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5后”臧坤坤:入行14年,做一个“活人”


艺术家臧坤坤

摄影:董林

臧坤坤位于李桥的工作室完全空了,之前摆得满满当当的作品全都运到了龙美术馆的个展“行走此时此地”。

6个系列,32件作品,串起14年的创作线索,无论是绘画、装置,还是融合了多种常见材料的混合媒介作品,都如同一个个箭头般共同指向臧坤坤艺术创作的核心:从最日常、易被忽视的、廉价的日常物入手,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提供新的视角和可能性。

“臧坤坤:行走此时此地”展览现场
龙美术馆(西岸馆)

他将名画与垃圾箱“联姻”,把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艺术巴尼特·纽曼的抽象作品经过同比例换算后,镶嵌在垃圾桶的外立面。名画与垃圾桶,孰高孰低?

杜十娘》 224×176×10cm 
亚麻布、丙烯、妆金画框等综合媒材 2022

他让几乎代表了中国古代最高造像水准的山西华严寺佛像,与具有未来感设计的超薄边液晶电视正襟相对。孰俗孰雅?

《电视佛,花屏》 170×400×5cm

麻布、烯等综合媒材 2021

他把马路上的井盖、沾满污垢的轮胎防滑条、工地里的砖块,当作审美对象进行近乎极致的精细刻画。孰贵孰贱?

《隐》90×120×4.2cm(双联)

亚麻布、丙烯、美金(一美分)、金属、胶 2020

《隐》侧面

看着接地气的廉价世俗物融合在高大上的优雅图像里,我们不禁想问:雅俗贵贱的标准是什么?社会公认的价值观是谁塑造的?荒诞的是品位本身,还是下意识认同这些品位的人类?

“臧坤坤:行走此时此地”展览现场
龙美术馆(西岸馆)
正如“行走此时此地”的策展人(也是第12届卡塞尔文献展联合策展人)露丝·诺雅克所说:“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日常里,臧坤坤试图利用艺术语言解构现实中的符号,他以戏谑、调侃的方式思考意识形态、文化认知,以及消费主义与异化等议题,揭示作为世界切片的中国城市景观,思索图像与符号的公共意义。”



“臧坤坤:行走此时此地”展览现场
龙美术馆(西岸馆)
除了挑战艺术史、对经典图像进行编辑和嫁接外,臧坤坤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材料家”。他曾将攀岩的岩点固定在平面绘画上,于是得到一张可攀爬的画;将颜料绘于电热毯上,于是得到一张可以插电的热画……他喜欢在作品中挑战世俗公认的价值观,“为什么不可以呢?”


《迷情阿拉伯》136.3×96×.9.7cm

 亚麻布、丙烯、妆金画框、有机玻璃 2021


如果将臧坤坤应用于作品中的材料列一个清单,会发现这份超长清单简直像微缩版的城市景观:井字砖、树池、安全网、健身器材、牛皮、工业砂布、铝箔、胶带、椰壳、砂轮、铁丝网……这些随处可见的“低端”日常物如同城市的“根系”或者“语汇”,很少引人注目,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

“臧坤坤:行走此时此地”展览现场
龙美术馆(西岸馆)

《容器,应形》 270×172×9cm

绘画:175×155×5cm,不锈钢球直径:12cm
丙烯、亚麻布、木、不锈钢 2017

当街边的宣传栏、马路上的井盖、玻璃门上的不锈钢把手等日常材料被臧坤坤重新组合、并放置在非日常的场景中时,一切显得既熟悉又陌生,种种的错位既映射着我们所处的魔幻现实,又在无声中打破公序良俗的规训。

为何对各种材料如此熟稔?答案只有两个字——观察。

在搬到李桥之前,臧坤坤从未在艺术区租过工作室,“不想摆出一副艺术家的姿态”,创作都是在家里客厅,邻居们也不知道他做什么工作。楼下超市的买菜群,他给自己起的群名是“居民9号”(因他家住9楼)。

