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法|早期木构建筑的年代判定

蔡庄三官庙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西南7.5公里处,北距宋真宗永定陵1.6公里〔图一〕。庙坐北朝南,现有一进院落,庙内大殿年代较早,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登记为明代建筑。2020年底,巩义市博物馆副馆长刘小梅女士发现该庙正殿建筑风格疑似早于明,汇报给巩义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并咨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教研室。通过照片,教研室教师初步判断该建筑时代在金元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于早期木构保存甚少的河南省,尤为珍贵。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遂联系河南省郑州市文物局、巩义市文物局,协商共同调查蔡庄三官庙。2021年4月,调查团队来到现场,采用手工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材料检测等多种记录和勘察手段对三官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测绘。再结合建筑形制研究与现场发现的文字史料,我们判断该殿为早期木构建筑。本报告主要介绍相关调查与基础研究情况。

〔图一〕 蔡庄三官庙庙址位置示意图

布局与沿革

三官庙院落东西56米,南北35米。正北居中为大殿,面阔三间,东侧相隔1.5米,为二层三开间砖楼,西侧相隔0.5米,为单层三开间小殿,供马龙王,再西还设有一座二层砖楼。近年在大殿前新建有三间砖混水泥砌筑卷棚献殿,遮覆住了大殿前檐。献殿南12米,设有二层三开间砖楼,砖楼北侧与西侧近年加建了砖砌楼房,砖楼东侧有二层门楼通向南边的文化广场,现由于院外为村幼儿园及其他厂房用地,门楼封闭,整个院落只能从东北角开便门而入。出便门立有一座一门两柱石牌坊,名为'文魁坊',横枋中层题有“万历丁酉科选贡庚子科乡郎进士赵景星”,坊北原有赵氏宅邸,现仅存最北侧高近16米的砖楼,当地称为“赵家楼”,牌坊与“赵家楼”楼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图二〕。

〔图二〕 三官庙周边环境

三官庙所在蔡庄亦名“蔡家庄”。明嘉靖《巩县志》载:“永定陵,在蔡家庄,宋真宗皇帝泊庄思皇后杨氏所葬,在太祖陵北十里许。”<1>庄西南有真宗朝名臣蔡齐之墓,民国《巩县志》载:“宋蔡齐墓,在蔡庄西南半里许,距高怀德墓二百二十四弓。墓前有石幢,字迹剥落不可读,碑书'宋臣蔡文忠之墓’,左书'公讳齐字子思谥文忠’,界石犹在。”<2>村内亦有蔡齐故宅,近年发现有明崇祯五年(1632)赵应箕立“宋祥符八年状元宰相谥文忠公蔡齐故里”石碣<3>。清乾隆《巩县志》亦载:“宋蔡齐宅。《李通志》:齐,字子思,巩县人。《施府志》:巩西南永安故县,东有蔡庄,《巩志》以为蔡齐故里,其宅比直真宗定陵,今为蔡庄庙,庙前石坊镌蔡文忠公故居。”但志文对此存疑,“考《东都事略》及《宋史》,并云齐胶水人,不言在巩日,《洛阳志》亦载之,据史,其先洛阳人。曾祖绾为胶水令,遂家焉,齐固非洛人。史又称,齐少孤,依外家刘氏,岂外家在巩而齐远来相依欤?然不可考矣”<4>。加之蔡齐所葬,有范仲淹撰《户部侍郎赠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载“以康定二年,岁次辛巳,十一月某日葬于许州阳翟之某山”<5>,则蔡齐葬地在今河南禹州。若蔡庄蔡齐墓属实,当是迁葬于真宗陵,或为衣冠冢,则蔡庄得名与蔡齐迁葬此地关系更大〔图三〕。

