诗,压抑了许久的情感犹如火山喷发,奔涌直泄,炙热无比,势不可挡。

这是杜甫的快乐男生时刻。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四年之前,即751年,浙江昆山一个叫孟庭玢的县尉生了个孩子,取名叫孟郊。

791年,41岁的孟郊,在湖州中举乡贡进士。这一年,在河南洛阳宜阳县,一个叫李贺的孩子诞生。

792年,孟郊进京应进士试,不第,但有一个24岁叫韩愈的登进士第。同年,山西运城一个叫柳宗元的19岁青年中举乡贡,第二年进士及第,名声大振,不久回家守丧,他还会回来的。

796年,26岁宣布“I am back”的柳宗元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中榜。同年,孟郊第三次参加高考,得进士及第。

贞观年间,唐太宗看着新科进士们从端门列队而出时,脱口而出“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其实,这句话是值得推敲的。大家看哈,李白是个黑户,连高考的资格都没有;孟浩然、杜甫、卢纶、贾岛、李贺这样的大神考了多次都没录取,怎么能说“尽入吾彀中”呢?

那些状元、榜眼、探花们今天都在哪呢?别给我举贺知章及王维的状元、李寻欢的探花的例子,这都是屈指可数的个例,录取的那些人大多数是高分低能的代表(你们能闻到我这个学渣散发出的酸味了吗?)。

如果唐太宗能从昭陵里站起来,统计他子孙后代的高考录取情况,他还会那么说吗?

当然了,大家也不要误会,在唐朝,中进士及第是很难的,无他,录取率太低,数千人只录取二三十人,绝对的凤毛麟角。而且参加考试的,都是层层选拔上来各省市的高考状元,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作为苦吟派诗人代表,和孟郊并称“郊寒贾瘦”的贾岛因为考不上,一度气得出家当和尚。这下知道古代高考的厉害了吧?

沉默君18岁时,收到了一所9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时那个激动啊,喜滋滋地把录取通知书贴脑袋上,螃蟹似的横着走,自此睡觉都是“太”字形姿势,得瑟的不要不要的。

所以,我特别理解,当孟郊被录取后的兴奋心情。孟郊存诗五百余首,后人评价他的风格是“思苦奇涩”,但这首《登科后》却迥异凸然,咱们来看一下: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画面感十足,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他那股得瑟劲。这一首诗就留下了“”春风得意、“走马看花”两个成语,和他的另一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一样脍炙人口。

这是孟郊的快乐男生时刻。

清朝文人赵翼有一首《题遗山诗》: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在前文《不想当将军的文人不是好司机》中我提到过,“有的人虽屡遭磨难,却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中,淬炼出气度、胸襟和情怀。”国家的动荡与变迁,社会的变革与裂变,个人命运的坎坷与磨难,促使文人不停地思索,拷问,发聩,从而造就了伟大的作品。

后人在阅读这些伟大作品时,又会结合自身的经历,继承和发扬先贤的思想,孕育出新的作品。大中华的文化就是在这种“长江后浪推前浪”中,不断地走向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6首唐诗名作,就是一部唐诗极简史
36首唐诗名作 就是一部唐诗极简史
诗不可说丨秋风清,秋月明,唐诗秋思最深情
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陋室铭》
当唐诗遇上余秀华,原来这样美不胜收
《唐诗三百首》中12位低调的诗词大神,一人一首传世名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