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子宰相家训》前言
userphoto

2013.01.08

关注
 大凡了解桐城历史文化的人,都知晓桐城境内张、姚、马、左、方等名门望族。正是这些家族的兴旺、发达,构筑了桐城享誉海内外的文化盛名。桐城张氏家族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桐城张氏“其先洪永间自鄱阳来迁”(马其昶《桐城耆旧传》二十七),经过二百多年的耕作经营,渐渐扩展发迹。明隆庆二年(1568)张淳中进士、授浙江永康令后,官宦仕途代有传人。明清时期,张氏家族可谓是举业不断,名宦迭出,遍为人知。先后涌现出张淳、张秉文、张秉贞、张秉哲、张英、张廷玉、张廷瓒、张廷璐、张廷瑑、张若霭、张若澄、张若渟、张若需、张若潭、张曾敞、张元宰等一代代经邦济世之才。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张英、张廷玉才华横溢,处事严谨,先后位跻宰相之列,军国大政,多出其手,为清初固国安邦,促进满汉民族团结、文化融合,实现康乾盛世,做出了卓越贡献,深得帝宠和同朝官员的敬佩。一时间,张氏家族在京城、乡里誉称四起,如:“父子双宰相”(张英、张廷玉)、“三世得谥”(张英、张廷玉、张若渟)、“六代翰林”(张英、张廷玉、张若霭、张曾敞、张元宰、张聪贤)等,以致时人评其“自祖至曾玄十二人先后列侍从,跻鼎贵。玉堂谱里,世系蝉联。门阀之清华。殆可空前绝后而已”(陈康祺《郎潜纪闻》)。“张氏望族,夙显于桐,二相继起,厥声逾隆”(《国朝耆献类征》卷七十四《张廷瑑墓志铭》)。自张英、张廷玉后,张氏后裔相继为宦者,以数十百计,“一门之内,祖父子孙先后相继入南书房,自康熙至乾隆,经数十年之久,此他氏所未有也” (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四)。影响之大,震惊朝野、许多同朝大员,对桐城“张、姚两姓,占却半部缙绅录”,颇有微词。有人甚至上奏朝廷,提请皇上限制其势力发展。宰相刘墉父亲刘统勋曾疏言:“大学士张廷玉历事三朝,遭逢极盛,然晚节当慎,责备恒多。窃闻舆论,动云‘张、姚二姓占半部缙绅’,张氏登仕版者,有张廷璐等十九人,姚氏与张氏世婚,仕宦者姚孔鋠等十人。二姓本桐城巨族,其得官或自科目荐举,或起袭荫议叙,日增月益。今未能遽议裁汰,惟稍抑其迁除之路,使之戒满引嫌,即所以保全而造就之也。”(《清史稿》卷三百二)

  张氏家族从迁居桐城,到兴盛发达,特别是入清以后,进入鼎盛时期,被人称为“缙绅发迹,文物蔚兴”之门,一方面固得益于张氏子孙,深受儒学影响,以及桐城丰富的地域文化的感染,刻苦攻读,通过科举取士而跻入仕途。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良好的家训家风的教诲和熏陶。张英、张廷玉总结祖父辈立身立言、为人处世的经验教训,参以切身感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训子戒律,这些为张氏子孙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启迪和导向作用,成为张氏子孙代代相传的法宝。

一、关于张英和《聪训斋语》

  张英(1637-1708),清代名臣,文学家。字敦复,号梦复、乐圃,安徽桐城人。家世儒业,幼读经书,过目成诵。康熙二年(1663年)中举人,六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因逢其父张秉彝卒,乞假归里。守丧期满,诏回京城,改授编修。康熙十二年(1673),以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康熙十六年(1677),清廷颁诏,开始选拔一些作风朴实、学问精深的人,每日侍从皇帝左右,以备顾问或征诏;同时设立南书房,张英奉命被选入内,并赐居西安门内。由此,开了清代词臣赐居禁城内之先河。

  康熙初年,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等在云南、福建、广东等地起兵,广西、陕西等地督抚也相继反叛。康熙皇帝为了寻找应付方略,常常召集张英等大臣商讨对策。张英总是晨入暮出,勤恳供职,凡有关民生利弊、四方水旱之情事,皆知无不言。康熙帝对张英的才华、智慧、人品,极为赏识,备加器重。每亲临南苑及巡行四方,都诏令张英侍从。其时典诰文章,多出张英之手。以深得帝幸,乃迁为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