〔图三〕 三官庙总平面图

三官庙位于蔡庄中心,乃祭祀道教天官、地官、水官,此信仰起源于东汉时期,历魏晋以至明清,均有三官庙营建。蔡庄三官庙之由来已不可考,原多据大殿心间格子门两侧立颊分别所题的“万历二十四年(1596)梅月吉日“鸿胪寺序班魏允吉置造”,认为该庙创立于明万历年间。而民国《巩县志》载元皇庆元年(1312)白居敬所撰《恒斋记》,则称“蔡庄三官庙前门檐下东偏北壁”,记当地乡贤吴子英“卜居蔡里,乐耕耘,耽经史,修德不回,诲人不倦,乡里中俊秀者以及长幼,莫不拱手听教师事之……一日,先生嘱予以名其斋,于是考先生之实,以恒字目之,众皆以为可,因号焉”<1>。此“恒斋”是否与三官庙相关,尚难确定,但可说明蔡庄在元代以前已有相当规模〔图四〕。

〔图四〕 庙内全景

在三官庙现场考察时,我们于院落偏西菜地内发现一倒伏石碑,众人协力翻出其正面,为嘉靖二十八年(1549)《创建崇故楼记》,碑文字迹漫漶,但隐约见有“……然亦不知何始,正殿脊瓦刻记曰至元十五……”的字样(详见[附录一])。顺着这一线索,我们在正脊刹座的背面发现小字,虽风雨剥离只见片段,但打头有“大元国……为起……天地水……”,中有捐资村社人名,其中小官庄、寇家湾村等村名仍留存至今,均位于蔡庄附近,可知该庙由蔡庄及周边的村社共同修建,末尾有“至元十五年岁次戊寅二月二十日记”(详见[附录二]),足证嘉靖石碑所记,也说明了三官庙于至元十五年(1278)修建大殿屋顶的历史。

除此之外,在庙南砖楼前檐墙基内,嵌有十一块石碑,其中有四块石碑露面可见文字:一块题有“蔡状元故里”五个大字;一块仅见碑头,为“碑阴题铭”,“刻列创建灵霄殿并大门……”,但不见纪年;一块为明崇祯十一年(1638)《三官庙重修大门记》;一块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修三官庙棂子门记》。庙内大殿前还立有数块现代重修碑,载村内信女秦淑莲等人筹资,于2003-2004年重修大殿,设立塑像,新绘壁画,2008年又重建大殿前卷棚献殿。

综上,三官庙创建当不晚于元至元十五年,明中晚期庙内进行了大规模重修,除大殿更换门扇外,还创建有崇故楼、灵霄殿、大门等,这些建筑是否与现存配殿、砖楼有对应关系,还待进一步分析,但基本可推知原三官庙范围当较现在南扩,前设大门,门外还有棂子门,近代庙宇破坏,民宅侵入,院南墙内收故形成现在所见院落格局。21世纪以来,村内信众通过募资,重修大殿、增设殿内配置、新建殿前献殿,并设专人看护,日常洒扫,每月初一、十五开斋礼敬,延续了该庙原有的功能。

大殿现状

1.平面

大殿平面为长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椽,单檐悬山顶〔图五〕。大殿台基前侧接现代新建献殿一座,面阔与大殿相同,山墙与大殿相连。大殿当心间面阔3.14米、西次间面阔2.68米、东次间面阔2.70米,通进深5.88米。大殿正立面各柱间设隔扇门,除正立面当心间两根檐柱露明外,其余外柱均包砌于砖墙内。大殿室内采用减柱手法,进深前侧不出内柱,仅后侧出内柱两根。室内后侧一间砌出通长的神台,将两内柱包裹在内,其上供奉三官大帝像。殿内前侧左右各立陪侍一座,殿内所有塑像与神台均为2004年新修之物〔图六至图九〕。