《直立 (II)》 地砖:200×22×19cm
牛皮:24.5×20.5×20cm,总高:60cm
现成品井字地砖、导电紫铜箔、牛皮、不锈钢 2017

他从来不会遵循朝九晚五的打卡式的工作方式,而是想做就做,不想做的时候就闲着发呆或者出去走走。

臧坤坤享受匿名和“潜伏”于人群的感觉,懒于处理浮在表面的社交,更喜欢默默地观察周遭。他说自己的大多数时间不是在创作就是在等待,“说不清具体在等什么,但从来不会为了创作而创作”。

《联》 80×160×9.2cm
木板木刻、不锈钢门把手  2020

无题 2020-2022》 167.5×226.5×8cm

木、亚麻布、丙烯、油性笔、酒精、不锈钢(生活用品零件) 2020-2022



《无题2022》 123.2×176.5×5cm
皮草粘合亚麻布、丙烯、铜 2022

《无题2022》 局部

“现在为了画画跑到这里来,像上班一样,好像是离艺术近了一些,也可能是远了,谁知道。”臧坤坤开玩笑道,“艺术家艺术家,艺术最后就得回家”。

臧坤坤深陷于沙发座中,语速缓慢,言谈间透出老成。他不认为自己早熟,但在艺术的路上似乎也没浪费任何时间。

父亲是武术教练,臧坤坤从小在体校练田径,身板结实。初中开始上美术班,一路考到天津美院。2008年毕业,2009年3月入行,正好赶上经济危机的寒冬。“那时候也没想过要不要做艺术家”,关起门来画了三个月,结果作品全部都被收藏。


《图景(II)》150×315×5cm

丙烯、亚麻布 2016

卡通、观念、新水墨、后人类、新媒体……臧坤坤多年来目送了一波又一波浪潮的兴起和落幕,他自己却一直未被“雨打风吹去”,展览频率稳定,多年来一直被归为“年轻艺术家”之列,他调侃自己“其实也不年轻了”,只不过长跑的心态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往前跑着,倒是不会特别在意一时的高光与低潮。

《电视佛,花屏(II)》320×210×5cm

亚麻布、丙烯、24K纯金箔等综合媒 2022

我问他往前跑的目标是什么?臧坤坤答:“可能我的野心比较大,希望自己能够留下一些经得起时间冲刷的、传世的东西。”说这话时臧坤坤的神态就像董林形容的14年前刚入行的他——眼里有期待。


《我的名字叫黄》 114.5×114.5×6.8cm

灯长:18.4cm,黄色电线长:1000cm,黄色插销:4×3.5×2cm

亚麻布、丙烯、水、妆金画框、有机玻璃、金色珠宝灯、黄色电线、黄色插销 2020

《我的名字叫黄》局部

《马克·罗斯克在中国 (III)》 220×180×5cm

亚麻布、丙烯 2020

《马克·罗斯克在中国 (III)》 局部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目送了一波波浪潮的兴起,你如何看待目前流行的绘画趋势?

臧坤坤(以下简写为臧):目前有些绘画类似于客厅装饰,目的性很强,其实已经比较难去分类。以前的卡通也好,观念也好,至少还有些力度。现在这种偏唯美和装饰的绘画已经完全没有任何的力度,感觉创作者似乎已经被抽掉脊梁骨,致力于做一些“胭脂艺术”或者“化妆品艺术”。

Hi:潮起潮落中,你的心态有怎样的变化?

臧:如果是短跑心态,追求的就是“速成”;我个人更趋向于长跑心态,保持着自己的节奏,追求更远的目标。

Hi:对你来说更远的目标是什么?

