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2章 痉湿喝病脉证

《金匮要略》第02章 痉湿喝病脉证

论一首  脉证十二条  方十一首


本篇说痓(音赤,指筋脉痉挛、强直的病症)、湿、暍(音噎),皆由太阳病引起,又与湿有关,故合为一篇。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有注家认为应是而恶寒,因为表症发热而恶寒为应有之象),名曰刚痓(病名,主要症状:项背强直、牙关紧急等,以发热表实无汗恶寒为刚痓,后世医家称刚痉)一作痉,余同。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痓。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痓,为难治(痓属于阳症,阳症见沉细的阴脉,脉症不符,故难治)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痓。

夫风病(指发热、出汗和怕风的太阳中风病),下之则痓,复发汗,必拘急(四肢拘挛)

疮家(久患疮疡、流脓失血、津液亏损的人),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牙关紧闭、口不能张开的症状,背反张者,痓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一云其脉浛(音含),脉经云:其脉浛浛如蛇。又伤寒论目赤作目脉赤,独头动摇作独头面摇,且无若其发汗以下二十五字。(此条述痓病症候最详,故金鉴列为本篇第一条,认为刚痓、柔痓都是从此条分出的。谓:病人身热恶寒,太阳症也;颈项强急,面赤目赤,阳明症也。头热,阴郁于上也;足寒,阴凝于下也。太阳之脉循背上头,阳明之筋上挟于口,风寒客于二经,则有头摇口噤,反张拘强之症。此皆痓病之形症,故首揭之,以为要领)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痓。

夫痓脉,按之紧如(音义同而)弦,直上下(上指寸部,下指尺部)行。一作筑筑而动,《脉经》云:痓家,其脉伏坚,直上下

痉病有灸疮(指经过火灸发生的疮),难治。

太阳病,其症备,身体强几几音书,短翅之鸟,欲飞先伸颈,其状即几几,此指项背强直)然,脉反沉迟(此处脉迟,不是内有寒,而是津液不足),此为痓,栝蒌桂枝汤主之。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张仲景时一两相当于13.92克,而后汉的药秤,据新修本草引苏恭说,一两又相当于常用秤的二分之一,故本书中的一两,约为现代的6.96克,合现在的药用市秤16两制,约2.25钱。 后汉的一升水约相当于现代的198.1毫升)

方解:栝楼根生津液、滋润筋脉,桂枝汤解肌表,驱逐风邪。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一般情况下,有汗小便应少,无汗小便应多,今无汗而小便少,所以说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痓,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例谓:旧方皆云咀者,谓秤毕,捣之如大豆,又使吹去细末,---今皆细切之。原为咬碎之意,今细切为宜),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方解:桂枝汤加葛根和麻黄,桂枝汤解肌,因背强是欲作刚痓的先兆,故加葛根,因无汗故加麻黄。

痓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形容角弓反张),脚挛急,必齘(音谢)齿(形容牙齿切磋有声),可与大承气汤。

按语:篇中治痓只有三方:柔痓用栝楼桂枝汤,刚痓用葛根汤,燥屎内结的发痓,用大承气汤。都是治标以救急,不是治本的主方。因为痓病多属津液暗伤,应禁用汗法和下法。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昧,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方解:卧不着席、脚挛急、齘齿等症,说明痓病已甚,故用大承气汤峻下剂以急下存津,系针对阳明有燥屎实症而言。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一作缓者,此名湿痹《玉函》云中湿。湿痹(病名,为风、寒、湿三痹之一)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湿家(久患湿病的人)之为病,一身尽疼一云疼烦,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yuě,有声无物,即打呃),或胸满,小便不利一云利,舌上如胎(同苔,指病人舌上所起的垢腻)者,以丹田(脐下部位)有热,胸上(胸间心肺部)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两者是阳气上越的症候),小便利(应作失禁解,是阴气下脱的症候)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脉经》云:病人喘。而无“湿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一字。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火攻,指火熏、温针等,这种治法易伤津耗液)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四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取八合,覆取微似汗。

方解:为麻黄汤加白术,以麻黄汤发汗驱寒,白术健脾祛湿,寒湿同治,重在微汗。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音bū,申时)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即贪凉之意)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半两(去节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右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通常一钱匕的剂量是指用五铢钱抄满药物为准,折合现在16两的药秤约五分六厘,或相当于2克),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方解:麻、杏宣肺气以祛风,薏、甘健脾胃以化湿,表里双解,风湿并治。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一两 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右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按语:此方药量,轻重不一致,显然系后人窜改,千金卷八风痹门所载此方为:汉防己四两,甘草二两,黄芪五两,生姜、白术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当是原方。

方解:防己祛风利水,黄芪益气固表,白术、甘草健脾和中,正气充足,则风邪自去。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桂枝去风邪,附子化寒湿,佐以甘草、姜、枣,外和荣卫,内健脾胃,而驱逐风邪。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方解:前方是阳虚而风湿在表,所以用桂枝,本方是阳虚寒湿在里,所以改用白术。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取六七合为妙。

方解:甘草补正气,附子壮肾阳,使里气充足,则风湿易于外泄,佐以桂枝祛风,白术化湿,扶正祛邪,表里兼治。

按语:治湿以利小便为法则,兼风的当汗出而解。风湿兼表实的,麻黄加术汤发汗以去风湿;风湿兼表虚的,防己黄芪汤益气以去风湿;风湿内外俱见的,麻杏薏甘汤表里兼治;风湿相搏之中,偏阳虚在表的,桂枝附子汤;偏阳虚在里的,去桂加白术汤;阳气与正气俱虚兼患风湿的,甘草附子汤表里同治。总之,表实的发汗不忘利湿,表虚的微汗不忘益气,阳虚的补阳,正虚的扶正,根据这样的规律,随症治疗,就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太阳中暍(夏季伤暑病,即中暑),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都是不足的脉象,弦、细为阳虚,芤音抠、迟为阴虚)。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洒洒形容寒栗感;毛耸形容毫毛竖起),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前开板齿燥(根据伤寒论为: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此处之恶寒,不是太阳表未解,也不是少阴里阳虚,是阳明里热太盛,毛窍开的缘故),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白虎汤清解暑热,加人参益气生津。

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复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一物瓜蒂汤方

瓜蒂二十个

右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方解:瓜蒂长于涌吐,借吐法得汗以驱除肌表皮肤之水湿,寓有自然发汗的用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风湿身痛一隅
三百零九、身疼痛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9)——太阳病之千金麻黄醇酒汤等方证
金匾悬解卷四 黄元御医学大全
【金匮要略】第二章第22条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