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没见过的明清篆刻大家(一)

 别开生面的明代文人篆刻

秦汉印章,虽然文字古朴,篆法精妙,流传亦多,但不知作者为谁。魏晋以后直至宋元的印坛,由于背离了秦玺汉印的优良传统而成为无源之本,治印艺术日趋衰落,成为中国篆刻史上相对低潮的阶段,无流派可言。

明代印人重视传统,又与秦汉接上了源头,从古玺印中吮吸丰厚的艺术养分,心摹手追精湛的秦汉印艺;加印章材料的根本性改变,出现适于文人、书画家亲自动手镌刻的花乳石,使篆刻艺术大大跃进了一步。 明代中期以后,文人篆刻艺术进入发展的高潮,涌现了一批有成就、有个性而且在地域分布上有一定广度的篆刻家。他们的作品从总体上看,在先前吸收宋元风格的基点上,多方面借鉴传统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在篆刻审美观上,以秦汉印法法度为评判的主要标准之一;刀法上注重刀意和石性的表现,以追求"金石气息";印文书法上强调六书的规范,反对怪异乖谬的习气,因而形成了晚明古雅质朴兼具的印风。

流派印章的开山鼻祖文彭

文彭(1498-1573),字寿承,号三桥,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其父文征明是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彭与其弟文嘉从小受到父亲及当时苏南一带书画家的影响,诗、书、画、印无一不精。文彭在南京任国子监博士时,有一天外出,见一老人赶着一匹驴子驮着两筐石,自己肩背一筐石随其后,正与一做生意的市贾争执不休。文彭询问其故,老人说:"他说要买我这几筐石,我赶着驴、肩着石从江上来,路远又费力,而他故意压价。"文彭公走近仔细一瞧,是做妇女装饰用的原块石料,心想这大概也可做印章吧,就说:"不用争了,都卖给我,给你加倍的力资罢。"于是文彭得了这几筐石,令人解锯开来,成了一方方晶莹夺目的图章。其中质优者,就是半透明的"灯光冻石",稍差者,也是当时的老坑矿石。文彭开始自己动刀刻石了。于是冻石之名始见行于世,名传四方。在印章流派艺术的历史上,文彭堪称开山鼻祖。从此,文人学士便逐渐改用石章,自篆自刻。由于石章的广为使用,对篆刻艺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催化作用。明代著名篆刻家朱简描述:"自三桥下,无不从斯、籀,字字秦汉,猗欤盛哉!"可见,文人流派篆刻艺术发展史上文彭的重要地位。文彭以后,印学大发展,四百年来,影响遍及海内外。文彭篆刻虽力师秦汉,但由于时代局限,尚在探索过程中,故其印风只能讲有偏重汉印趣味的倾向,而主要还是以秀润圆劲、清丽俊雅的宋、元风貌见长。印款以双刀为之,多行楷,笔势飞动,秀美而有逸趣。其印作,传世极为稀少,无专谱行世。

由于文彭的名气太大,师其风格的人非常多,作伪也多。明末清初的伪作印石放到今天来看可视为旧仿,镌刻细腻,仿制的程度亦比较高,但我们注意它的边款,将它的字迹、落款、布局乃至运刀方法,与文彭真迹相比,就不难识辨。因为文彭的书法根底浑厚,一般的书家刻手岂能望其项背?清末、民国时期的赝品,作伪者大多是商人,他们一般都先将青田石做旧(即在炭火中煨烤,使其表皮发黑、细裂纹累累),所仿文彭的边款多以单刀隶书出之。但是,实际上文彭在边款上从不作隶书,篆刻边款也不用单刀法(单刀法系文彭之后何震所创)。

白文《玉树临风》老坑牛角地鸡血冻石覆斗钮印章5× 5× 5.5cm

以"猛利"称雄印坛的何震

何震(约1530-1604)字主臣、长卿,号雪渔,明代安徽徽州(今属江西婺源)人,久住南京。常去文彭处请教,共同研讨,两人交往密切,情谊深厚。周亮工《印人传》称:"其与文国博,盖在师友间。国博究心六书,主臣从之讨论,昼夜不休......"据此,史称何震为文彭弟子。他曾说:'六书'不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不信也"。因此,后人赞他"主臣印无一讹笔",为后世篆刻家必备文字学修养树立了出色的典范。

何震初期篆刻是受到文彭影响的,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当时搜集古玺印成为风尚,著名的((集古印谱》出版的时候,何震正值中年。没有如上海顾从德、嘉兴项元汴的各数千方古印,何震的眼界未必会如此开阔。何震能及时得到这些众多的参考资料,不断吸收,其自然取法范围更为广泛,使他在继承文彭"秀润"、"雅正"之外,更能"各体无所不备,而各有所本,复能标韵于刀笔之外,称卓然矣"(李流芳对他的评介)。"法古而不泥古"。他善于融会古印中各种表现技法,如汲取汉铸、凿、玉印等不同形式与表现手法与一炉,并以熟练的刀法,驾驭石质印章的性能,以冲刀为之。一变当时印坛风貌,异军突起,自成风格,称雄当时。

