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父亲赵冷月
我的父亲赵冷月

作者:赵时中

  
  转眼父亲离开我们已经13年了,每当看着父亲的书法作品,他的音容笑貌就会映入我的眼帘。他对艺术的热切追求高过对生命的挚爱。

  父亲是个慈爱的人,在生活中关心家人远远多过照应自己。母亲很早就患糖尿病,父亲不忘每日叮嘱“少吃饭,多吃菜”。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起,他靠一支笔,独自负担近十人的家庭,放弃所有生活中的嗜好,埋头书桌,此情此景,犹在眼前。哪个孩子上学了,生病了,参军或者出国了,更不用说是子女结婚及生儿生女这类家庭要务,他事无巨细,每天必问。

  父亲病重期间,曾对我说:“死而无憾了,我一生实在太丰富了,可以回忆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知道这是他由衷的感叹,因为他走过了轰轰烈烈的几十年,从他七十岁在沪第一次举办个人书法展览会时的观众云集,到八旬办书法展引起书家们对其艺术导向的争议。他的立意创新已引起书法界轰动效应。直至1999年1月,在他为向上海市红十字会捐赠历年书法精品而举办的书法作品展览会上,他毕生艺术成就已经广泛得到社会认可。

  父亲六岁起随其祖父学习书法,二十岁已在嘉兴、苏州、盛泽一带设帐课徒,一生唯有两大爱好:收藏碑帖和钟爱书法,历七十余年。1988年,父亲曾书大字榜书“囊”,作品之拙趣横生自不待言,旁题五十六字令人读来更是饶有奇趣:“杜诗云:'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余少年之时,酷爱书法,每遇善本碑版,倾囊而致之,虽饔飨不继,至乐也。于今五十余年矣,偶一忆及,忍俊不禁。”其实,他的这一爱好保持直至中年、晚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父亲在沪上已属收藏碑版之较丰者,而他临碑抄帖之勤奋,更属罕见,通会历代名家艺术内涵之深广亦早为同仁所称道。自言:“一日不捉笔,六神无主。”三十余年孜孜矻矻于晋、唐、宋人法帖,王个簃见之,乃曰:“世人临写颜书者茫茫,得其蕴奥者少而又少,唯见赵氏意得之。”父亲晚年酷爱汉隶、北碑,抄临《张迁碑》、《郑文公碑》及《龙门二十品》等至烂熟,又有读碑看帖之习惯,而后意会之,故作品逐渐演变成开张疏放、古拙遒劲、奇险莫测的风格,以至他晚年毫不愧言:“博览古今者为通人。” 

  但是,父亲的艺术历程也颇为坎坷,尤其六十九岁时,他提出“松绑”艺术观,要“脱去唐、宋之铅华”,达至“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大雅之境”。其间创作之路异常艰辛,乃至书“骑虎难下”大字置镜框内挂书房墙上以自嘲。然而,他的郁闷与愤然,往往很快带给他艺术创作的飞跃。父亲善于思索,喜欢引用事物的辩证关系至书法中去,风趣幽默。父亲临池异常勤奋,悟性极高,他在艺术上始终苛刻自己,不断否定自己,他最后获得成功,我想是与之分不开的。

  曾有记者向程十发先生提及我的父亲,十发先生无限感慨,说:“他是个好人。”十发先生特意写了“大智大雅”四个大字在追悼会上赠给我的父亲,他回答记者:“赵冷月先生用心在写字,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这是书法的最高境界。”

  今年是父亲诞辰100周年。我们将于6月27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为父亲举办“海上明月——赵冷月百年诞辰书法展”,年內还将向父亲的家乡浙江嘉兴捐赠百幅书法精品力作,以了父亲未尽之心愿。 

     2015年06月16日


赵冷月与盛泽:

    1915年3月15日生于嘉兴塘汇街,4岁时由母亲启蒙识字,祖母教授书法,6岁入私塾。1934年20岁时随父母迁至盛泽许家弄,开设“冷月书法学堂”,课徒20余人。24岁时返回嘉兴开办“鸳湖礼品行”,其时实则常住盛泽,以奉父母。1942年重回盛泽开办“冷月书法学堂”,门生更多。1946年起住苏州,1950年36岁时与绍兴大户许氏结婚,婚礼也在盛泽举办。同年落户上海,直至2002年11月2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摘自赵冷月年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冷月:好的书法作品只有意趣不同,没有古今之分 | 大米艺术
赵冷月的书法
浙江嘉兴中国书协上海分会副主席 赵冷月 书法作品
赵冷月---现代书法
行笔顿挫起伏流畅,线条宛若蛟龙,书作浑厚潇洒、点画凝练
【艺术人物】赵冷月:三次“逃离”和晚年变法的书法先锋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