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的个体发展观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论语中知名度很高的一段话,几乎尽人皆知。不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不具有普遍意义;也有人说,孔子的话普遍适用于大多数人。
从日常中的引用来看,我们的观点是赞成后者的,也就是说孔子的话是对多数人讲的,是普遍适合于大多数人的。一方面,这是一种归纳,是对多数人情况的总结。另外一方面,这也是对多数人的一个要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自己都三十岁了,到了而立之年了,应该有所成就了,云云。
在我看来,孔子的话既是对自己一生总结性的回顾,更普遍适合于多数人。有的时候,我觉得圣人就是圣人,不同与凡人。像孔子和孟子吧,在他们那个时代一般人的平均寿命才三十多岁,而孔子寿命到达了七十三,孟子达到了八十四。如非如此,他们估计也成不了圣人;如非如此,孔子也无法总结出“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二十多年的人生感受了。孔子的研究颇类似于当今的心理学的研究,只是孔子采用的个案研究法,方法缺乏科学性而已——略作调侃耳。
心理学理论体系中有一门学问是发展心理学,把人的一生分为婴儿期(0到3岁)、
幼儿期(3到6、7岁)、童年(6、7岁到11、12岁)、少年11、12岁到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到18、19岁)、成年初期(18、19岁到35岁)、成年中期(35岁到60岁)、成年晚期(60岁至死亡),然后研究不同阶段人的心理特点。
弗洛伊德、皮亚杰等人也都有关于人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的研究,只是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人的幼年和童年这两个阶段。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分成八个阶段,并总结了人处于每一个阶段的面临的任务和对以后成长的影响,兹录于下:
阶段
阶段名称
年龄
主要任务
对今后的影响
婴儿期
出生到2岁
主要发展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婴儿如果的到满足,就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基本的信任,否则会产生不信任,即怀疑感
儿童早期
2岁-4岁
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和现实
任务顺利解决,将有利于儿童对未来社会秩序和法律生活的适应,如果不能顺利解决,儿童会产生对自己的羞怯和对他人及生活的疑虑
学前期
4岁-7岁
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本阶段又成为游戏阶段,儿童在各种游戏中体会着自我功能,而且在游戏中实现自我教育。艾里克森认为,儿童在此阶段主动性的发展程度,将与今后在工作上与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有关,如果这一阶段任务完成不好,儿童就会感到自己无用而产生内疚感
学龄期
7岁-12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这个时期儿童所形成的勤奋精神将与以后的工作态度有关,如果儿童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及其他方面的任务,就会产生自卑感。
青年期
12岁-18岁
主要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个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成年早期
18岁-25岁
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如果不能与他人或伴侣形成信任感,就会产生孤独感
成年中期
25岁-50岁
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若缺乏对下一代的关心就会有停滞感
成年晚期
50岁至死亡
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如果对一生还满意的话,就会产生完善感,否则就会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
孔子的观点与这些心理学家的观点大相径庭。
心理学家们强调的更多是个体本身的心理与行为发展和变化,而孔子强调的则更多是个体与社会之间互动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如此说的话,孔子似乎更科学一些,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嘛,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来考察人才是全面的吧。
孔子说,他十五岁开始“志于学”,直接翻译的话,就是说孔子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有人认为孔子这个年龄说的有点晚了,因为现在的孩子六岁就开始上学了,十五岁岂不是玩很多。
实际上,理解词句重点应该在“志”这个字上。“志”应有立志之意,不过,这里应该更强调发自内心的原意去做,就是说主观上积极去做。比较一下,十五岁开始热爱学习,立志要做学问,这个年龄可真不算晚。
现在的孩子们,虽然六岁上小学,十二岁上中学,十八岁上大学,好像一步一个台阶,逐渐提升。然而,天下学生之中,又有几个是自己发自内心的要去学习呢?又有几个上学的目标是为了做学问呢?他们上学的原因基本上都是迫于外界的压力,他们学习的目标基本上都是上大学,与自主和做学问几无关系。
真正开始意识到自己要学习,知道自己该学什么的时候,多数人都会在工作之后,也就是二十四五岁或者三十多岁了。甚至有人终生也没有过发自内心想学习的念头。所以说,孔子的成长还是比较早的。
孔子又说,他三十岁的时候开始“立”了。对于这个“立”字,解释也多种多有。一般百姓的理解,就是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有车有房子,有老婆有孩子,有自己的事业,能够独立自主了。这倒是基本符合现代人的规律,记得有人说,如果三十五岁还没有稳定的工作,估计这一生也难有成就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与我们现在的理解有区别。孔子的三十而立,不是要买车买房子,而是要在思想上获得独立,对事情有自己的见解。
对此,现代心理学上也是有所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人的道德发展水平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水平,分别是:
1.前习俗水平(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这以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
