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大秦帝国的形成,及六位客卿出身的丞相命运

原创:首发于牛虻公众号

秦亡颂

秦皇坟墓似飞鸿,骊山远眺真英雄。

俊杰造访客纷纷,莫敢问鼎天下皇?

繁星陨落有余哀,昙花开满帝王宫。

大秦帝国论存亡,千古丞相谁全身?

穆公霸业客卿始,辟地千里定西戎。

可怜商君法强秦,赢得声名与腰斩。

无奈西入有函谷,武安纵横秦惶恐。

唇舌连横游六国,克敌保秦乃首功。

长平战事慑魂魄,远交近攻计恢弘。

商贾不乏富甲辈,不韦行贾天下穷。

千古一相是李斯,逐客一文千古雄。

纠纠秦人强何在?唯才是举有客卿。

帝国骤灭难释怀,且问乾坤扶苏在?

狡兔三窟今亦然,无情不是帝王家。

秦起源于今甘肃天水地区,在形成的几百年时间里,有多位秦国国君在对西戎的战争中战死,自秦穆公开始参与中原争霸。穆公霸业,始于客卿的使用。

秦穆公在使用人才上有一个创举,就是使用人才不问出处、不问出身、只问贤才。 秦穆公用五张羊皮赎来贤士百里奚,用重礼将蹇叔请来秦国,用诡计迫使戎国大夫由余投秦,在这三个贤人的辅佐下,秦缪公兼并西戎十二国,辟地千里。秦国也从偏安一隅的边陲小国逐渐雄起为战国时候的一个强国。

秦国真正的崛起,是在秦孝公时期。秦孝公任用法家巨子商鞅变法强秦,使秦国在短短二十年时间里迅速崛起。法家思想也是从秦孝公开始成为秦国的统治思想。自秦孝公以后,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以至秦始皇,皆采用法家道术,强国富民,崛起东出。

自秦孝公至秦始皇,历经六代,先后七位君王,起用了七位丞相,其中仅有秦熊启不是外戚,其它六位皆是外戚。难道说秦国无才可用,这六位丞相为什么不被六国所用,而是被秦国能大用?

大秦帝国的崛起客卿居功至伟,但是飞鸟尽良功藏狡兔死走狗烹一直是国民的劣根性,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只能说是帝王之术太甚。秦国先后任用客卿使秦称霸、崛起、纵横、东出直至统一六国,然而这些客卿大多数却没有好的归宿。因而不得不让人发出感慨:“大秦帝国论存亡,千古丞相谁全身?”与“狡兔三窟今亦然,无情不是帝王家。”

穆公霸业客卿始

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因其重视人才,唯才是举,使秦国真正强大起来。例如秦穆公用五张羊皮赎回百里奚,兼并西域十二国,使秦开疆拓土,称霸西戎。秦穆翁还用重礼将蹇叔请来秦国,被任为相国,用诡计迫使戎国大夫由余事秦,与百里奚三人一同辅佐秦穆公成霸业。

百里奚本是晋献公借道伐虢时所俘获,后来他被当作秦穆公夫人出嫁时的陪嫁的奴隶送到秦国,但秦穆公胸襟似海,根本没有因为百里奚是奴隶出身而看不起他。相反,在百里奚逃离秦国回到楚国故地宛邑后,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把他从市井之中赎到秦国,并被起用为左丞相,因此百里奚又被称为“五羖大夫”。

在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好处,并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区,开始了秦国的崛起。这一时期,秦孝公称之为“甚光美”的时代。史载百里奚“三置晋国之君”,“救荆州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蹇叔本是春秋时期宋国人,后来被秦穆公以重礼请到秦国,出任秦国右丞相,与百里奚一道成为秦穆公的左膀右臂。蹇叔能审时度势,有知人之明。人们入仕做官,有的是为了成名获利,有的是为了光祖耀祖,又有的是为了建功立业,可是为了朋友而入仕的,蹇叔当数第一人。做了高官的百里奚,深识蹇叔的才干,于是向秦穆公举荐了蹇叔。

百里奚对秦穆公说:“蹇叔见识高远,胜我十倍,乃当世之贤才。请任蹇叔,臣甘当辅佐。”

由余,本是晋国人,由余归秦,后为秦国名臣,为由氏和余氏世祖。由余为秦穆公出谋划策,帮助秦国攻伐西戎,一举攻伐绵诸戎、昆戎、翟戎、义渠等十二个戎国,于是称霸西戎,使秦位列春秋五霸之一,著有兵法六篇。由余的子孙以他的名字为姓氏,称为由姓和余姓。

商鞅变法始东出

秦孝公继位后深感秦国的积贫积弱,一纸《求贤令》,吸引来诸侯各国的人才,其中包括法家大才商鞅。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实力大增,平定周边,收复河西,大败魏国,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法制基础。

据史料记载,商鞅在秦孝公死后在密谋谋反,后来逃往魏国,被魏国抓捕之后送还秦国,最后竟然被“车裂”。一代名相,竟然死无全尸,真是可悲可叹!(关于他有专门文章,这里不再赘述!)