何震体现出比文彭更专门的篆刻立场。他没有书香世家的资本,且书画方面亦无先天条件,因此只能专攻篆刻一道,以期大成。自商人世家出身而颇有经济头脑的汪道昆这位知音的广为推荐,何震得以"尽交蒯缑","遍历诸边塞,大将军而下,皆以得一印为荣。"何震在当时名气很大,从业弟子与摹仿者亦多。故传世作品中真赝各半,不易鉴别。他在当时被称为"猛利派"的代表,((披云卧石》当是他的现今传世实物代表作之一,确实运刀痛快淋漓,嘎嘎的奏刀之声如萦绕耳际,有苍茫的气息。与文彭相比,他的边款单刀切石,用刀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并影响了后来的丁敬等人。这点,从此印边款"甲辰岁暮作于松风堂中何震"可以得知。整体观之,何震敢于大力冲刻,又辅以切刀,中锋侧锋柔和,线条酣畅流利而不失朴茂涩重。刀过之处崩落自然,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何震"猛利"的印风。

楚石白文印《披云卧石》 2.8 × 2.8×3.7cm

身为书香名门之后的归昌世

归昌壁(1573-1645),字文休,号假庵。原籍江苏昆山,后来移居到了常熟,他的祖父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归有光。据说王志坚与归昌世、李流芳同号"昆山三才子"。归昌世的书法,力追晋唐风范,草书最有盛名,又擅长画兰竹,在明代是一个风流儒雅的人物。他的印章以情为主,多直抒胸意,体现出简静而典雅的个性。朱文印拟汉铜印斑驳锈蚀的效果,其笔画已显现内方外圆的端倪,为浙派朱文印开了先河。归昌世在篆刻上孜孜追求的是一种完美境界,刻意求工,无不臻妙,这是一种专门家的风度。完美境界的表现是多样化的,但落脚到明代这个特定的时代,归昌世的完美则大致可表现为流派涉及面的尽可能广泛和章法、布局、线条、刀法的尽量无懈可击。

值得注意的是,归昌世虽潜心印学,但他本来就是一介文士。他有自订诗稿十卷,散文百篇,以见出名后"诗文得家法"的雅誉,尽显一副潇洒自在、出手不凡的气度。至于书画更是内行,加上篆刻,是诗、书、画、印四艺皆备,这显然是典型的文人艺术家的知识结构与才艺标准。在明代篆刻史上,这样的人物并不多。

青白玉蟠螭钮朱文印《永躬耕兮典坟》 2.8×3.6 × 3cm

承前启后的清初印风

清初印坛效法文、何的风气盛行,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风格倾向,在渐变中完成了向文人篆刻全盛时期的过渡。

清初印家大多是明末遗民。时尚流行加上师承及地域因素,使一些篆刻家多以摹习文彭、何震等明代大家的印法相标榜,并视之典范。

鲜为人知的"塔影园派"顾苓

顾苓(活动于清代康熙年问)字云美,号浊斋居士。今江苏苏州人,居虎丘山塘。工诗文,精鉴别金石碑版。书法、隶书取法《夏承碑》,行楷宗赵孟俯。篆刻追摹秦、汉人,重气韵;旁参宋、元朱文,工整中求书法意趣,印文不为"就形"所束缚。对吴中地区的印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一个不算大人物的顾苓,倡导出一个强有力的地域性流派。顾苓在明亡后隐迹不出,自辟"塔影园"于虎丘山麓,治印推崇文三桥,在篆刻史上被后人称为"塔影园派"。顾苓的印风直到民初甚至现在,还为苏州印坛所津津乐道。

当时,曾有人亲睹顾苓刻印。形容他刻时是"如虫蚀叶",即步步进逼,蚕食推移,每移一刀必切入深刻而有停顿。而这正是后来浙派切刀的特征。顾苓先于丁敬为首的浙派,率先应用这种"如虫蚀叶"之法,实为技巧先声,令人感佩。

寿山鹿目田子母螭钮朱文印《真赏》4.1 ×1.9×5.4cm

《真赏》印文

独追正脉的虞山快士林皋

林皋(1657一?)字鹤田,更字学恬。原为福建莆田人,因官于常熟侨居虞山。为浙派兴起之前,清代印坛上的风云人物。前人因他的籍贯而将他归人莆田派。他的篆刻古雅清丽,对疏密繁简的处理尤为得当。林皋16岁印作已小有名气,为当时著名学者钱陆灿所赏识,以"晚年印人中第一友"相称。他的篆刻受汪关父子的影响和启发,颇有心悟,时出新意。同时代的文渊阁大学士王损赞之日:"鹤田林子,虞山快士,究心斯道,独追正脉,其镌刻诸体,全用汉篆,不杂史籀及钟彝敦盘之文,虽海内名家杂出,精于篆学者,毕竟以林子为当代独步。"当地的书画家王絮、恽格、吴历、杨晋、徐乾学等人用印,多出自其手,后人将其风格流派称为"林派"。著名画家王时敏三子王撰在为林皋印谱((宝砚斋印存》所作序中称:"虞山林子鹤田,妙年博雅,自幼于篆籀之学,潜心研究,故其镌刻,于今日为最精。"又言:"纯熟之至,迎刃而出,自然浑融,具有天趣。"

与林皋知交的王撰为名门子弟,徐乾学为刑部尚书,王拔为文渊阁大学士,吴绦是((佩文斋书画谱》的纂辑者之一,至于王翠、吴历,更是一代书画宗师。林皋得这些知己,印名满天下。从传世的林皋作品来看,种种流畅、绵密、沉稳、精严,表明他的确是个印学创作风格上的全才。在清初印坛上,这样的全才是十分罕见的。林氏精通篆法,对汉印有深入研究,曾集古铜印一千余钮拓为谱录,成书于1712年,名为((宝砚斋印谱》。其影响之深远,仅在清代就达二百余年。