  康熙二十年(1681),张英为安葬其父而乞假归里,皇帝优待尤加,不但准行,而且还赐给白金五百、绸缎二十匹,并依照张英的官职,确定他父亲葬礼的礼仪。四年后,被特诏起用,授兵部侍郎。后来调到礼部,兼官詹事府,充经筵讲官,奏呈《孝经衍义》,被皇上诏允,下令刊布。二十八年(1689),提为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仍管詹事府。不久,再调至礼部,兼管如故。其间,由于编修杨瑄撰写都统、一等公佟国纲的祭文失辞,皇上责怪张英作为礼部尚书,对文稿审察不细,把关不严,罢免了张英的礼部尚书衔,但仍由张英掌管翰林院、詹事府,教习庶吉士。康熙三十一年(1692),官复原职,先后充任《国史馆方略》、《一统治》、《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等总裁官。康熙三十六年(1697)任会试正考官。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四十年,以衰老为由,再次请求休归,获准。次年二月离开京城,南归故里。次子张廷玉奉旨护从。临行前,皇上赐宴于皇家林园——畅春园,为其饯行。

  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张英迎驾淮安,侍从到江宁(即南京)。由于张英恳奏,在南京多住一日,当时总督阿山想借机加征钱粮耗银作皇帝南巡费用,知府陈鹏年持议不可。总督阿山心怀恼怒,欲借此加罪于陈鹏年,同时康熙随从侍卫,对陈鹏年的接待多有指斥,陈罪在不赦。但等到皇上诏见张英时,问及江南哪些廉洁官吏,张英首荐陈鹏年,总督阿山等大失所望。陈不但因张英推荐而得以免罪,而且还被康熙皇帝委以重任,成为清代名臣。1707年,康熙帝第六次南巡,张英迎驾清江浦(今清江市),随侍皇帝到江宁。次年,张英故去,享年七十二岁,赐祭葬加等,谥文端。世宗雍正皇帝即位,追念旧学,增太子太傅,赐御书榜额,揭诸祠宇。雍正八年,入祀贤良祠,祀“乡贤”。高宗乾隆即位初年,加赠太傅。

    张英一生著述颇丰,有《易经衷论》、《书经衷论》、《四库著录》、《南巡扈从纪略》、《笃素堂诗集》、《笃素堂文集》、《笃素堂诗集》、《存诚堂集》、《笃素堂杂著》、《聪训斋语》、《恒产琐言》等刊行于世。

    张英共有六子,其中廷瓒、廷玉、廷璐、廷瑑四人均中进士,这些都与张英的言教、身教及其刻苦砺志分不开的。其后孙子、曾孙亦均有入翰林者,故人称“自英后,以科第世其家,四世皆为讲官”。

    张英才高识广,学问过人,为官之余,致力于经学研究,且在诗文书画诸多方面,均有较高造诣。所著家训《聪训斋语》,子孙累世受益。自刊刻以来,影响广泛。

    张英一生以“敬慎”处世,将“立品、读书、养身、择友”奉为座右铭。《聪训斋语》是其以官宦仕途、为人处世方面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结合古圣时贤的言行事例,教训子孙持家、治国、读书、立身、做人之箴言。他以“务本力田,随分知足”告诫子弟,常常用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些微小事,透析深刻的人生哲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器宇弘深,引人深思。

    他指出,:读书可以增长道心,可以养性。“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为人生颐养第一事”。他认为读书要讲究方法,如《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须从小读起。“毋贪多,毋贪名,但读一篇,必求可以背诵。他非常反对死读书,认为光读书不行,必须学会运用知识;作文章要有“光华”,要做到理明气圆。书读过之后,必须全面掌握和运用,若不能举其词,那无异于画饼充饥;如果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也是“食而不化”,与枵腹无异。可以说张英子孙在科场屡取功名,是与他的悉心教诲分不开的。

