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庙号

 庙号是东亚地区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起到盖棺论定的功用。

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庙号并不唯一,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肃宗等。词语释义

词目

庙号,专用名词。

基本解释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皇后、皇太后享有谥号,庙号专属于大行皇帝的。

基本介绍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除刘邦外,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西汉刘邦的庙号为太祖高皇帝、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以上两位的庙号,皆为孝景帝刘启所上)、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以上四位,皆经过东汉光武帝刘秀重新确认)、刘奭(shì)为高宗孝元皇帝(汉平帝时代所上。西汉平帝刘衎,当皇帝时年仅9岁,被王莽操纵,实为傀儡,病死时年仅14岁)、刘骜为统宗孝成皇帝(后除庙号);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是孝明帝刘庄所上)、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是孝章帝刘炟所上)、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 另外,东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祜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这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泛滥(“降及曹氏,祖名多滥”)。而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1.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晋书·成帝纪》:“癸巳,帝崩于 西堂 ,时年二十二,葬 兴平陵 ,庙号 显宗 。” 唐 刘知几《史通·称谓》:“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於两 汉 。名实相允,今古共传。” 唐 颜真卿《论元皇帝祧迁状》:“昔 汉 朝廷近古,不敢以私灭公,故 前汉 十二帝,为祖、宗者四而已。至 后汉渐违经意,子孙以推美为先,自 光武 以下,皆有庙号,则祖、宗之名,莫不建也。”《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单表 北宋 太祖 开基,传至第八代天子,庙号 徽宗 。”

2. 后世亦用以称父殁后在宗庙所立之木主。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 江东士庶痛则称祢。祢是父之庙号,父在无容称庙,父殁何容辄呼?”

自从先秦以来实行皇帝和大臣的谥号以来,除了秦代例外,其他的都是按照这一思路展开的,现在,我就自己的心得来简单谈一谈,不当之处,请指正之。

秦始皇认为皇帝的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所以废止不行。刘邦虽然是无赖出身,但是,权谋远在始皇帝之上,所以,汉朝恢复了谥法制度,不仅如此,刘邦还给死得不明不白的楚隐王陈胜祭扫坟墓。开立了一个很好的先例,至少让人看到这位君临万国的天子的气度,所以,后人以为史迁敢于给项羽列为本纪是史家的第一勇气,其实,刘邦的气度也不在太史公之下呢。

先说说庙号。皇帝的庙号不是随便就给予的,而是有相当的讲究,虽则昭穆制度的制约,但是,更是封建礼法的必须,所以,西汉十二个皇帝有庙号的不过是六七人而已。特别搞笑的是身膺中国第一个封建治世大名“文景之治”的汉景帝居然也没有身后的庙号,但是,为什么汉景帝没有庙号,历史也没有做明确的交待。不过,最为热闹与滑稽的是三国时代,魏国的有司不知道是喝多了还是睡过了,居然在曹睿活着的时候就给他上庙号,而曹睿也居然受之不疑,成为有史以来唯一在皇帝本人健在的情况下知道自己庙号的君主。

基本分类

高祖

这个庙号通常给开国皇帝,比如刘邦,比如李渊、比如杨坚等,特别是刘邦,称呼为汉高祖,但是,庙号又作太祖,为什么呢?其实,只要看过《汉书详解》一书就知道内里了,书中介绍说:“盖邦配天地,是为高祖,而尊号加之于上,虽昭穆之太祖庙,此亦高祖之庙也。”换言之,就是刘邦既是汉高祖,也是汉太祖,太祖之于高祖同义。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连儿皇帝石敬瑭这样的也得配高祖庙,显得有点子滑稽了。而且,这期间是高祖庙号大盛的季节,像刘知远等死后一律是高祖,连割据一隅的箿尔小国创建者也频频使用高祖的荣誉。当然,庙号本身就是皇家自己的买卖,和大小以及疆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太祖

这是自从宋辽以后开始大规模使用的开国皇帝的庙号,虽然此之前皇帝开国立功也曾配以此号,但没有后来那样的规模。其中南北朝的宋文帝刘义隆庙号太祖,而又不是开国皇帝,引人议论。