寿山老坑芙蓉三螭戏珠白文印《丘壑独存》4.3×4.3 ×3.5cm

《丘壑独存》印文

扬州八怪中的篆刻名家高翔

高翔(1688-1754),字凤冈,号犀堂,亦作西唐、西堂、西塘,江苏扬州人。他对书法、绘画、篆刻无所不精。

高翔虽名列扬州八怪,与汪士慎、郑燮、金农、李禅等都有很深的交往,但他却有一个圈外的朋友:大画家石涛。他画山水远师渐江,近则受石涛纵放之影响,能出新意,造诣不凡。石涛死后葬于平山堂,年年清明,他必去扫墓凭吊,至死未断,由此可见其为人之仁厚;从他刻的印章"无诤三昧"、"为人也真",亦可窥见其品德,更道出了他处世为人的本质与准则。 高翔还有另一个圈外的朋友,即大篆刻家丁敬。他们两人同以篆刻驰名,并驾齐驱。白文印"无诤三昧",一种地道的切刀、方笔的浙派面目,或许可证他们之间互相影响的所在。清阮元《广陵诗事》称高翔"工八分,晚年右手废,以左手书,字奇古,为世宝之。"

芙蓉角端兽钮白文印《无诤三昧》 3.9 ×4 ×9.4cm

纵情于翰墨风雅之间的陈渭

陈渭(活动于清代乾隆年间,卒年六十余岁),字桐野,又作同野,号首亭。浙江平湖县人。幼孤,为兄嫂养育。聪颖好学,善饮酒,喜旅游,托迹山水、琳宫、梵宇之间,不屑科举文字,究心六书。工诗,风格淡远,五古近韦庄、柳宗元。擅隶书,有求必应,兴发时顷刻挥洒百余幅,当时嘉兴地区的屏风往往多出其笔。 陈桐野终身未娶,几乎要与出家人为伍,而且也已"得妙悟,通禅悦",俨然空门中人了。但他豪于酒,能彻底畅饮不醉,实在是个货真价实的酒徒,自然也放纵自己,不求约束。纵情于山光水色与翰墨风雅之间,使他有了平衡自己心境的最好手段。科名之试虽然不屑,代之以"好学古,究心六书,研讨始一终亥之义",亦足以自得其乐。陈渭桀骜不驯的个人性格倾向,绝对不属于那些甘于市俗随波逐流之辈。

白芙蓉双螭钮白文印《开卷有益》 5.5 ×5.4×6.3cm

恶劣环境下孜孜不舍的陈练

陈练(1730一1776),字在专,号西庵,又号练玉道人。福建日安人,后迁居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工诗,书法学怀素,能以怀素之法写金文,奇趣无穷。早年嗜古,对钟鼎彝器等古器独有所钟。尝得朱简印谱,潜心追摹,颇能得其神。后于汪启淑处饱览其所藏秦玺汉印数千方,不禁拍案叫绝,顿有颖悟,胸襟眼界大开。遂追秦汉神韵,印作脱胎换骨,大大跃进了一步。汪启淑在《飞鸿堂印人传》中记载观古铜印后的陈练:"穷搜博采,冥思默会,得之心而应之手,遗其象而追其神,于是篆法、刀法、遂直造于古而不拘于一格。"陈练著有《超然楼印谱》、《秋水园印谱》、《印说》、《西庵诗钞》等。 陈练虽是一个很好的篆刻家,但个人的命运却屡遭不幸。"幼清赢,弱不胜衣,事贴括,辄为二竖侮",使他少年时就留下了心灵上的阴影。"壮岁家贫,而又善病,经年强半在药裹中","又复米盐零杂,经营入口,悴心劳神",家庭负累太多又逢自己多病,生计真是难以维持。又有爱子聪颖,"年方舞象,即能继其学,且署款极精雅,患小疾,为庸医所杀。"由此,陈练益悒郁无聊,旧病新恨难以自拔,至四十六岁就长逝人间了。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陈练,在篆刻界是颇能引人注目的,人们不禁为他的作品精到而赞叹不已,更为他在"灾害"不断的恶劣环境下孜孜不合而折服!

只可自怡说,不堪持寄君

苍劲质朴的西泠印派

清代中期,金石学空前隆兴,对出土古文字资料的收集、鉴别、考证蔚然成风。一些精于金石考据的印人直师秦汉,追求质朴趣味的创作观念更为明确,并逐渐摒弃晚明清初过多讲究工巧细腻和形式装饰的习尚。由此对社会文化背景和士人鉴赏理念必然相应提出变革的要求。西泠印派的出现,可以说正是这种变革趋势的反映。

西泠印派又称浙派,其代表印家为丁敬、蒋仁、黄易、奚冈的"前四家''和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的"后四家"。因他们均是杭州I府人,后人合称"西泠八家"。

鹤立鸡群的浙派开创者丁敬

丁敬(1695一1765),字敬身,号砚林,别号很多,以钝丁,龙泓外史,孤石石叟等最著名。浙江杭州人。早年在艮山门外开酒店,以卖酒为业。中年时,地方上曾以"博学鸿词"科荐举,他拒不应试,而潜心于金石碑版的研究,喜收藏,又精于鉴别,常往来于扬州、杭州,与金农、罗聘、汪启淑等交往亲密契合,时以诗、书、印、画互相切磋。为了对杭州附近的石刻碑版进行收集整理,他时常亲自前往考察,曾偕厉樊榭来往于西湖周围,南北诸峰与三竺之间,对攀崖壁石刻碑版,劈萝剔藓,搜访无遗,并亲手攀拓。有时手足、衣服常为荆棘刺破,血迹满身,有时与饥肠相伴,忘其疲劳。归来后,又分类整理、撰写和考证,著成《武陵金石录》笄书。

