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髋关节的稳定肌群——外旋肌
髋关节的稳定肌群——外旋肌

2015-11-21 脊近完美朱国苗
人体内有两个关节是四肢和躯干的连接。上肢和躯干的连接中,肩关节起着非常重要的要用,而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不仅有着其骨性凹凸结构、盂唇加深关节、韧带的限制,还有着动态结构——肌肉的保护,那就是我们常说的肩袖肌群。而作为下肢与躯干连接的关节——髋关节,是否也存在着和肩袖肌群一样的肌肉群呢?答案是有的,它们就是髋关节的所有外旋肌,止点都附着于股骨大转子上。



梨状肌、上孖肌、下孖肌、股方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六块肌肉组成了髋部外旋肌,因为其位于臀大肌深层,这些肌肉有时被人称为“深六”,由于位于深层,所以也承担着稳定肌的作用。

梨状肌很少有人缺失,大多数人的梨状肌肥厚且体积大,少数人梨状肌过薄且可以很小,仅附着1—2节骶骨。梨状肌通过坐骨大孔进入骨盆,髂骨的后部将其分为前部和上部,后面是骶结节韧带,里面是髂嵴韧带。一旦梨状肌变大且充满整个空间,就要可能压迫骨盆里的许多神经和血管。其他几块深层外旋肌都位于较梨状肌更深的位置。
上孖肌和下孖肌附着在坐骨中间肌侧方大转子上表面,大致与股方肌平行。
闭孔内肌通过坐骨小孔进入骨盆,在其侧面,闭孔内肌纤维束聚集成肌腱,因为闭孔内肌位于上下孖肌之间,所以孖肌的肌腱也在其中。虽其附着于附近的大转子处,但却远离梨状肌肌腱。
闭孔外肌穿过髋关节囊的远端一直到闭孔膜外表面的中部。股方肌在后方几乎将其覆盖。
股方肌是个长方形肌肉,纤维线是平行的。附着在股骨方形结节上,在大小转子间走行。
上述六块肌肉都具有外旋髋关节,稳定髋关节的功能,但梨状肌还具有帮助屈曲的髋关节外展的功能。
 






由于外旋肌紧张导致足外展,呈“外八字”步态,骶髂关节、臀部区域疼痛,甚至放射至大腿后侧2/3。疼痛一侧可能会产生浮肿,坐着或活动时疼痛加剧。也有可能累及坐骨神经,产生梨状肌综合症。
梨状肌的问题常出现于芭蕾舞演员,因为需要持续旋转。但因为梨状肌在稳定髋关节中起重要作用,所以也常见于一般人群。

梨状肌综合征的一个原因是在坐骨大孔处梨状肌卡压神经血管。任何肌肉发生主动收缩和缩短时,其周长会显著增加,从而使肌肉绷紧。缩短的肌纤维由于肌肉蛋白和肌球蛋白的肌丝发生重叠而使肌肉本身的直径增加,在坐骨大孔内会压迫附近的神经和血管。其中最常见压迫的是人体内最粗的神经—坐骨神经。坐骨神经受卡压后会引起大腿后侧疼痛和感觉异常,同时会出现足部麻木感,位置觉缺失,最终导致失调步态。




这些短外旋肌群翻卷形成一个向下的扭矩,特别是闭孔内肌,可在坐骨结节、骶结节韧带之下形成一个直角折弯。由于闭孔内肌及其筋膜向下扭转,可对坐骨神经产生栓系作用,从而形成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也可能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的区域被卡压。




如果在处理短外旋肌时,疼痛放射至脊柱,一般要停止处理,因为这通常提示着神经根的病损,如果在梨状肌处按压可能会使问题加重。

一般患者的坐骨神经如果在这片区域被卡压,其会存在放射至小腿的轻度麻木和麻刺感,而直腿抬高试验结果不是阳性。在松解时,如果确定被卡压后,通常会表现放射至小腿的轻度的麻木感与麻刺感。

髋外旋肌和坐骨神经痛联系非常的大,但很多时候臀小肌也能引起类似于坐骨神经痛的问题,而脊神经根性痛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所以下肢麻木是很多原因都能造成的,不能只知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下孖肌 闭孔内外肌 股方肌
干货 | 一个受伤后让你不管什么姿势都是痛的肌肉——股方肌
【每日一肌】闭孔內肌
坐骨神经卡压
臀肌三兄弟----臀大肌、臀小肌
下背部、臀腿部疼痛的始作俑者:梨状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