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献合集」特医食品与临床营养指南汇编(共12篇)
userphoto

2023.02.01 山东

关注

目前I、II群已满新开特殊食品终端销售交流群欢迎加入。

可点击下图查看



01

临床指南及应用篇

为规范特医食品的应用、指导临床营养治疗实践,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肿瘤特医食品)、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用委员会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专家在循证医学的指引下,对近年来发表的重要相关临床研究证据和权威指南进行收集整理、系统评估分析、讨论和总结,制订了本肿瘤患者特医食品指南,以供临床医师、营养师、临床药师、医院管理人员以及患者及照护者参考。

(点击上图 查看全文)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过科学的配方,根据其不同类型搭配不同的营养成分,具有良好的患者适应性,并且经过肠道进行消化和吸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留患者自身的消化吸收功能,可作为一种营养治疗的方式。针对肿瘤细胞与人体正常细胞在代谢方面有显著差异这一特点,肿瘤患者的特医食品在为正常细胞提供营养和能量的同时,也能改善肿瘤微环境,扰乱肿瘤的代谢水平,抑制肿瘤的生长。然而,目前国内外针对肿瘤患者的特医食品配方尚未形成系统化、个体化、规范化的营养治疗模式,给肿瘤相关特医食品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本文就肿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研究热点及进展、存在问题、发展现状及国内外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干预进行综述,旨在为肿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点击上图 查看全文)

相关链接:

肿瘤患者康复期营养管理专家共识(2022版)发布

权威专家分享肿瘤患者营养治疗观点

顾欣鑫:中国首款肿瘤特医食品从0到1创新突破 进院难问题亟待解决

02
特医配方设计及检测篇

该文建立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22种游离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经该方法检测,结果显示22种氨基酸在2~100 µ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²>0.99)等;该方法简单高效、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22种游离氨基酸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保障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点击上图 查看全文)

该文主要针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与婴儿配方奶粉渗透压、营养组分对比。结果显示: 婴儿配方奶粉渗透压与母乳相近, 全营养配方食品渗透压、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C与婴儿配方奶粉含量显著差异, 且为高渗透食品;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维生素A与婴儿配方奶粉含量显著差异; 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蛋白深度水解配方食品、氨基酸配方食品、无乳糖配方食品营养元素差异不显著。

(点击上图 查看全文)

探讨乳剂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储存过程中水溶性维生素的稳定性,依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参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系列标准进行配方设计;利用配料、乳化、均质、脱气、灌装及灭菌工艺,得到乳剂型全营养配方食品。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产品加速试验储存过程中营养素稳定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叶酸、生物素、泛酸及烟酸等含量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其中,维生素C、烟酸和生物素平均衰减速率在试验考察的前期大于后期,维生素B12、叶酸及泛酸平均衰减速率在试验考察的后期大于前期,维生素B1平均衰减速率前期与后期致,维生素B2及维生素B6在储存期间含量相对稳定。

因此,在配方设计时,应考虑适当的冗余,并根据工艺特点。

(点击上图 查看全文)

该篇总结了糖尿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设计原则,并着重对其蛋白质设计进行分析。梳理汇总了乳源生物活性蛋白及其肽的抗糖尿病作用,包括酪蛋白、乳清蛋白以及其水解物的作用机制、相关的体内和体外试验以及全乳蛋白的研究进展。为利用乳蛋白质来开发糖尿病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提供参考。

(点击上图 查看全文)

03

特医政策解读篇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自2016年7月1日实施以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注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制度的实施在保障产品的安全、营养、特殊医学用途临 床效果、规范行业发展、夯实市场监管基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为满足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需要通过多措并举进一步完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制度,持续保障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质量安全,提高注册管理效率,提升产品可及性,继续规范行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点击上图 查看全文)

本文选取广东省内47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经营店和医疗机构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广东省特殊医学食品经营和管理现状,分析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食品安全隐患,讨论特殊医学食品现行监管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点击上图 查看全文)

我国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定义为“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我国特医食品的发展起步较晚,自 2015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把特医食品正式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以来,特医食品的监管逐渐完善,获准注册的产品也逐渐增加。

本文对我国特医食品相关法规标准与监管要求,以及获准注册产品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若干建议,为行业相关人员和感兴趣的同仁提供参考。

(点击上图 查看全文)

04

新冠预防治疗指南篇

该篇建议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成年患者能量建议摄入25-30kcal/(kg.d),蛋白质摄入1.2-1.5g/(kg.d)。可以优先给予低脂肪、高蛋白、适量碳水化合物及高维生素的医院膳食。少食多餐。
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首选口服营养补充(包括FSMP及口服肠内营养制剂)。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老年患者,建议每天至少摄入400kcal的口服营养制剂。
在实施过程中,口服营养制剂的温度不宜过低,以免引起腹泻;短肽或氨基酸配方渗透压略高,为提高耐受性,必要时可以适当稀释;老年患者应小口啜饮,少量多次,避免反流、误吸及呛咳。

(点击上图 查看全文)

后疫情时代,营养支持已成为极其重要的基础治疗手段之一,而特医食品(肠内营养)对病症患者康复治疗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江苏省医疗机构新冠肺炎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第一版)》明确将特医食品列入营养支持治疗指南文件,并将其作为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重要营养来源之一。

(点击上图 查看全文)

本共识提供“1 X”方案,解决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及体弱人群蛋白质的吸收利用问题,针对聚焦感染后出现的不同症状,给出建议。对高龄老人如何补充蛋白,小分子肽选择与用法、提升老年人抗氧化能力和修复能力的营养素等作出概述讲解。

(点击上图 查看全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殊用途医学配方食品与肿瘤营养疗法
【肿瘤营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肿瘤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如何让那些有特殊营养需求的人“不挨饿,吃得好”?
肥胖和减重手术相关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临床应用
【佳营养】雷敏: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应用流程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