臧:不会被时代迅速淘汰,作品中包含经典性。

Hi:但你作品的题材却都是转瞬即逝的,比如宣传栏、垃圾箱、井盖等等。

臧:这些日常品可能是普通而廉价的,但从这些被忽视的庸常物件里生发出新的视角,需要很多的转换。我喜欢从这些抓得住的东西出发,想象转换的方式,想象材料的可能性。而不是纯粹的天马想空,在脑海里“生造”出一些画面,然后画在画布上,在这方面我觉得博斯、夏加尔等艺术家已经做得很极致了。而我是试图将这些过渡的、转瞬即逝的、偶然的日常物像赋予某种冷幽默般的经典性。

《是谁在害怕红黄蓝”(V)》 150×200×5cm

亚麻布、丙烯、不锈钢锁链 2018

《是谁在害怕红黄蓝”(V)》局部

Hi: 对你来说绘画不仅仅与视觉有关。

臧:是的,我觉得绘画不是单纯的视网膜上的愉悦,它有赖于对语境的抵抗。其实我也从来不会去硬性区分所谓绘画、装置门类,艺术应该是关照生命的一种自然形式。我希望呈现当下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甚至畸形的东西,我觉得这可能才是我认知的与自身土壤息息相关的当代艺术。

Hi: 你提到“速成”,这是否是一种系统性顽疾?

臧:国内现代化的进程经过很剧烈的一种痉挛,把所有环节的时间全部缩短了,需要赶快有收成,赶快变现。就像我们现在已经很难吃到“正常”的水果,很多都是催熟的。

《空屏》 102×202×5.3cm
开业海报、丙烯、喷漆、有机玻璃罩 2021

《红色(或灰色)的狂欢节》230×160×11cm

油画布、喷绘海报、丙烯、喷漆、妆金画框等综合媒材 2022

Hi: 在龙美术馆的展览,为什么没有把平面作品挂在墙上,而是架在装置上?

臧:我们跟策展人讨论了很久关于策展的方案,最终根据作品的特点制定了被认为最合适的展陈方式,定制了与作品相应数量的水泥墩子和钢管的结合体,它们是按照雕塑的艺术标准去找工厂定制的,成本不菲,这些设备像是从美术馆的地面上甚至墙面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作品最终是有机的与水泥、钢管融合在一起。

所有的作品都独立于空间,观众可以在其中自由穿梭,在展厅内模拟室外的城市景观,如同街头的重演,但又和现实有一定距离。你可以想象从展厅入口有一道倾泻而下的瀑布,水流将这些作品“冲积”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人为的些许干预为观众提供了更舒适的观看角度和体验,这些作品没有特别夸张的尺寸、没有荷尔蒙式的炫耀,一切看起来自然。

Hi:6个系列,32件作品,并不是按照时间线索展现的。

臧:因为我所有系列的作品并不是按照时间递进的顺序来排列的,不是一个系列结束了,才开始另一个系列,到现在我也是多个系列并行,也会经常回溯,所以并不存在“新旧”。

“臧坤坤:行走此时此地”展览现场
龙美术馆(西岸馆)

Hi: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涌现,关于艺术的“新旧”,你持怎样的观点?

臧:我觉得“新旧”和年龄没有太大关系,不是说年轻人做的东西就新,老年人做的东西就旧。目前全球流行的ins风、大行其道的喷枪,你说它有多新呢?艺术家像一个“活AI”,抓取、拼接、编织和生产图像,失去了求真的态度,更失去了先锋的精神,这本质上就是一种腐败。而且随着社交网络的触手可及,腐败也变得便捷、而且很隐蔽。

我一直想要抵抗这种“活AI”式的腐败,做一个“活人”,活人就会有失败、有情感、有缺陷,但这些最终都会成为艺术的特点,而不是像AI那样完美无缺。

“臧坤坤:行走此时此地”展览现场

龙美术馆(西岸馆)

Hi: 艺术的AI化,在你看来这是一个悖论吗?

