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英宗为何不让代宗进大明皇家陵墓?

明代宗朱祁钰是明朝一个比较悲剧的皇帝,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英宗朱祁镇的弟弟,年号景泰,在位8年。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大明王朝,按道理来说皇位是轮不到他的,要说他怎么当上皇帝的,我们还得从土木堡之变说起。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土木堡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土木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组成部分。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侵犯他人领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1]明军仓促应战,所以兵败,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

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也先送英宗回京。

我们的代宗就这样在于谦等的拥戴之下即位了,他任用于谦等贤能,并剪灭了王振余党,大明王朝为风气之一振。然而,造化弄人的是,在土木堡之变两年之后,自知攻占北京无望的瓦刺人把那个既不英也不明的英宗送了回来。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代宗的内心对此是拒绝的,但碍于情面,他只好把英宗软禁软禁于冷宫之中。为了使江山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他甚至废了皇太子-英宗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皇太子。不曾想朱见济被立为太子不久就夭折了,正直壮年的他也在30岁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而此时的政局风雨波诡,石亨等小人因于谦的仗义执法触犯了自己的利益,伙同其他奸邪和英宗发动了夺门之变。成功后的英宗废代宗为郕王,并迫不及待的对自己的弟弟下了毒手。之后,并不准他入葬皇家陵园。代宗这个大明的再造者就这样以悲剧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给世人留下无限遗憾。

所以,为什么英宗不让代宗入皇家陵园?答案一目了然了。首先,复辟后的英宗认为代宗是鸠占鹊巢,皇位本属于自己,代宗的做法无君无父,和反贼无异,特别是待了几年冷宫的他对此更是确信无疑。

其二,一个被打压的很惨的代宗有益于自己剪除于谦等代宗的势力,培植自己的势力。要是代宗还能名正言顺的入皇家陵园,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认为代宗是合法的,自己居太上皇位多年,号召力肯定是不如代宗的。要是代宗系势力打着为他复仇的口号造反,自己未必保得住皇位。

最后,他对代宗废除自己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的做法一直是耿耿于怀的。虽说自己是兵败被孚,但是,之前是立过太子的。即使当时情况危急,代宗当上皇帝,也不应该废除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英宗不让其进皇家陵园也就很好理解了。但一个庸才取代一个英主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所幸的是,朱见深即位后,有感自己的叔叔为大明作出的贡献,恢复了其皇帝的名誉。

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与笔者探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明王朝之“夺门之变”:于谦之死
“夺门之变”的当晚,手握重兵的于谦为何未反击?
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钰代理了8年皇位又被夺回 死后不准入十三陵
土木堡之战后,如果没有于谦历史会怎样改变?
土木之变时朱见深多少岁,为何于谦不让太子继位反而迎立朱祁钰继位?
明朝唯一被废黜的皇帝,退位不到20天便遇害,死后被禁止入葬皇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