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灸上火」不用怕,其实是个伪命题



总有灸友在咨询:上火了,怎么办,还要继续灸吗?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艾灸上火”这个话题。


先来了解上火是个什么鬼。


  “上火”是中医概念,假如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  


“火”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

一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  

引发“上火”的因素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


说回艾灸上火,先举两个例子。

第一例


今年3-5月,潇湘君住在广州。租了个公寓房,全新的房子,室内空无一物,所有东西都需要采购。于是我把艾草制品填满了这个温暖的地方。

——沙发上铺的是艾草坐垫。

——浴室内用的是艾草牙膏、艾草洗发水,艾草沐浴露。

——喝的是茶是今年清明的新茶,另外还备了艾草暖茶和黑糖艾茶,

——床上铺的是艾草被褥。

——最近还专门给自己弄了款纯天然艾皂。

没能力搞个艾草博物馆,那就弄个小小的艾草之家。


办公室还没搞好之前,就在这里办公,会客,睡觉。

其它一切都好。偏偏睡觉出了点问题,那就是早晨起床,有点口苦,这是用艾绒褥子才开始有的状况。

怀疑是艾绒褥子导致的上火。

今年春节,还带了床艾绒褥子回家给父母用。我问了才知道,他们也有这个感觉,说是刚开始的时候也有这种上火情况。

看来是艾草带来的“上火”。

没有管它,继续睡在艾上。几天后,上火的症状消失了。


第二例:


有灸友新手上路,刚刚开始学做艾灸,没多久,就遇到了问题,口干舌燥,喉咙肿痛。


我告诉他继续灸,可以加灸涌泉,没必要太在乎。


后来,他说在艾灸的过程中,上火的症状消失了。


上面两个案例,一种是睡艾绒褥子,不用燃烧,算是植物芳香疗法;一种是艾灸,艾火炙烤疗法。都遇到了上火的症状,没有做其它处理,上火自动消失。


所以,我个人觉得,艾灸上火是个伪命题,没什么担心的,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不论虚实寒热,皆可艾灸,不要以为出现上火现象,就怀疑是不是不适合艾灸。


事实上,古人早就写得很清楚——


《黄帝内经·灵枢·官能》: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明朝龚居中《外科百效全书》:

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若能求得灸之,无疾不愈矣。


“热症不宜灸”的观点有一定的市场。但是,在《灸绳》一书中,周楣声大师用实践经验拨乱反正,高呼:“热症可灸”。理由如下:


虚实既有宜攻宜补之常规,而寒热亦有反治与从治之权变。寒凝气滞与阳气下陷者自宜用灸,而热升火布与阳气怫郁者亦可用灸。对于发热禁灸之说,决不能人云亦云,使灸效不彰。

发热禁灸之说,一般均认为来自《伤寒论》,但《伤寒论》中所出现之火逆是包括古代多种用火劫汗方法而言的。用之得当,自可有功,用之不当,灾害立至。决不能因此类以火劫汗之法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统统归咎于灸,坐使灸法蒙不自之冤。【艾灸不背这个黑锅

虚热用灸,所以助元气之周流;实热用灸,所以解热结之郁毒;表热用灸,可以发汗解肌;里热用灸,可以引邪外出。总之,热用灸是使火能就燥,寒用灸是使气可复温


实践出真知。赤脚医生出身的单桂敏老师,她也是赞同热症可灸的。作为一个艾灸的身体力行者,她的观点建立在几十年的灸疗实践之上,这是潇湘君采信的理由。


在现代艾灸中,有一位人物可以比肩周楣声、马少群、谢锡亮等灸界大师。他就是王正龙。只不过,王正龙撰写的《灸法直论》一直没有公开出版,导致很多人对他缺乏了解。


王正龙是个实践派艾灸大师。在《灸法直论》中,王老师说,如果医生没有自己给自己灸过300大壮以上,就不可能知道患者的感觉(医生自己灸三、五十大壮的各种感觉都不算数,都不是真正的感觉),就不可能知道艾灸的真正作用。【潇湘君注:关于这个话题,改日详聊。


就是这位实战派艾灸大师,他也对艾灸上火进行了阐述:


现代的许多中医专家认为:对于“阴虚”的虚火上炎和“阳虚”的虚寒证的灸法应有所不同。就是阴虚火旺的虚火,应该按照古法用麦粒大的艾炷灸之,且初灸宜少,逐渐加量,轻灸适度,才能达到引火归元、潜阳益阴的作用。如果灸量过度,反助虚火上炎,灼阴耗气,必使病情加重。灸的火候,是否适度,应观察患者灸后的反应。如果发现口干、唇燥、目涩,即为过度,应立即停灸,待不良反应消失后再灸,且宜减量,以不出现不良反应为度。


此说似为稳妥,但我通过临床体验认为:关元、中脘、膏肓这三大补穴,不论阴虚阳虚,都可以重灸(因为“阴阳一气”,阴虚岂有阳不虚的说法?阳虚哪有阴不虚的道理?)。所谓“口干、唇燥、目涩”等症,都是艾火驱赶阴邪即将散尽的表现,应该快马加鞭,不可迟疑(参考关元穴、中脘穴灸法)。如果只是重灸关元穴500壮乃至1000壮,才出现嘴唇、舌尖起泡的症状,说明关元穴的位置太低,底力不足,患者的寒邪过重,上焦的寒邪才刚被化开。


所以,一般施灸,最好关元穴和中脘穴同时进行,就可以加快祛寒的速度,上火的症状就会很早出现并很快消失,基本上没有必要灸足三里穴来“引火下行”。。如果“通窜”的范围比较大,又疼又痒又热,必须继续灸下去,最后不知是第几壮,痛苦的感觉瞬间消失,温热舒适感会重新汇聚到穴位上。


看过这节文字,回到前面的两个案例,一切都好解释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谈“穴”说说“艾”——(一)历史渊源
艾绒褥子治百病---让您身体更健康 (转载)
自制艾绒
老奶奶自制艾绒 千万不要扔了你种的艾草 太有用了
艾灸疗法不仅能治病 还能健身延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