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真脸,无广告:美术课有必要上吗?都有哪些营销陷阱?
果壳童学馆
82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 🎨

你给孩子报美术班了吗?最近几年,美术方向的艺术启蒙很火热,很多家长都开始了漫漫报班路。

但如何选择美术机构呢?如何判断它的好坏?又如何判断,它的课程适不适合咱家孩子呢?

果仁妈今天专门邀请了一位业内人士Mido,她带着我们深扒了市面上3种常见的艺术类课程,详细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给出了非常实在的选择指南,保证你不掉入营销陷阱。


前几天,一位叫“欣欣妈妈“的家长加我微信,想咨询小孩学美术的问题。
 
她告诉我,去年3月份她给欣欣报了一个美术班。一开始欣欣很喜欢,每次都兴致勃勃地去上课。可是过了半年,欣欣就提不起兴趣了,妈妈也感觉不对劲:
 
“上了那么多节课,欣欣却没什么进步。拿回家的作品倒是挺好看,让她自己画一个,却说完全不会。”
 
今年疫情,美术课转到线上,欣欣妈妈跟着听了几次,老师的课堂表现让她很不满意。于是她下定决心,剩下的课时都不要了,等疫情一过去,就给欣欣另外找一家机构学习。
 
然而她又觉得迷茫:“外面的机构那么多,看得人眼花缭乱,我该怎么挑选?万一又选到不合适的怎么办?”
 
这其实不是欣欣妈妈一个人的苦恼,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疑问:
 
我又不懂艺术,怎样判断一家美术机构的好坏?我也不懂教育,怎么知道它的课程适不适合我的孩子呢?
 
这篇文章就来回答大家的这些疑问。


 1 
第一类美术课
传统绘画

提到美术班,很多人脑海里浮现出的画面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80、90后出生的家长,小时候如果学画画,多半是这几张图里的状态。起步时临摹图片,画几何形体,进阶后画静物,水平更高的就临摹石膏像,画人头或者身体。
 
这种叫做“传统绘画课程“。为什么说它传统呢?因为它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来源于五百多年前欧洲的职业艺术学院。
 
那个年代,职业艺术家主要画写实作品,就像这样的:


当时的美术生必须经历严格的进阶式的训练,先学习素描,照着大师的作品临摹,然后临摹石膏像,这些过关以后才能画真人模特。如今的传统绘画课,大体上延续了这种学习方式。
 
现在有不少家长还是会让小朋友学这种美术课,因为觉得它”够专业“,严格的训练让孩子的基本功更扎实。
 
但是,传统绘画课程有几个严重的局限,家长们在选择之前一定要知道。


1.
传统课程以写实绘画为主
不适合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

因为写实的心理需求和能力要从9岁左右才开始形成,一般不会早于7岁,低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最好不要学习写实绘画。
 


2.

传统课程使用的艺术材料非常单一

初期只有铅笔,进阶以后才有水彩颜料

 
而低龄儿童最需要的是接触尽量广泛多样的媒介材料。传统课程无法满足儿童探索材料的需求。

👆陶泥甚至树叶、树枝、花朵等也是孩子用来探索的材料
 
3
传统绘画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是临摹

入门阶段对着照片画,进阶后照着石膏像或者实物画。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培养某些极为重要的核心能力,例如创造力审美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等。所以想要培养孩子的高阶能力或艺术思维,最好不要选择传统绘画课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有的家长说:“我不在乎你说的那些能力、思维什么的,我想得很简单,就是让孩子学点技法,会自己画点东西。”
 
如果一定要选择传统课程,那么我们建议家长仔细挑选老师,一定要选择会教学的老师。很多老师自己画得也许还不错,但是没有学过教育,教学一塌糊涂。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小时候学画画,基本上是自己先摸索着画,画得差不多了,老师会走到我身边,指着我的画说:”你再仔细看看,这里可以再强调一下结构。“边说边把手指向不远处的石膏。但是怎么强调?这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一个结构?我遇到的大多数老师是不教的,只能自己慢慢领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实际上,传统技法也有是系统教学方法的。
 
例如,要强调一个部位,可以用的策略有很多,比如明暗的对比、虚实的对比、肌理的对比,也可以使用空间位置或者是指向性的线条。
 
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会把这些原理和技巧教给学生。学生在绘画时就可以应用它们解决问题,不至于完全靠自己摸索和领悟。
 
所以,如果家长一定要给孩子选择传统美术机构,尽量挑选那些懂得教学的老师,不然孩子会走很多弯路,甚至失去兴趣,厌恶美术。


 2 
第二类美术课
创意美术

现在市面上最流行的是一种叫做“创意美术”的机构。这类机构,一般来说比传统画室装修得更精致,更富有儿童气息。
 
创意美术的课程会使用多种多样的材料,除了常见的铅笔、蜡笔、马克笔、丙烯颜料、超轻粘土,还可以用到羽毛、纽扣、纸杯、碎布……所以相比传统绘画,创意美术的作品会显得更加多姿多彩,更富有创造性。
 