太宗

这是仅次于太祖的所谓昭穆制度最为重要的环节。历史上谥号太宗的从汉太宗算起,总计大小十余几,北魏的明元帝、南朝的宋明帝、南梁的简文帝、唐太宗、宋太宗、辽太宗、金太宗、夏太宗(李德明)、元太宗、明太宗、清太宗等除了个别的如宋明帝、梁简文帝不能有所作为之外,其他的都是本王朝的佼佼者和开创者。其中像李世民完全可以称得上千古一帝了。而明太宗朱棣之于明王朝也是一个最大的分水岭,从他开始算起,明朝开始着力经营北方,政治中心北移,形成了后来几百年的政治格局。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世宗

世宗的本意通俗的说就是统绪自此开始,自此开世的意思,汉武帝死后就是庙号世宗,而汉家的统绪也是从汉武帝开始发生新的转移,我们都知道汉景帝本来是准备传位给长子刘荣的,只是因为长公主的离间,才使得一个普通的胶东王得以继承大位。接下来的晋世宗司马师也是这样一个道理,司马昭活着的时候经常说:天下是景王(指的是司马师)的天下,我之后此座就是桃符的(指的是自己的幼子司马攸)。可见,没有司马师,西晋还不可能完成司马懿的遗志的。西晋之后五胡十六国,北魏统一北方,北魏的世宗是宣武帝元恪,这个人是使得孝文帝改革功亏一篑的重要人物,也是北 魏中衰的始作俑者,但是,他本来也是没有什么可能成为太子的,只是原来的太子元恂死于非命,才让他捡了便宜。唐朝因为要避讳李世民的名字,所以,既没有世祖,也没有世宗,宋朝延袭了唐朝,所以,也没有世宗。不过,宋朝要是严格上说,宋英宗应该是宋朝的世宗,因为从他开始仁宗一系断绝,帝系从新转为真宗以下的子孙。就南宋来说,孝宗也是世宗的规格,因为从他开始太宗一系重新转为太祖一系,更为重要。明世宗和清世宗,大家想来都很熟悉了,也就不多说了,原因大抵同上。另外周世宗柴荣的故事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了。故而不赘。金世宗、辽世宗也都是类似的意思,辽世宗是辽国帝系重新回到东丹王耶律倍一脉上来的关键人物,而金世宗则是自太祖以来帝系回到宗辅一系的关键人物。

世祖

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者王朝的承上启下的人物的特定庙号,也有作为开基者的,例如三国的曹丕和西晋的司马炎、蒙元的忽必烈等都是世祖的庙号。大抵上因为他们都不是王朝的建立者。刘秀是汉世祖,此后,北魏的世祖太武帝、南朝宋孝武帝、南齐武帝、北齐武成帝、元世祖、清世祖等基本都是这样的由来。

高宗

历史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谥法为高宗的一般都是王朝中衰的制造者,要么就是阴险毒辣的代名词,比较著名的就是宋高宗、清高宗,(唐高宗和北魏高宗文成帝是个例外,其实他应该是唐世宗才对)汉朝的高宗汉元帝昏聩不堪,是其父汉宣帝预言的灵验的实际证明,南齐的高宗齐明帝上台除了大杀高武子孙以外,没做过什么像样的事情,连史书都说他唯嗜杀戮。

上述是比较重要的庙号,下面再简单说一下其他常见的庙号和历史巧合。

仁宗

正统王朝中有四个仁宗,宋仁宗、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总体说来都是他们各自王朝中中等以上的皇帝,像元仁宗居然恢复了科举制度,这在蒙元只有世祖时期才有过的事情。

英宗和穆宗

这是一个多内讧和多麻烦的庙号,而且多是短命,历史上宋英宗、元英宗只在位三四年,其中宋英宗闹了一场大礼议,元英宗闹了一场南坡之变,连命都丢了,明英宗还有两场,一个是土木堡之变,一个夺门之变。其实明英宗在位时间虽然长,死的时候也才38岁,和宋英宗差不多的年龄。所以,异常迷信的满清从来不选英宗作为先帝爷的庙号的。穆宗多数是短命的,唐穆宗、明穆宗、清穆宗无一不是短命。