丁敬针对当时印坛因袭守旧,远离秦汉的风气,写了一首针砭时弊的诗,第一、二句就是"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反映了胆敢独创的精神。丁敬以雄厚的学识、全面的素养,发而为印,尤其是在刀法上善于以碎切之法,表达古拙之笔意,涩行而不滞,于平稳中见灵活,一变文、何以来多用斜刀冲刮的软甜俗媚之气。于文、何、苏、汪、朱、程之外,另辟新径。杭州一带印人学他的很多,后人称之为"浙派"。

追求高古浑朴的印风,是丁敬开创浙派篆刻的一大贡献。从审美史上说,是阳刚取代阴柔;从风格史上说,是朴茂拙实取代矫揉造作;从他个人的趣味来说,是以上古之趣取代当世的流俗之媚,也可以说,是以上古质朴的工匠心态去矫正现实浇薄浮浅的文人狭隘趣味。

质实的丁敬,在晚年并未因开宗立派的丰功伟绩而受到造化青睐。他著述宏富,收藏亦洋洋可观,却因"邻人不慎,灾及其庐,罄所藏弃,尽化黑蝶"。丁敬生性怪僻,心境高古,从不求索于人,不肯轻易为人刻印,遇达官显贵求其印作,更是避之不允。因此,传世作品并不很多。这里展示的几方丁敬作品,都是从汉印铸白文与铸朱文的基础上出来的。其章法布局纯属汉法,只是在刀法上采用了朱简的碎刀法,使用许多长短不等的短切刀,节节切进,连接而成。在平正之中,加入少许极短的斜线,使直平中有短斜,平稳中有微微的蠕动之感,构成平中有斜、静中寓动的新奇境界。这种刀法,是丁敬开创的,既是他的突出特点.也是后来渐派印童的其同特点。

云在意俱迟 红高山狮钮白文印 5.6×5.6×69cm

厚重凝炼的蒋仁

蒋仁,生于乾隆八年,卒于乾隆六十年(1743一1795)。初名泰,字阶平,后于三十一岁时在扬州平山堂得到颗汉铜印后遂改名。改字山堂,别号吉罗居士、女床山民、罨罗溪院长等。浙江仁和(杭州)人。他一生都住在艮山门外的两间祖宅里,自幼过着贫穷孤静的生活,拙于人情世故,平日少言谈,不务功名,终生未曾仕宦。而对诗文、书画、篆刻却终生乐此不疲。书法师颜真卿、孙过庭、杨凝式诸家,兴到落墨有苍古奇崛之貌,为世人所钦佩。彭少升《二林居士集))论日:"山堂书品甚高,予以天真野逸评之"。诗清雅拔俗,丹青亦显脱俗悠静意境。篆刻以丁敬为宗而有发展,袭其法,却能以拙出,于苍劲中饶有逸致,古意盎然,另出枢机。在西泠八家中他的印流传最少。

蒋仁性格耿介,人品高尚,不喜接近权贵。当阿林保(雨窗)出任运使官时,曾一再劝诱他进入仕途,多次推谢未成,后只得书就苏东坡"白发苍颜五十三"的诗句,借病辞归,仍与妻女住在原宅。房屋年久失修,倾斜破落甚至连风雨都难遮避,但书床井灶,都尽在身边,共享天伦之乐,"不知穷贫为何物",终日埋头于所嗜。恰巧,他去世那年正好是五十三岁。身后无子孙,作品多散失。后人将他的作品编入《西泠四家印谱))中,也只收了十二方。

蒋仁的印作可一言以蔽之日:凝炼。无论是朱文"翠玲珑"还是白文"左经右史",都是以严格、精密无懈、凝炼的空白处理与线条见长。如果说丁敬的线条趋于生辣与破损,则蒋仁属于厚重与浑成。同是切刀,两人的取向还是有相当的差异。从浑成厚重到凝炼平正,蒋仁的审美趣味已一反清初印家求变求多样的趣旨,开始走向含蓄内在的静境,这是很值得为人所重视的。

左经右史

左经右史

古拙生辣稳健老到的黄易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大业,号小松,又号秋翁、秋影庵主、莲宗弟子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监生,官济南同知,勤于职事。工诗,富收藏,甲于一时。擅长碑版鉴别考证。绘画,山水法董源、巨然,谈墨简笔有金石韵味;花卉,宗恽寿平,饶有逸致。书法最精隶书,结体参钟鼎法,颇古雅。乾隆二:十七年,黄易十九岁时拜丁敬为师。"钝丁尝见其少作,喜日:他日传龙泓而起者,小松也"。黄易认为,治印应"小心落墨,大胆奏刀。"其所作之印,布局平稳自然,善变化,从拙处得巧,得汉人之髓;楷书印款有晋人风味,自成一格。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秋影庵主印谱》等。

黄小松的启蒙老师为何琪,至丁敬晚年才由何琪推荐到丁敬门下。何琪是丁敬的学生这件事,恐怕一般人都不知道;他将自己的学生引到师门,这就知者更罕了。这种情况,与近代之李桢推荐其学生王贤(个移)到自己的老师吴昌硕门下的事可谓先后辉映。

黄易在西泠诸子中,与久居杭州的印癖先生、当时著名的收藏鉴赏家汪启淑交往密切,并参与了汪启淑刻((飞鸿堂印谱))的宏举。这表明了黄易以后辈身份而跻身印坛中心,与诸多时贤前辈共同论艺。而汪氏著《续印人传》中,对黄易奖掖有加,甚至还不忘提到黄易将来前途远大:"腾骧正未可限也"。