〔图五〕 大殿平面图

〔图六〕 大殿正立面图

〔图七〕 大殿横剖面图

〔图八〕 大殿纵剖面图

〔图九〕 大殿室内

大殿仅存前檐当心间柱础两方,柱方边长53.5厘米,覆盆直径37.5厘米。覆盆为重瓣覆莲形式,莲瓣素平无装饰,判断为原构构件〔图十〕。

〔图十〕 大殿前檐当心间柱础

大殿内外立柱均为圆形木柱。当心间檐柱直径22.5厘米,高2.48米,柱头做出卷杀。殿内柱直径25.6厘米,柱顶距地面高3.52米,柱头做出卷杀,东内柱柱身弯曲,用自然材。山面及后檐柱均包于砖墙之内,具体情况不明。

前檐柱头间连以阑额,阑额上施普拍方,普拍枋上承托斗栱。

2.屋面

大殿为悬山顶,两端垂脊外做排山勾滴,出际深两椽〔图十一〕。

〔图十一〕 大殿屋面

殿顶做筒板瓦屋面,屋面与脊部瓦件均用灰瓦。檐头筒瓦瓦当为龙纹,排山勾滴位置的勾头亦用此纹样。滴水见有两种形制〔图十二〕:一为重唇,唇口捏制波纹,少量见于前檐檐口两端;二为垂尖滴水,内为单瓣莲花纹,多见于前檐檐口与山面。

〔图十二〕 大殿前檐勾头滴水

大殿脊饰用琉璃瓦〔图十三〕。正脊两端置鸱吻,施黄绿釉,吻兽表现龙身形象,龙尾与腿部上翘并分叉,腿部尖端坐一小人,小人头部埋入龙尾,整体形态生动。正脊正中置脊刹,刹座为方形琉璃砖,正立面为龙纹,背面为题记。刹座上方为黄釉脊刹,下为麒麟,背驮宝瓶。

〔图十三〕 大殿脊饰

1.刹座正面  2. 刹座背面题记  3. 西侧鸱吻  4. 东侧鸱吻

大殿正脊另设蹲兽十个、两侧垂脊及垂脊端头咧角部分各设蹲兽两个,均施黄釉。

3.斗栱

大殿外檐仅存前檐斗栱〔图十四,图十五〕,当心间设补间铺作两朵,次间一朵。

〔图十四〕 大殿前檐斗栱

1.柱头铺作外跳  2. 柱头铺作里跳  3. 补间铺作外跳  4. 补间铺作里跳

〔图十五〕 大殿前檐斗栱测绘图

1. 柱头铺作  2. 补间铺作

柱头铺作为四铺作单杪形式,泥道出扶壁重栱承素枋,泥道栱与泥道慢栱均为足材。出跳方向为足材,外檐出假昂头,昂身向下,为琴面起棱形式,昂嘴较薄,呈五边形,昂身与栌斗相接处出双瓣华头子,昂头上承单材令栱。当心间柱头铺作令栱内出足材耍头,为蚂蚱头形式,角柱柱头铺作为单材耍头。耍头上承衬方头,衬方头止于令栱内侧,不出头。令栱上散斗托通替木承橑檐槫。当心间柱头铺作第一跳里转为㭼头。耍头后尾即梁身,置于㭼头之上。梁上承衬方头后尾,做垫块状。

补间铺作亦为四铺作单杪出假昂形式,外转部分与柱头铺作形制基本相同。耍头均为单材,令栱上方中部出齐心斗。里转第一跳出华栱,其上挑承翼型栱,栱臂多瓣出尖,似如意头。翼型栱中部出单材耍头,为蚂蚱头形式。耍头上托齐心斗,内出挑斡。挑斡自衬方头后尾斜上,尾部切做批竹状。其上托方形蜀柱,挑承平槫位的襻间斗栱。

