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人普遍不知道中英思维的本质区别(下)
userphoto

2024.02.13 北京

关注

英语是现代科学型思维的语言,中国人普遍不知道。由于没跟中文做对比,老外自己也不知道。直到Liston在同时精通中文和英语两门语言的前提下,从各方面做了深入对比后,才发现这个思维层面的本质区别。主要包括5点:

---------------

接上文:英语有2个与中文区别巨大的地方,跟进化程度无关,仅是思维模式不同,但同样让中国人头痛或头晕。

4、单词个个独立设计

中文词汇是围绕一个基点,再拼叠而成的。比如医生,要特指就加字,内科医生、外科医生、牙医、兽医,一目了然,好懂易记。但英语词汇个个都独立设计,这一串医生是:doctor、physician、surgeon、dentist、veterinarian,不管是听声音还是看文字,都没有任何关联。星期,中文只对数字有变化,英语是7个不同的单词。月份,中文还是只对数字做变化,英语是12个不同的单词。对于“背单词”的中国人来说,背的负担变得无穷大。

正因为这种对比很明显,有些人认为中文是高级语言、英语是低级语言。但一门语言是高级还是低级,不是仅看某个局部就能判断的。即使只看词汇的构成方式,以上也不是全部情况。

在18世纪的近代科学发展出来后,产生了大量科技方面的新词汇,很多都有明显的规律。比如electron 电子、neutron 中子、proton 质子、photon 光子,后缀一样,而前缀的含义很明确,同样好懂好记。而中文词汇并不是个个都有规律的,江河湖海这一串,看文字是有相似点,但听声音是jiang、he、ho、hai,也就是变成表音文字之后,同样个个独立设计。原因是,江河湖海这些汉字,自古就有,发音已经用开了,不会再修改。

这样就可以推测:英语所继承的几代前辈语言就已经进化到了单纯表音阶段,古英语从单纯表音起步,经过一千多年的自然发展,声音变得非常完善,但每个单词彼此区别很大。尤其很多单词是从其它语言拿来的,发音更是五花八门。在英语法语共存期间,同一个含义英语法语都有,那就两个都用,ill 和 sick 就是这么来的。一直到近代,才由现代科学的思路进行人为控制,发明了一些规律明显的科技类单词。

而中文,由于有汉字这个表意因素的存在,声音不重要,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同一个词汇在各个国家的发音各不相同,后来各个朝代的发音也不一样,现在语文课本上说“说、骑、呆、单、度”等有两个读音,就是这种历史遗留现象。中文又被文言文控制着文字读写,导致两千年的时间几乎没有任何进化,到了清代依然只有很少一些词汇,也就是《红楼梦》里使用的那些。五四时代引进了大量日式词汇,除了近代科技方面之外,至少一半是补充缺失的日常概念,比如暗示/悲观/必要/参照/承认/规则/简单/节约/具体/绝对/肯定/空间/劳动/内容/能力/商业/身份/时间/条件/图案/现实/效果/液体/印象/运动/主动/主观等等,现代人如果不使用这些词汇,根本无法讲话,结果这批日式词汇占到现代汉语常用词汇的70%。中文的原有词汇,月份倒是一直这样用着,但星期是外来概念,各种医生也是外来的新概念,太多我们现在用着的常用词汇都是。新产生的概念造词时人为干预明显,就显得很有规律。

因此英语的多数单词个个独立设计,是由于多数都是自然产生且用了很长时间的,近代科技词汇则有了明显规律。中文大量词汇有明显的规律,因为都是近代人工添加的,古代自然产生的那些除了在象形的汉字上相似之外,发音同样是个个独立设计。那么,你觉得谁高级谁低级?

