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理群:教育三大顽疾是应试利益链、老师不读书、孩子没自由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他一直关注教育问题,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批判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他对中国教育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有一句话更是火遍全网,甚至被官媒引用,那就是:“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钱理群教授的眼里,中国教育的最大病症不是观念和方法问题,而是利益问题。他认为组织教育改革的人,就是在应试教育当中获利的人,这就导致应试教育越来越红火。教育改革必须彻底斩断围绕应试教育建立起来的利益链条。

钱理群教授的眼里,现在的教育体系内,大家读书太少了。校长不读书,老师只读教学参考书,孩子们既没有阅读的空间,也没有阅读的时间。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们一起读书。这里的书指的不仅仅是书本,还有生活这本“大书”。

钱理群教授的眼里,教育正在剥夺孩子们的自由。这直接导致孩子们没有理想,孩子们亲情淡漠,孩子们失去快乐。

应试教育的利益链条能够斩断吗?要斩断这些链条,意味着大中小学录取方式改变,大中小学教学方式改变,中高考考试制度改变,课外培训环境改变,这是多么大的一盘棋,不用我说你也知道。

校长、老师和孩子们读书太少能改变吗?相对于斩断应试教育利益链条来说,多读点书总是容易的。无非是从本就已经被极度压缩的时间里面抽出一点儿时间来。有些校长和老师说自己没有时间读书,对此我不敢苟同。如果你们都没时间读书,那孩子们怎么办?

孩子们的自由。能不被剥夺吗?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绝对的自由,既然自由只有相对的,那无非就是个比例问题。我们能不能要求孩子在完成课业之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培养一些自己的爱好?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享受一会儿难得的自由?只要老师和家长有这个心,我相信就能做得到。

钱理群认为,真正的老师,要有教育理想、有良知、有实验精神。这种老师往往都有自己的想法,不怎么“驯服”,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怎么受重用,反而是那些喜欢唱高调、喜欢迎合上级的老师比较吃得开。

钱理群认为,搞教育改革,必须要识别“真教师”和“伪教师”。重用“真教师”,才能让教育环境越来越好。

钱理群认为,家长和老师要相信人性是积极的,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善良”、都有好奇心、都有学习的欲望,但是应试教育会压抑这些特质,童年的美好回忆反而会让他们放大这些特质。

钱理群认为,教育改革,先得营造自由读书的条件、环境和气氛。老师们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拯救一个算一个。不要去想“大有作为”,“小有作为”也不错,“中有作为”就了不起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挣扎,我们应该具备。与其他工作不同,教育需要理想主义思维,没有理想主义,不是真正的教育。

应试利益链、老师不读书、孩子没自由,你认为这是中国教育的问题所在吗?三项当中你对哪一项感触最深呢?来评论区聊聊吧。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我是缪老师妙笔生花,欢迎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中国教育三大顽疾是...
深度丨钱理群:“中国教育改革,要给一线老师更多自主权!”
《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社今天发表钱理群先生的文章《中国教育病
钱理群:让弱势群体也能受到好教育
孤独者的剪影
钱理群:语文如果远离了诗歌,就成了“失魂”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