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年级下册1-8单元阅读要素专项练习题目+解析
统编教材:1-6年级(上)全册在线课堂小学语文上册资料汇总
1-6年级下册教学资料汇编2021年统编语文秋季1-6年级上册教学资料汇总
小学作文教程汇总(同步作文+看图写话+名师作文等 )
统编教材1-6年级上册同步作文归类教学温馨提示:下载请拉至文末,按要求下载
现在的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单元导读,导读中的左上角是提示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右下角是对阅读、写作提出了要求。教研室的人在出教学质量检测卷时,主要是就根据新课标及每单元的阅读要素来出相关的阅读题。
虽然每一单元测试、每一课练习都有阅读理解方面的题,但是很多阅读题都是综合性质的,没有专门针对本单元的阅读要素进行出题,一般阅读理解会有一些给词语注音、找近、反义词等与阅读要素不太相关的习题。
于是这次专门针对每个单元的阅读要素进行专项训练,一个单元一篇文章,每篇文章大概5至8道题,围绕单元导读中的阅读要点进行训练。这个可以在每单元学习完后,对知识点进行巩固,也可以在期末复习时使用。
五年级下册1-8单元
阅读要素
考点
内容
分布
第1单元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单元导读(P1)
第2单元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第二单元导读(P17)
第3单元
感受汉字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第三单元导读(P41)
第4单元
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
第四单元导读(P53)
第5单元
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第五单元导读(P69)
第6单元
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六单元导读(P83)
第7单元
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第七单元导读(P93)
第8单元
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第八单元导读(P107)
1~8单元词句段运用共计8个阅读要点。
部分习题展示
第一单元:童年生活
阅读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榆钱饭香
王卫东
(1)春天一到,总会想起“蒸榆钱” 。
(2)去年吃过两回,都是在家乡的土菜馆。菜做得够精致,且是精面粉蒸出的,随上的蘸料也七碟八碗 的,却感觉没有早先母亲做得好吃,全然找不到记忆中的味儿。
(3) 儿时的早春,榆树的钱钱一出,母亲便吩咐两个哥哥挎着篮子去摘。我年龄小,爬不上树,只好待在树下,拣些散落下来的“零钱”。偶尔哥哥们会掰下树枝扔下 来。我拿在手里,直接捋进篮子,间或抓一把揉到嘴里。新出的榆钱,黄绿光鲜,青翠欲滴,一串串一簇簇地缀在枝桠上。吃起来,柔软中带着丝丝的甘甜,缠绵在 舌尖上,沁人心脾。
(4)母亲把采回的榆钱漂洗一下,晾得半干,撒些盐,拌上平时舍不得多吃的白面,上笼蒸一刻钟即好。出锅的榆钱,细幼滑嫩,佐以三合油(酱油、醋、麻油)调的蒜泥,柔嫩鲜香。母亲嗜辣,会独自加些辣酱,或在蒸菜时,撒些干辣椒面拌蒸,我是不敢吃的。
(5) 作家刘绍棠写有《榆钱饭》一文,记录了从儿时到中年吃“榆钱饭”的事。平淡的叙述中,道出了农村生活的变迁,也影射了社会的发展。文中所言的榆钱饭,是加 玉米面蒸制的。在我待过的那个海岛,农家的条件则差多了。除特例外,大多以山芋粉蒸食。黑黢黢的窝窝头,拿在手里黏哒哒的。手指捏巴捏巴,会拽得老长,吃 进嘴里,难以下咽。
(6) 上述的吃法,北方叫蒸榆钱,南方叫榆钱饭,制作方法相同,只是蘸料有别,都是时令美味。就像程琳在《采榆钱》歌中所唱的:“东家妞,西家娃,采回了榆钱过 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时我也采过它。那时采回的榆钱,不是看着它玩耍,妈妈要做饭,要我去采它。榆钱饭,榆钱饭,尝一口永远不忘它……”
(7)榆钱,又名榆荚。因其扁圆的外形酷似古时串起来的麻钱而得名,又因与“余钱”谐音,颇讨口彩。虽榆钱多是农民在青黄不接或荒年时的救命粮,可也是富裕人家应时的尝新菜。当然,其做法精致了许多。
(8)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早春某日,与友去胶东出差。中午错过了饭时,餐厅多已打烊。无奈,随意找了家卖小吃的铺子。店主告知,有包子稀饭可售,随口问了句什么 馅的,答曰:“榆钱三鲜馅。”当时愣了下,有些诧异,但想来别无选择,吃了再说吧。胶东的包子,像山东大汉,个个都魁梧得很。皮薄,馅多,看着就踏实。一 口咬下,鲜香中透着清爽,汁水润润的,饶有风味。仔细端详,有鲜虾仁和鸡蛋皮,还有些嫩黄淡绿的,就是榆钱了。这顿偶遇的午餐,我二人啖尽了八只大包、四 碗玉米渣子粥。两天后上火车前,忍不住又光顾了一次,尽兴而归。
(9)久居城市,榆树难得一觅。开了春的农贸市场,也少有榆钱可卖。偶然碰到,定要买些回家。清水洗罢,简单地拌入盐、麻油和少许的香醋。搛(音jiān,用筷子夹)起一撮入口,刹那间,便仿佛咬住了整个春天。
(选自2016年3月14日《徐州日报》,有删改)
一、文中描写了很多与榆钱有关的美食,请任选两处用“——”画出来。
二、文章共写了3件与榆钱有关的往事,请写在下面。
1.
2.
3.
三、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新出的榆钱,黄绿光鲜,青翠欲滴,一串串一簇簇地缀在枝桠上。(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
②吃起来,柔软中带着丝丝的甘甜,缠绵在舌尖上,沁人心脾。(从运用感官描写的角度分析)
1.榆钱在样子上                     ,在口感上                 。
2.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①句好在                   。
4.3.从运用感官描写的角度分析②句好在                   。
四、第2自然段中为什么说“全然找不到记忆中的味儿”?
部分答案及解析展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答网友问】单元阅读和阅读专项有何不同?
三位职初教师的课堂启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要素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语墨小语|三下阅读复习,如何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