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赏画:潘玮萱为您解析名画北宋巨然《秋山问道图》作品

巨然是江宁开元寺的一位僧人,画山水师于董源,董源与巨然所开创的南方山水画派系被后世誉为南宗画的正统,董、巨活动时间大致与荆、关相同,只是因地缘关系及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因此在表现山水时所凸现出的艺术风格具有极大的差异,从而构成了两大艺术体系,但二者在追求自然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的表现上,则是殊途同归。在丰富山水画表现技法上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巨然师于董源的同时,而又有所发展,使南方山水画派得以发展,故后世画史将他与董源并称董巨,巨然与董源同籍,亦为钟陵人(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初年曾至开封,居开宝寺。他的山水画笔墨秀润,善为烟岚气象、山川高旷之景。作画均取材于江南山水,多作矾头以表现江南山水连绵之态。他将董源所创之披麻皴加长,笔出中锋,线条圆润,加之皴笔与苔点的运用,使墨彩腾发、体现出秀润的山水画风格,如上图的《秋山问道图》,描绘了远方来客向隐居高人问道,画家借助秋山的大环境,深明禅理,将禅意融汇于大自然中,利用大自然来渲染幽深静谧、超尘脱俗的艺术气氛。

此图纵165.2厘米,横77.2厘米,绢本笔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面主峰居中,(这是宋初典型的构图方法)梳状山峦相拥合围,层层叠推,直廷至高处,虽是高峰叠岭,却没有北方画派的气势雄浑、山峰险峙之感,由于画中诸峰石少土多,因此给人以厚重之感,画的中部的群山有一谷地,茅屋在密林中若隐若现,一条林麓小径蜿蜒盘旋伸向幽谷,透过敞开的柴扉,依稀可见屋内一人座于蒲团之上,右边一人侧身对坐,应是问道之人,两人在山树为屏的环境中谈禅论道,兴致盎然。画面之下溪水清澈,坡岸曲折,树木偃仰多姿。水边的蒲草随风摇荡,草树的摇曳之姿配以水流风吹令人赏心悦目,刻出一派秋高气爽的景象。整幅画意境闲雅、布局精密,渗透着幽深、朗润、宁静、安详的静态美。

画家身为僧人,其画也处处透露出浓浓的禅意,虽在画高山密林,却墨色清丽,空谷静谧,营造出孤独、空寂、萧瑟、幽僻的氛围,使人顿生超脱俗世,澄怀观道之感,显然这是画家将参禅悟道的澄澈之心与温静无语的大自然融合成一体。《梦溪笔谈》写道: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体董、巨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视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秋山问道图》在构图上,汲取了北派山水密林重山层次井然的特征,笔墨粗放,画家采用淡墨长披麻皴,描绘出江南丘陵土复石隐的圆浑厚实之感。山头转折处重叠的块块卵石(即矶头),是巨然来借助这些石块的互抱之势来表现山脉的蜿蜒走向,且不加皴笔,只用水墨渲染,使画面清透自然。山体用淡墨烘染,在山石湿凹处则以焦墨、浓墨点苔,以此展现出江南山岭的空灵郁秀、生机流荡的美韵。画中树木连成一片却又彼此顾盼,笔法老辣、率意,加之用粗重的浓墨秃笔点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显出江南植被之茂盛,又增强了画面的跳跃感。自董、巨之后,点苔的技法逐步被广泛使用,形成了绘山水以皴、擦、点、染的技法新模式。

董源、巨然与荆浩、关仝为五代四大山水画家,而巨然在继承董源山水画的淡墨轻岚,又在画境与技法上有所突破与创新,他们共同开创了南、北方山水画派,对后世的山水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潘玮萱写於上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代山水四家:巨然画选 秋山问道图
唐宋山水画鉴赏
【欣赏】五代南唐大家巨然作品,巨经典!!!
画僧寻道佳作
五代十国“山水四家”妙在哪里?
画僧“巨然”——寓笔墨于画,相忘于笔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