创意美术课程对学生的技法要求比较宽松,课程的主题也比较随意,经常会选择小朋友喜欢的内容,比如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等,各种节庆也是常见的绘画主题:


创意美术机构会宣扬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培养创造力、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丰富孩子的知觉,锻炼小肌肉群,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凡是听起来有点吸引力的教育理念,通通会被收纳进创意美术的课程介绍里
 
装修精美的教室、丰富的艺术材料、有趣的创作主题、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些特征很容易吸引孩子,促使家长买单。
 
所以,创意美术课程的商业化十分成功。连锁品牌众多,规模小的在本地有三五家门店,规模大的可以遍布全国各地,开几百家门店。
 
但是,创意美术的课程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很多家长应该知道简笔画。就是类似这样的,9步画出一只小狗:


或者这样的,四步画出一只可爱的兔子:


这种简笔画,我把它叫做「菜谱式」的课程。
 
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今天晚上我想吃回锅肉了,我就翻开菜谱,上面列好了需要的食材:五花肉半斤、蒜苗2根切成小段、生姜5片……
 
我按照清单准备好了食材,再按照书上的步骤一步步操作:煮熟五花肉,切成薄片,加热油锅,放入豆瓣酱、姜片、肉片,翻炒两分钟,放佐料,出锅,一盘香喷喷的回锅肉就端上饭桌了。
 
 
简笔画课程,跟菜谱一模一样,老师先确定好最后的作品效果,然后告诉学生操作的步骤,学生按照这些步骤,一步一步,最终完成作品。
 
创意美术的课程,本质上就是简笔画的升级版或者商业加强版,只是比简笔画多几道工序——涂颜色,涂背景,添加装饰物,做出立体效果……
 
有了这些加工,最后的作品色彩更丰富,形式更新颖,看起来更有吸引力,更有创意。就像在家常菜的基础上加上了摆盘的设计和装饰。但实质还是一样的,都是按预定步骤操作的“菜谱式”课程。
 
这些作品图片是我从某宝上搜索到的,你可能看着还挺不错的:
 
 
但它是怎么做成的呢?

 
图上告诉我们用四个步骤可以做出这个作品。第一步它甚至连动物的造型轮廓都帮你画好了,只要剪下来粘上就行了,非常贴心。
 
“菜谱式”的课程对老师的要求很低。即使没有艺术背景的老师也能短时间内快速上手。这就好像我们普通人,即使不去新东方学厨师,照着一本菜谱也能很快学会炒菜一样。
 
能够标准化操作、快速复制,这是创意美术成功商业化的重要原因。但对学生来说,标准化的上课流程就不是一件好事了。这样的对孩子的审美和创造力不会有太大帮助,而且可能还会有害
 
拿创造力来说。创意美术的作品里所谓的创意其实都是老师的想法,从作品的呈现形式到操作的步骤,也全都是老师提前设计好的。即使里面有创造性的因素,也是老师的创造,跟学生无关。

所以,如果你让孩子学艺术的初衷是要培养孩子的审美和创造力,那么最好不要选择这样的课程。如果你不是那么在乎能力的培养,只是想找个地方给孩子玩一玩,放松一下,那当然是可以的。


 3 
第三类美术课
美国引进课程

近些年来,很多美术机构开始引进国外的课程,最常见的是使用美国的商业教材。
 
美国的中小学艺术教育从1870年开始,到现在发展了150年,期间经历过很多次理论变革和课程迭代。目前市面上引进的美国课程,多数属于美国的第三代艺术课程,流行于20世纪60至90年代。
 
这一代课程有两个特点:

第一 ,它的学习内容范围很广,涵盖艺术的四个专业领域——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哲学学生除了创作之外,还需要经常讨论艺术家的作品,或者写文章来分析和评价作品。



市面上一些质量不高的美术课,老师拿着网上随便找来的图片和范画,就让孩子学习和临摹。这就像是语文课上,我们不去学习鲁迅和莎士比亚这些真正的文学大师,却跑去模仿一些不知名的网络写手。这样的学习方式显然是不会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学修养的。

同样,要提高艺术能力和素养,肯定也离不开对经典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学习。

 
要提高艺术能力和素养,肯定离不开对经典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学习。
 
老师不能仅仅从作品背景来讲故事,更要引导孩子多维度的思考:

  • 艺术家在回应什么艺术问题?

  • 他用什么样的材料和技法表达了他的想法?

  • 他的创作受到了艺术史上谁的影响吗?

  • 他的作品又影响了谁?

