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纳博科夫的文学高度只有博尔赫斯才能企及|略萨
∞《谎言中的真实》,云南人民出版社
洛丽塔使得纳博科夫既发了财又出了名,但是围绕着洛丽塔出现的闹剧却给这本小说带来了至今尚存的误解。今天,这位小美人很可怕地向40岁靠拢的时候,应该给她安置一个合适的位置了;也就是说,安置在当今十分敏锐而复杂的文学创作界中。这样做当然不意味着该书已不再是一本挑逗性的书了。
尽管这本书的最早读者只注意到了它的挑逗性而不是别的——对于今天任何一个普通敏感的人都是明显的东西——但了解一本真正有新意的作品为着得到公正的评价而遇上如此多的反对仍然是有教益的。事实是,四家美国出版社拒绝了《洛丽塔》的手稿,以后,纳博科夫才把稿子交给了奥利匹亚书局的莫里斯·吉洛迪亚斯,这是巴黎一家出版英语书籍的出版社,曾经因被控出版淫秽读物和伤风败俗而受到大量的批评和查封并因此而出了名(该社的出版书目是廉价色情书刊与纯正艺术书籍的荒唐杂烩,比如,亨利·米勒、威廉·波罗斯和詹姆斯·P·唐利维这些真正的艺术家都在这里出过书)。《洛丽塔》于1955年问世;一年后,被法国内政部长宣布为禁书。而在此之前该书已经广泛流传了——格雷厄姆·格林发动了一场论战,宣称该书是当年的最佳书籍——“极可恶的小说”的光环一直笼罩着这部作品,它长期不能摆脱这顶帽子;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可恶”,但不是像人们理解的那样。可只是从1958年以后,当美国和世界上十几家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的时候,该书才产生了远远超过其读者范围的影响。在很短的时间里,“洛丽塔”这个新词就传遍了世界,并且具有这样的新概念:不知不觉就获得了解放的小妇人,又是革新当今风俗的潜意识象征。在一定意义上,“洛丽塔”成了开创性的标志之一;毫无疑问,也成了性忍耐时期开创性的事业之一,即:在美国和西欧的青少年中的种种禁忌烟消云散了,到了60年代这一解除禁区的运动达到了高潮。“小美人”这个词(按照一种听觉的理由,它没有原来那个新词 the nimphet 任何邪恶和煽情的含混意思)并非同纳博科夫的人物一道诞生的。毋庸置疑,这个词一向存在堕落者的梦中以及青春少女盲目而颤抖的渴望中;习俗和道德的进化使这个词以不可抗拒的方式得以立足。但是,它借助小说丢掉了模糊的面纱,有了具体的形象,脱离了紧张的秘密状态,获得了合法的公民权。
纳博科夫的一部小说挑起了这样一场大乱,污染了千百万人的行为,并且成为了现代神话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本身无论如何就是一桩非同寻常的大事。因为很难想象在本世纪的作家中有哪位作家对大众化和现实性的偏爱是少于《洛丽塔》的作者的(他写道,“纯粹的现实”这个提法,如果不加引号,那几乎是毫无意义的)。
∞
1899年,纳博科夫出生在圣彼得堡的一个俄国贵族之家里——他的祖父曾经担任两代沙皇的司法大臣;他的父亲是自由党的政治家,在柏林被一些拥护君主制度的极端分子杀害——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纳博科夫青少年时期受过细致的教育,这使他成为一本掌握多种语言的“活字典”。他有过两位英国保姆,一位瑞士女管家和一位法国家庭教师;他曾经在剑桥大学读书,后来由于十月革命的缘故,流亡到德国生活。尽管纳博科夫最大胆的书(《微暗的火》),直到1962年方才问世,但在《洛丽塔》出现时他的主要作品都已经出版了。作品的范围很广,但几乎鲜为人知:小说、诗歌、戏剧、文学评论、一部果戈里的传记和几部俄文译作。起初,他的作品是用俄文写的,后来用法文,最后用英文写作。他在德国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搬到法国生活,最后选择了美国;他当上了大学教师并以此为生;每个夏季他都从事业余爱好研究:昆虫学、鳞翅目科。他还发表过一些科学论文;显然,他是三种蝴蝶的首先描述者:Neonympha Maniola Nabokov,Echinargus Nabokov,Cyclargus Nabokov。
纳博科夫和蝴蝶标本
由于《洛丽塔》的成功,这部因一版再版并译成多种文字而复活的作品,其“文学”层次只有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才能企及。这里的“文学”意思是:作品完全是根据先前就存在的种种文学和对智慧和语言的精美加工建筑而成的。《洛丽塔》就是这一说法的证明。但是,此外,这也正是纳博科夫全部作品中具有最大新意之作,它是这样一部小说:这个几乎是魔鬼般的创作大杂烩披着一件表面上简单并且依靠魅力闪光的奇闻外衣:
一个12岁零7个月的女孩——朵莉雷斯、朵莉、洛或者是洛丽塔——被她的继父、一个只知其假名叫亨伯特·亨伯特、40多岁、执著于某个念头的瑞士人给诱奸了;她和他为着爱情跑遍了美国的东西南北。
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总是容许各种互相对立的读者层的;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又是一个每位读者可以从中发现不同含意、不同特色、不同主题、甚至不同故事的潘朵拉盒子。《洛丽塔》的情况就是如此,它既使最肤浅的读者群为之着迷,同时又能用提供思想和影射以及精美的制作来吸引那种有文化知识的读者,这种读者每当拿起一本书的时候就用那个年轻人甩给科克托那句大话说道:“你设法说服我吧!”