大殿斗栱用材一致,单材广13.5厘米,约合宋《营造法式》八等材。足材广19厘米,材厚9厘米。

4. 梁架

大殿梁架为厅堂造形式,进深四椽〔图十六,图十七〕。当心间东西两缝为四架椽屋三椽栿对劄牽用三柱形式。前檐柱斗栱后尾三椽栿插入内柱,劄牽前端插入内柱,后端插入后檐墙体之内,内柱柱身前后出㭼头承托三椽栿与劄牽。当心间东西缝三椽栿选用自然弯材,上下梁面加工平整,三椽栿上在前檐侧平槫位置设驼峰,驼峰上承方形蜀柱,蜀柱上置栌斗承平梁。殿内柱柱头连接屋内额,上置方形垫块承栌斗,栌斗上承平梁。平梁中部设蜀柱,蜀柱底部出合㭼,上承栌斗承丁华抹颏栱托脊槫。平梁两端出叉手,与丁华抹颏栱相切并托于脊槫两侧。

〔图十六〕 大殿室内东缝梁架

〔图十七〕 大殿室内西缝梁架

大殿脊槫与平槫襻间均做单材捧节令栱〔图十八〕。其中脊槫下出顺脊串一道,插入蜀柱内,当心间补间位置亦出捧节令栱一只,令栱中伸出蚂蚱头型耍头。前檐平槫下方亦出串,插入驼峰内,补间铺作挑斡后尾置于串上。后檐平槫下不出串,襻间令栱上方承替木,端头直截。

〔图十八〕 大殿脊槫襻间

大殿山面梁架为后期砖墙包裹,形制不明,据露明构件所反映的信息,山面梁架形式应与心间东西缝梁架基本一致。

5. 门窗

大殿仅正立面开门,每面开格子门四扇〔图十九〕。当心间檐柱内贴槫柱,上阴刻明万历题记,隔扇为单腰串造形式。障水板纹样有两类:一为彩绘如意头纹,一为阴刻并彩绘的缠枝芍药纹。当心间中间两门腰华板分别阴刻“蔡家庄”“三官庙”字样。格子门搏肘上方插入固定于阑额后部的伏兔内,下方固定于地栿内。次间隔扇不可开启。

〔图十九〕 大殿前檐当心间格子门

大殿原构解析

三官庙大殿有明显的后期改动痕迹,在对建筑本体进行年代判定之前,首先对大殿的原构形制进行解析。

从大木结构上看,前檐斗栱保留大量原构构件,仅当心间东侧柱头铺作令栱东侧栱臂明显为后换构件,其上散斗亦为后换。另有少量散斗斗欹内䫜不明显,或为更换构件〔图二十:1〕。当心间东侧柱头铺作衬方头里转做㭼头置于大梁之上,形制与梁下㭼头接近,应为原构形制。而西侧柱头铺作衬方头里转仅做一加工简陋的窄小出头,应为后换构件。补间铺作中仅西次间留有衬方头,里转做㭼头垫于挑斡之上,应为原构形制,其余补间铺作衬方头均缺失。

大殿柱额均为原构,室内梁架见有若干处改动痕迹。一为屋顶举折的改动。挑斡后尾襻间栌斗下方、内柱上栌斗下方、三椽栿上驼峰上方均使用方形垫块,三处垫块几为同高,则可因此推测三椽栿至平槫间梁架被整体垫高,则屋顶举折较原构更陡〔图二十:2〕。二为梁栿构件的更换。内柱间阑额和后檐劄牽均为塑钢材质,其上所绘和玺式彩画也与其余梁栿彩画风格不符,明显为现代更换构件〔图二十:3〕。从内柱柱头的痕迹来看,内柱柱头原构应无阑额。又因背立面墙体改动,劄牽尾部直接入墙,使原有背立面斗栱及檐部结构缺失。三为襻间令栱的改动。脊槫下捧节令栱均刻出栱眼,栱瓣做四瓣,与前檐斗栱一致,而前后平槫下令栱均无栱眼,且栱瓣卷杀亦与脊槫有所不同,应为更换构件。另后平槫襻间令栱上替木端头直截无卷杀,加工生硬,应也为更换构件。