   他主张持家以“俭”为宝。张英把“俭”的内容归纳为“俭于饮食”、“俭于交游”等八个方面。他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以致他在致仕归里之后,仍“誓不著缎”,“不食人参”。不管是暂住乡里,还是久居京城,他都要求家人,把一年的动支费用,精心筹划,分为十二股,一月用一股,每月底总结所余,“别作一封”,用来应付贫寒之急,或者“多作好事一两件”。到了晚年,虽处优养尊,仍不改节俭之习,极力反对浪费。他对京师同僚“一席之费,动逾数十金”,深感不安。他六旬之期时,反对家人、学生、同僚为他贺寿,与妻子商量,用设宴之资,“制绵衣袴百领,以施道路饥寒之人”。扶危济困、帮助他人成为张英一生重要的社会活动内容,处处体现出他“无忤于人,无羡于世,无争于人,无憾于已”的人生追求。

     张英认为做官要以勤政清廉为第一要务。他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涯,偶有挫折,或被降职,最终仍因为其才华过人,处事廉俭而被重新起用或提拔。许多清正廉明的地方官员,因为有他的保护和举荐,不但免遭不测之祸,而且得到皇上重用。但其亲朋故友,邻里子弟,中进士者多达数十人之众,没有谁因为他的提携而升迁。他要求入流子弟做到:使我为州县官,绝不用官银媚上官”。就连皇帝颁给他的赏赐,也用来济困赈急,或用于修桥筑路,以利他人。

    张英主张做人要以谦让、益人为本。他言传身教,自己居乡时,“厚重谦和”与人相交,一言一事,考虑“皆须有益于人”。他晚年在龙眠山构筑“双溪草堂”,与乡民相处,不以宰相自居,而以一位山间老人与百姓交往。往来山中,遇到担柴人,他便主动让路,与人方便。他说:“如果人能处心积虑,一言一动皆思益人,而痛戒损人。则人望之如鸾凤,宝之如参苓”。他要求子孙辈从点滴小事做起,“治家节用,待人接物,事事合于矩度,无有乖张”。告诉子孙常以席丰履盛为可危、可虑、难处、难全之地,勿以为可喜、可幸、易安、易逸之地。他认为每个人所言所行不可能“全是”,遇到别人“非之、责之”或“不以礼者”,要“平心和气”,做到有理“恕人”。他训诫子孙要明白“满招损,谦受益”之义,并说“天地不能常盈,而况于人乎?”不仅如此,还要求后人做到“终身让路,不失尺寸”。作为封建社会的相卿,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训示子孙敬人、爱人、益人,值得称道,更令人景仰。

    张英所著《聪训斋语》,不仅使其子孙后人受益匪浅,同时,也被名人方家所看重。在清代至民国期间,数次翻刻,流传甚广。特别是清朝重臣、文学大师曾国藩对张英推荐备至,视为自己的偶像。曾国藩对张英所著《聪训斋语》,垂爱有加,要求子孙后人终身诵读。他在写给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说:“《颜氏家训》作于乱离之世,张文端(英)《聪训斋语》作于承平之世,所以教家者极精。尔兄弟各觅一册,常常阅习,则日进矣。”(《曾国藩全集·家书》,1196页,岳麓书社,1985),他认为其中言养身、择友、观玩山水花竹,“纯是一片太和生机”,应该常看此书。他还特别告诫曾纪鸿:“鸿儿体亦单弱,亦宜常看此书。”在忠君的封建社会,曾国藩还把张英的《聪训斋语》与清圣祖康熙帝的《庭训格言》相提并论:“吾教尔兄弟不在多书,但以圣祖之《庭训格言》,张公之《聪训斋语》二种为教,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同上,1220页)并亲自为弟、子、侄八人每人购书一本,让他们随时诵读。他一再强调:“尔兄弟细心省览,不特于德业有益,实于养生有益。”(同上,1224页)“《聪训斋语》余以为可却病延年。尔兄弟与松年、慕徐常常体验否?”(同上,1224页)曾国藩教子,如此看重《聪训斋语》一书,足见张英的家训确有值得颂读的价值。

    清人吴仁杰颂曰:“两相国(指张英、张廷玉)遭际圣清为时良相,以汉韦平较之,尚勋业之未侔,以宋韩范衡之,且遇之不逮,真所谓求之史册,罕有伦比者也。大名既炳彪于旗常私集,亦风行于海内”,而《聪训斋语》、《澄怀园语》,尤为“脍炙人口”。