(1)服从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认为凡是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行为都是坏的,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
(2)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是否符合别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
2.习俗水平(小学中年级以上)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包括一下两个阶段:
(3)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平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
3.后习俗水平
该水平的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界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平、平等、个人的尊严、良心、良知、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
科尔伯格认为,一般0至9岁处于第一水平,9至15岁处于第二水平,16岁后向第三水平发展。也就是说,人在16岁之前,人判断是非主要还是遵照社会公认和权威的意志的,缺乏自己独立的见解。此后,人们才逐步能够有自己的见解。与孔子的观点结合起来,人应该到三十岁的时候能够有自己比较独立的做事原则了。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个体化”( indivduation)的概念。荣格认为,个体的精神是从一种混沌的、未分化的状态开始的。在这之后,正像种子长成大树一样,个体的精神也发展成为充分分化了的、平衡和统一的人格。做一个比喻的话,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在意识上是像众多青蛙仔一样的,大家粘连在一起。随着成长,青蛙仔分化出来,成为蝌蚪,长出后腿,褪掉尾巴,最终成为一只独立的青蛙。
荣格认为,人们很难达到完全的分化、平衡和统一(只有耶稣、释迦牟尼这样的人才可以),不过人们到中年的时候,个体化会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在这个前提之下,心理中的重要整合力量——自性(the self)才会出现。应该说,荣格的观点与孔子的观点也颇为相似,都认为人到中年的时候(古代30岁应该算中年了),才开始独立——也就是个体化较好。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到了三十岁还没有独立,没有分化。比如还不能很好的与父母、原生家庭分离的比较好,还不能有自己的主见,还依赖于父母做决定,那么就是没有达到“立”的水平,那其心理发展也就落后了。
孔子又说,他四十而不惑。其意不难理解,就是孔子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基本上把事情看得就比较透彻了,不会被外界的因素所干扰,不会轻易动摇自己的想法了。
相比较而言,三十岁的“立”还只是开始,并不坚定,有些想法自己还是拿捏不准,还很容易受到社会、亲朋好友的影响。到了四十岁,就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会轻易被外在表象所迷惑了,就会更加沉稳,更加镇定了。我还不到四十岁,不知道四十岁的情况,但是我知道三十岁的情况。
至少我是这样的,三十岁的时候,有的事情看得还是很准确的,却经不住别人的影响,容易产生动摇和改变。三十岁的时候,还很容易随波逐流,找不准自己的位置,还很容易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我想,到四十岁的时候应该不是这样了吧。当然,四十岁的“不惑”是建立在三十岁“立”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三十岁开始独立思考,那么到四十岁一样是个糊涂蛋。
孔子又说,他五十而知天命。所谓的天命一部分含义应该是客观规律吧,另外一部分含义则是主观无法改变的事情。
人到了五十岁,似乎应该收敛了,开始走下坡路了,这个时候不能再做那些不可能实现事情了。如此,有点显得保守了,不能像毛主席那样“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缺乏了革命主义的豪迈。换一个角度,人到五十,似乎确实也回天乏力了,一生的基调也就确定了。
其实,知天命不仅是五十岁才要做到的,孔子一直都在主张“尽人事,听天命”,就是让我们努力做自己可以掌控的,放弃那些不能掌控的。比如,有人立志想当官,而当官这件事情肯定不是自己想当什么就能当什么的,需要“上头”说了算,那自己只要勤勤恳恳做好工作,该走潜规则的走潜规则,然后成不成就听天由命吧。这不是一直放弃,而是一种豁达。
总而言之,五十岁的时候,应该可以豁达了。
孔子又说,他六十耳顺。就是到了六十岁的时候,孔子对于什么样的话语听起来都不那么刺耳了。就像郑人说他“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对于别人说他想丧家狗,他都觉得很有道理。这就是耳顺吧。
其实,所谓的耳顺也是内心完善、人格整合的一种表现吧。
埃里克森认为,人到了老年之后,主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也就是人在六十岁之后的老年,应该是一种圆满的感觉,而避免失望悲观。怎么才能实现这样的一点呢,显然就是追求心理成长的结果。
那么,怎么才能实现心理成长而臻于内心完善呢,我认为,就是要把少年、青年、中年一步一步过好,每阶段的任务完成好,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不少人白发苍苍依然内心不平静,怨天尤人,不满于世事,如鲁迅先生笔下的九斤老太者,其实就是内心不完善的表现。
孔子最后说,他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到了七十岁的时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会违反道德规则。此时,道德规范已经内化到了他自己的行为体系之中,社会既是我,我既是社会,物我两忘,天人合一,都是这样的境界的表达。
孔子的这段名言,也是一种发展观。
这种发展观是强调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也都有不同的任务,只有完成了这个阶段的任务,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只有每一个阶段都走得比较好,才能达到最后的与社会的完全融合。
孔子的发展观还是很先进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的奥秘(8)卦有何用
尽人事而知天命——2016年10月3日——丙申年九月初三日
曾仕强:孔子的人生之卦
第八讲:卦有何用
谢老师讲《论语》:《为政》第四章
《为政篇》第四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