〔图二十〕 大殿改动痕迹

1.外檐斗栱改动痕迹  2. 梁架改动痕迹  3. 后檐内额与劄牽改动痕迹

从小木作来看,前檐格子门应在明万历年间被集体更换过,现存格子门除部分格眼、腰华板、障水板为后期更换外,基本保留明代形制。前檐斗栱间扶壁板与扶壁栱未能合理交接,应为后世更换。大殿屋顶瓦件大部分经后期更换。檐头重唇板瓦及部分龙纹勾头可能为原构,其余多为更换构件。正脊与垂脊的通脊砖、当沟瓦亦为更换构件。琉璃脊饰构件中,除正吻和带元代纪年的刹座为原构以外,均为更换构件。

大殿屋内塑像、壁画均为现代作品。木作彩画亦为现代补绘,但彩画纹样似为清代风格。

大殿年代判定

本文通过与河南地区宋元典型木构、仿木构建筑实例的形制排比来确定三官庙大殿的年代区间[表一][表二]<1>。斗栱细部形制中,当心间补间两朵符合本地区北宋哲宗朝以后的主流形制,泥道重栱承枋符合本地区北宋徽宗朝以后的主流形制。琴面起棱、昂嘴略微起尖的形制符合本地区北宋哲宗朝至元世祖至元年间的主流形制,又因三官庙大殿昂嘴尖起高度已接近昂面宽度的一半,昂型特征表明其时代略偏晚。双瓣华头子符合本地区元仁宗朝以前的主流形制。三官庙耍头为蚂蚱头式,足材与单材并用,符合该地区元仁宗以前的主流形制。令栱长于泥道栱的性质符合北宋徽宗朝以后的主流形制,横栱栱臂平直则为元仁宗朝以前的主流形制,外檐斗栱上方用通替木则符合元以后的主流形制〔图二十一〕。

[表一] 斗栱形制排比表

[表二] 梁架形制排比表

〔图二十一〕 河南宋元时期斗栱形制排比

1. 少林寺初祖庵大殿  2. 济源奉仙观大殿  3. 济源大明寺中殿  4. 巩义蔡庄三官庙

5. 博爱成汤庙大殿  6. 孟州显圣王庙大殿  各图均据已发表测绘图改绘

而从梁架形式看,梁栿与斗栱绞接符合该地区11世纪至13世纪中期的主流特征,驼峰与合㭼蜀柱组合的梁间结构符合元成宗朝以前的主流特征。襻间遍用串材符合金世宗大定以后的主流特征。三官庙大殿脊槫下叉手切丁华抹颏栱抵槫,此节点做法与河南博爱成汤庙大殿形制相同。大殿驼峰为单侧三瓣端头起翘的鹰嘴驼峰形式,与河南济源大明寺中佛殿形制相同〔图二十二〕。

〔图二十二〕 河南宋元时期梁架形制排比

1. 少林寺初祖庵大殿  2. 济源奉仙观大殿  3. 济源大明寺中殿  4. 巩义蔡庄三官庙

5. 博爱成汤庙大殿  6. 孟州显圣王庙大殿 各图均据已发表测绘图改绘

综合斗栱与梁架的形制特征,判断蔡庄三官庙大殿的原构形制符合河南地区金代中期至元代初年的主流特征。此形制断代成果与前文所及院内《创建崇故楼记》碑刻及正脊刹座背面的捐资人题记相匹配,则本文将元至元十五年(1278)作为大殿原构形制的共存纪年。

同时,三官庙大殿的若干形制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该地区金元之际建筑形制演变的认识。一为斗栱里转挑斡的处理方式。大殿柱头补间均用假昂,补间后尾挑斡自衬方头位伸出。此前一般认为河南地区斗栱挑斡由昂尾向耍头、衬方头位转移的时间节点在元中期左右<1>,三官庙大殿一例将此形制的演变时间提前到了元代初年。二为殿内金柱的结构方式,三官庙大殿金柱顶部直接承襻间斗栱,前后梁栿插入金柱并对接。金代则多流行叉柱式的金柱做法,前后梁栿在金柱柱头斗栱中对接,上部再接一段柱,如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和济源大明寺中殿。元代则普遍流行通柱式的金柱做法,三官庙大殿正印证了这一梁架变化过程。