黄易作印讲究古拙生辣,虽是浙派面目,却比丁、蒋在形式、技巧上更趋稳定而老到,追求也更明确。因此,可以说黄易所作之印是浙派成熟的标志。

"只寄得相思一点" 5.6×3.1×9.6cm

独出心裁的奚冈

奚冈(1746一1803),初名钢,字纯章,更字铁生,号萝庵、奚道人、蒙道人、鹤渚生、野蝶子、蒙泉外史,冬花庵主。安徽歙县人,后移居浙江钱塘(今杭州)。九岁就能作隶书,亦擅行草,山水、花卉均有成就,为清代著名画家之 。为人旷达耿介,俗世不相容,遂闭门谢客,豪放善饮,人以"酒狂"称之。他晚年在旬连丧四子,居室毁于火患,母亲去世后不久,他终于也在愁苦悲哀中谢世,年仅五十八岁。奚冈是地道的画家。山水潇洒清润,花卉有恽南田气韵,"名闻海外,远在本琉球间"。这可是与逸笔草草的墨戏相去甚远的。要画出恽南田这样的工笔勾勒与没骨,非有其功底与修养显然难以胜任。西泠诸子皆以仿汉为第一要义,而奚冈更提出在"浑朴严整外,特用强屈传神",而反对"俗工咸趋腐媚一派"。他师法丁敬取其精华,进而上溯秦汉玺印,遍步宋元诸家,再出新意,形成了他的疏逸清丽,冲和拙朴的艺术风格。

奚冈篆刻作品方圆俱得,纵抑适度而多灵秀之气,这充分反映出他对绘画形式的心得。从线条组合形式上看,奚冈的抽象能力、排比能力显然是一流的。他在其四十岁时所作的朱文印"岁云暮矣",为仿宋元粘边细朱文风格,但绝非呆板的摹仿,而是在宋元人的基础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印的格调高雅,而无宋细朱文的平板和元细朱文的松宽之貌;结构紧凑,线条流动,有飘逸灵透之气,布白稳当。朱文印"师竹斋"一方,比常见流传印谱发表的相同印文"师竹斋"更宽大(4×2.3×6.4cm),篆法全方,笔画端正匀整,布白中稳中求变。如:"师"字右边取纵势,左边取横势;"竹"字线条中间实,两边虚,"斋"字上下结构,其中的三个"口"与"师"中两个"口"呼应。使全印纵横、虚实、穿插、映衬极尽变化之能事,加上运刀上的疾迟,起抑,产生出安和简逸又富于灵动之气的韵味。此印边款隶楷相参,其印章效果独出心裁。

龙尾山房

秀丽工致时见巧思的陈豫钟

陈豫钟(1762-1806),字浚仪,号秋堂。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出生于金石世家。乾隆时廪生。精于金石文字和古器物的研究,好收藏,对名画佳砚、珍版碑拓不惜重价。篆隶书尤工,绘画上以篆法作松竹兰,有超逸之致。与陈鸿寿交谊很深,常一起求教于蒋仁、黄易、奚冈,研讨治印之道,印作得汉铜印古意,又于元、明人印中吸取精髓,白成风格。在高手如林的浙派印坛中异军突起,以工稳劲秀、典雅古朴的新面目跻身"西泠八家"行列,与陈鸿寿并称"二陈"。著有《古今画人传》、《求是斋集))等。

陈豫钟的浙派风格,无论是单刀还是切刀粗线条,都能体现出很敏感的空间构架意识与线条穿插的功夫。而且他的边款尤为成功,无论作隶作草,长跋单款,皆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白文"竹窗茶活"一印的边款,出以古隶题记,恭敬雅致,每一细笔皆不苟且,几乎是一方缩小的汉碑,摩挲领略,真是雅致空前。此印另有曾任民国印铸局技正,新中国建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西泠印社的发起人之一王福庵于一九四六年(丙戌正月二十四日)题记,原文为:是石得于钱塘李氏尚有名字对印已为后人磨去仅留其款惜哉,丙戌正月二十四日福厂记。

求是斋

文章有神交有道

稀世珍品"曼生壶"的创制者陈鸿寿

陈鸿寿(1768一1822),字恭,号曼生、恭寿、曼公、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种榆道人、老曼等。浙江杭州人。曾任溧阳知县,河南海防同知,淮安府同知等职。早先师事阮元,诗文书画俱精,工于兰竹,四体书中尤以隶书高古俊逸,名重于世。他篆刻取经丁敬、黄易,刀法英迈爽利,直追秦汉。赵之琛评日:"曼生司马胸有书数千卷,复枕昨(加"字头)于秦官私铜玉,故奏刀时参互错综,出神入化,洋溢乎盈盈寸石问。"世人将他与陈豫钟并称"二陈",列"西泠八家"之一。陈鸿寿在溧阳为官时,闻宜兴紫砂壶濒于失传之虑,常于公暇,行至作坊考察,觉得这是很有特色的艺术品,甚为关心。后与当地茶具制作名家杨彭年合作,仿古法,用澄泥创制茶壶新样,构思出稳重大方,朴实生动,别具古意的紫砂壶。有时他还亲自撰写铭词,镌刻在壶上,有的还兼作绘画于壶上,并常在壶底钤上一方"陈曼生制"的印章。从此,紫砂壶的声誉大振,风行于时,濒于失传的紫砂壶获得新生并蓬勃发展。后世凡有"曼生制"的紫砂壶,其真品皆认为是稀世珍品。陈鸿寿多才多艺,书法草、隶、篆都极精绝,兼好绘画,尤善画竹,酷爱摩崖、碑版,收藏甚富,著述亦丰。曼生壶只是陈鸿寿的心血来潮,他的主要成绩还在于篆刻。他在篆刻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用刀爽朗隽利,恣纵豪放,碎切刀的起伏较大,节奏鲜明,刀笔内蕴藏隶意,故其风格显得清刚朴茂,苍茫浑厚。本人藏品文印"好书到手不论钱"、"自然好学"、"家书抵金"、"野屋高风"、"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等线条多涩行,但共同特点是运刀起伏相接,豪爽猛利,刀锋涩行连接,节奏铿锵明利,一种豪迈之气,跃然印上。陈鸿寿为浙派在刀法上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白文"自然好学"青田瓦钮印 2.8 ×2.8 ×5.5cm