 二、关于张廷玉和《澄怀园语》

    张廷玉(1672—1755),清代名臣,文学家、史学家。字衡臣,号砚斋,张英次子,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中进士,改庶吉士。四十二年(1703)散馆授检讨。翌年,入直南书房,不久任日讲起居官。康熙五十一年(1712)迁司经局洗马。五十四年,迁右庶子,后授侍讲学士。五十五年,擢内阁学士。五十六年,充经筵讲官。五十九年(1702),时为刑部右侍郎的张廷玉,奉命与都统托赖、学士登德共同勘察山东盐贩王美公一案,廷玉力主惩治首恶,从犯从宽,最后决定仅杀七人,戌边三十五人,其余一律无罪开释。六月,调任史部左侍郎。

   清世宗雍正帝即位后,张廷玉擢礼部尚书。编纂圣祖仁皇帝实录,充副总裁。雍正元年(1723)正月,再人直南书房。随同左都御吏朱轼充顺天乡试考官,因公正谨慎而受嘉奖,加太子太保。七月,充《明史》总裁官。八月,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九月,充会试正考官,调户部尚书。十月,充国史馆总裁。雍正二年五月,充《会典》总裁。其时,针对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棚民”聚众掠夺四邻的情况,提出了编户入籍,“五家连环结保”的办法,以稳定一方。八月,充会试同考官。三年二月,充治河方略副总裁。七月,署理大学士事。四年,授文渊阁大学士,仍兼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五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六年三月,晋保和殿大学士。十月,兼署吏部尚书。七年,晋少保。雍正八年,因西北战事纷起,设军机处,其条规礼制均出自张廷玉之手。有时“坐肩舆中,仍批览文书,吏人随后取,进止无一事壅滞”(《桐城耆旧传》,288页)。雍正帝称他“尔一日所办,在他人十日未能也”。赏给他一等轻车都尉世职,仍加二级。十一年九月,廷玉为其父张英举行谕祭典礼,雍正赐帑金万两,差作建祠费用,还赐冠带衣裘、貂皮人参等物,以及书籍五十二种。十二月,《会典》告成,议加二级。十二年(1734)二月回京,皇上派遣侍郎海望到卢沟桥迎接。十三年,世宗病危,张廷玉与鄂尔泰等被任命为顾命大臣,遗诏“以廷玉器量线全,抒诚供职,命他日配享太庙,”(《清史稿》卷二八八)。八月,高宗乾隆帝登基,命张廷玉与允禄等总理事务。九月,赏给一等轻车都尉,并前世职为三等子。十月,编纂世宗宪皇帝实录,充总裁官。

   乾隆元年(1736),张廷玉充纂修玉牒总裁。七月,充三礼馆总裁。九月,《明史》编纂告竣,议加二级。十月,命令张延玉仍然兼管翰林院事务。十一月,充经筳讲官。二年三月,充会试正考官。后因总理事务敬慎周详,赏给骑都尉,由三等子,特恩晋三等伯,赐号“勤宜”。从此,开清朝大臣配享太庙、文臣爵至侯伯的先例。四年五月,加太保。八月,充《明史纲目》总裁。七年五月,吏部则例告成,议加二级。十一年,张廷玉长子、内阁学士张若霭病故。谕令节哀自爱,并命张若澄在南部书房行走,照料年逾七旬的张廷玉。十二年二月,充会典馆总裁。

   张廷玉年届八旬,多次上疏乞归故里,未被皇上许可,引起了一场君臣相议“致仕”得失的论辩。十四年冬,张迁玉乞求休假养病,乾隆皇帝同意解除所兼领监修、总裁诸职,还派军机大臣前往探望慰问。后因多次乞求致仕,触怒皇上,先后削去伯爵,取消配享,仅免予治罪。又因四川学政、编修朱荃事发,皇上迁怒于张廷玉,收缴了历年奖赐给张廷玉的物品。

   张廷玉晚年以赢弱之躯屡遭打击,日益不支,于乾隆二十年(1755)三月病逝。乾隆得知廷玉病逝,很感悲伤,念其为三朝元老,仍收回成命,遵皇考遗诏,配享太庙,谥曰“文和”。

   张廷玉一生主修《三朝实录》、《玉牒》、《大清会典》、《治河方略》、《明史》等重要典章史籍。著有《澄怀园文存》、《澄怀园诗选》、《澄怀园语》、《澄怀主人自订年谱》等书。文章政声,闻名遐迩。

