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如何区分“好的”艺术教育和“不好的”艺术教育?

民小编说


别人家的孩子都去艺术班学画画了,你家孩子呢?当你看到艺术班孩子们的作品几乎都是一样的时候,你会怎么想呢?这样的作品很可能是为了谄媚大人。


好的艺术教育者并不应该“教”给孩子技巧,而应该是好的激发者,多一点“耐心”,让功利性远离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者和家长应该先达成的共识,而这也是能够区分好的、不好的艺术教育的基础。



某个家长群里,一个开美术课的绘本馆老师发出一张“好有创意”的大鱼吃小鱼的创作,四个孩子的画在一张图里,每个孩子的构图都一模一样,包括大鱼在画面的位置和面积,小鱼的方向,甚至大鱼的牙齿的形状和大概的数量……


其实让孩子画出这样的简笔画(网上搜一下,大多是这样的简笔画、叫作所谓的创意美术)并不难,老师的示范,小朋友的模仿,再加上一点老师的点拨甚至动手修正,很容易有这样的“成果”出现。这是一个“概念化”的美术教育,牺牲的是孩子的思考和创造。


当然这里也不能把“罪过”全部怪到教育机构和老师,功利性的教育不只在一个领域,家长有需求,作为供应方,当然要满足这需求。其实稍微改变思维定式,就能够清晰地辨别出合格的艺术教育。


1

多点耐心,让功利性远离艺术教育


有一次遇到一个邻居,拿着一张小区附近儿童美术班的招生简章,印刷着很多典型的“儿童画”,正计划带孩子去试听。我就好为人师地和她讲了一下该如何判断这个儿童美术班的品质,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出现“千人一面”的创作。


当拿到一幅很“完美”的作品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其他孩子都给父母交出了一份同样“完美”的作品。对结果“绝对正确”的追求,牺牲的是孩子的创造和想象,当然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家长对结果的要求,就像付了钱买了服务,一小时的课程总要看到买到了什么。所以很容易地,让家长看到成果就成了一个教学目标。


我曾经在一次亲身参与的美术课里,经历了这种 “功利性”艺术教育需求的猛烈。


大宝6岁的时候我带他参加自然教育冬令营活动,去广西保护野生白头叶猴。我之前创办的咨询机构参与了组织,课程设计非常丰富,家长深度参与。有位同为家长志愿者的中央美院老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美术课,他由衷地告诉孩子们:“中央美院的大孩子们我可以教画画,但你们这些小朋友我是教不了的,因为大家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和创造家……”他分享了很多关于如何观察自然的方法,不同颜料和画笔的特点,继而鼓励每个小朋友仔细观察、自由创作……


在我看来,这是一场还不错的艺术课,尤其是当时我们就置身于大自然当中,身后有水牛,眼前是青山,空气潮湿清新,鸭子、小狗随意散步……至于孩子们的作品,就和所有自由创作的美术课成果一样,五花八门,童趣盎然……


让我耿耿于怀一定写点什么的,反倒是来自其他家长的反馈:“老师教得太少了。”“没有针对性的指导,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学到啊……”似乎在一些家长看来,要规规矩矩地知道“三步五步画出一头水牛”这样的课程才是课程,才是“学到”了东西。



儿童成长的阶段不同,肌肉群的发展和技法的掌握不同,但是观察永远是最核心的艺术创作的命门,这位家长志愿者讲的就是最核心的干货,大家不识货,让人揪心啊!


艺术与技巧和考试无关,对人的完整成长、思维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为什么那么焦急地要证明学习的“投资回报”?在美和艺术的教育,尤其是美术的教育中不要出现“考级”。已有的所谓考级标准,对孩子的创造力是一种极大破坏。


前面提到,有研究表明,1~4岁的儿童创造力更为活跃,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在某种意义上,5岁左右幼童的心智代表了他创造力的高度。因此,教育者面临的挑战就是要保持幼儿心智的活泼和感受力的敏锐。”想象一下,一个学龄前后的孩子正是创造力发展最旺盛的时候,要他一遍遍对照着“范画”,是在扼杀孩子。


这些应试的单一的外在的标准对孩子的成长是个非常负面的干扰。多一点“耐心”,让功利性远离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者和家长应该先达成的共识,而这也是能够区分好的、不好的艺术教育的基础。


2

艺术教育是发散性思维的基础


儿童绘画是一种表达的手段,与所有其他能力的发展一样,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好的艺术教育者并不应该“教”给孩子技巧,而应该是好的激发者,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激发他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前面提到的家长老师就惟妙惟肖地告诉大家,他是如何观察水牛的,这也会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的观察方法。


我曾亲耳听到一个很腼腆的三年级男生的家长非常后悔在孩子3岁的时候就送到了美术兴趣班,孩子对美术反而丧失了热爱,创造力也没有提高,她反思应该好好地保护孩子,小时候免受美术培训的影响。


艺术教育最大的价值并不是学会画画(这已经成为“功利性”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儿童的发散性思维。儿童早期在学校的学习,很多人都只注重培养集中性思维,专注那种只知道唯一正确的解决办法,比如计算和拼音及书写。通过艺术教育,能够帮助孩子们学会直觉地、合理地思考,让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分数”“考试”为核心的异化教育体系,催生了“美术考级”这种中国式怪胎。艺术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培养孩子的直觉和发散思维,很多时候,重大决定的制定不仅仅是基于数据、理性分析,更多的是直觉取胜,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听从心的方向”,艺术教育帮助我们增强直觉的能量。