以两只大南瓜为贽礼的张燕昌

张燕昌(1738-1814),字芑堂,因手上有鱼纹,故号文鱼,亦作文渔,别号金粟山人等。浙江海盐人。幼时生活较为贫困,但却长期醉心于金石篆刻之学。惜无师门可寻,只听说当时杭州有名的金石家名叫丁敬,却又无钱去投师,左思右想,踌躇不定。后经过瓜田,忽然想到,海盐的南瓜大又甜,背两个去杭州送给丁敬,也算是一番心意。在个夏秋之间的炎热季节,他背着两个沉甸甸的大南瓜,风尘仆仆,满身大汗地赶了一天路到了杭州,找到了丁敬的家。张燕昌的一片真诚求学之心,终于感动了年过六十的丁敬,破例收了这个农村里来的青年作学生。以两只大南瓜贽拜丁敬为师之事,足见师生两人的脱俗,传为美谈。才子之所以"才"是因为拜了名师,于是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连丁敬自己也说张燕昌是个得意门生,真可谓名师出高徒。此外,既能拜名师而不被拒之门外,则自己也须有些真本领。张燕昌在老师的悉心指授下,刻苦用功,能日记千言,加之过目不忘的聪颖天资,常有独到创见,深得丁敬赏识。于是,他如鱼得水,经过多年锲而不合的钻研努力,大凡商周钟鼎彝器,汉唐碑碣石刻,无不潜心搜寻,尽心考释,并常与梁同书、贫方纲共同探究,终日不倦,时有创获。前后收集了几百种金石资料,先后著成《金石契))、《飞白书录》、《石鼓文考释》、《续鸳鸯湖擢歌》等。在篆刻上,他除了师法浙派切刀方折一路之外,似乎也不自囿于此。如果说,浙派的技巧到了西泠后四家显得略有定型,稍显活力不足的话,那么作为直系门生的张燕昌却并没有此弊。他的白文印在方折基础上极尽移让腾挪之能事,刀法同样朴实无华而人木三分,但在空灵变化方面却更胜一筹。没有矫揉造作,而是出自随意纵横的娴熟用刀技巧,使他的变化具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境界。如水到渠成,自然生韵。从他的《芑堂印谱》诸作中,可窥见其貌。 朱文印"翠岚"和"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二印取法元、明,刀法取浙、皖两家,冲切并用,利涩同存,构成他在静逸中有超脱尘俗之气。

朱文印"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4.5 ×4.5 × 7.2cm (水坑牛角冻)

仅次于"西泠八家"的高手胡震

胡震(1817-1862),初字听香、听芗,后更字不恐、伯恐,号鼻山、胡鼻山人、富春大岭长。浙江富阳人,侨居上海。生平喜旅游,爱立崖岸,尝徒步八千里,探桂林山水。精通古文及篆籀八分之学。篆刻颇为自负。后偶见"西泠八家"之一钱松印作,自惭不如,深为折服,自此紧追钱松,印风为之一变,并与钱松结为至交。篆刻史上与钱松齐名,世以"钱胡"并称之。胡震不轻为人作书、刻印,作品流传较少。惜后来因得瘟疫而早逝,广东严芥将他和钱松的作品辑为《钱叔盖胡鼻山两家刻印》。 对印"以意为之"篆法奔放浪漫,刀法上颇能体现钱松的冲中带切的技巧,自然率真。布白以险取胜,直笔横笔挺正,给人以动中求稳的美感。边款单刀楷书。

一角富山春

"江南篆刻第一名手'杨澥

杨澥(1781-1850),原名诲,字竹唐,号龙石,晚号野航,别署石公山人。江苏吴江人,精研金石考证,书法取法于《天发神谶碑》。精金石考据之学,擅刻竹,字、画均能,用刀不以光洁取悦于人,讲究传神。篆刻虽无法脱尽浙派形模,但在力求妩媚之习中自成一格;印款,早中期苍拙,后期稍工秀,得六朝碑刻遗意。道光甲辰(1844)年,半身疯瘫,不利捉刀,以后很难再见其作品。

杨澥擅艺多方,刻竹、刻碑、刻印,靡不精通。他曾自钤印谱一帙,题为《龙石道人印存》,共钤印三千余枚,皆为历年鬻印所得,可谓洋洋大观,大凡铜、牙、玉、竹诸不同印材均在印旁标出。蒋宝龄《墨林今话》谓杨溜为"江南篆刻第一一名手"。杨澥虽非杭州人,但他与赵之琛同年出生,其问偶受浙派影响理所当然,但从总体上看,他的作品还是走吴门印风的道路。他出生在苏州吴江(松陵县),又常在苏州卖艺,所学的也是吴门派印风如文彭、顾苓、徐坚等乡前贤的名作。杨潍传世朱文印,有明显的明代中后期篆刻初兴时的醇朴遗风。至于白文印"子孙非我有委蜕而已矣",虽为多字,但在盘曲回绕时尚能不失醇古之意。在篆刻中,无论是朱文的学文彭或是白文的宗汉风,他的线条都不是光洁挺滑一路的。