通过与其他实例的形制排比,亦可复原出三官庙大殿后檐部分的原构大木形制。因河南地区元代以后建筑后檐斗栱多较前檐出跳数更低,如沁阳静应庙紫虚元君殿、博爱成汤庙大殿等实例,前檐均为四铺作单昂,后檐则为把头绞项作。则推测三官庙大殿后檐也应为把头绞项作斗栱,劄牽与后檐斗栱绞接,另一端插入金柱柱身内,则后檐檐柱较前檐更高〔图二十三〕。

〔图二十三〕 大殿大木构架复原图

大殿尺度分析

从间架尺度来看,大殿前檐面阔方向当心间露明,测得柱间尺寸为3.14米。因山面立柱为砖墙包裹,无法直接测得次间间广尺寸,根据现砖墙尺寸并与两端斗栱校合,得次间间广约为2.65至2.70米左右。按照整尺设计原则,推断三官庙大殿的设计营造尺为31.4厘米,则当心间间广约合10尺整尺,次间间广约为8.6尺。

再用进深方向尺寸校合,前檐檐步平长1.41米、脊步1.55米。后檐脊步平长1.52米,檐步因后墙有所改动,与原构尺寸不同。若以营造尺为31.4厘米推算,脊步平长接近5尺,则前后平槫间距接近10尺,檐部则接近4.5尺,也大致符合整尺设计的特征。

从斗栱设计来看,三官庙大殿前檐斗栱材广为13.5厘米,材厚9厘米,足材广为19厘米,三者符合15:10:21的简洁比例,与《营造法式》大木作材份制度规定完全一致。三者以营造尺换算分别为4.3寸、2.9寸、6寸,较《营造法式》八等材略小,其中足材高度符合整寸取值。若以0.9厘米为一份对斗栱构件取值进行推算,发现斗栱内外出跳都接近30份,与《营造法式》规定一致。栱长分别为泥道栱62份、泥道慢栱99份、令栱76份,栱长份值较《营造法式》规定略长,但栱长比例与《营造法式》接近。另三官庙各类斗件尺寸不一,栌斗长宽约32份,合9寸,散斗长宽约14份,合4寸,交互斗长约为18份,合5.1寸,宽约为16份,和4.7寸,其中栌斗与交互斗份值取值与《营造法式》规定一致。

若将间广尺寸以份值换算来看,当心间间广约合350份,次间约合300份,则开间取值在符合整尺规律的同时也符合份值整数。则可因此推断10尺等于350份为三官庙大殿设计中绝对尺寸和模数尺寸的互动关系所在,亦是确定材份取值的方式[表三]。

[表三:1] 三官庙大殿数据表 (单位:测量值-毫米、营造尺-尺、份值-份)

[表三:2]

[表三:3]

整体来看,蔡庄三官庙大殿大木尺度设计方法与《营造法式》大木作规定有诸多相似之处。巩义为北宋京畿地带,该地建筑技术当是《营造法式》编纂的重要来源。通过对三官庙大殿的尺度分析,可知虽经历朝代更替,北宋时的建筑设计方法在当地并未断绝<1>,一直延续至元代初年。与此同时,材等数据偏小等特征则体现出了元代以后斗栱用材减小的倾向〔图二十四〕。