神宗和德宗

这两个庙号也不是什么好家伙,虽则当时上庙号的时候一定是深思熟虑的,但是,从历史巧合来看,也是麻烦多多,宋神宗的王安石变法不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加剧了党争,明神宗万历的所作所为大家更是清楚了。所以,满清也不选神宗作为庙号。德宗其实也不是什么好的庙号,唐德宗、清德宗都是一生遭遇离乱,当然,这些和庙号本身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重要的还是王朝和皇帝本身的作为。

中宗

知道中宗庙号的一般都是从唐中宗那里得来的,中宗,顾名思义就是中兴之宗。最早起于汉朝的汉宣帝,而后正统王朝中分别是晋中宗(东晋元帝)、唐中宗。三位中除了汉宣帝还当得起中兴之名以外,其他二位都是尸位素餐,晋中宗是被王敦气死的;唐中宗是被老婆给灭了的。

封建王朝之所以成为封建,从意识形态上说是非常迷信的,这也是封建礼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宋徽宗这个庙号,宋钦宗这个庙号不能说有什么贬义,但是,后代没有再使用这样的庙号送给他们的先帝的。特别是明清两代尤其严重,所以,宋明清以来,再也没有皇帝的庙号叫做中宗了。宋高宗可以说是中兴宋朝的皇帝,但是,儿子也没敢送给他中宗的庙号。康熙称得上满清的救命皇帝,但是,也没有得到中宗的庙号,而是抬高一格,升为祖,这也是满清自己特有的礼法,一个王朝出了三个祖(太祖、世祖、圣祖。严格的说,其实还是两个祖,因为太祖的时候还是后金呢)。明成祖的庙号是后来嘉靖皇帝自认为自己的外藩地位和明太宗朱棣类同,所以,追尊为成祖,成为非常有名的明人口中的二祖列宗。

此外,像孝宗、宣宗号称是小治(东晋孝宗、宋孝宗、明孝宗、唐宣宗、明宣宗等,清宣宗就一塌糊涂了)文宗号称小乱(唐文宗、元文宗、清文宗)等就不一一介绍了。

其他资料

太祖

商汤王 子履

汉高帝 刘邦

魏武帝 曹操

吴大帝孙权

晋文帝司马昭

后赵武帝石虎

前燕文明帝慕容皝

北燕文成帝冯跋

前秦惠武帝苻洪

后秦武昭帝姚苌

后凉懿武帝吕光

夏桓帝刘卫辰

楚太祖桓温

刘宋文帝刘义隆

南齐高帝萧道成

萧梁太祖萧顺之

陈太祖陈文赞

北魏太祖拓跋郁律

北周文帝宇文泰

隋武元帝杨忠

唐太祖李虎

后唐太祖李克用

武周太祖武士彟

后梁太祖朱温

后周太祖郭威

吴太祖杨行密

齐太祖徐温

闽太祖王审知

南汉太祖刘安仁

宋太祖赵匡胤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西夏太祖李继迁

大理太祖段思平

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

夏太祖明玉珍

明太祖朱元璋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折叠 高祖

商高祖王亥 

魏文帝曹丕

晋宣帝司马懿

前赵光文帝刘渊

后赵明帝石勒

前燕武宣帝慕容廆

前秦明帝苻健

后秦文桓帝姚兴

刘宋武帝刘裕

萧梁武帝萧衍

陈武帝陈霸先

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

北魏孝文帝元宏

北齐神武帝高欢

北周武帝宇文邕

隋文帝杨坚

唐高祖李渊

后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高祖刘知远

吴高祖杨隆演

前蜀高祖王建

后蜀高祖孟知祥

南汉高祖刘龑(yǎn)

