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外科名医谈手术抉择: 如果我是病人 这几种手术我会拒绝接受

一位朋友家老人发现食道癌,在要不要手术、在本地小镇手术还是赴大城市的大医院手术间犹豫。当地似乎食道癌多发,老人看见、听说很多人手术后半年内故世,不愿考虑在本地医院接受手术。咨询过国内知名医生,意见很客观,第一,术后死亡并不一定是医生手术不过关,要考虑是否发现过晚;第二,从医保角度考虑,在当地医院手术比较有利。

手术的选择,对很多人来说,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自己的、自己亲人的。我父亲59岁过世时手术创口还未愈合。有没有绝对的智慧,让我们不做痛苦的抉择?

网络杂志《现代ビジネス》上看到一篇文章,几位自身年龄60岁以上的日本名医谈手术选择,虽然意见可能偏颇,但也许有些参考价值,摘译如下。请注意这里的医生们谈的是日本国内现状,国内也许情况有所不同。

着急结论肯定后悔

食道癌

◎ 带津良一(81岁,带津病院名誉院长)

我是外科医生,今天为止做了很多手术,我现在的基本原则是,肯定会伤害身体的手术尽量别做。比如说食道癌。40几岁时有病人问我,“医生,如果您是病人,这手术您做还是不做?”那个时候的我认为手术是最有效的手段,所以很有自信地回答,“当然做!”如果是今天的我,不会那样想了,手术给病人身体负担实在太大,手术后病人的QOL(Quality of Life,生活品质)大大受损。脖子以上部位的手术,术后病人的模样外观都大大地改变。

◎ 水上治(69岁,健康增进医院院长)

食道癌施术“食道亚全摘术”,切除食道和淋巴节,把胃提高与残余的食道缝合相连,是大手术,做得好不好,与主刀医生的功力有很大关系。中村勘三郎(著名歌舞伎演员)2012年食道癌手术后因并发症逝去,享年不过57岁。考虑可能发生的术后死亡、后遗症等因素,60岁以后我不会接受食道癌手术。

食道癌手术后最糟状况是无法进食、生活无法自理,只能卧床生活。但是,不少医生为了磨练功力推荐手术。要问医生自己,作为病人会不会接受食道癌手术,医生的回答肯定是“NO”。

胰脏癌、膀胱癌

手术名“胰脏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大多数医生回答,“如果我是病人不会在60岁以后接受该手术。”

◎ 赤池信(68岁,大肠癌权威,神奈川县立癌症中心)

治愈切除率底、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高,还有QOL的保障问题,考虑这些因素我自己不会同意接受该手术,宁可选择“重粒子线治疗”。另外,治疗膀胱癌时的“人工膀胱造设术”我也会回避,因为术后自我管理很难达成,漏尿是常态。

前列腺癌

◎ 石蔵文信氏(62岁,大阪大学人间科学研究科未来共创中心教授、循环器官内科)

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进展缓慢,不做手术也可能不影响活到天寿。调查80岁以后故世的男性,很多人发现患前列腺癌。最近日本国内有这个倾向,PSA(前列腺癌指示数值)稍高便推荐病人“做手术吧”,海外也有很多论文指出该手术施术过度。

脑手术

脑部体检(脳ドック,日本造语,取自船只修理厂dockyard)时发现脑部“未破裂脑动脉瘤”,病人或者会觉得应该手术治疗。

◎ 堤寛(65岁,はるひHARUHI呼吸器病院病理部長)

轻易决定手术很危险。体检过程发现脑部小肿瘤,这样的案例不少。医生可能会推荐手术,“破裂的话不得了,趁现在状况不严重做手术吧”。如果我是主治医我不会推荐手术治疗,因为据统计分析,手术死亡率约5%,10年以内破裂的概率则是1%~2%。特别是高龄病患,做手术和不做手术不改变寿命长短。顺便说一句,脑部体检(脳ドック)世界上只有日本施行。

颈椎、大动脉瘤、扁桃腺、盲肠切除等手术

颈椎手术与脑手术一样,影响神经。

◎ 秋津壽男(63岁,秋津医院院長)

颈椎神经集中,非常纤弱细致,病人“手脚麻痹”便决定手术,我基本上没有听过病人因为手术改善身体状况的案例。然而,“手术后麻痹、疼痛没有减少,似乎更严重了”,这样的案例我倒听了不少。我如果是病人,只要能行走,绝对不同意接受颈椎手术。

◎ 堤寛(同上)

我也不会接受“大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过程中,因血栓堵塞而导致脑梗塞、心肌梗塞致死的概率达10%~20%,就算手术成功,高龄病患体力不济,从此卧床不起的可能性很大。我的岳父胸部大动脉发现瘤,医生推荐手术,我问主治医,“您自己的父亲是患者的话,您推荐手术吗?”他答,“不推荐。”不愿意自己的家人做的手术,为什么推荐患者接受?不能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吗?我特别生气。

而有些手术,做的话不一定能治愈疾病,不做也不会影响天寿。如果不妨碍正常生活,是不是不手术更有利,日常会更愉快?

◎ 秋津壽男(同上)

扁桃腺切除手术、盲肠手术、胆结石手术、白内障手术,这些手术,如果我是病人,我会一直等到非手术不可的时候。本来扁桃腺的存在不妨碍日常,只是一个免疫要塞。盲肠也是,从前会在其他原因的手术时“顺便”切除,现在的认识是保留盲肠对优化肠内环境有很大作用,关于这一点有研究数据证明。白内障是一种缓慢恶化的疾病,如果不是对日常生活影响过大,选择留存现状更稳妥。胆结石也是,从前的认识是胆结石刺激胆囊造成胆囊癌,如今已经证明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只要没有发炎,随它去,一直拖延到自然死亡都没关系。

因腰痛被推荐手术,绝对不要接受

可以不着急马上做的手术,最好先观察一段时间。尤其高龄患者。搁置和观察过程,也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法。

◎ 住田憲是(71岁,望医院院長)

高龄患者很多人患有腰痛,医生们会说,“做手术吧,做完手术就好了。”我自己就是整形外科医生,我是病人的话,我不会接受“脊柱管狭窄症(腰痛)”手术。有这么些医生,为了挣治疗费,凭MRI(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X光照片断定患者需要手术。而腰痛常常原因复杂,神经上的问题,源自腰部以外因素也有可能,因为手术而加剧苦痛的患者不在少数。

囫囵吞枣医生的话接受手术,有可能改善病状,也有可能缩短性命。重大的医疗判断,还是对医生诊断存几分怀疑,慎重考虑更为妥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西医
肺癌早期的预防与诊治——MSN名医讲堂第151期
邮说医学史53:阿文左尔
小心这种癌盯上你,还是早发现、早预防的好!
洋医生“蹲点”中国医院 感叹门诊量是欧洲5倍
有了AR头盔,外科医生再也不用被手术困扰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