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虎岭的太极拳为什么撅臀弯腰,可懂拳的人却说他的拳打的非常好?



撅臀弯腰,武艺不高。这是武术中的一句谚语。也是很多教太极拳的人,练太极拳的人经常挂在嘴边,进而来规范自己和评价他人的一条重要标准。

可我要是告诉各位,太极拳的功夫恰恰是这样才能练出来的,你能接受吗?我可以肯定,很多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而且还会对此颇有不屑的嘲讽之词。而这,就是太极拳发展到今天失真的一大悲哀。

在网络上有一个人的视频现在很火,懂拳的人都赞叹他的太极拳打的真好。可若是不懂拳的人看了会很奇怪,这不撅臀弯腰了吗?怎么都说他打的好呢?

其实不仅是不懂拳的人为之不解,就是懂拳的人虽然能看出他打的好,也未必有几个能说得明白他到底好在哪里?今天我就来说一下他的拳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要这么练。大家看看自己是不是也这么认为的。

首先,董虎岭作为一位太极大家,太极拳师承其父。其父董英杰是杨澄甫的得意弟子。他是不可能不清楚杨式太极拳到底怎么练的。或者说,到底是直着身子练还是不直着身子练,他比太多人都清楚的。因此,他这么练当然不是错的。

另外,当大家看到杨澄甫早年的太极拳照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大吃一惊的发现,杨澄甫竟然也有撅臀弯腰的“问题”。

显然,杨澄甫是不会练错的,而董虎岭和他极为相似的拳势自然也是不会错的。既然没有错,为何杨澄甫到了后期的拳势就不是这样了呢?

无论人们怎么猜,其实原因很简单。杨澄甫后期的拳势以及推广向外界的练法(如他的著作《太极拳体用全书》)是以养生健身为侧重,并非实战为侧重。

也就是说,他早起的拳照和董虎岭的这种练法其实都是实战型的太极练法。反过来说,如果不这么练,太极拳就不存在能够实战的可能。为什么说这样是实战的练法呢?这还得从这么练的内在原理来说。

太极拳的实战特点不是有引进落空,舍己从人之说吗?这八个字随着太极拳按照养生练法发展到现在,无论如何阐述和演示都已经与过去的意思截然不同了。

因为现在的太极拳都是建立在身体正直,甚至是笔直的基础上来练和来谈如何使用的,所以,都停留在手臂基础上的引进落空,舍己从人,而不是身法上,甚至是步法上的引进落空,舍己从人,不丢不顶,随曲就伸。要不怎么说失真呢!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的明白这个事。我再把董虎岭的推手视频发上来。在视频中,董虎岭体现了用身法变化而随曲就伸的不丢不顶,顺人之势,引进落空,舍己从人的使用之法。

正所谓,拳怎么练就怎么使,想怎么使就怎么练。董虎岭的练法和用法是紧密联系的,所以他练拳才不是身子笔直的,他在推手的时候才能基于平时习练中的身法柔顺灵活来接对方的攻击。本门的练法称这种技术叫做“吸合力”,“含化力”。杨班侯称之为“吞”。他在留下的歌诀“吞吐开阖问刚柔”指的就是这个。

在大家看到这里有些明白杨澄甫,董虎岭他们为什么这么练拳的道理之后,我再给大家说一说董虎岭这个练法为什么不是撅臀弯腰,以及他的练法里都藏着哪些奥妙。

第一,得要正确认识到底什么是弯腰。

我们每个人平时的腰椎处都是内凹的,这可称之为内弯。在太极拳的练法中有松腰一说。实际上,松腰就是改变腰椎的这个胜利内弯,使之填平而不弯。

现在很多练太极拳的人,身体都是笔直的,这样的身形,他的腰的内弯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当前最常见的现象。腰越是前凹,臀就越是后翘(撅臀)。

除此之外,如果松腰,也就是所谓的命门外突做得过了,形成外突,那么也是弯腰的所指。真正的松腰就是命门轻轻松开后移,把凹处填平即可。只要是填平,臀自然就会回收而不外撅,一试即知。

董虎岭的练法很多时候都是身体前倾而不正直,可是他的腰是填平的。前倾的好处有两个。一是有助于攻击的,二是拉长和对方的距离有助于防守,吞劲。

像现在很多推手弓身子的方法就是这个原理。凡是笔直练太极拳的人对上这种推手的就都无计可施,且非常吃亏。当然,很多这样推手弓身子的人虽有其形,但却无后续的太极技法。所以就出现了顶牛、拉扯、摔跤的情况盛行。

