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顺四时养生,长夏养脾,调养脾胃好时候

顺四时养生 

中医养生之道强调

“顺其自然,合于四时”

自然界万物

生发、滋长、收敛、闭藏规律,

必需适应四季的阴阳变化。

所以人类养生的根本,

也必须顺应

四季阴阳变化的基本规律。

只有顺应四季阴阳变化规律,

人体内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才能正常,

倘若背道而驰,

必然会发生疾病,乃至死亡。



长夏适宜养脾 

眼下正值长夏,在中医定义中,一年并非四季,而是春、夏、长夏、秋、冬五季。

夏天中的长夏(阴历6月、阳历7-8月)时期应脾,就是说,此时与人体脾的观系最大。中医认为长夏属土,人体五脏中的脾也属土;长夏的气候特点是偏湿,“湿”与人体的脾观系最大,所谓“湿气通于脾”,所以,脾应于长夏。因而,长夏是健脾、养脾、治脾的重要时期。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而且湿邪易困脾胃,尤其是老年人和体弱者,最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和感冒发热、腹痛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要做到长夏养生,养脾最为关键,故中医有“长夏最宜养脾”的说法。

肾为先天之本,而脾为后天之本,脾胃的健康与我们的人体的健康长寿有着直接的关系,脾胃健康,气血充足,我们的皮肤会比较光泽,看上去容光焕发,身体会健康。而如果脾为失常,肌肤就会没有光泽,毛发会变枯黄,人的形体也比较瘦弱。中医很重视脾胃的调养,古代就有人指出“补肾不如补脾”。

根据长夏的特点,在这个时候,饮食中需要以清淡为主,温食为主。在正常的饮食中可以适当的加入辣椒用以缓解燥湿增加人体的食欲,同时对于排汗也有一定作用。有这个时候要注意少食生冷的食物,虽然在凉爽舒适的环境中对于脾也有保健的作用,但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中。



脾胃最怕什么?

脾胃有三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我们现在的许多饮食习惯都一味的去以西方的为标准,而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许多养生方法却被遗忘被唾弃。我们的胃就象粉碎机,把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磨碎,然后在肠道里吸收,经过脾的运化分配到每个脏器去。我们现在习惯于吃些生的、冷的食物,特别是在饭前吃了生菜、水果,饭后又马上吃冰镇水果,酒足饭饱后,到了半夜还点心不断。这样消耗的太多,以致我们的脾胃需要运化食物的阳气就会不足,我们给脾胃增加了负担,长久以往结果如何?

如当下发病率非常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就与我们的脾胃有关。脾胃居于人体的中焦,它摄入的水谷精微都经过脾胃的运化转变成了气血。气能生血就是脾气生血的作用,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中医推崇夏养心与脾,心脏病要从脾胃治。



长夏属湿,勿忘健脾还要燥湿

长夏天气多阴雨绵绵,潮湿,湿气通于脾,易出现脾虚。此时,脾气不足的人可以趁势补脾。9-11点;养脾。这是脾最强的时间,脾弱的人可以把午饭时间提前到11点,因为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最得力。脾最脆弱的时间是19-23点,建议晚饭一小时后吃一个水果,甘味可以健脾。


有以下症状者最需要养脾:腹胀、腹泻、倦怠、遗精、白带多、气短、懒言、韧带和肌肉松弛。

长夏的气候特点是湿气重,而湿气最直接攻击的就是五脏之一的脾。当体内湿气太重,脾脏就容易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运化水谷的功能就会受影响,一方面导致脾胃失和,使人出现头昏脑重、四肢酸懒、大便溏泻。另一方面脾湿会产生痰湿,痰湿内阻后,湿气愈发排不出去,人体内的湿气聚集得越多,人就越容易觉得困倦。再加上天气炎热,容易出汗,气随汗出,出汗过多的人阳气就会损伤,阳气受损,人就会容易感到疲惫。因此,中医四季养生理论中主张“长夏养脾”,防止湿热侵袭。



如何养脾?

自从每个人离开母体开始,直到生命终结,都必须依赖后天饮食的供养,也就是说,人这一生都要依靠脾的运化功能来供给营养物质和能量。因此,养护脾胃,健脾益气,也就成了人一生十分重要的养生手段。

1、饮食养脾

长夏吃豆,益处多多。

夏天,尤其是三伏天多吃豆,有健脾利湿的作用。适宜夏天吃的豆包括:绿豆:清热除湿、健脾。白扁豆、四季豆:健脾。赤小豆:健脾、养血、养心。红饭豆:健脾养血。薏苡仁:健脾利湿。荷兰豆:健脾益气。豌豆:滋养肝脾。青豆:滋养肝脾。黑豆:养脾益肾。以上这些豆可与大米一起熬粥,或炖肉吃均可。