而单词的个个独立设计,仅是从中国人眼里看到的结果,英美人根本不觉得。因为从小听声音听会了,而单词是音形对应的,看着文字拼一拼,就跟声音关联起来,既轻松记住了字母串,又自动获得了音形对应能力,以后单词一直会拼写。因此老外眼里的单词只是一个记音符号,没有什么独立不独立的问题,学26个字母,再稍微熟悉一下文本,英语文字的读写就学会了,三个月搞定。

相反,汉字个个独立设计,音形分离,每个都要学,几千个常用汉字老外固然学得头痛,中国人自己以母语水平开始学,也要学好几年,而且成年后还经常读错字音、提笔忘字。汉字键盘输入用五笔还是拼音?中国人就是纠结

中国人嫌单词记忆负担重,只是由于抽离了声音而把字母串当乱码背才这样,缤纷学员学好语音原理后,跟英美人一样能听音写词/听音记词,不觉得记忆负担重。而真正记忆负担重的,是汉字,中国人自己也累得够呛。你在死背单词、抱怨单词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汉字自己的问题?

既然单词仅是记音符号,那从文字角度比如词根词缀来找规律、挖含义的搞法,就是椽木求鱼了。英国人创造单词的时候,只考虑声音根本不看文字,只不过由于一些单词有共同的音串,在文字上会碰巧也有共同点,就形成了词根词缀的后果。但词根词缀对单词的控制远不如汉字的偏旁部首,而且跟单词发音规律严重冲突。越挖词根词缀,越搞不清单词发音规律,也就越无法形成听音写词、听音记词的能力。至于从词根词缀来挖单词的含义,也就长期被象形文字控制思维且善于凭空幻想的中国人这么干。英语文字是记音符号啊,哪里有含义在内?你能从jiang、he、ho、hai这一串拼音里找出含义来?

中国人一方面受制于象形文字,一方面受惠于近代新词汇,以为词汇就该彼此有关联、简单拼叠的,韩语词汇就是这个思路,而且70%来源于汉字词汇,中国人学韩语很愉快。中国人以同样的重文字、简单拼叠成词的思路来学英语,必然学得一头雾水。单词老记不住,大家就专门背。努力背了还是记不住,那就搞些词根词缀法、联想法、谐音法、看图法、沉浸法等各种鬼名堂,结果呢?鬼名堂就是鬼名堂,依然最多记个临时、应个考,然后迅速遗忘。要学会英语,就得按英语本身的思路来对待,学真正的英语。

5、单词的词尾频繁变化

大家对英语单词的词尾变化应该都有印象。

She's decided not to accept the job. /accept 动词

He had to read a canon of accepted literary texts. /accepted 形容词

Air pollution has risen above an acceptable level. /acceptable 形容词

These exercises will result in your being able to hit the ball quite acceptably. /acceptably 副词

Consumer acceptability also has to be considered. /acceptability 名词

Social acceptance is important for most young people. /acceptance 名词

He is charged with accepting bribes from a firm of suppliers. /accepting 名词

如果仅是背单词,accept 倒也就这一个,问题不大。一旦涉及到具体的句子,居然有这么多种词尾变化,中国人要晕死。听读尚可猜猜含义,但如果自己说写输出,根本不知道怎么变化,句子组装不出来。于是又有很多人说中文就是高级,词汇从来不形变,好记好用。

中文词汇真的从来不形变吗?

中文根据不同的场景分别说成:科长/处长/局长/部长/导演/指导/编导/主任/主管/董事,英语全部统一为 director。

中文根据年龄和身份分别说成:叔叔/伯伯/舅舅/姑父/姨父/表叔,英语永远是 uncle。

中文根据具体的形态分别说成:遗迹/遗址/废墟/遗物/文物,英语就一个说法 ruin。

中文根据材质和用途分别说成:面罩/面具/面纱/防毒面具/面膜,英语只有 mask 一种。

中文根据结果而分别说成:记录/录音/录像/光盘/碟片/录音机/最高记录,英语只有一个 record。

中文在不同场景频繁变脸:能量/权力/资源/力量/能力/法力/魔法/电力/电量/功率/影响力,英语只有 power 这一个。

你看出规律了没有?中文的同一个含义,在各个句子中也是频繁变化,只不过跟英语比起来,有一点小区别。英语是同一个单词做字母替换,目的是区分词性或语态,起的是语法作用。中文词汇的汉字无法替换笔画,就把整个汉字替换掉,目的仅是区别细微的含义,词性由句子中的排列位置而决定,因此仅起含义作用。那你就可以明白了,中文和英语都喜欢折腾局部精细变化,谁也不比谁消停。中国人学英语,被各种单词形变搅得晕头转向。英美人学中文,同样被大量局部碎词搅得晕头转向。