   张廷玉有四子:若霭、若澄、若淑、若渟。长子若霭,雍正十一年中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工书善画,又久直内廷,遍观古人遗墨。凡御府所藏,悉命题品鉴别。著有《蕴真阁集》传世。次子若澄,乾隆十年进士,授编修,直南书房。三次乡试、会试同考官,一主湖南乡试,官至内阁学士,喜文善画,著有《潇碧轩集》。三子若淑,乾隆丙辰荫贡,官至户部浙江司郎中。四子若渟,乾隆丙辰例贡,授刑部主事,入直军机处。嘉庆五年迁升兵部尚书,后改任刑部尚书。处事缜密,尤练习刑律,政绩卓著,赠太子太保,卒谥“勤恪“。张廷玉四子中有三人入内阁,足见其教子有方。

   张廷玉在服官之余,常常流览史乘,讲求礼乐、刑政、田赋、兵戎、河渠、平淮之实学。理政之暇,留心时务,详察当代变革;苦读深思,细究为文为人之道。一有心得,记之笔端,汇辑成书,这便是流传不绝、惠及后人的《澄怀园语》。

   张廷玉家世儒业,自幼睿智聪颖,加上有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仕途官场,平步青云。但他恪守古道家训,处事得体,“公正无私,奉职烙恭”。三朝为官五十年,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二十七年,主揆席二十四年,“大谋大政多所襄赞”(《桐旧集》卷二十三)。多次充乡试、会试总裁官,尽心竭力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深受皇帝器重。以致生活中的些微小事,亦深得圣驾垂询,雍正皇帝曾面谕张廷玉:“汝父一生廉洁,无余蓄以贻子孙,汝今为朕办事,身兼数职,夙夜在公,朕常以汝食俱废为虑,更有何暇问及日用衣食事耶?今以官物赐汝,俾汝用度从容,尽心公务。”张廷玉七十岁以后,乾隆亲自颁诏,令他“不必向早入朝,遇炎蒸风雪,亦不勉强进内”。一进间朝规礼法多有更易,君臣之亲,溢入言表。

   《澄怀园语》是张廷玉十数年“意念之所及、耳目之所经”,日积月累的人生感受。旨在告诫子孙后人“知我之立身行已,处心积虑之大端”,同时也是为了不辜负其父张英“承先启后”之意愿,张廷玉一生身系要职,阅历丰富,其家训多以言官、训子、关心百姓疾苦等内容为主。

    他认为:春职应公正自守,不要计较个人毁誉得夫,不能枉法徇私。“宁受人毁,不可受人之誉。”为此要时时省察防闲。他强调居官清廉乃分内之事。“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他要求子孙后人做官“拼命强忍,不受非分之财”,这在历代官吏身上是很难做到的。他数充乡试、会试总裁,司其柄“公正无私”,努力做到使天下士子“心自静,品自端,于培养人才,不无裨补”。他把“居官理事,旌别淑慝”,看成是应尽职责。提倡为臣要直谏,“遇事敢言”即使亏体受辱,也无所畏惧。因此,他把“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惟天下之安而后乐”作为自己为官的座右铭并努力实行之。这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张英、张廷玉父子两代官至宰辅,均提倡“廉”当头,廉靠自律,着实值得令人深思学习。难怪乾隆皇帝作诗颂他:“喉舌专司历有年,两朝望重志逾坚。魏公令德光闾里,山甫柔嘉耀简编。调鼎念常周庶务,劳谦事每效前贤。古今政绩如悬鉴,时为苍生启惠鲜。”

