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脾胃病,有这些常用中成药

I导读小儿疾病的治疗,在服药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列举了一些偏于脾胃疾病方面的常用中成药,分为“补脾”“消食化积”“消积补脾兼施”三类,供广大临床医生在临床上参考使用。

小儿脾胃病常用中成药


  • 补脾类中成药


这类药主要作用是补养脾气。由于脾气虚弱引起的倦怠乏力、大便溏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汗、反复感染等病证可选用。有的尚兼有温阳作用,如附子理中丸。


这类成药,大多须服用较长时间,不可急于求成,但目前大多以高营养、高蛋白饮食喂哺小儿,故小儿的纯虚之证已很少见,多属虚实夹杂证或以实证居多,因此该类药的适应证较少。


1、启脾丸:蜜丸。每丸重3g。


说明:主要药物是党参、莲肉、山药、白术、泽泻、茯苓等。


有健脾止泻功能。适于因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面黄腹胀、吐泻少食等症。每服1丸,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2、参苓白术丸:水丸。每袋内装18g。


说明:主要药物是党参、白术、茯苓、莲肉等。


有补益脾胃、调中止泻的功能。适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脾虚久泻、纳呆厌食等症。每服3~6g,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3、附子理中丸:蜜丸,每丸重9g。


说明:主要药物是党参、白术、附子、干姜等。


有温中散寒的作用。适于脾胃虚寒所引起的腹痛肠鸣、喜暖怕寒等症。每服半丸至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 消食化积类中成药


这类药主要用于因乳食不节形成的食积证,以及因乳食积热而引起的发热、烦躁、便秘等症,有的尚可用于因兼感外邪而引起的高热惊厥等症。


此类药物均有消导、克伐或攻泻等作用,因而只可中病即止,久用反可伤损正气,小儿食积目前尤为多见,因食积导致的疾病又较多,故该类药的适应证很为广泛


1、七珍丹:水丸。每袋50粒。


说明:主要药物是巴豆霜、胆南星、天麻、半夏曲等。


有化滞、清热、镇惊的作用,适于小儿因乳食积滞肠胃所引起的呕吐、便秘以及因兼感外邪而引起的发热、抽搐等症。该药内含巴豆霜,泻下力较猛,体壮病实者方可应用,体弱儿忌服。1-2岁每服10粒,2-3岁每服15粒,4-5岁每服20粒。温开水送服。

2、至宝锭:蜜丸。毎丸重1.5g。


说明:主要药物是牛黄、麦芽、陈皮、朱砂、白芥子等。


有清热化痰、消积通便的作用。适于因积滞内热、外感风寒而引起的发热、烦渴、痰喘、吐泻等症。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该药一定是实证、热证方可应用,或是虽体弱、但兼夹食积郁热明显者,亦可暂用。单因脾胃虚弱引起的吐泻痰喘等症不宜用。



3、王氏保赤丸:水丸。每管内装0.3g。


说明:主要药物是巴豆霜、制南星、川贝母、大黄、朱砂等多种中药,按特定方法炮制合成。


有清热导滞、镇惊化痰的作用。专治小儿乳滞疳积、喘咳、痰鸣、呕吐腹胀、发热急惊、神迷痰厥等症。


6个月内婴儿每次服5粒,6个月至2周岁,每超过1个月加1粒,3周岁以上每超过半岁加5粒,10-14岁每次服0.15g。常服有补脾胃、助消化、预防停滞生痰的作用。

4、小儿消食片:片剂。每瓶内装100片。


说明:主要药物是鸡内金、山楂、槟榔等。有消食化滞的功能。适于因食积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便秘、食欲不振、疳积等症。1-3岁每次服2~4片,3-7岁每次服4~6片,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

  • 消积补脾兼施类中成药


该类中成药除有消食化积的作用外,尚可益气补脾。适于脾气虚弱又兼夹食积者,或食积日久不消而伤脾气者,表现肚腹胀满,面色无华,易汗出,纳呆,舌质偏淡等。


1、肥儿散:散剂。每袋内装0.9g。


说明:主要药物是白术、山药、鸡内金、山楂等。有健脾、消食化积的作用。适于因乳食不节、伤及脾胃而引起的腹泻、水谷不化等症候。1岁内每服半包,1-3岁每服1包,3岁以上,每服2包,温开水送服。

2、一捻金:散剂。每袋内装1.2g。


说明:主要药物是人参、大黄、槟榔、朱砂等。有扶正、导滞、通下的作用。每次服1.2g,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1岁内小儿酌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补脾类、消食化积类、消积补脾兼施类常用中成药
脾胃不好百病生,一味中药,可调理一切脾胃问题
脾健不在补贵在运
这个消除食积的中成药,让受伤的脾胃活过来
9个中成药,让你的脾不再虚!1,食积内停
鸡内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