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日的小调查




1


2016年7月15日,我开出了第一篇“馒头说”的“历史上的今天”的推送。


正如我之前有说过的那样,那时候的最初动机,是想拿一个“原创”标签。


因为“原创”标签需要连续更新,所以我必须要找个可以依托的东西。


所以我想到了“历史上的今天”这种形式——历史上的今天,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我从中挑几件来说一说,不愁每天没题材。


所以,大家看到的我的第一条的推送,是这样的:


《历史上的今天:奥特曼出生 杨贵妃自缢》


很粗陋对不对?


但当时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形式:每天睡前,花半个小时,看看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然后挑几条编辑一下,和大家分享一下。


对,那时候,每天花的时间,就是半小时。


2


然后,我就开始了每天的更新旅程。


每天都半小时,累?其实根本不累,因为睡前刷手机还要半小时呢,每天回顾下历史,和大家分享下,有什么好累的?


那时候,也是一种很有趣的体验吧:每篇发出后,大概1个小时后,阅读能过100,然后200,然后300。一篇大概能维持在500~600的样子。


我经常进入我太太运营的一个微信“石榴婆报告”的后台,那是一条微信推送后,2个小时左右阅读就可以达到10万+的公众号。


所以我格外珍惜我那几百的阅读——那些都是认认真真读完我每篇文章的读者啊(当然,婆婆的读者肯定也是认真读完的)!


大约更新了10篇左右的时候,有时候阅读数偶尔能到1000了,而每天更新的时间,已经接近1个小时了。


在连续更新了13篇之后,我拿到了微信给我的“原创”标签。


最初的目的达到了,但我想走得更远一些。


既然每天要花上1小时更新,那么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劳动成果呢?



3


8月2日,我的推送是:


《让爱因斯坦终生后悔的一封信》


那天,我和我太太提了一下,让她晚上推送的“石榴婆报告”帮我提一句。


那一晚,连同第二天,后台一共涌进了1.9万名读者(后来走了4000个哈哈)。


那时候,后台女性读者的比例,高达93%——都是婆婆的读者嘛。


当然,读者多了,其他附带因素也开始多了起来,比如,后台的消息和留言,开始明显增多了。我希望每条都能回复到大家,所以开始占用我大量的碎片时间。


同时,看的人多了,我觉得我必须要保证每天推送的质量。所以,每次检索和考证的各种材料,也开始比以前要多多了。


我一周三次的游泳,开始变得连一次也很难保证了。


每天的更新所花的时间,开始接近2个小时。


4


第一篇“爆款”,如期而至,那就是:


《为什么孙杨总会被别人质疑“服药”?》


这篇文章,原先觉得是奥运期间,又是热点话题,阅读应该不错,但没想到,那篇的阅读数是130万+,转发10万次。


2天内,带来了4.5万名新关注的读者。


至此,“馒头说”这个公号——不管是不是我愿意的那样——开始走上正轨了。


所以,我取消了我的游泳,缩短了每天陪伴家人的时间,除了花上睡前2个小时外,每天缩短了1个小时的睡眠。


因为现在更新需要大约3小时了。


5


在这39篇中,我自己最不满意的一篇,是   《扫赌风暴中的两个上海人》


这篇东西,我本来就很犹豫。写到一半,就停笔了。我发现,要想写得吸引人,就得抖出更多的东西,但我不想抖,我觉得,应该给两个人安静的生活。


所以写到一半,我又另外开了一篇,开始写二战法国被解放后,是怎样虐待所谓的“法奸”,尤其是女性的(当天也是盟军解放法国的日子)。但写了一半,又觉得太过阴暗,又放弃了。


那天正好又是在北京出差,时间非常紧张,所以又回过头,草草将那篇扫赌风暴结尾了。


推出的第二天,果然,有一些读者在后台表达了不满,认为讲得不解渴。


尤其是一位读者的话,让我重新思考“馒头说”这个号的定位和更新频率。


6


那位读者留了好几段话,大意是,我每天更新,只会带来质量的下滑,他宁可我多休息,甚至是周更,最重要的是保证质量,不然他很快就会选择取消关注。


其实每天都有读者在后台善意地建议我(我非常感激):每周两、三篇甚至一周一篇都行,细水长流,我们希望一直看下去,而不是看到你太累了而放弃。


我倒从没想过放弃,但我确实有点撑不住了。


因为我有我自己的本职工作。“馒头说”只是我出于兴趣,兼职的一个微信号。


而且我的本职工作,应该说还是非常忙,非常累的。



7


其实我对“馒头说”的未来,还是有些想法和计划的。


比如说,后台有很多妈妈给我留言,说她会把我的故事,每天读给自己的孩子,当睡前故事。但我知道,我的有些故事,太沉重,太悲伤,不适合讲给孩子听。


所以我一直有打算开一个二条,每天将一个成语,讲成一个浅显的历史故事。


我非常感激我的母亲,在我小时候给我买了中国成语故事这样书,对我的语文和历史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


又比如,也有很多读者留言说,馒头啊,你能不能尝试下“音频”?这样我每天早上化妆/吃早饭/挤地铁的时候,用耳朵听就好了——我一直想尝试,不仅如此,我还想尝试视频。


还比如,我还想试试线下的社群,比如读书群,限制人数,制订一套严格但又有趣味和游戏性的规则,用半个月时间,和大家一起读完一本书,并且一起探讨。


等等等等。


但这些想法,如果要保持现在“每日更新”状态的话,我不知道何日才能实现。


8


所以,今天和大家啰啰嗦嗦回顾了下这个号的历程,只是想和大家讨论一下:


有没有可能把“日更”改成每周2、3次,甚至是“周更”。


比如下周的二、三、四我要去广东出差,而且行程非常紧凑,除非熬夜,不然不可能完成每天的推送。


所以,我也想听听大家的建议——大家可以给我留言。


当然,无论结果怎样,还是想借此表达我的一个想法,正如满月那天我说的那样:


没有你们的鼓励和支持,我不会坚持到现在。



谢谢你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周年】一个号,一群人,一本书
你知道我有多么伤感和无助吗?
没啥事儿,就是和大家闲聊几句
忙得胳膊都抬不起来时,我做了几件小事
我的两篇公众号文章被系统推送了!
“石榴花":感谢2019,砥砺20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