    在为人处世方面,张廷玉首先要求“一言一行,常思有益于人,惟恐有损于人”。因此,他所认为的人生乐事,并不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服饰之鲜华,饮馔之丰洁,声伎之靡丽”,而在心之乐不乐。只有安分循理,不愧不怍,梦魂恬适,神气安闲,才能求得心之真乐。其次,他力主为人厚道,处事要内宽外严,不可苛刻。因此,他认为刻薄之人,不能担任刑官,“聪明人”也不可任刑官。他还提倡时时以盛满为戒,不可存放逸之心,“处顺境则退一步想,处逆境则进一步想”。“凡事当极不好处,宜向好处想;当极好处,宜向不好处想”。遇事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在得意、失意之时,都能做到检点言语,无过当之辞。第三,他痛恶富贵子弟染上的纨绔之习,自己身体力行。他寝处皇帝赐居戚畹旧园十余年,生活非常俭朴,连日用器具都不齐全,“所有者皆粗重朴野,聊以充数而已”,以致王公同僚或亲戚朋友,“多以俭啬相讥嘲”。他告诫子孙“生富贵之家”,切切不可“染纨绔之习”。他憎恶赌博之陋习,通过引古论今,条分缕析,深刻指出,“赌博之害,不可悉数”,同时要求国家采取严刑重罚等坚决措施,制止赌博。他说:“今赌博者,亦当加以肉刑,……解其腕可也。”他教育后人要学会明辨是非善恶,并根据自己对善恶的看法,将其分为四等:“隐恶扬善,圣人也;好善恶恶,贤人也;分别善恶无当者,庸人也;颠倒善恶,……小人也。”正是如此,张廷玉七十寿辰时,皇上赐对联颂他:“潞国晚年犹矍铄,吕端大事不糊涂。”

    张廷玉一生位尊而不忘百姓。其子张若霭参加殿试,雍正皇帝阅至第五卷时,发现该卷字画端楷,文精意绝,语极恳挚,随手拨置一甲三名(即探花),在场大臣皆称皇帝评定公允得当。等到拆卷时,方知是张廷玉的儿子张若霭。张廷玉一得知这个消息,立即奏请皇上选换他人。但雍正帝明确宣布,朕选拔张若霭,实在是非常公允的,并非知晓是大臣的儿子而有意甄拔。可是张廷玉仍以一位老臣的风范,诚恳的心情,再三恳辞,并说普天之下,人才众多,而三年一次殿试,没有谁不希望登上鼎甲之榜,但臣已居政府多位,而子若霭又登一甲三名,挤占天下寒士进阶之位,心实不安。张廷玉一再恳求辞让,使皇上深感其义,遂降为二甲第一名。这就是名扬京城、事载史册的“张廷玉让探花”的故事。

    张廷玉历官三朝,遍游全国各地,但他总是把普通百姓的困苦记在心上。康熙四十七年(1708)。桐城东乡陈家洲(今属枞阳)遭受水灾,民不聊生,很多人只得跑到县城觅食。张廷玉的家人在信中言及此事,他深感不安,立即动员自己的弟弟、大侄儿以及在京城为官的本县好义人士,一起捐款捐物,赈恤灾民。雍正十一年(1733),张廷玉奉命回家举行祭父之礼,途经现在的河北省有关州县,发现水灾严重,饥民遍野,当即奏请朝廷开仓赈济,以解决百姓困苦,还一再强调“明岁青黄不接,民食倍艰,请敕督臣确查,加赈一月”。乾隆四年(1739)二月,张廷玉从家人禀告信中得知乡里歉收,米价昂贵,贫民乏食,有识绅士准备号召富裕人家赈救灾民,张廷玉对这一举措,大加赞赏,立即驰信回家,要求家人“捐仓谷一千石,并嘱弟侄辈实心举行,成此善举”。乾隆初年,张廷玉得知龙眠河上的“子来桥”被洪水冲毁,他捐出皇上赐银六千三百两,重建石桥,两岸修建桥亭,历时三年完工。百姓被他这一举动所感动,为了颂扬他,取世宗皇帝赐书匾额”调梅良弼”之意,将桥更名为“良弼桥”。今天人们漫步桥上,思古思贤之情,油然而生。

    居官清廉、忧民疾苦、劝戒恶习,这些都是张廷玉率先垂范并在家训中训诫子孙的实际事例。他以习见习闻之事,由一己一家而推及于治国平天下,构成其家训的一大特色,令“海内钦仰”,传而不绝。清代学者沈树德在评价《澄怀园语》时说:“《澄怀园语》四卷,皆圣贤精实切至之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即于是乎在焉!”张师亮在同治七年(1868)刻木跋文中称:“其言如布帛菽粟,朴实切要,于持家涉世之道,修己接物之方,尤为周详恳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英家训—— 治家之道 谨肃为要(历史名人的家训)
家教家风|被康熙帝当面称赞的家族 有何不一般?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三十九:安徽桐城张英张廷玉父子——六尺巷礼让为先 笃素堂廉俭传家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张氏祖宗、谱序、家训与楹联
一个家族六代之内,出了两个中堂,6个翰林,146个子孙为官,家风就在这7个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