此外,具有健脾胃、养后天的食品还有粟米、玉米、高粱、青棵、蚕豆、豇豆、马铃薯、芋头、燕窝、面筋、花菜、大白菜、胡萝卜、荠莱、白木耳、葡萄、桂圆、狗肉、兔肉、猪肚、羊肚、鸡肉、青鱼、鲢鱼、乌鱼、鲂鱼、白鱼、银鱼、鲑鱼等。

2、药物补脾

俗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对于平常健康人来说,总以食补为先。但对于年迈之人,或多病之人,或体虚之人,往往“食补不如药补”,或者说“药补胜于食补”,因为药物补脾之力毕强于饮食养脾。

补脾药物分为中草药与中成药。常用中草药有党参、太子参、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怀山药、芡实、莲子肉、黄精、炙甘草等,常用的中成药有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于丸、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散、资生丸、健脾丸、枳术丸、理中丸、保和丸等。以上健脾胃的中药,若能在老中医指导下选用,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3、以动助脾

中国古今许多养生家都提倡饭后散步缓行,以助脾胃消化功能,这的确是“以动助脾”的养护后天之道。千百年的养生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确行之有效,颇多裨益。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家兼养生家,以自身实践活到101岁。他在《千金翼方》中就指出:“平日点心饭后,出门庭行五六十步,中食后,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

进食后,立即卧床休息睡觉,于消化不利。古代即有“饱食勿便卧”,“食饱不得急行”之说法。食后便卧会使饮食停滞,食后急行又会使血流于四肢,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而食后缓缓活动,则有利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这就是“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的道理。

4、摩腹护脾

每当饱食之后,以手按摩腹部,也是古代养生家们的一种养护脾胃的常用方法。

食后摩腹法是:吃饭以后,将手搓热,放于上腹部,按顺时针方向环转推摩,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可连续二三十次不等。此法可促进胃肠消化功能,有利于腹腔血液循环,还能治疗一些疾病。只要持之以恒,对脾的运化功能有益。自唐代孙思邈提出:“饭后即自以热手摩腹”之后,后世养生家多有所沿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摩腹实为按摩保健法的具体应用。按摩是对身体局部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也就是明代养生学家罗洪在《万寿仙书》中所说的“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的效果。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调各器官组织的功能,使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


食后摩腹,刺激腹部相应的穴位,尤其是脾胃经络在腹部的穴位作用,使得气血循经络而运行,防止脾胃气滞,畅达脾胃气血,更加有助于增强脾主运化的功能,达到养护后天之本的作用。

5、艾灸健脾

中国传统医学里有不少神奇的东西,怪不得近代伟人毛泽东曾经这样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艾灸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

《扁鹊心法》中指出:“夫人之真气,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艾灸第一。”紧接著又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据史料记载:唐代药王孙思邈常用艾叶温灸足三里,后来活到101岁。《旧唐书》中亦说:柳公度年80岁,步履轻便,别人向他请教养生之术,他回答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使气海常温耳。”柳公度也是经常用艾灸气海以防病延年的。《针灸集成》还记载:广西有一人,“少时多病,遇一异人,教令每岁灸脐中,自后康健。”脐中即“神阙”穴,结果是“年逾百岁而甚健壮”。

由此可见,艾灸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具有温阳培元,补气健脾,强壮后天,养生保健之功。因此,古代养生学家曾说过:“若要安,三里常不乾。”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艾灸法可以调节胃肠运动,血管舒缩,肾上腺等内分泌腺功能以及血液成分,增强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艾灸法对于脾气虚弱的中老年人,还可以起到有效的保健延年作用。最常用的艾灸健脾穴位有:

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全身四大总穴之一,经常用艾灸,具有健脾胃,补中气,通经络,和气血的作用。

神阙------为任脉经穴,经常艾灸,可温通元阳,脾胃健旺。


气海------常用艾灸此穴,补元气,暖脾阳,强壮后天之本,祛病养生延年。

中医主任医师

刘化芊

辨证治疗:1.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及更年期综合症。2.心脑血管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脑梗等。3.肠胃病: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黏膜白斑、胃溃疡、食道返流性胃炎、结肠炎、结肠溃疡等。4.妇科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多囊卵巢及慢性炎症、气血不足等。5.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痤疮等。6: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关节炎等。


图文 | XIXI

编辑 |  XIX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痰多、乏力、虚胖”,湿气重!体内“死水”,一灸了之!
湿热最盛20天,中伏重点疏通这条经络!
身体发胖是湿气在作祟?中医教你简单祛湿
喝水也长“肉”?错了!你长的不是“肉”,是湿气!湿气!!!
脾胃不好百病生,中医教你小妙招,脾胃好人不老!
你湿气重吗?中医教你如何调摄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