然而即使如此,单单从弓身推手占先机的角度而言,大家就能明白为什么过去的太极拳的身形是这样的了。不仅杨式太极拳是这样,就是吴式太极拳也是这样,老的武式太极拳也有很多式子是这样,我们李式太极拳仍然是这样。因为,过去的练法在身形上从实用的角度都是这么练的。

第二,董虎岭的下盘非常的好。

他的拳之所以看着犹如惊涛骇浪(与他的身法的变化大有关系)中的一叶小舟,可却又给人以有惊无险,固若磐石般的感觉,这都是与他极好的下盘功夫息息相关的。

他的膝关节可以在完全承重的情况下还能加大角度的弯曲,这就使得他在推手的时候能更好的卸力。因为,太极拳的收放,化发是整体的作用,这个整体在太极拳当中又称之为“九曲珠”。即肩、肘、腕手、腰、胯、膝、踝足这九个大关节的圆活如珠。

每个关节要练得都能随曲就伸的圆转,进而九个关节要整齐划一的做到圆转,就如一串珠子,碰任何一个,其它八个都会呼应而动。太极拳练的是整体之活是这样的。而现在社会上的身体笔直的练法是绝对做不到的。所以,配合好了的来劲能化,不配合的来劲就化不开了。

第三,董虎岭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立身中正。

现在社会上的太极拳的立身中正就是身体要笔直,犹如做操似的。这样做当然好看,可是好看不实用。不仅不实用,还因为身体的笔直(实际是僵)致使中节不活,进而造成上下两节分家。

真正的立身中正是指周身的平衡,是在动态的移动当中,无论如何的变化,例如受到对方的突然袭击时,自己的周身柔和顺遂的变化都能保持平衡。中正说的是这个意思。

而立身这个词又是谁规定的说的是身体笔直?身体任何姿势下的站立都可称之为立身。这就犹如单鞭下势,海底针,进步栽捶等等拳势也是立身的体现。所以,立身并非指站立竖直。因此,董虎岭的身体不竖直是完全正确的,而他也诠释了即使不是现在这样的身体竖直,可是他的一举一动给人的感受却都是处于动态平衡(中正)的。

所以,现在的人不仅错误的解读立身中正,而且还以这种错误的作为正确的标准来看与之不符的就都练的不对。其不知错的反而是自己。

第四,董虎岭练的是周身开合劲。

现在人因为前面所说的原因(主要是身形上的误区造成的)是永远无法练出董虎岭的那种劲的。

董虎岭的这种劲因为周身三大节,九小节都是活的,所以,气遍周身,节节贯穿,无所不到,劲贯手足。所以给人以劲气鼓荡饱满之感。

他不仅形成了周身的整体劲,还贵在“开合一定间”。他的劲合(聚集)的时候能集于一个点,劲开的时候能从这个点好似后浪赶前浪一般绵密而至。

如果说董虎岭的太极拳风格,还莫若说是1929年以前的太极拳风格。因为那个时候的太极拳都是这么练的。例如李英昂、董英杰、陈微明、田兆麟、常云阶等等都是这样的练法风格。从杨澄甫改革他家中的太极拳向养生怡情上开始才逐渐不这么练了。至今越发展越离谱(与太极拳古谱的理法越来越偏离)。

最后,我相信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弄清楚很多的不解,以及调整之前的误解。时代发展到今天,养生,健康的确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并不是非得按照实战的练法来练太极拳。可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更多的是想告诉大家过去的太极拳到底为什么这么练,而我们即使不是为了实战才学太极拳,那也要从中思考如何把太极拳练对,进而对身体好。

我们拾掇“逝去的太极”绝不是一种倒退,而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如此才能真正的做好太极拳的发展。

作者简介:薛文宇,珠海市文宇太极文化研究院院长;道家青城派南宗第36代传人,师承张德学;武当隐仙羽化犹龙嫡派第5代传人,师承陈庆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太极拳第5代传承人,师承郑昭明;国家级智库《世界太极拳蓝皮书》编委委员;中国老年健康委员会太极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运动处方专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析“太极拳浑身是手”
太极功夫三层九段论(下)
第805期 | 真正太极拳五层功夫,你在第几层?自己对照一下吧!
舍己从人的秘密:李亦畬《五字诀》集解(五)
如何学会太极推手的“舍己从人”?
太极拳技击十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