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半月谈丨“校长眼中有教师,教师眼中自然有学生”

“校长眼中有教师,教师眼中自然有学生”

半月谈记者 原碧霞

教师素质,师德为首。师德表现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涭水河分校(下称涭水河分校),近年来坚持通过“以德育全人”,打造“以爱育爱”为主基调的育人特色,同时注重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夯实教育专业之基,把爱传递到每一个学生。

校长王春伟说:“教育就是以爱育爱,爱业爱生爱教育。不言光辉与奉献,只道尽职与守责,最终实现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完美统一。”

“从我做起,给大家打个样”

2019年,王春伟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到该校涭水河分校任校长。两所学校,相距不到100米,办学特色各有不同。经过一段时间深入了解,王春伟认为,办有温度的教育,涭水河分校还有很多可提升空间。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20多年的一线教育工作经历,让王春伟决定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状态抓起,抓教育共识、抓专业底蕴、抓育人实效,“教师是学生每天必须面对的,教师的精神状态是孩子们精神成长的参照系”。

怎么做?北京市优秀数学老师出身、曾做过多年北京实验二小德育副校长、荣获西城区首届百名英才的王春伟先从自身做起,“给大家打个样”。每学期,王春伟都会给全校老师上“校长引领课”。

王春伟在上校长引领课

五年级数学教师付蕾就是“校长引领课”的受益者。她举例说,以前上循环小数课时,会把两个学生的答案放到一起,让学生来观察,问大家“来看看哪个合适?”校长的课则是问同学,“更喜欢哪一种方式,然后说说你的理由”。

王春伟说:“教育并非单纯知识灌输,而是为了培养人。课堂上的开放式问题更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引发孩子多向思考,这对孩子终身成长都非常有益。”

在校长“打样”的同时,学校还推出党员、骨干、带头人挂牌课,学科作业评价专题研修等实践培训,不断加强学校学科建设和教研管理。

走出课堂,校长的“打样”随时空转换,随处可见。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天学生进校时段,王春伟都会在校门口迎接老师、学生,鞠躬问好,相互致意,师生共同开启新一天的工作、学习。体育老师闫晨说,每月举行的体育小竞赛,校长会跟孩子们一起跑步、跳绳、一起做垫上挑战,校长给孩子们鼓劲加油,孩子给校长数秒助威,运动无形中成了连接师生情感的桥梁……

王春伟(中)为学校篮球联赛开球

目中有人,让爱传递

“要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离不开一个字:爱。”王春伟说,校长眼中有教师,教师眼中自然有学生。

就在半月谈记者采访前两天,一位学生家长送来3面锦旗,一面感谢学校、一面感谢班主任、一面感谢任课老师。这3面锦旗的背后是学校对一位自闭症学生不离不弃、无微不至的关爱。

年级组长张辉说:“孩子刚入学就有明显症状,学校请了融合教育专家进校指导,从班主任到任课教师形成育人团队,因材施教。现在,孩子会帮大家关窗户、关门。今年,他被同学一致评为年级劳动小榜样。”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一年级学生边界意识模糊,为呵护“偷拿”橡皮孩子的自尊心,老师私下找孩子谈心,讲明道理,孩子认识到了错误,主动想办法还回橡皮,积极承担班级小小监督员的职责;对单亲家庭孩子,通过一块巧克力的“秘密”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甜而不腻,严慈相济;对经常中午吃不完“自己小拳头大小的米饭”的孩子,从孩子情绪入手,鼓励孩子自行探究饮食的奥秘,及时跟家长沟通,获得配合,不仅改善了自己“吃饭难”的困境,家庭“小小营养师”也由此应运而生……

为在学校形成“以爱育爱”的教育氛围,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致雅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本学年的主题是“双减形势下的以爱育爱”,通过教育故事演讲比赛,体现爱的“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提升爱的智慧,强化师风师德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

静心做事,整合就是减负

为教师减负、为学生减负、为家长减负,可以有效提升教育幸福感。怎么减?在具体实操中,王春伟提出:“整合就是减负。整合的背后体现着'人文、科学、高效’的管理策略和艺术。”

在课后服务课程建设上,学校进行了多方调研,课程设计不断优化。为满足部分学生培优需求,涭水河分校围绕学科特点,以兴趣提升为目标,培养素养为要义,杜绝超越国家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为底线,开设“数独”“演讲与口才”“中国古典诗词赏析”等特设课程,通过这种浸润的方式,帮学有余力的学生积累和丰富学科知识,提升学科素养。

下一阶段,学校将就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品质方面做出新探索,如为实现五育并举,将开设“一课与一育”融教课程,打破学科本位的观念,将劳动与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融合,编制“全学科融合劳动清单”,实现五育融合。

在学生管理、红色文化传承等方面,“整合就是减负”的理念也被应用得淋漓尽致。

一年级新生的行为规范管理是整个小学阶段最难的。在涭水河分校,高低年级“手拉手”班级结对活动广受欢迎。从课后的打扫卫生,课间的体育活动,到班级互讲红色故事等,大手拉小手,整个校园变得更有活力。

“2021年是建党百年,每天中午,四年级学生会到一年级班里给弟弟妹妹讲红色故事,到后来,一年级的小朋友也勇敢地为四年级哥哥姐姐讲故事,争当小小演说家。”五年级教师秦思说,“'手拉手’活动达到了自育、互育、共育的教育实效。”

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爱学生!”这是涭水河分校所有受访教师不假思索的回答。“教育是一种缓慢的艺术,是一种等待的艺术,它需要爱心与呵护。”王春伟告诉半月谈记者,“无论是面对'双减’还是面对别的教育调整和变革,教育者都应当把握规律,苦练内功,静心育人。”

(刊于《半月谈》2022年第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实验二小校长李烈:做教育的术与道
“58节关键课”,向课堂要效率 |“减负”思路分享⑧
大山深处的这所小学里,有“七朵金花”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增效减负”十年纪实
小学生减负畅想:多做课堂游戏少问考试成绩
京沪两市减负措施挺有魄力,但不适宜全面铺开,以免造成各地“水土不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