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最群星璀璨的一次科举,原来这些著名人物,都是同期进士

宋朝时期,可谓是我国文化及艺术发展最巅峰的时期,不但涌现出一大批文采出众、学识渊博的名家,也在新文化与旧文化激烈交融的时期,留下数不清的千古名篇供后人学习瞻仰。宋朝的文化之繁盛,许多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在研究宋朝历史时,都会用“登峰造极”这样极具褒奖意味的词语来称赞。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人读书的唯一目的便是参加科举,这是普通人能够改变自己阶级进入官场的途径,进而抒发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才,能够将自己利国利民的思想实际用到平民百姓上,为一方百姓创造福祉。

科举考试很容易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现在的高考人们凭借分数可以有多个大学供自己选择,人们都说是在度过独木桥,但类比古代的科举,可以说是只有过了清华北大分数线的人,才有机会进入官场,实现自己的抱负。从古至今科举考试也有近千场,虽说每一场科举考试都十分艰难,但也有巧合频发的科举考试。其中又以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荣获历年科举考试巧合之最,那年同考场内不仅出了十几位未来大放异彩的杰出人物,甚至还有三对亲兄弟在同一场考试中脱颖而出,共同成为进士光耀门楣。这种概率在当年百万考生百人中进士的情况下可谓非常罕见,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第一对兄弟便是苏轼和苏辙两兄弟。两兄弟都在八大家中占据一席位置,可见两人的文化造诣绝对不低。对比老实沉稳的苏辙,要说那场考试里最吸引我们目光的人物还是苏轼。苏轼不仅仅是一个才学素养极高的人,诗、歌、词、赋、曲样样精通,甚至行军打仗苏轼都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再加上门门功课优秀的顶级学霸苏轼又长得一副好像,当年京城无数的少女为他倾心,非他不嫁。苏轼对自己的弟弟苏辙十分看重,认为自己弟弟是那种很有才干与见解,却埋在心里不说出来的人。在和好友通信中,苏轼称赞自己的弟弟如同收敛了光华的美玉,只等苏辙觉得自己已经受到足够的磨砺,再缓缓绽放属于自己的绝世光芒,而且这种耀眼的光芒并不会被时代的变迁或者父亲及哥哥的出彩而掩盖。苏轼对苏辙的评价可以说是极其高,而苏辙也没有辜负哥哥苏轼的期待,苏辙擅长历史、政治、论道的散文,后来也非常受当时人的推崇,成为一代名家。两人在讨论学术时摆脱了兄弟亲缘关系,成为如影随形势均力敌的文学挚友,而并非谁最终成为了谁的影子。

在很多人的心中,苏轼的文学造诣实属登峰造极,或许要很多人认为苏轼应该是状元出生,然而并不是这样。在当年的笔试阶段,文采斐然的苏轼竟然屈居第二名,这一切便要怪罪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和与苏轼同期考试的曾巩。欧阳修在八大家里宋代几人中排第一位,除了因为他的年龄大,便是他的辈分比后面几位都高。曾巩是欧阳修实打实的亲传弟子,其他几人也或多或少受到过欧阳修的指导。当年欧阳修作为主考官,在阅卷时发现一篇文章写得十分出众,完全可以当第一名的文章,欧阳修一估摸觉得很像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写出来的,自己作为主考官而让自己的亲传弟子当第一名,欧阳修不愿意受到旁人诟病,于是便昧的良心将这篇文章定为第二名,等到最后公布名次,才知道原来这篇文章是苏轼的,真可谓是阳错阴差。不过曾巩和苏轼这对受欧阳修重视的难兄难弟,在殿试时却完全没有引来皇上的青睐,之前的名次排位稍稍有差距便不再重要。

第二对兄弟是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和他的弟弟曾布。在现代很多人的印象中,大多数人学习古典文学知识都在初高中考试必背篇目里,曾巩的文章比起其他大家的文章来说,上榜少不说,因为是散文也没有其他人的诗歌写得朗朗上口,背诵起来有些困难。曾巩确实在八大家中排行末尾,并且存在感不高,但他也是师从名门,作为欧阳修的弟子,这个身份不可谓不高。因为曾巩本人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人,文风古雅、方正,与当时追求文风辞藻华丽的风气相比,曾巩深刻的思想及文字功底才是让大家最钦佩他的原因。

当然事情就是这么凑巧,那年的进士中居然还有第三对兄弟,那便是程颐和程颢。两兄弟都善于寻找世界最真挚的道理,既可以被称为“哲学大师”,也可以按照当事人的叫法称为“理学大师”。两人在思想启蒙界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许多对万物至理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不但在当时对天下众多学子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也就是“程门立雪”故事的起源,两人还为后世留下深远影响,因此被后世尊称为“二程”。

如果说到现在为止,你还对那一届科举同期的人才数目感到无所谓,那么在当时同期里,一共还有七位在后来的发展中先后在大宋王朝担当重量级官员,如此群星璀璨人才涌现的一场科举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宋朝的文化蓬勃发展、生机勃勃,有才学、有人品、有见识的人才众多。能写出词藻华丽的文章,许多人经过训练都能做到,但真正能够诞生属于自己的政治思想与内涵,并在科举考试中取得进士之位,这些真正的佼佼者数目却十分有限。宋朝当时的总人口可以达到8000万的数量,但是在300年间118次科举考试之中,只有11万人凭借科举考试踏入官场,分配下来每次超过百万考生中真正能中举的也不过只有百人,这样的情况下同场科举考试中的考生,未来居然全部赫赫有名,道一声缘分深厚也不为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宋八大家谁官最大【1】
一千年前的这场“高考”牛出了天际,天才似乎就是为这场高考而生
历史上最牛的一届科举!
“三全”丛书上新 |《唐宋八大家文钞》:古代“考公”必读书
为何宋仁宗嘉祐二年这一届科举,是千年之最?你看中进士的都有谁——有苏轼、苏辙、曾巩、张载、程颢、吕惠卿和张惇)
唐宋八大家 一半是考试困难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