目前我目光所及的艺术教育市场,艺术创造的部分已经非常之丰富,但在审美、艺术批评、艺术史这几个领域还比较匮乏,毕竟这些不仅仅是家庭和艺术教育机构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整个社会审美和艺术水准的提升,而这些和整体文化水准的提升、经济的发展平衡又都紧密关联。


全世界孩子的艺术发展进程都是从涂鸦、不规则运动到控制性的运动,再到给涂鸦命名……”芭芭拉·荷伯豪斯在《儿童早期艺术教育·创造性思维》一书当中强调了这一点。艺术教育绝不应该把所有孩子生命中的一个自发活动变成另一个千篇一律的模式。


艺术教育,就是要鼓励儿童的发散性思维和独特的艺术表达。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艺术环境,比上艺术技巧课更有价值。所以从爸爸妈妈自己做起,培养艺术欣赏的眼光,把艺术带回家,和孩子一起享受和创作艺术,这才是艺术教育的王道。


曾经路过商场的培训班,在门口玩儿手机的家长是一道常见的且沉重的景观。在孩子小的时候,我曾经考察过这种“早教”机构,冬天抱着厚厚的棉衣在人群里无聊等待实在是和教育无关的行为,这些低龄孩子需要的哪里是这样的活动?宁愿铺上大纸,手脚抹上颜料,在家里撒欢打滚!


付费送孩子进入一个教室,自己用无聊的方式度过这段时光,然后期待可以在一门之隔的另一边培养出一个艺术的孩子……事情真的不应该是这样的。和爸爸妈妈度过愉快的时光,试探一种颜料的使用,互相画个大花脸,真的需要很多技巧吗?在后面的章节里,我将详细介绍家长进行家庭美育的心理、环境及实践准备。


3

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向谄媚大人的儿童画说不


我们习惯性地把“课”当成学习的主要方式,于是当发现孩子或多或少还有点艺术天分的时候会想做点什么,比如送去上儿童美术课。画画、做手工,幼儿园和学校都在做,看上去大同小异,但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区隔还是需要学会区分。


能够正确回答以下四个问题,就能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因为有些我们司空见惯的儿童课程和活动其实和艺术关系不大!



问题1:儿童的反应能预知吗?


如果回答是可以,那就不是艺术!


老师把图片分给孩子,让他们涂色、描红,模仿或者把标好的图案剪下来,不管这些活动设计得有多好,都不太能称之为艺术,只能说是一种按照要求进行的练习!


这也是我不遗余力地抨击儿童涂色书的原因。这种机械的活动,成人用来“减压”就好了,不要用来压抑儿童的创造力!再比如一些连锁的艺术教育机构,基本上已经在用类似“中央厨房”的手工半成品来上艺术课,这种完全固定结构的课程不利于儿童的创造力发展。


问题2:两个孩子的作品看起来一模一样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也不能称为艺术!


一年间看到好多回儿童画展,如果看不到独创或意想不到的作品,那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儿童作品,也不能称为艺术。一个画家朋友帮某个儿童画比赛做评委,在她的工作室看到一沓沓的作品,真的是倒胃口!95%都是那种谄媚大人的“儿童画”风格!


问题3:活动为谁而组织?


如果只是为了家长而让孩子繁忙,那就不是艺术!


比如一个老师为了使展览更有观赏性,而让孩子一直做剪贴画或其他准备工作,这就会在无形中伤害到儿童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当然也因为家长的推波助澜,很多机构和老师醉心于“汇报型”的活动,而非关注儿童艺术体验的过程。


问题4:儿童在自身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努力创造过新造型?吗?


如果儿童总是被鞭策着,那这也不是艺术!


一个成人抓着孩子的手,强迫他画简笔画,这不是在“教”孩子!很多孩子其实是非常反感的,尤其是孩子还处于“涂鸦期”的时候。涂鸦对他来说,就是有趣和适宜的活动,如果成年人以自己的意志强迫改变,那肯定不能称为艺术。


别说儿童了,我在画画的时候,如果有艺术背景的权威拿走我的工具,说:“来,我来画几笔。”那真的是很煞风景的。或许这些“权威”是出自好意,但他们不明白“我”的这幅作品并不需要别人标准的“完美”。

 

教育者学会尊重是第一步。不要为了“成果”忽略了过程,孩子才是艺术教育的主体。




文章来源 |  戴亚楠著《生命合伙人—美育从妈妈开始》,中国青年出版社。

微信编辑 |  杭金亮


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全在这里,看完之后必须收藏!| 特别关注

王定华:2017,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 | 特别关注

如何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知名老校长提出9条建议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吕玉刚:公平质量两手抓,办人民满意教育 | 独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匡时教育任务普通儿童与文艺儿童大不相同
阅读:建立一个教育者的知识护城河
少儿美术教育何去何从:谈几个关键问题
什么?我给孩子上了一个假的
学前家庭教育的艺术
带功利性的教育会危害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