  • 他的创作过程和思维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

 
第二,它不以技法训练或者临摹为最终目标,而是重视学生运用技法进行艺术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注意,我们这里并不是说不学技法,而是技法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表达的工具。这就像我们学习语文,识字写字是基本功,但不是最终目标,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运用这些字词表达想法,实现与他人的沟通交流。

艺术和所有语言一样,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流畅交流和表达。
 
所以合格的艺术课程,会让学生掌握艺术专业的概念、知识、原理和方法之后,能够独立自主的创作。就像是学了字词和语法之后,可以自己写文章来表达想法,而不是抄一篇范文。
 

👆这是同一节课的学生作品,每一张都全然不同,但是所用的知识点是一样的。

 
这种课程虽然不是美国最新一代的课程,但质量也是合格的,只要老师按要求上课,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
 
在选择这类机构时,要特别关注老师的水平。如果你去一家这样的机构,一定不要只跟顾问聊天,尽量跟老师聊一聊。
 
比如你可以请老师讲解一幅艺术作品,里面有哪些艺术知识点,这些知识如何应用到学生的创作中?从老师的讲解中,你大致能判断出老师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解读能力。

👆比如这张伦勃朗的《夜巡》,如果老师能讲出画中运用了远、中、近景,运用了虚实对比、空间对比等原则来刻画,则说明老师对这幅画有基本的解读能力。

 
第三代美国课程对老师的要求很高当老师水平不够时,机构就会想办法,明面上挂着美国课程的招牌,私底下用的却是创意美术的教学方式。一些美术机构实际上正是这么做的。

那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分辨真假,避免碰上“假的”美国课程呢?我这里提供几点参考。


那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分辨真假呢?我这里提供几点参考。
 
首先,你要看看孩子作品里的内容是来源于哪里?
 
是孩子自己的想法,还是老师的想法?创意美术的作品,画什么、怎么画,基本上都是老师预先设计好的,比方说这节课画绵羊,下节课画狮子,再下节课画一头大象。
 
但美国第三代课程不允许老师这么做,创作的内容一定是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和兴趣,老师只是负责引导学生的想法
 
如果你发现,你孩子创作的内容和他的生活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么这个内容显然是老师强加给他的。
 
比如他从来没见过绵羊,也不喜欢绵羊,但是这节课却画了一幅绵羊的作品。这肯定是有问题的。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创作的想法是来自老师的。而且他们班的其它同学多半也是画的绵羊,作品之间的相似度在70%以上。

其次,你要看看作品里是否运用了艺术知识,来表达孩子的想法、情感或者感受。
 
很多时候,孩子会对自己的作品说出一大堆的想法和感受,但是你却从他的作品里找不到半点头绪。上过合格的艺术课程的孩子,应该能够明确的告诉你,画面中他用了哪些艺术元素,表达了他的想法和感受。而不仅仅是因为这样好看,所以”装饰“了上去。
 
想法每个人都有,而学过艺术的人,会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创造性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位学生用超轻黏土做了一个“小朋友”抱着一个巨大的“碗”,因为她想告诉大家她想吃很多的零食,所以做了一个比人体还要大的碗,这就运用到了「对比」这个知识点。

 
第三如果你已经给孩子报名了,那么你就要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表现出对艺术的理解?
 
我举个例子。色彩的「饱和度」是一个艺术的知识点。在假的美国课程里,老师可能只会提及这个知识点,让学生记住这个词就行了,但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和应用。
 
但如果老师严格按照要求上课,学生一定是可以理解和应用这个概念的,而且多半会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体现出来。
 
比如我女儿有一天跟我说有双鞋她穿不下了,太小了。我问是哪双啊?她说:“就是粉红色有蝴蝶结的那双,饱和度比较低的。”
 
👆饱和度从左到右依次降低
 
还有一次我送她一个滑板车,她表示不喜欢:“这个饱和度太低了,我喜欢饱和度高的。”我问她原因,她解释道:”饱和度高的颜色感觉比较鲜艳、活泼,适合出去玩。饱和度低就太安静、温柔了。“
 
这些细节说明她理解了“饱和度”这个知识点,并且知道在不同的场景下,如何选择和运用,而不仅仅是记住了这个词。
 
总之,家长如果要选择美国的艺术课程,不要仅仅因为机构宣称购买了国外教材就轻易报名,还是要仔细分辨老师是否真的在按照教材的要求上课,把握住了课程的精髓
 
以上就是市面上三种常见的美术机构和课程类型。希望我的分析和建议能够帮助大家作出更合理的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意美术课程介绍_童画乐趣艺术会馆
我给小马报的创意美术班,一节8块钱~全世界都可以上!
96个主题,96个材料包的《创意美术》盒子,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陶笛上的风光
教师教参 |《200位大艺术家的儿童美术课》第一辑 独家预售啦!
父母如何区分“好的”艺术教育和“不好的”艺术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