唇舌连横游六国

秦惠文王迫于政治形势不得不杀掉变法功臣商鞅,但却保留其法,并又起用外戚张仪为丞相,游说列国,以连横破合纵,“外连横而斗诸侯”,使秦在六国的联合攻击中安全渡过危机。使秦国在战国诸列强的地位越来越明显。

秦惠文王死后,继任的秦武王在太子时就不喜欢他,继位之后免不了进行一番清洗。在些许风吹草动后,张仪果断逃离秦国,来到魏国,出任丞相,一年之后便与世长辞。张仪能够安全逃离秦国,并保全其身,可以说是在众秦相中比较幸运的一个,不像商鞅那样逃离秦国之后却被魏国遣返,最终没能落得好下场。

远交近攻计恢弘

在秦国推行“远交近攻”之策,为秦国拟定统一大业战略的丞相范雎,本就是苦命人。早年在魏国险些被打死,后入秦为相,能有一番作为,对于一个人一生来说,能够绽放自己的光芒已是人中龙凤。但是,范雎为人恩怨分明,睚眦必报,在其掌权之后先羞辱魏国使臣须贾,后又迫使魏齐自尽,可以说是报了当年的恩怨。在秦为相之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利用丞相的权利起用当年的恩人,其恩人实无将帅之才,恃其位高权重,使秦遭受重大损失。又妒忌战神白起功业在其之上,故而从中蛊惑妒杀白起。在其崇臣事败之后,推荐蔡泽为秦国丞相。关于其最终的结局,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辞归封地,不久即病死,另一说法是因其用人之误,受到连坐之罪,被秦昭襄王以毒酒赐死。

功成身退蔡泽有先见

蔡泽是范雎退位让贤之后所举荐的秦相。蔡泽是燕国纲成人,后代范雎为秦相,其功是出使于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后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便是围绕燕太子丹展开的。蔡泽在秦国众丞相中,晚年的际遇算得上是最好的一个。因为蔡泽的思想在其内心深处,主张“功成身退”。

《史记·蔡泽传》中如是说:“夫旧时之序.成功者去”,“语曰‘日中则溢.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


他在应侯魏冉的对话中,列举功绩卓著的越大夫文种、楚相吴起、秦执政者商鞅和秦将白起四人被杀或被迫自杀的事实,认为后退才能免祸。正是对帝王之术深悟,并身体力行,其归宿相对好些。

不韦行贾天下穷

凡人经商皆以富甲天下为目的,而善于经商的吕不韦却不以此为目的,正所谓“不韦行贾天下穷”。吕不韦经商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天下,正如吕不韦虽高居秦国丞相的位置,却始终以经商为自己的政治目的,即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未来秦国的君王。为达此目的,吕不韦不惜将自己的已怀孕的漂亮妻妾送给君王。历史上有这么一种说法,说秦始皇其实是吕不韦的亲身骨肉,这绝非空穴来风。

吕不韦高居丞相之位,主持编纂了具有“杂家”之称的《吕氏春秋》,后因悬挂于国门无人指出一字多错而有“一字千金”之称。一方面,说明《吕氏春秋》的宏伟,另一方面说明人们怯于丞相的位高权重无人敢指出其中的错误。后来当秦始皇即位之后,不满宫闱的流言蜚语与吕相的位高权重,又因秦宫发生宫闱之乱,吕不韦身受牵连,故而被罢黜丞相之位,由李斯继之,一年之后,吕不韦饮鸩自尽。

逐客一文千古雄

李斯早年为楚国小吏,因不满“贤不肖而所自处耳”,师从荀子,后入秦成为吕不韦的客卿,因其优美绝伦的小篆书法深受吕相的喜爱。后来吕不韦死后出任秦相,李斯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废分封、行郡县、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终成千古一相。

秦王政因为韩国实施“疲秦计划”,愤怒之余,打算把所有非秦血缘的客卿一律驱逐。此时,楚国上蔡人李斯,亦在驱逐名单当中,惶恐不安之余,於是著手写了上书《谏逐客书》。真可谓“逐客一文千古雄”!明君强臣,自古有之,李斯被称为千古一相,前有管仲、姜尚、周公旦、商鞅、张仪、吕不韦等,后有萧何、房玄龄、狄仁杰、王安石、耶律楚材、张居正、曾国藩等,能够独霸“千古一相”的名号,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抛开其负面且不论,如其妒杀韩非,进言焚书坑儒,与赵高谋朝篡位赐死公子扶苏。

到头来,千古一相也没有落下什么好的结局,在李斯三族被腰斩于咸阳闹市之中时,留下了“牵犬东门岂可得乎”的遗言。

纵观中国历史,帝王之术从未消失过,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事不断地在历史上重演,这不仅仅是帝王家的专属,“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今亦然,无情不是帝王家。”

2017年10月25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纳贤才称霸西戎秦穆公
爱才如命的秦穆公,为何让三贤陪葬,真的是有意为之吗?
部编版必修二《谏逐客书》1
“外籍人才”助秦国成就霸业
“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的故事
秦国用了哪些六国人才?为何秦国能留住人才?可不止商鞅还有这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