用作者最明白无误的解释来说,这部小说是亨伯特·亨伯特面对法官写下的供状,法庭因为他犯有杀人罪而要审判他,其犯罪动机是迷恋未成熟的女孩;这个毛病从他在欧洲的儿童时期就已有之,以后随他的长大而增长,终于在新英格兰的一个破败的小村庄里达到了高潮和得到了满足,这个小村庄就是拉姆斯德。在那里,他怀着设法接近洛丽塔的阴险企图跟这女孩的母亲、一个比较富裕的寡妇——夏洛特·比彻·黑兹女士——结了婚。一次偶然的车祸为亨伯特·亨伯特的计划实施提供了便利,因为汽车轧死了他的妻子,洛丽塔这个孤儿名正言顺地落入了他的手中。他和她这种半乱伦的关系持续了两年,之后,洛丽塔跟上剧作家兼电影编剧的克莱尔·奎尔梯逃走了;亨伯特·亨伯特经过一番艰难曲折的寻找之后把克莱尔给杀死了。这就是他犯下的罪行,为此他要受审,于是他动手写起在西迪·哈梅特·贝内海里的撒谎传统中称之为《洛丽塔》的手稿。
亨伯特·亨伯特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时而缓慢时而中断,时而嘲讽时而模棱两可,这是一个完全掌握了每时每刻都在挑起读者好奇心的技巧的叙述者。他的故事是违反常理的,但是既不色情也不淫荡。书中丝毫没有对性行为描写(色情文学必不可少的条件)的刻意追求;也没有借助为主人公——叙述者的放纵辩护而宣扬的享乐主义观点。亨伯特·亨伯特既不放荡也不好色;他仅仅是着了魔而已。当然,他的故事是违反常理的,因为他就是这样感觉并且说出来的,他一再地强调自己身上的“痴呆”和“魔怔”(这是他的原话)。正是主人公的这一违法意识使他的冒险行径带上了有害健康和道德上难以接受的性质,加之他的受害者的年龄,算起来才比莎士比亚的朱丽叶小一岁。他周围的男男女女、甚至使他燃起欲火处于发情期的漂亮小动物让他产生的轻蔑感,他对周围的厌恶和傲慢加重了他的错误,剥夺了读者对他的同情。
除去这个狡黠的男人诱奸了小美人之外,小说中最为狂妄的说法或许是:有史以来的整个人类降低为可笑的爱虚荣的种族。对政治制度、五行八作、从心理分析学(纳博科夫的黑色畜牲之一)到教育和家庭一直不停地嘲笑,渗透在亨伯特·亨伯特的独白之中。经过亨伯特笔下腐蚀性的筛选,所有的人物都变成了白痴、自大狂、滑稽小丑、一望可知端的和令人生厌的人。有人说,这部小说特别是对美国中产阶级的无情批判,是对汽车旅馆的俗气的讽刺,是对美国习惯中的天真劲头和价值观的不牢固的讽刺,是对亨利·密勒冠之以“冷却的噩梦”的东西表示的文学僧恶。哈里·利文教授则解释说,《洛丽塔》是个隐喻,它叙述了一个欧洲人在爱上了美国之后对这个国家的不够成熟突然表示失望的感情。
∞
我不敢确信纳博科夫是怀着象征性的企图来编造这个故事的。我的印象是,在他身上,如同博尔赫斯一样,有一种对现代社会和生活的怀疑与蔑视的态度,他们二人躲在一个由思想、书籍和想象建造起来的庇护所中,怀着嘲讽和保持距离的态度观察社会与生活;他俩躲在庇护所的围墙之中,通过绝妙的智慧游戏把现实溶解为话语和熠熠生辉的形象,对世界表示漫不经心。在这两位作家身上(他们理解文化的方式和从事写作这一行当的方式是非常的相似的),由他们创造出的优秀艺术,不是对现存事物的批评,而是表示对生活失去感情的方式,把生活溶解在一个抽象的闪闪发光的海市蜃楼之中。