英语是全局思维的语言,含义有变化时,英语是让单词本身做含义扩展,而不创造新单词。但老这样不变又失去了折腾的乐趣,由于局部替换字母很方便,英语就开始折腾字母替换,折腾出很多的多余形变。acceptance 和 acceptability 都是名词,估计是不同的人各折腾各的,比如两部小说各用一个,英语字典就把两样都收集起来了。如果细心你会发现,很多单词的某个词性变化状态仅出现在某个文学作品里,大众从来不使用的。而近代产生的一些新单词,往往不再做各种繁琐的形变,而是 accepting 当名词/进行式,accepted 当形容词/被动式,既简单易用,又没有别的形态来冲突。可惜太多单词早已用开了,人工创造的有序情况很少。咱们只能希望英语能继续改进,哪天把那些乱七八糟的词尾形变单词都删掉。

中文是局部思维的语言,含义稍有变化就创造一个新词汇,不断不断造,同一个含义包含一堆局部碎词。每个场景挑选不同的局部碎词,跟英语的词尾频繁变化比起来,半斤八两。如果只是局部碎词多,最多也就是用的时候麻烦一点,但中文的问题是:大多数词汇只有一堆局部碎词,而缺失根词汇,那么在使用的时候,就不是麻烦而是头痛了。sister,中文总要先把姐姐还是妹妹纠缠清楚,不然没法讲话,如果half sister,更要纠缠是同父异母的姐姐、同父异母的妹妹、同母异父的姐姐、同母异父的妹妹。brother、parent、chamber、agent、show、artist 等太多词汇都是这样要先纠缠细节才能开口。词汇含义的麻烦,在语言上是最大的麻烦,因此老外学中文永远没可能学得多好。相比之下,英语只有麻烦而没有头痛,因为仅限于语法形变,而语法规则既明确又有限,用熟了连麻烦也不觉得了,中国人是可以把英语学精通的。移民孩子本来对中文会一点,不太熟,接触英语之后,发现语言居然不是全象中文这样广泛纠缠细节而是可以象英语这么简单易用的,于是大幅度向英语倾斜了。那么英语和中文,谁高级谁低级?

中文语法语音汉字都是小问题,词汇含义古残才致命

中国人以死背的方式学英语,还要背一串形变词,背单词的负担又加重了。但英美人根本不是这样学英语的。真会英语且用熟之后,就跟中国人对各个场景的中文局部碎词都能用对一样,英语的形变词也是可以用对的。但大前提是:真正会英语,而且要语感非常强才有多余的精力来关心这些细节变化,或者才能记得住。自学真英语只能获得一点微弱的语感,太多问题顾不过来,太多细节变化记不清、讲不好,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普遍认为把英语当外语学永远无法学到跟英美人一样精通地道的原因。

英语的表音系、词汇含义全局、语法是现代高楼3个特点,让习惯了原始直观思维的中国人无能为力。单词个个独立设计、词尾频繁变化2个特点,让习惯了中文思维模式的中国人感觉别扭。这些无力感与别扭感,是学韩语时不存在的。除了这5个主要特征之外,英语还有很多让中国人陌生的地方,比如语音的顺口调整和个性化发音、两种基本句型的思维缠斗、介词到处掺和、动词神通广大、各种灵活应用和习惯表达,汇总起来,英语就是一个动态大迷宫,随时随地风云变幻,没有任何一点是确定的,或简单直观能拼叠的。中国人喜欢在一个确定的地点做内心幻想,自己要静止不动,享受的是畅谈天下、指点江山的掌控感,中文持续两千年没变过,书画一家、汉字拼叠诗词、语音简单清晰,让多少中国人自信又自豪,却不知道两千年不变的结果是语言严重落伍于社会,同时控制着中国人的思维也难以进化成现代人。尤其致命的是,面对英语这种紧跟时代同步进化的现代成熟语言时,就象被卷进了龙卷风里,看不清、静不下来、出不去。精力用来头痛都不够,啥想法也没了,更没有任何享受,只有无穷无尽的受刑。