折叠 世祖

商文成王盘庚

汉光武帝刘秀

晋武帝司马炎

后燕成武帝慕容垂

前秦昭宣帝苻坚

夏武烈帝赫连勃勃

刘宋孝武帝刘骏

南齐武帝萧赜

萧梁元帝萧绎

陈文帝陈蒨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北齐武成帝高湛

隋炀帝杨广

唐世祖李昺

金世祖完颜劾里钵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折叠 烈祖

汉昭烈帝刘备

魏明帝曹叡

前燕景昭帝慕容俊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后唐烈祖李琰

南唐先主徐知诰

武周烈祖武俭

后梁烈祖朱诚

元烈祖孛儿只斤也速该

折叠 始祖

武周始祖姬昌

吴武烈帝孙坚

成汉景帝李特

后秦景元帝姚弋仲

北魏神元帝拓跋力微

金始祖完颜函普

清始祖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

折叠 显祖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

北齐文宣帝高洋

武周显祖武华

后汉显祖刘琠

清显祖爱新觉罗塔克世

折叠 肃祖

北魏文穆帝元勰

武周肃祖武克己

后梁肃祖朱黯

后晋肃祖石彬

辽肃祖耶律耨里思

折叠 德祖

唐德祖李天赐

后唐德祖朱邪执宜

辽德祖耶律萨剌德

后唐德祖李霓

后汉德祖刘昂

辽德祖耶律撒剌的

明德祖朱百六

折叠 懿祖

明懿祖朱四九

折叠 献祖

唐献祖李熙

后唐献祖李国昌

后晋献祖石绍雍

金献祖完颜绥可

折叠 圣祖

唐圣祖李耳

大长和国圣祖郑买嗣

北宋圣祖赵玄朗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折叠 睿祖

武周睿祖姬武

后晋睿祖石昱

折叠 翼祖

后汉翼祖刘僎

北宋翼祖赵敬

折叠 僖祖

.后周僖祖郭谌

北宋僖祖赵朓

折叠 义祖

南唐义祖徐温

后周义祖郭蕴

折叠 景祖

金景祖完颜乌古乃

清景祖爱新觉罗觉昌安

折叠 严祖

武周严祖武居常

折叠 敬祖

后梁敬祖朱茂琳

折叠 宪祖

后梁宪祖朱信

折叠 惠祖

后唐惠祖李聿

折叠 毅祖

后唐毅祖李教

折叠 靖祖

后晋靖祖石璟

折叠 文祖

后汉文祖刘湍

折叠 信祖

后周信祖郭璟

折叠 庆祖

后周庆祖郭简

折叠 代祖

南汉代祖刘谦

折叠 顺祖

北宋顺祖赵珽

折叠 宣祖

北宋宣祖赵弘殷

折叠 玄祖

辽玄祖耶律匀德实

折叠 昭祖

金昭祖完颜石鲁

折叠 熙祖

明熙祖朱初一

折叠 仁祖

明仁祖朱世珍

折叠 成祖

明成祖朱棣

折叠 肇祖

清肇祖爱新觉罗孟特穆

折叠 兴祖

清爱新觉罗福满

折叠 太宗

商文王太甲

汉文帝刘恒

吴景帝孙休

晋简文帝司马昱

成汉武帝李雄

后赵孝帝石寇觅

前秦高帝苻登

刘宋明帝刘彧

南梁简文帝萧纲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

唐太宗李世民

宋太宗赵光义

辽太宗耶律德光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

西夏太宗李德明

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

明太宗朱棣(初为太宗,后改为成祖)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折叠 世宗

汉武帝刘彻

朝鲜王李祹

晋景帝司马师

后赵世宗石周曷朱

南燕献武帝慕容德

南齐文惠太子萧长懋

西梁明帝萧岿

北魏宣武帝元恪

北齐文襄帝高澄

北周明帝宇文毓

隋成帝杨昭

后周世宗柴荣

辽世宗耶律阮

金世宗完颜雍

明世宗朱厚熜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折叠 高宗

商襄王武丁

汉元帝刘姡

南齐明帝萧鸾

萧梁昭明太子萧统

陈宣帝陈顼

北魏文成帝拓跋浚

唐高宗李治

宋高宗赵构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韩国光武帝李熙

折叠 中宗

商景王太戊

汉宣帝刘询

晋元帝司马睿

成汉昭文帝李寿

后燕昭武帝慕容盛

西梁宣帝萧詧

唐中宗李显

南汉中宗刘晟

大理中宗段正淳

折叠 肃宗

汉章帝刘炟

晋明帝司马绍

北魏孝明帝元诩

北齐孝昭帝高演

唐肃宗李亨

金肃宗完颜颇剌淑

折叠 穆宗

汉和帝刘肇

唐穆宗李恒

辽穆宗耶律璟

金穆宗完颜盈歌

明穆宗朱载垕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折叠 宣宗

唐宣宗李忱

北辽宣宗耶律淳

金宣宗完颜珣

大理宣宗段智兴

明宣宗朱瞻基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

折叠 仁宗

汉怀帝刘禅

宋仁宗赵祯

西辽仁宗耶律夷列

西夏仁宗李仁孝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明仁宗朱高炽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

