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土木堡之变结局并非偶然,明军野战能力不足,此前已被瓦剌三连败

——  以下内容为商城广告  ——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煮商城”查询订单、物流

土木堡之变发生于1449年7月,当时明朝皇帝朱祁镇亲率二十余万人大军迎击来犯明朝的瓦剌,这次明军不光有皇帝亲自坐镇,还有诸多帝国重要将领和大臣都参与了,其中包括老将张辅。

明英宗朱祁镇

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明军被瓦剌骑兵打了个大败,与其说是战斗倒不如说是屠杀。

二十二万大军有三分之一死于战场,其余人要么被瓦剌人俘虏,要么溃逃或者失踪。

随军参战的不少明帝国高官和高级将领在这次战役中统统战死,包括老臣张辅,这个自朱棣时代以来的名将,皇帝朱祁镇都被敌人给俘虏。

01

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战就成为了明朝自建立以来对外最大的败仗,不但让明帝国损失一批训练有素的军队,还损害了帝国的尊严。

现在很多人以为土木堡之变惨败皆是因为朱祁镇和太监王振胡乱操作,而导致全军溃败。似乎只要不是朱祁镇领导明军便可以在进攻战中击败瓦剌,注意是进攻战。事实真的如此吗?

答案显然不是。在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前,明军部队就已经惨败给瓦剌三次了,而且不是小规模战斗。

  • 瓦剌入寇

1449年7月,也先兵分四路进攻明朝,7月11日,明大同守将吴浩在猫儿庄迎战也先军队,结果是瓦剌获胜,吴浩兵败身亡,此战是为猫儿庄之战,明军和也先统领的瓦剌第一战。

《明实录》:也先寇大同至猫儿庄右参将吴浩迎战败死。

猫儿庄之战后,7月15日,也先部队进发至阳和口,大同总兵宋瑛和都督石亨、朱冕等人统领四万大军迎战,但这支明军部队无组织无纪律,最终四万明军全军覆没,宋瑛被杀,石亨等人逃跑。

《今言》:遣驸马都尉井源等四将各率兵万人出御之。

《明实录》:是日,大同总督军务西宁侯宋瑛总兵官、武进伯朱冕、左参将都督石亨等与虏寇战于阳和后口。时太监郭敬监军,诸将悉为所制,师无纪律,全军覆败,瑛冕俱死,敬伏草中得免,亨奔还大同城。

一个多月后的8月14日,当时朱祁镇已经御驾亲征,但朱祁镇主力还在路上尚未跟瓦剌接触,但是一支规模至少三万人大军的明军先头部队在鹞儿岭被瓦剌全歼,各种史书都说此战明军无人生还,还有说五万人战陨。

《明实录》:将晚报至,又遣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领官军四万赴之,勇绶至鹞儿岭冒险而进,遇虏伏发,亦陷焉。

《否泰录》:八月十三日,至狼山。虏追及,遣朱勇等三万骑还战,皆败死,无只骑回。

《顺天目录》:宣府报至,遣成国公率五万兵迎之。勇而无谋,冒入鹞儿岭,胡寇于山两翼邀阻夹攻,杀之殆尽,遂乘胜至土木。

土木堡决战前明军已经遭遇三连败。

鹞儿岭之战后便是著名的土木堡之战,明军主力二十万人被瓦剌击溃,皇帝被俘。

也就是说在土木堡之战前,明军分别在猫儿庄、阳和口、鹞儿岭三连输给瓦剌。这三场战役都与朱祁镇和王振无关吧,这足以说明当时明军并不强大了,尤其是对处于鼎盛时期的瓦剌政权没占什么优势。

  • 明军骑兵

当然朱祁镇最大问题就是高估当时明军野战能力,低估瓦剌军队战斗力,亲自带兵去与瓦剌决战,结果落个丧师辱国。

明军战斗力下滑也不止正统皇帝朱祁镇这一朝的事情,永乐皇帝去世后,明军战斗力就开始下滑,弊端早已在宣德皇帝在位时就已暴露。

明代军事概述》:朱棣死后,明军威力大不如前。宣宗曾想效法乃祖带兵亲征,但也知道了边墙附近的宽河,所谓胜利,夸饰之辞而已。

永乐时,明朝征服了越南,但越南当地人不断反抗明军。宣德年间出动大军去平定越南,但七万明军在当地遇伏而大败,这场战斗明军几乎无人幸免。

《明史记事本末》:官军或死或奔散,竟无降者。郎中史安、主事陈镛、李宗昉等皆死,惟主事潘原大脱归,七万人皆没。

《明实录》:武昌护卫官军一千人,成都护卫一千二百人南京原下西洋精锐官军一万人,中都留守司,湖广,浙江,河南,山东,广东,福建 江西,云南,四川等都司,加福建,四川行都司官军三万三千人等。

  • 土木堡之变前明军已经不具备横扫四方了

这场大败也使得当时明朝放弃对越南的统治。同时明朝还有许多国内问题,比如官吏违法乱纪日益严重。封建剥削量与日俱增,各地农民起义激增。

根据《明实录》的记载,做了以下粗略估计统计:从洪武到宣德(朱瞻基年号)年间全国各地民变累积411起。

总而言之,受一些网上不良读物影响,很多人误判土木堡之战前明朝国力正处于巅峰,明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云云,明军在土木堡战败属于偶然,全都是朱祁镇失误所造成。实际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结合各种因素,明朝到某一阶段必定会发生一次土木堡之战这样的惨败。

但很多人只知道土木堡是明军输了,但没思考明军为什么会输或则怎样才能打赢。1449年时,朱祁镇面对瓦剌挑衅后,如果他下令坚守京城不出以守城战为主对抗瓦剌,像北京保卫战那样击退瓦剌完全没问题,至少能让瓦剌无功而返。

当然土木堡之变也不是明朝走向,衰弱的原因,很多人也错误将土木堡之变性质和唐朝安史之乱性质划等号。

土木堡之变发生于1449年,明朝灭亡于1644年。土木堡之变后明朝还延续了近两百年。

明帝国总共有200万人规模的常备军,光京城地区就有20万到50万之间。所以一次大败不足以让帝国元气大伤。

土木堡之变后很长一段时间明朝依然在世界上属于前列。明朝在16世纪的嘉靖年间才真正进入衰败阶段。

参考书目

《明实录》

《明史纪事本末》

《否泰录》

《顺天目录》

《瓦剌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被俘 瓦剌为何不久就放人回去了
大明王朝由盛转衰?不,有此人力挽狂澜!
为什么吴克忠朱勇鹞儿岭两次遇伏,是导致土木之败的重要原因?
大明王朝: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中明朝宗室的表现:有请战的,有吓破胆的
皇宫里特殊的男人(七)——明朝第一个大太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