〔图二十四〕 大殿设计尺度分析图

1.平面柱网  2. 梁架  3. 斗栱

结 语

河南地处中原,古来战乱频仍,早期木构建筑难以保存,全省已知元代及元以前木构建筑不过十余处,且基本在20世纪均得已确认,近二三十年来罕有早期建筑发现。蔡庄三官庙正殿为近年新确认的早期木构建筑,不仅有元至元十五年共存纪年,其所反映的建筑形制和尺度设计,更体现了中原腹心地区金元时期建筑做法在整体承继北宋《营造法式》背景下的微妙转向,对河南省乃至全国早期建筑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现蔡庄三官庙文保级别偏低,周边环境杂乱,缺乏必要的保护管理设施,亟待明确其保护范围、提升其保护级别。

此次调查与研究尚主要针对三官庙正殿,但庙内现存格局,如正殿两侧相隔不远并立两配殿,以及前后殿的设置,很可能是早期祠庙建筑布局的延续,碑文所记载的楼、殿、大门、棂子门等营建活动,也说明该庙原来规模宏阔、建筑传承有序。未来若在建筑保护修缮和周边环境整治过程中,进行一定程度的考古清理和发掘,必将对三官庙的早期格局和发展演变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

附记:本文勘察与测绘过程中得到郑州市文物局、巩义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巩义市博物馆的支持,特此致谢。勘察测绘参与人员有郑州市文物局张颖、巩义市博物馆刘小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徐怡涛、彭明浩、俞莉娜、王凤歌、王志成、张文鼎、李孟儒、毛少羿、王波雯、王欣桐、王悦荻。测绘图由赵佳罗、俞莉娜绘制。

[附录一]嘉靖二十八年《创建崇故楼记》碑文抄录

创建崇故楼记

□□□□」

□□□□□□□□□□□□□□□□□□□□□□洛□河□□砺宋诸陵寝」

□□□□□□□□□□□□□□□□□□曰□不知何所取义先辈相传前代」

□□□□□□□□□□□□□□□□□其诸修造扫除祭祀之事当时或必专」

□□□□□□□□□□□□□□□□有五百余家中间□隙地相距百步南有」

□□圣□及□岳□□祠□即□□□□□□武安□牛王山神土地监生神毋诸」

□祠□其乡生□□山□汉□□□□□□□□然亦不知何所始正殿脊瓦刻记」

曰至元十五□□□□□□□□□□□□□□之□矣□俗每岁三圣诞日醮会」

□□□□□□□□□□□□□□□□报以和神人□□□社以□乡约常遇阴」

□□□□□□□□□□□君□□□□高楼□日概然与其弟君传君道同心施」

□□□□□□□□□之□□氏族□无不赞谋□有女族黄乡乡民吴性道士付」

□叙□□□□□□□□□□□□运□置薪水饮食二□之资乃一乡众人偕力」

□办以济其□□经始□工□□年季冬落成□□年季夏其规模巍然虽不至高」

□似□□古□□然亦□□于□□□□□□□四□□瞻于庙宇之中其上板阁」

□间粉壁□□可以□□□□□□□□□□□□□□□待于实用不徒为观美」

□已同乡父□诣之□□□□□□□□□□□□□□好义且悦我乡人一心和」

□举事不□可以□□□□□□□□□□□以使乡人玩义文云千哉」

嘉靖二十八年孟冬□□□□□膳□□东冈□邦□氏宝书窦玑天仪篆额

[附录二]正脊刹座背面题记

大元国 」为起 」天地水 」本村:□□、□□、□□ 」□大、张□、□一 」□大、□□、

□□ 」小□、□大」□□村:□大 」寇家□□:张大、□□、□大」□大」小官庄:□□、赵大、王二」社内甲□:」王四、李二」社内大□ 社长□□」社□ 社司□□」右付记」至元十五年岁次戊寅二月二十日记」

原标题:河南巩义蔡庄三官庙大殿调查与研究

作者:俞莉娜 张剑葳 彭明浩 徐怡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定襄关王庙大殿(宋·国保)
晋中之金界寺
断代之秘|国内仅存北宋庑殿建筑的断代始末
定襄关王庙|寥寥萧寺,犹有宋元旧时殿。
现存四座唐代木结构建筑
独具风格的两座金代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