折叠 烈宗

晋孝武帝司马曜

前赵昭武帝刘聪

后燕惠愍帝慕容宝

吴烈宗杨渥

越烈宗刘隐

折叠 惠宗

南唐惠宗李志

闽惠宗王鏻

西夏惠宗李秉常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

明惠宗朱允炆

折叠 显宗

汉明帝刘庄

晋成帝司马衍

金显宗完颜允恭

元显宗孛儿只斤甘麻剌

折叠 睿宗

唐睿宗李旦

金幽王完颜宗尧

元睿宗孛儿只斤拖雷

明睿宗(兴献王,明世宗朱厚熜之父)朱祐杬

折叠 德宗

唐德宗李适

西辽德宗耶律大石

金辽王完颜宗干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折叠 宪宗

唐宪宗李纯

大理宪宗段正严

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

明宪宗朱见琛

清宪宗爱新觉罗溥仪

闽景宗王曦

辽景宗耶律贤

西夏景宗李元昊

大理景宗段正兴

折叠 神宗

宋神宗赵顼

西夏神宗李遵顼

大理神宗段智祥

明神宗朱翊钧

折叠 敬宗

汉顺帝刘保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

唐敬宗李湛

折叠 孝宗

晋穆帝司马聃

宋孝宗赵眘

明孝宗朱祐樘

折叠 顺宗

唐顺宗李诵

辽顺宗耶律浚

元顺宗孛儿只斤答剌麻八剌

折叠 文宗

唐文宗李昂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

折叠 武宗

唐武宗李炎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

明武宗朱厚燳

折叠 成宗

南唐成宗李超

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

清成宗爱新觉罗多尔衮

折叠 英宗

宋英宗赵曙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明英宗朱祁镇

折叠 兴宗

辽兴宗耶律宗真

大理兴宗段思廉

明兴宗(懿文太子,明惠宗朱允炆之父)朱标

折叠 元宗

汉平帝刘衎

南唐中主李璟

折叠 恭宗

汉安帝刘祜

北魏景穆帝拓跋晃

折叠 义宗

唐孝敬皇帝李宏

辽义宗耶律倍

折叠 代宗

唐代宗李豫

明代宗朱祁钰

折叠 昭宗

唐昭宗李晔

南明昭宗朱由榔

折叠 明宗

后唐明宗李嗣源

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王束)