对于离开小说的趣闻、看重作品的秘密、试图解决其中的难题、琢磨其中的影射、识别作品中戏谑性的模仿和抄袭的人来说,《洛丽塔》是对现存事物细致和巴罗克式的替代。这是一个读者可以接受或者拒绝的挑战。但无论如何,对小说中纯粹趣闻式的阅读是更加好玩的。那么,愿意用另外的方式阅读的人会发现,《洛丽塔》是一个由文学参考资料和语言学大杂烩形成的无底洞,它们构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框架,也许这就是纳博科夫想要讲述的真正故事。这是一个如此错综复杂的故事,如同他的小说《防守》(1930年用俄文发表)一样,作品中的英雄是一位发明了新的防守玩法的疯狂象棋手;或者像《微暗的火》一样,这部虚构的小说表面上是对一首诗批评性的模仿,同时有个象形文字式的逸事慢慢出现,好像叙述者、出版者对诗行的校对、注释和点评是在一起的。
人们猎取了隐藏在《洛丽塔》身上的珍宝,因而写出了大量的书籍和大学论文,在这些书籍和论文中,很不幸的是。幽默和闪光的思想总是消失不见,而无论纳博科夫还是博尔赫斯总是善于运用幽默和闪光的思想把渊博的知识(实在的或者虚构的)转化为艺术的。
《洛丽塔》封面设计 by Levente Szabó
这部小说的语言杂技很难通过翻译的考验。有些语言杂技,比如原著中译成法文的那一些,语言中的恶作剧和缺乏教养就没有译出来。例子很多,试举一例:当亨伯特·亨伯特准备杀死那个从他手中夺走洛丽塔的男人时,他朗诵了一首奇怪的十一音节诗Réveillez-vous Laqueue, il est temps de mourir!(法文:睡醒没有?拉盖乌埃,死期到了!——译者注)这句话指的是什么事和什么人?难道这是像书中其它引文那样,又一次文学的或者有意安排好的引证?叙述者为什么要给克莱尔·奎尔梯起个拉盖乌埃的绰号?或者叙述者用这个绰号糟蹋自己?卡尔·普罗菲教授在一本有趣的教科书中,《打开洛丽塔的钥匙》,解开了这个谜。这仅仅是一句简单的下流话。Laqueue是“尾巴”的意思,在法国的黑话里意为“阴茎”;“死”意为“射精”。这样,这首诗就成为用古典节奏浓缩亨伯特·亨伯特即将犯下的罪行预兆和杀人动机(因为患有阳痿症的克莱尔·奎尔梯占有了洛丽塔)的隐喻了。
有时,影射和谜语是些简单的解体,是并不影响故事发展的亨伯特·亨伯特的唯我论的娱乐。但是,在另外一些情况下,这些影射和谜语具有从深处改变故事发展的意义。所有与那个最令人不安的人物有关的资料和暗示都是如此,这个人物并不是洛丽塔,也不是叙述者,而是那个默不做声的剧作家、那个喜欢萨德侯爵的人、那个色鬼、那个酒鬼、那个烟鬼,按照他本人的自供,还是个患有半阳痿的家伙,即:克莱尔·奎尔梯。这个人物的出现搅乱了作品,把故事引向一个到那时尚不可预料的方向,因为他加入了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题目:双重性格的题目。由于克莱尔的过错,就产生了这样的怀疑:整个故事有可能是亨伯特·亨伯特纯粹精神分裂症臆造的结果,在此之前,读者已经被告知,亨伯特曾经数次在精神病患者收容所接受治疗。克莱尔·奎尔梯的作用,除去拐走洛丽塔和被杀害之外,似乎就是对(假设的)叙述者的可信性画上一个令人震惊的疑问号了。