西泠印社孤山上的仰贤亭中,杨潍有一方肖像碑。能与丁敬、蒋仁直至邓石如、赵之谦同列于孤山圣地,为仰贤亭二十八贤之一,足见杨獬在篆刻史上的地位,世人称之为"松陵派"。

悦我生涯

才貌双全的程庭鹭

程庭鹭(1796-1858),初名振鹭,字缦真,又字问初,号绿卿,改名庭鹭,字序伯,号蘅乡等。嘉定(今属上海)诸生。善词章,工山水,清润中寓苍浑,近李流芳。篆刻宗法浙派,得丁敬、黄易神髓,印风质朴古拙,厚重静穆,颇自负。 程庭鹭本来是个画家,其地位在乡里自然是第一等的。他的美姿风彩常令人称道。陈云伯称他是有"抱鸾凤之姿,挹烟霞之气,诗情画境,一如其人",如此翩翩美少年,书画兼长,可谓是才貌双全。程庭鹭的印风古朴、沉稳,他的作品常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交存古道见真情

刚健婀娜的邓派与歙派

邓石如派的形成稍晚于浙派。 清代中期虽然大多以师法文、何为标榜,但程式化的作品使文、何派当年的生气成为强弩之末,印风趋于板滞庸俗。不甘流俗而又具有开宗立派条件的印家必然努力寻求新的风格突破。浙派以外的地区性流派的崛起,不仅活跃了清中期印坛的空气,时也进一步表明文、何印风的趋于衰退和代表新风格流派的勃勃生机。这一时期的诸家中,几乎都是安徽籍人,故历史上一般总称为"歙派"(或徽派),邓石如虽然也列为"歙派",但由于其影响深远,一般专称为"邓派"。

竹印篆刻高手潘西凤

潘西凤(1736-1795),字桐冈,号老桐,别号天姥山樵。浙江新昌人,居扬州。受业于王虚舟(清代书家,官吏部员外郎)。识见卓越,布衣终生。善音乐,能以竹制琴。精刻竹,曾书丹于竹简,号为《竹简十七帖》,精妙绝伦,翁方纲为之跋,嘉庆年间被收入内府。雍正年间,大将军年羹尧显赫一时,潘西凤也被罗致幕下,"时多匡助",表现不俗。以后献计不被采纳,"拂衣辞归"。在世俗看来,也许是使性逞强,殊不料以后年羹尧案发,大将军被处死,株连多人之际,潘西凤却安然无恙,诚可谓是因祸得福。 潘西凤以后是矢志以布衣终了,于是以其余技"镌制印章贻诸戚友"、"一时尚之,好古之士争购焉"。从同游的郑燮、李复堂、高翔等人的唱和看,对他的篆刻是十分钦服,并不视为附庸之物的。

心无忘思

身怀绝技的艺术家董洵

董洵,字企泉,号小池,又号念巢,浙江山阴人,生活在清乾隆、嘉庆年问。在艺术上,他是一个早慧的人。幼时在乡塾读书时,便喜摹印,曾任四南充县之簿,但因个性傲兀,得罪上司而去职,遂携琴书,遍游蜀中名山川。工诗,擅书画,篆刻以秦汉为宗,推崇朱简、程、穆倩、丁敬,印路较宽,风格多样。曾为扬州八怪之一的罗两峰刻过许多印,印坛声誉甚佳。 董洵终于不为腐败的官场所容,自此似乎看破红尘,而"诗益鸿放,画逾雄奇"。恍恍然是以名士终老了。但却还是未改旧念。在"落职"之后又再入都门,遍访旧友,遂三度复出,投入到同乡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梁国治门下为宾客。寄食豪门,总不愿以寒儒潦倒一生,这成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普遍心态。董洵寓京师30年,以铁笔游分卿问,其有足够的风雅使那些达官贵人为之折节。比如他在梁府即以善擘窠大书而受激赏,还能以绝顶才情白度曲:"酒酣耳热,常以丝竹寄其慷慨,每度一曲,梁尘俱飞。"

董洵摹印有相当的成就,对于追溯古玺汉印神貌,比前辈有更高的手法。他自己也有几百方汉铜印收藏,虽然后来"皆以易来"而流失,但足证他的眼界所在。此外他的单刀边款有极高水平,所著《小池诗抄》、《董氏印式》、《多野斋印说》等,充分表明他不仅是个身怀绝技的艺术家,更是个全面的、专业意识极强的独特篆刻家。

桃花关外

行刀如笔的大师邓石如

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石如,又名顽伯,号完白山人,又号完白,古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等,安徽怀宁人。有人将他归为"皖派",更有因他在篆刻史上贡献杰出,而称之为"邓派"的。

