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学生数字化读写特征研究 ——基于“数字化阅读”在线课程的调查

作者:王梦倩 1    郭文革 1[通讯作者]    罗  强 2         高  洁    乔  博 1

单位:1.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

         2.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3.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文章授权转自:《现代教育技术》2020年第8期

※ 基金项目:本文为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18年微监测、微调查课题“中学生数学素养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王梦倩 

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在读博士


中学生数字化读写特征研究

——基于“数字化阅读”在线课程的调查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Digital Literacy”在中文语境下有两种译法:第一种是“数字素养”,此译法关注结果,指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即个体在数字环境中基于在线资源的读写能力[1];第二种是“数字化读写”[2],此译法关注实现文化素养目标的过程和方式,即个体参与一系列嵌入在特定背景或活 动中的涉及数字工具和媒体的实践[3]。实际上,“数字素养”与“数字化读写”是一体两面的关 系。在本研究的“数字化阅读”在线课程中,“数字化读写”具体指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时在获取 信息、理解信息、表达信息、沟通信息四个维度方面的实践。


数字化读写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基础教育领域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者开展了一系列数字化读写教育项目,如探索建设了“数字文化创作”[4]、“数字素养理解教育”[5]等校本课程;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以培养学生的数字化读写能力,这些教学实践主要聚焦于语文学科[6][7][8]。而数字化读写教育不应局限于语文学科,施歌[9]建议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结合各学科特点,系统融入数字素养的教学内容;此外,也有学者探讨了数字素养教育与艺术教育[10]、影视教育[11]相结合的可能性。

(完整内容见下图)


 研究情境

北京大学数字化阅读实验室基于互联网教育传播模型开发了一系列主题式“数字化阅读” 在线课程[15],并与江苏省某中学合作,于 2015~2017 年间开展了以学生远程自主学习为主的数字化读写教学实践,共开设课程 9 门、33 期次,分别是:“系统思维与科技创新”(A)、“诗歌:从荷马到鲍勃·迪伦”(B)、“日常生活背后的学术研究”(C)、“将世界绘进地图”(D)、“创新 思维培养”(E)、“成长为更好的大人”(F)、“动画:创新背后的工匠精神”(G)、“汉字五千年” (H)、“用诗歌表达爱与美”(I),选修学生人次达 1122 次。

(完整内容见下图)

 研究设计 

“数字化阅读”在线课程积累了体量和维度较为丰富的课程成绩数据、学习行为数据、论坛文本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为分析学生的数字化读写特征提供了数据基础。本研究根据不同主题课程的特点,综合采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以及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学生在获取信息、理解信息、表达信息、沟通信息四个维度上的实践特点和能力表现,各分析维度所对应的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如表 1 所示。 

(完整内容见下图)


研究结果

1 获取信息的特征 

在E课程中,几乎所有学生平均每模块浏览了 1次以上视频,绝大多数学生平均浏览每个视频2~3次,可见学生的视频阅读参与度较高,多数学生会反复浏览视频。几乎所有学生阅读了至少 2 人的发帖,绝大多数学生浏览帖子数为5~10 个,可见学生的社交阅读参与度较高。在该课程“最喜爱的教学活动”排序中,讨论(23%)排在作业(10%)之前,由此可推断讨论营造了社会性学习环境,学生社交阅读的积极性较高。此外,学生的视频阅读参与度和社交阅读参与度显著正相关(cor=0.41,p<0.01),说明视频阅读参与度高的学生浏览他人发帖也更多。

2  理解信息的特征 

3  表达信息的特征

4  沟通信息的特征

5  数字化读写特征与学科成绩的相关性

(完整内容见下图)

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发现:学生从视频和他人发帖中获取信息的参与度较高,且视频阅读和社交阅读参与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学生理解信息的整体能力水平较高,普遍能从视频中获取关键信息。在表达信息方面,学生文字表达所反映的批判性思维水平较高,但整体上缺乏“基于证据表达” 的思维,表达的准确性和澄清意识较弱;较多学生缺乏视觉思维,不能调动色彩、图形、图像等视觉要素绘制信息图;多数学生对于吟诵任务的接受度较低;学生对于动画制作的接受度很 高。此外,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与绘图表达、动画制作能力显著正相关,而与吟诵表达能力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沟通信息方面,沟通的频度和广度一般,学生的沟通行为存在明显的互惠 效应和时间效应。总的来看,学生的数字化读写特征与语文成绩显著正相关。

1  单一文字读写与多元

2  信息的“ 质 ”与“ 量

3  基于论坛的同伴互评设计

(完整内容见下图)

1

END

1

编辑丨周利

审核丨羊子轶

声明:此文系转载,仅作为分享用。如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为经典阅读? 考题来启迪
信息类文本如何读? 怎么教?
专题:阅读素养测评 | PISA阅读素养观的关键特征及启示
新课标会带来怎样的新阅读?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
高中生跨学科阅读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