这个奇怪的家伙是谁?他在具体化作这个虚构的现实之前,为了把洛丽塔从埃尔芬斯通的医院拐走,他是一直被亨伯特·亨伯特的追捕狂掩盖的。他像一辆时隐时现的汽车,如同一团狂妄的火,在同那个小妇人打过一场网球之后,仿佛一个消失在远方、一个山顶上的模糊身影,也像是只有叙述者那注意细节、时刻警惕的神经官能症才能猜出来的无数迹象。随后,当叙述者尾随在这两个逃跑的人后面开始了又一次不寻常的美国各地之行的时候——令人怜悯的魔术演习,试图用重复当年的旅行路线和为他做舞台布景的旅馆来复活他同那小美人幸福度过的两年时光——亨伯特·亨伯特在每个中途站都总是看到克莱尔·奎尔梯迷惑不解的足迹和信息。这暴露出他对生活并不十分渊博的认识,暴露出叙述者的文化水准和癖好,暴露出这二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巧妙的同谋关系。但是,这里真的是指两个人吗?他们之间的共同点远远超过了他们之间的分歧。他俩差不多是同龄人,总的说来,都对漂亮的小女孩怀着欲望,特别是对洛丽塔·黑兹怀着欲望,同样,二人也都喜欢文学,都从事创作(尽管成就不同)。但是,这两个人最明显的共生现象则与那远距离交换的戏法手势有关系,洛丽塔按照这些手势仅仅变成了一个托词,把生活文学化的、优美而秘密的通道:他俩通过编造村庄和唤起诗意和小说反响的不同地形以及编造可以产生诗歌联想的姓名,运用语言的魔棍革新了地形和城市的规划;这个编造是按照严格的密码进行的,而只有他俩才能使用这个密码本。
这部小说最高潮的一幕并不是亨伯特·亨伯特那第一个爱情之夜——压缩成很短的表述,几乎成了一个隐藏的资料——而是那拖后的、经过设计的一场戏:杀害克莱尔·奎尔梯。各种体验最集中的火山口,智慧和幽默提及的技巧高超者的花名册,戏剧性,不寻常的细节,神秘莫测的影射,我们以前一直对这个虚构的现实感到有把握的一切,由于突然受到怀疑的侵蚀而从那几页开始产生了动摇。那里发生了什么事?难道我们参加了凶手和被害人之间的谈话了?或者更确切地说,难道我们也进入了叙述者噩梦发展的过程?这是文本的水印图案暗示的一种可能性:亨伯特·亨伯特在被乡愁和内疚击败之后,在他心理和道德瓦解过程的尾声,从狭义上讲,他爆炸成两半,一半是可以观察和审视的清醒及谴责的意识,另一半是战败而下流的肉体,即:那股狂热的所在地,而他既不对自己发善心也不快乐就对狂热让了步。亨伯特·亨伯特在那个幻觉般的场景里,杀害的不正是他自己吗?不正是他讨厌的自身吗?在那个场景里,小说经过一次辩证的飞跃似乎放弃了常规的现实主义,到此时为止是为的接受凭空想象的成分。
在纳博科夫全部的小说中——尤其是在《微暗的火》中——结构是如此的巧妙和细致,以至于最后模糊了其他的一切。同样,在《洛丽塔》中,谋篇布局的聪明和机智是如此地突出,以至于常常有力地跳动在字里行间,甚至超越于故事之上,减少了故事的生命力和自由度。但是,在这部小说中,内容还是保卫了自己,抵挡了形式的进攻,因为其中讲述的事是深深扎根于人性中最生动的东西:欲望和为本能效力的想象。书中的人物暂时地得以生存,而没有像其他小说中的人物那样——比如博尔赫斯笔下的人物——变成一个大才子笔下的中国皮影。
是的,朵莉雷斯·黑兹、朵莉、洛、洛丽塔已经过了30岁,她依然鲜艳,依然模棱两可,依然是个禁区,依然使人动心,她舔舔樱唇,就使得大人先生们怦然心动,比如亨伯特·亨伯特那样的人,就会昏头昏脑地去爱她,就会全心全意地梦想着她。
1987年1月于伦敦
原文标题:洛丽塔已过30岁
关于博尔赫斯的一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洛丽塔》的背后——评纳博科夫的小说艺术
淡粉色的纳博科夫,不止写了《洛丽塔》这一本书…
《洛丽塔》是一本最有趣,最哀伤的书
纳博科夫是一个游戏玩家 | 严锋
纳博科夫:我是一个无名者,一个名字都无法被人念清楚的小说家
他看见某种蝴蝶飞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