折叠 康宗

闽康宗王昶

金康宗完颜乌雅束

折叠 定宗

南唐定宗李恪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

折叠 徽宗

宋徽宗赵佶

金徽宗完颜宗峻

折叠 光宗

宋光宗赵惇

明光宗朱常洛

折叠 宁宗

宋宁宗赵扩

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折叠 毅宗

西夏毅宗李谅祚

折叠 统宗

汉成帝刘骜

折叠 威宗

汉桓帝刘志

折叠 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

折叠 懿宗

唐懿宗李漼

折叠 僖宗

唐僖宗李儇

折叠 庄宗

后唐庄宗李存勖

折叠 庆宗

南唐庆宗李荣

折叠 真宗

宋真宗赵恒

折叠 哲宗

宋哲宗赵煦

折叠 钦宗

宋钦宗赵桓

折叠 理宗

宋理宗赵昀

折叠 度宗

宋度宗赵禥

折叠 端宗

宋端宗赵昰

折叠 圣宗

辽圣宗耶律隆绪

折叠 道宗

辽道宗耶律洪基

折叠 熙宗

金熙宗完颜亶

折叠 章宗

金章宗完颜璟

折叠 哀宗

金哀宗完颜守绪

折叠 崇宗

西夏崇宗李乾顺

折叠 桓宗

西夏桓宗李纯祐

折叠 襄宗

西夏襄宗李安全

折叠 献宗

西夏献宗李德旺

折叠 裕宗

元太子孛儿只斤真金

折叠 益宗

北元后主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

折叠 熹宗

明熹宗朱由校

折叠 思宗

明思宗朱由检

折叠 安宗

南明安宗(福王)朱由崧

折叠 绍宗

南明绍宗(唐王)朱聿键

折叠 庙号列表

太祖

以下是各王朝部分庙号列表,可能一人有两个以上庙号,或同一朝代里从这一皇帝身上改换到另一皇帝身上,并不是编写错误

中国庙号(太祖)列表
姓名庙号谥号在位年份
子履(汤)商太祖太武王前1600年—前1589年
刘邦汉太祖高皇帝前206年—前195年
曹操魏太祖武皇帝(魏世祖追崇)
孙权吴太祖大皇帝222年—252年
司马昭晋太祖文皇帝(晋世祖追崇)
桓温楚太祖宣武皇帝(楚武悼帝追崇)
刘渊汉太祖光文皇帝304年-310年
慕容皝前燕太祖文明皇帝333年-348年
冯跋北燕太祖文成皇帝409年-430年
张轨前凉太祖武穆王(前凉高祖追崇)
苻洪前秦太祖惠武皇帝(前秦高祖追崇)
姚苌后秦太祖武昭皇帝384年-393年
石虎后赵太祖武皇帝334年-349年
吕光后凉太祖懿武皇帝386年-399年
李皓西凉太祖武昭王400年-417年
乞伏炽磐西秦太祖文昭王412年-428年
沮渠蒙逊北凉太祖武宣王401年-433年
刘卫辰夏太祖桓皇帝359年-391年
拓跋力微北魏始祖神元皇帝220年-277年
拓跋郁律北魏太祖平文皇帝316年-321年
刘义隆南朝宋太祖文皇帝424年—453年
萧道成南齐太祖高皇帝479年—482年
萧顺之南梁太祖文皇帝(南梁高祖追崇)
陈文赞陈太祖景皇帝(陈高祖追崇)
拓跋圭北魏太祖道武皇帝386年—409年
高欢北齐太祖献武皇帝(北齐显祖追崇)
宇文泰北周太祖文皇帝(北周世宗追崇)
杨忠隋太祖武元皇帝(隋高祖追崇)
李虎唐太祖景皇帝(唐高祖追崇)
武士彠武周太祖无上孝明高皇帝(武曌追崇)
朱温后梁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907年—912年
李克用后唐太祖武皇帝(后唐庄宗追崇)
郭威后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951年—954年
王审知闽太祖昭武孝皇帝(闽太宗追崇)
杨行密南吴太祖武皇帝(南吴睿帝追崇)
徐温徐齐太祖忠武皇帝(徐知诰追崇)
刘安仁南汉太祖文皇帝(南汉高祖追崇)
孟佚后蜀太祖孝元皇帝(后蜀高祖追崇)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907年—926年
段思平大理太祖神圣文武皇帝937年—944年
高智升大中太祖文戎天佑安邦皇帝(高升泰追崇)
赵匡胤宋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960年—976年
李继迁夏太祖神武皇帝(夏景宗追崇)
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1115年—1123年
孛儿只斤铁木真元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1162年—1227年
明玉珍明夏太祖钦文昭武皇帝1363年—1366年
朱元璋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1368年—1398年
张献忠西太祖高皇帝1643年-1646年
吴三桂吴周太祖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1678年三月—1678年八月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1583年—1626年
展开

高祖

中国庙号(高祖)列表
姓名庙号谥号在位年份
子亥商高祖——(商太祖追崇)
曹丕魏高祖文皇帝220年—226年
司马懿晋高祖宣皇帝(晋世祖追崇)
刘渊汉高祖(太祖)光文皇帝304年-310年
慕容廆前燕高祖武宣皇帝(前燕太祖追崇)
张寔前凉高祖成烈王314年-320年
苻健前秦高祖景明皇帝350年-355年
姚兴后秦高祖文桓皇帝393年—416年
石勒后赵高祖明皇帝319年-333年
乞伏干归西秦高祖武元王388年-400年
409年-412年
刘裕南朝宋高祖武皇帝420年—422年
萧衍南梁高祖武皇帝502年—549年
陈霸先陈高祖武皇帝557年—559年
元宏北魏高祖孝文皇帝471年—499年
高欢北齐高祖神武皇帝(北齐显祖追崇)
高洋北齐高祖(显祖)景烈皇帝550年—559年
宇文邕北周高祖武皇帝561年—578年
杨坚隋高祖文皇帝581年—604年
李渊唐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618年—626年
蒙细奴逻大蒙高祖奇嘉王649年—674年
石敬瑭后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936年—942年
刘知远后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947年—948年
王建前蜀高祖神武圣孝明德惠皇帝902年—918年
杨隆演南吴高祖宣皇帝919年—920年
孟知祥后蜀高祖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934年
刘岩南汉高祖天皇大帝917年—941年
陈友谅陈汉高祖圣文德敬宁昭武皇帝1360年-1363年
展开

