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诗词、节气和养生来认识春的只有中国古人了,千年智慧了解多少

春季,四季之一。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春季,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芽生长,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从节气意义上讲,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包含五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之意;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采用“定气法”划分。“定气法”与上古“斗柄指向法”在确定方法上不同。虽确定方法不同,但两者所标示的天象是吻合的。上古“斗柄指向”法,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

现行的“定气法”划分节气,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自1645年清朝《时宪历》开始“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计算。定气法按太阳运行的位置为准,“二十四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 所到达的位置。现代“二十四节气”沿用定气法,具体节气时间由专家测算。以紫金山天文台颁发的《天文年历》为准。

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立春一候,“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二候,“蛰虫始振”,潜伏在地下的众小虫都自冬眠中苏醒过来。三候,“鱼陟负冰”,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立春俗称“打春”,二十四节气之第一节气。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立春》【作者】朱淑贞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生菜乍挑宜卷饼,罗播旋剪称联权。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立春日挑生菜,卷春饼,剪幡胜,好一派迎春景象。这首诗反映了宋朝京都立春日的欢乐情景,如此欢快的诗词在朱淑贞的作品中是不多的。

【立春护肝】

立春之后是万物开始复苏,阳气开始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早睡早起,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戒怒戒躁,顺应春季肝气升发的特性,使气血和畅,做到乐观向上的好心态。春天的时候,气血从里面往外调动,在这时候应该注意养肝,古人认为肝主情致,因此此时主要是护肝,注意对肝脏的调养,防止“肝火上升”,拥有良好的好心态,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疏肝理气。

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入春,仍是很冷;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降雨量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

春夜喜雨【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春。饱经战乱,饱经流离的杜甫几经辗转,终于来到蜀地,过上一段相对安定的生活。浣花溪畔,他下地耕作,上野拾柴,与农人为伴,与农人为友,所以他深深理解农人对春雨的感情。杜甫对春雨的'喜'是劳动人民最真实地想法,它关乎劳动人民的饭碗,它关乎劳动人民的收获,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现在依然表达农民对春天雨水喜爱之情的最经典之作。

在古代,人们把雨水节气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也就是说,这个节气的时候,水獭开始捕鱼了,把鱼放在岸边,先祭后食用。五天过后,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来了。再过五天,在细细的春雨滋润下,草木开始冒出嫩芽。也就是说古人认为,从雨水这个节气开始,大自然展现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养生】

雨水节气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开始增多。在春雨的滋润下,百草萌发,大地生机初现。早春时节,天气仍比较寒冷,昼夜温差大,再加上雨水增多,寒湿较重。俗语说的“春捂秋冻”的“春捂”在这个季节就特别需要强调,重点照顾好“头颈与双脚”两头。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饮食应注意温暖脾胃,祛除脾湿。健脾除湿的食物:山药、大枣、莲子、薏苡仁等食物健脾除湿的效果很好,且“春月宜食粥”,可将这些食物煮粥食用。

惊蛰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标志着仲春卯月的开始。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南方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时数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时节,春雷始响,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纷纷破土而出。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惊蛰》(长卿)

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惊蛰养生】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意思是说,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在室外缓缓散步,有助于身体健康。所以,这个时节的运动,不宜太过激烈。惊蛰捂一捂身体赛老虎!初春养生从捂开始,头颈捂一捂,上身全暖和;手腕捂一捂,心脏好舒服;腰腹捂一捂,下肢不麻木;小腿捂一捂,脑袋不痛苦。老话所讲“寒从脚起”所以“春捂”宜下厚上薄。春捂是有时间性的,当气温持续稳定在15℃左右的时候,可以结束春捂。中医学上,以四季配五脏,春季属肝脏,中医很早就提出“春宜养肝”的说法。惊蛰一到天气回暖,清淡的食物有助于人体的新陈代,惊蛰节气养生的重点在与护肝健脾,清淡的饮食能起到护肝健脾的作用。惊蛰时节的饮食调养同样是主要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荠菜等,但此时正值仲春,肝气正旺,易伤脾,故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大枣、锅巴、山药等甜食以养脾,可做成大枣粥、山药粥。惊蛰时节气温还是普遍偏低和干燥,要多增加生津润肺的食物,例如雪梨、银耳、春笋等。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四个节气。“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春分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时节,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在春分节气同样也有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其中的元鸟也就是指燕子,立春节气到了,燕子也就从南方飞回来了。而且到了立春节气雨水也增多了,这个时候天气转暖,空气也比较潮湿,于是有二候“雷乃生”。至于“三候始电”,那是因为春分节气以后降雨量明显增多了,并且还会伴随着雷声和闪电。这时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从云间凌空劈下的闪电,所以在野外干活还是要注意安全。

《 春分日》【作者】五代·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春分养生】乍暖还寒,春捂秋冻,早睡早起,去春困,心平气和,调畅情绪,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关于春天的饮食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在这个季节,可以多吃一些红枣等养脾的甜食,还有蜂蜜、韭菜、菠菜等,少食酸和辛辣食品。此外,每周应至少补充3次坚果类食品,如核桃、花生、杏仁、桃仁等,有助于提神去燥,除瘙痒等。食物的阴阳互补,食物分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需要添加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菜肴,配上蛋类等滋阴食材,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清明】清明是我国二十四个节气的第五个节气。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是春季里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气之一。这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清明节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作者】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养生】

春天重在生发,不能总睡觉来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应从起卧时间上做起,尽量做到晚睡早起。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让人熬夜,而是相对于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适当地晚睡早起能让人神清气爽。早晨7点—9点是辰时,胃经最旺,可以在此时起床并进食。清明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重点在养阳,关键是要多“动”,切忌“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中医学认为“春与肝相应”,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如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由于清明雨多湿气较重,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中医认为,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故不宜进食竹笋、咸菜、鸡、海鱼等“发物”。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

春季养肝为先

1、注重情志调节:古中医中讲到“肝主情志”,情志不畅会和肝脏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2、注重“肝血”养护:“肝藏血”,养血最好的方法是充足的休息,古人提到“卧则血归肝”,意思是春季要有充足的睡眠,10之前需要上床休息。

3、注意眼睛的养护:“肝开窍于目”是《黄帝内经》中的精髓之一。指出了肝脏和眼睛互为因果的道理,眼睛过度劳累会累计肝脏,增加肝脏的负担。

4、不可药物滥用:古中医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肝脏具有排毒的功能,人体中多数的毒素均由肝脏消解。所以,春季的药物服用需要注意。

5、注意饮食控制:古中医讲到:“肝主青色,青色如肝经”,所以,春季养肝应对肉食加以节制,多摄入青色的蔬菜水果。随处可见的野菜,例如荠菜、香椿、香菜、莴笋等等,都是非常有利于肝脏健康的食物。

古代中医的养生,不仅仅是医学层面,已经到达哲学层面,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古中医养生往往结合五行、四季,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很多内容,直到现在也仅仅被运用万一。但是,现在,这些古老的养生智慧正在慢慢被抛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节气养生】谷雨养生
二十四节气养生篇-----春季六节气
二十四节气 —— 雨水养生
二十四节气民间习俗(一)
【引用】二十四节气与养生。
【节气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要点全解,你要的都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