清乾隆八年(1743年),邓石如生于安徽怀宁县白麟坂。他先辈从鄱阳湖迁来,居住在怀宁集贤关外的大龙山西北皖公山下。幼时家贫,未能上学读书,常与村童一道上龙山采樵,成年后,他刻过一方"龙山樵长"的白文印。也曾做过个体小买卖,做贩饼饵,到乡村转卖,每日所盈利几个小钱,买米煮粥以一饱饥肠。"年十三、四,心窃窃喜书"。稍长"独好刻石章,仿汉人印篆甚工整。"大约二十岁左右,即为童子师,教授诗文与书法。因有生徒蛮横难管,邓即合去,云游鬻书卖字,以补生计。邓石如三十二岁那年(乾隆甲午年)来到寿州,以刻石印所得为糊口,适当时名士梁喊(前巴东知县)主循理寿春书院,投其门下。梁喊有如伯乐,见之叹日:"此子惜未谙古法耳。其笔势浑鸷,老夫对之如一敌国,充真力,是以凌轹数百年艺苑诸公。"因为治装而介绍去江宁梅石居孝廉锣所。梅氏自北宋以来,为江左甲族,收藏文物甚富,秦汉以来金石善本悉备。石如得此机会,纵观搏取,推索其意,心摹手追,意与古会。邓石如在梅铿家前后八年,打下了深厚的书法基础,后人评价他书兼四体,皆"为清朝第一"。 邓石如一生好旅游,浪迹江湖,足遍吴楚大约四十年,占去他生命历程的三分之二。在爬山涉水中,观祖国大好河山,访时贤名流隐士,亦能自得其乐也。传说有人问邓石如,"山人不画山水,何以遍历名山大川?"山人回答说:"我以山川浩然之气融于笔端腕底"。书法篆刻同属造型艺术,没有深厚的生活基础,焉能提高艺术水平。邓石如用深刻而又平常的语言来谈论书与印:"规之所之为圆,方之所以为矩","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通风,计白当黑,奇趣乃出"。

相对而言,邓石如的以小篆入印比丁敬的追随汉风更有难度。因为流美的小篆在印面施展魅力,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汉印模式可供参照,一切必须自出新意。邓石如引秦篆人印作印,朱文取流畅婀娜,舒展披离;白文则或取方折如汉印,或取冲刀削披以现朱文之趣,左右逢源。以其"游刃徜徉,行刀如笔"的高超技法,融徽派的阴柔与浙派的阳刚于一炉,实在令人望尘莫及。当篆刻摆脱了工匠式的制作之后,形式上的变化无论就格式、章法还是刀法、线条的把握,都离不开书法的高度抽象凝炼的主持。因此,我们可以说是邓石如一手提携起篆刻与书法的真正联姻。这又是一个破天荒的大贡献,是比早期的引诗文入印以示文人气度而显得更成熟、更深刻的一个开拓。

又《怀宁县志》载:山人气刚力健,能伏百人。客楚三年中,有一日外游某山,宿山僧合,有群匪聚居僧舍,僧不能制,偶夜半僧应门缓、匪怒捶僧,石如闻声而起救僧,一匪前斗石如,拳至辄踣,众匪齐进,连踣数十人,遂大骇窜去。此事发生在山人五十岁左右,后石如每饮酒兴酣时,必述及此事,以自豪也。邓石如朴实、忠厚、耿介、洒脱之个性,见义勇为之德行,令后人敬仰。

书中所展示的邓石如印章,为近代私家密藏,鲜为人知。从这些邓石如传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深厚的汉印和金石碑版的功底,这是他师承传统,得以创新的根本。在刀法上他善于使用程穆倩的冲刀镌法,执刀微向内倾,行刀如笔;方圆粗细,主在得势;刀涩行缓,善运腕力;苍劲朴茂,不温不火。他的朱文印,多是绮丽浑润,刚健婀娜,流动多姿;章法上主奇逸。他的白文印,刀法明朗,字体端庄,不崇尚斑剥蚀缺,古趣蔚然;章法上尚清健。 "幽居不用名"

富贵功名总如梦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匠心独运无丝毫火气的巴慰祖

巴慰祖(1744-1793),字予藉、子字,号隽堂、晋堂、莲舫等。安徽歙县渔梁人。官候补中书。好棋及驰马、度曲。富收藏,通文艺。精于隶书,山水花鸟也十分工丽,又深得仿制青铜器的绝技,鉴家莫辨真伪。其印作工致挺秀,章法多巧思,书体、形式多种多样,喜用"涩刀",直追秦汉,境界甚高,惜流传作品不多。巴慰祖在皖南地区有很大影响,而他的后继者中要数他的外甥胡唐最得真传。巴胡历来被视为皖派的正宗,但从近代发现的原印来看,他们与程邃的风格并不相同。

巴慰祖的学古可谓甚矣。但除了临摹古印功底非凡之外,他自己的刻印却恁地少见,以至人们对他了解甚少。直至晚清魏锡曾还感叹丁敬、黄易、邓石如的作品易得,而巴慰祖的作品"不得寓目",甚是遗憾。

印学功底深湛,是巴慰祖的基点。朱文印"遗稿天留"为一方博古钮将军洞芙蓉印章,石质雕刻精美,印文构造精密,线条畅达,神采飞扬,具金石意趣。白文印''深得酒仙三昧"为寿山红半山巧色巧雕双狮钮印章,字体紧凑,疏中有密,笔道变化多端,朱地厚重,白地跃动,颇耐人玩味。

巴慰祖作印无论朱白无论大小,皆能紧紧把握住稳健、静穆的格调,无丝毫火气,因此,他比当时的印家更多了一份深邃感。这应该与他力摹古玺汉印,仿制青铜彝器,琢砚造墨,长期把玩上古器物,心摹手追大有关系。在不知不觉中浸淫熏陶,自然是火气全消了。

梅兰与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塔影园派”创立者——顾苓|金石鉴赏,顾苓,篆刻|::e景苑::中国传...
名印欣赏:明清流派篆刻
明清各家闲章原印精品
汉字和篆刻
陈振濂|谈历代篆刻家
[转载]篆刻大师—韩登安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