世祖

中国庙号(世祖)列表
姓名庙号谥号在位年份
子旬(盘庚)商世祖文成王前1314年—前1287年
刘秀汉世祖光武皇帝25年—57年
曹丕魏世祖(高祖)文皇帝220年—226年
司马炎晋世祖武皇帝266年—290年
张骏前凉世祖文王324年—346年
慕容德南燕世祖献武皇帝398年—405年
苻坚前秦世祖宣昭皇帝338年—385年
慕容垂后燕世祖成武皇帝384年—396年
赫连勃勃夏世祖武烈皇帝407年—425年
刘骏南朝宋世祖孝武皇帝453年—464年
萧赜齐世祖武皇帝483年—493年
萧绎南梁世祖孝元皇帝552年—554年
萧岿西梁世祖孝明皇帝562年—585年
拓跋焘北魏世祖太武皇帝409年—452年
高湛北齐世祖武成皇帝561年—565年
陈蒨陈世祖文皇帝560年—566年
杨广隋世祖明皇帝(唐谥炀皇帝)604年—617年
李昞唐世祖元皇帝(唐高祖追崇)
刘旻北汉世祖神武皇帝951年—954年
孟察后蜀世祖孝景皇帝(后蜀高祖追崇)
完颜劾里钵金世祖神武圣肃皇帝(金太祖追崇)
孛儿只斤忽必烈元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薛禅可汗)1279年—1294年
爱新觉罗福临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1644年—1661年
展开

烈祖

中国庙号(烈祖)列表
姓名庙号谥号在位年份
曹睿魏烈祖明皇帝228年—236年
刘备汉烈祖昭烈皇帝221年—223年
慕容俊前燕烈祖景昭皇帝348年--360年
乞伏国仁西秦烈祖宣烈王385年-388年
秃发乌孤南凉烈祖武王397年-399年
李昪南唐烈祖光文肃武孝高皇帝937年~943年

圣祖

中国庙号(圣祖)列表
姓名庙号谥号在位年份
李耳唐圣祖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唐玄宗追崇)
王子晋前蜀圣祖至道玉宸皇帝(王衍追崇)
郑买嗣大长和圣祖圣明文武威德桓皇帝902年—910年
赵玄朗宋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宋真宗追崇)
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1661年—1722年

成祖

中国庙号(成祖)列表
姓名庙号谥号在位年份
朱棣明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1402年—1424年

太宗

中国庙号(太宗)列表
姓名庙号谥号在位年份
子至商太宗文王前1582年—前1571年
刘恒汉太宗孝文皇帝前180年—前157年
司马昱晋太宗简文皇帝371年—372年
李雄成太宗武皇帝304年—334年
张茂前凉太宗成王320年—324年
苻登前秦太宗高皇帝386年-394年
石寇觅后赵太宗孝皇帝(后赵太祖追崇)
刘彧宋太宗明皇帝465年—472年
萧纲南梁太宗简文皇帝549年—551年
拓跋嗣北魏太宗明元皇帝409年—423年
李世民唐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626年—649年
赵光义宋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976年—997年
耶律德光辽太宗孝武惠文皇帝927年—947年
完颜吴乞买金太宗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1123年—1135年
孛儿只斤窝阔台元太宗英文皇帝1229年—1241年
朱棣明太宗
(后改明成祖
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1402年—1424年
吴应熊吴周太宗孝恭皇帝(吴世璠追崇)
爱新觉罗皇太极清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1627年—1643年
展开