臧:其实艺术在本质上和AI就是抵触的。艺术是一个真实的生命经验,有温度,有感受,有情绪,有随机的东西诞生。它永远不会是一个“活儿”。

Hi:即使没有变成“活儿”,也充满了“正确”的气息。

臧:齐泽克说我们已经在末日里,说“看看威尼斯双年展或卡塞尔文献展上的各种项目吧。我不喜欢它们。你能在那里发现所有种类的政治正确:啊我们反欧洲中心主义,啊我们反殖民主义,啊我们都是资本的奴隶。但这意味着什么呢?没有任何意义”。说的没错,但齐泽克的这些话又有什么意义呢?

Hi:对意义的追问也许就是意义?

臧:也许吧,现在的艺术越做越安全,每个人其实都像外卖小哥一样,被困在自己的系统里,但是没办法,只能往下做。不过我仍然抱持乐观态度,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可能恰恰是艺术的养分。

《我的名字叫做黄(II)》 98.2×118.2×9cm
亚麻布、丙烯、妆金画框、纯铜折叠灯、黄色电线、插头  2022-2023

《我的名字叫做黄(II)》侧面
 

《溢》180×100×5cm

亚麻布、丙烯、纱等综合媒材 2022

《幕》 400×300×5cm

亚麻布、丙烯等综合媒材 2021-2022


Hi:你最初的实践集中在绘画上,后来越来越多不同的材料加入作品,疏离绘画的原因是什么?

臧:还是那句话,我不硬性区分门类,这些不同时空的材料都是为作品本身服务的。我觉得现在世俗层面的绘画有点“泛滥”了,想离“画”远一些,我也不欠全世界一张“画”对吧?

《污海拾珍》105×76.5×5cm

木、丙烯、美金(1美分)、画框等综合媒材 2022

《污海拾珍》局部

《回收,蓝屏》 62.1×42.2×3.4cm

废弃广告牌、丙烯、有机玻璃罩、木 2021

Hi:你的不少作品中都采用“牛皮”这种材料,你曾说牛皮就像你的自画像一样,为什么?

臧:牛皮的可塑性很强,在工业构件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它也有某种生物属性,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慢慢改变其颜色、性状;牛这种动物在东西方也有自己特定的宗教含义和注解。在世俗层面常常意味着倔强、死磕、不服输。这些种种特征都是我理想追寻的创作方式,与有机的建构作品的方式有联系。


《2020》186.5×216.5×10.5cm
亚麻布、丙烯、美金(一美分硬币) 2021

《2020》局部

《2020》直径:76cm,厚:8cm

木板、丙烯、妆金画框、有机玻璃  2020



Hi:每天的时间一般是怎样安排的?

臧:我不是朝九晚五到工作室打卡的创作方式。想做就做,不想做的时候就闲着发呆。

有时候下午做作品,有时候晚上做。有时候会连续好几天不做。看书、散步、旅行、出差,一个自然的生命状态就是想干嘛干嘛。我常常在等,也不确定在等什么东西,可能是一场雨、一个想法,一次对话……

在创作之外,我的兴趣相对比较广泛,艺术收藏、古着收藏、手办收藏、牛皮制品玩家、DIY家具、足球、篮球、游泳、自行车、钓鱼、养龟、K歌、看一些搞笑的恐怖片、开脑洞的科幻片……这些兴趣对我的艺术的影响也比较直观,就是某种丰富性。


《风情肖像》 116.5×89×11 cm
亚麻布、丙烯、 画框、有机玻璃 2020
在刚结束的瑞士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
臧坤坤作品《风情肖像》纳入全球前100藏家收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臧坤坤:神话学之后
“吾境—三晋名家六人展全国巡回展”丨王秦生
有关艺术语言的解读与遐想——兼议黄滨教授的近作《欲之系列》
江海:绘画对于我犹如吸食鸦片
疫情时代的艺术——70油画公社特定语境下的艺术思考
【书画贺年】马振庆:恭祝全国人民新年快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