中国人学英语很痛苦,大家以为是背得困难、记不住、信息量大、文字抽象、声音含糊、句子长难、语法复杂这些局部障碍。这些都是问题,但都只是表层的现象,中国人学英语的痛苦根源,是思维层面的,缤纷英语把这个现象叫做“母语防火墙”。穷山沟乡民越执着于乡村原始简单的生活方式,混大都市越艰难,中国人越执着于中文简单拼叠的原始直观型思维,学英语越痛苦。有些人小时候接触过英语,思维上倾向于现代科学型,长大后学英语的痛苦明显减轻。有些人成年后把思维调整为全局抽象型,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学英语也明显更容易。

中国的千万种学英语方法/流派,或者翻译思路,学校英语课或培训班,成年人自学,带小孩子学,出国留学或生活,外教陪练,等等各种情况,仔细分析后你就能看到,普遍都是用原始直观的中文思维来对待英语:捆绑中文词汇来背假单词/背形变/背字典、把英语解密成中文意思了半猜半懂、把单词按语法规则排排坐搭积木挤出个烂句子、重文字轻语音、挖词根词缀、以听写的方式蛮听硬听捕捉单词声音、背几十个句型后做局部替换。大家自以为在学英语,却不知道学的根本不是英语,而是篡改异变后的僵尸英语,个个学得既差又头痛。

极少数人误打误撞而学真英语,直接听懂而不猜中文意思、自动记忆而不刻意背假单词、重声音听说而少看文本,就能很快学会一些。有些人真假英语掺和在一起学,耗的时间久、痛苦也多,不过也能学会一些。但这些低水平很难再提高,毕竟中文思维已根深蒂固,无处不在的干扰着学英语。太多人根本不知道被干扰,只知道卡在半吊子水平,发音有明显的口音、听力提不高、词汇量上不去、记忆力差、句子很难讲地道,真英语假英语各种方法试遍,怎么努力也永远到不了英美人那样的母语水平。

有人说“英美小孩把英语当母语,是自然习得而能精通;中国人把英语当外语,只能学习而不能习得,因此最多学成半吊子”。但是,中文的“学习”与“习得”两个词,不就是同一个含义么?局部碎词而已。学外语也是学,也母语也是学,各种知识/经验/能力/学科/填鸭死背也都是学,全都是在生理结构成长之外而针对头脑的后天学习。有些人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英美小孩轻松学好了英语而中国人死也学不好,就发挥中国人一惯的胡扯与玩文字游戏的特长,非要装逼成“习得”两个字来描述英美小孩学母语,而认为中国人学外语不是习得而仅仅是学习。常有人说“我三天没吃饭,只吃了几个馒头”,那么很多西方人终身只吃面包烤肉青菜那些,应该从来没吃过饭。有些人则相反,认为学外语是“习得”,成天“二语习得原理”之类扯得高深莫测,而以为母语是天生就会的,“人类只能听懂曾经听懂过的语言”、“中国人无法直接听懂英语,只能转化成中文才懂”。那么,英美人能听懂英语肯定是打娘胎里就在基因层面编好了程序代码,所以能够“最初曾经听懂”且后来一直能听懂,而中国人既然出生在中国,当然只能听懂中文而老听不懂英语。还有人认为儿童学母语是学语言,如果有人主张成年人学外语也可象小孩子一样直接听懂,那肯定是营销号的骗人手段,只有死背苦练、练解密转码、多啃文本这一套才是中国成年人学英语专属的科学正统方法。更有一些人思路奇特,说“生病了如果不打针不吃药是好不了的,中国人学英语如果不背单词不背语法是学不会的”,难道中国人不会英语等于是病了?只有英美人才是健康的?如果你有心多看看知乎的各种英语答题,会发现太多人有着极强的幻想能力和幽默感,成天在网络上耍宝。

转载自缤纷英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思维导图学习英语单词[栖息谷]
Deep Rising English - 中国人为什么聪明---中英文化对比
中文和英文应对知识大爆炸对比,中文思维才是英文的未来!
英语教和学乱象前言七第3:中国人学英语是我们思维层次的降级
英语词汇速记12:单词速记,奇速英语思维导图串记
俞敏洪:报“天价”补习班?不如背熟这14张图,次次不下140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