世宗

中国庙号(世宗)列表
姓名庙号谥号在位年份
子载商世宗定王前1148年
刘彻汉世宗孝武皇帝前141年—前87年
司马师晋世宗景皇帝(晋世祖追崇)
石周曷朱后赵世宗元皇帝(后赵高祖追崇)
慕容德南燕世宗献武皇帝398年—405年
张重华前凉世宗桓王346年-353年
苻健前秦世宗景明皇帝350年—355年
萧长懋南齐世宗文皇帝(萧昭业追崇)
萧绎南梁世宗元皇帝552年—554年
萧岿西梁世宗孝明皇帝562年—585年
元恪北魏世宗宣武皇帝499年—515年
宇文毓北周世宗明皇帝557年—560年
高澄北齐世宗文襄皇帝(北齐显祖追崇)
杨昭隋世宗成皇帝(隋恭帝追崇)
柴荣后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954年—959年
钱元瓘吴越世宗文穆王932年—941年
耶律阮辽世宗孝和庄宪皇帝947年—951年
完颜乌禄金世宗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1161年—1189年
朱厚熜明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1521年—1567年
爱新觉罗胤禛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1722年—1735年
展开

高宗

中国庙号(高宗)列表
姓名庙号谥号在位年份
子昭商高宗襄王前1250年—前1192年
刘奭汉高宗孝元皇帝前49年—前33年
慕容冲西燕高宗威皇帝384年-384年
苻崇前秦高宗宣文皇帝394年-394年
萧鸾南齐高宗明皇帝494年—498年
萧纲南梁高宗明皇帝549年—550年
萧统南梁高宗昭明皇帝(萧栋追崇)
陈顼陈高宗宣皇帝568年—582年
宇文赟北周高宗宣皇帝578年—579年
拓跋浚北魏高宗文成皇帝452年—465年
李治唐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650年—683年
赵构宋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1127年—1162年
爱新觉罗弘历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1735年—1795年
展开

中宗

中国庙号(中宗)列表
姓名庙号谥号在位年份
子伷商中宗景王前1486年—前1422年
刘询汉中宗孝宣皇帝前74年—前49年
司马睿晋中宗元皇帝317年—322年
李寿汉中宗昭文皇帝338年—343年
慕容盛后燕中宗昭武皇帝398年—401年
刘义隆宋中宗景皇帝424年—453年
萧察西梁中宗宣皇帝555年—562年
李显唐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684年
705年—710年
刘晟南汉中宗文武光圣明孝皇帝943年—958年

昭宗

中国庙号(昭宗)列表
姓名庙号谥号在位年份
李晔唐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888年—904年
完颜承麟金昭宗1234年2月9日
孛儿只斤爱猷识里达腊元昭宗武承和孝皇帝1370年—1378年
朱由榔明昭宗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1646年—1662年

兴宗

中国庙号(兴宗)列表
姓名庙号谥号在位年份
耶律只骨辽兴宗神圣孝章皇帝1031年—1055年
段思廉大理兴宗孝德皇帝1044年—1074年
朱标明兴宗孝康皇帝(明惠宗追崇)

仁宗

中国庙号(仁宗)列表
姓名庙号谥号在位年份
赵祯宋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1022年—1063年
李仁孝夏仁宗圣德皇帝1139年—1193年
耶律夷列辽仁宗正德皇帝1151年—1163年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元仁宗圣文钦孝皇帝1311年—1320年
朱高炽明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1424年—1425年
爱新觉罗颙琰清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1795年—1820年

文宗

中国庙号(文宗)列表
姓名庙号谥号在位年份
李昂唐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826年—840年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元文宗圣明元孝皇帝1323年—1332年
朱聿𨮁明文宗贞天应道昭崇德毅宁文宏武达仁闵孝节皇帝1646年12月-1647年1月
爱新觉罗奕詝清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1850年—1861年

宪宗

中国庙号(宪宗)列表
姓名庙号谥号在位年份
李纯唐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805年—820年
孛儿只斤蒙哥元宪宗桓肃皇帝1251年—1259年
朱见深明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1464年-1487年

除了中国以外,王氏高丽早期、李氏朝鲜,以及越南的李朝、陈朝、后黎朝、莫朝、阮朝虽然对外称王,但死后也有庙号。但是日本没有采用庙号制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庙号列表
为什么唐代以前皇帝都称帝,自唐代以后皇帝都称宗?
子玉说001|浅谈帝王庙号
当欧洲君主有庙号和谥号第八期:英国金雀花王朝,君主8位
中国君主列表
朱棣本是“明太宗”,为何被改为“明成祖”?他更喜欢哪个庙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