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姚梅龄 | 根治子宫腺肌症,厥阴血分阴阳错杂证解析及论治
userphoto

2024.02.19 甘肃

关注



一、腺肌症



1、定义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子宫腺肌病。当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侵入到子宫肌层,并随着月经周期进行性增大引起的疾病就是子宫腺肌症。

2、特点

子宫内膜组织有活性,会随着月经的周期,增生、出血。每来一次月经,就会增生一次,但是它却没有办法像月经一样排出体外,只好蜗居在肌层间隙中。来一次月经,这种积蓄就增长一次,慢慢地,子宫会增大变硬,会引发痛经。子宫增大之后,宫腔就相对变形变大;子宫变硬,收缩就不好。所以,会导致月经量增大,严重的还会影响受精卵着床,引起不孕。如果腺肌病比较局限,会形成类似瘤体的形态,就称作子宫腺肌瘤。其症状的特征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

3、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鉴别

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它们有个共同的爹妈——子宫内膜。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应该是呆在子宫腔里头的。但是有些子宫内膜比较调皮,喜欢离家出走,腿脚利索的,跑得远,到了盆腔、腹腔,就可能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腿脚短的那些就死宅死宅的,喜欢往自己家的墙壁里,也就是往子宫肌层里钻洞洞,赖在子宫肌层中,可能形成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病的痛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似,但却是更剧烈,且多集中在下腹部正中,有严重患者常常形容为“痛不欲生”。

4、西医诊断

经前做妇科检查时,可以摸到子宫增大,有明显的压痛。如果子宫增大比较明显,可以在下腹部摸到增大的包块,质感很硬。症状体检辅助B超或MRI可以初步诊断子宫腺肌症确诊还是需要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PS:此为参考西医相关论文整理而成。

二、厥阴生理



1、厥阴主疏泄

肝疏泄气血,气血和畅调达,疏泄气血的量顺畅平稳平和,节律正常,疏通则气血流动,动则产生理之风,此肝主风之由。若气血失其常,气血逆乱产生一定的趋势与强度,失去正确的节律,则产生病理之风,逆乱则相争。

2、乙癸同源,肝肾之阴阳同源

如论中肝经虚寒证同样用四逆汤,肝经虚寒证也可下利清谷,(如厥阴篇四逆汤证)厥阴经与少阴经鉴别,则少阴经为小腹隐痛而下利,肝经虚寒证为痛一阵下利一阵,其色可发青。厥阴的特殊性,厥阴往往为时病、急性病发展的最后阶段,厥阴为尽,厥阴尽则少阳初生,厥阴为阴阳顺接之机,也有转枢之作用,厥阴可转枢阴阳。

三、厥阴病理



内经有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则中风,这是肝风内动的机理之一,气血逆乱可形成肝风,气血逆乱薄厥于下,例如大便急胀而有脓血便,热利下重,肠澼为痔,痔疮飙血,是由于气血逆乱,肝风迫肠,如论中有热利下重,白头翁汤主之。

肝风下迫的特点,第一为阵作,第二为痛一阵下一阵血,脉或弦数、弦滑。同理推导,腺肌症可见痛一阵则下一阵血。

论中有手足逆冷为厥,发病机理为阴阳气不顺接,厥阴阴气将尽,一阳初生,阴尽阳生则有顺接的机理,阴盛格阳,阳盛格阴则肢厥,肢厥为厥阴病第一主证,例如白虎汤为热厥,脉滑提示有热,阴阳气不顺接故,热盛格阴于外。四肢为诸阳之末,四肢末端为阴阳气交接地带之一,内脏血络孙络也为阴阳气交接之地,然肢厥可作诊断要点,阴阳不顺接则相争,厥阴病最典型的症状之一,论中浓墨重彩所谈厥热往来,肢厥身冷,发热时则通体发热,身体灼热,厥时可用四逆,热时可用温病连梅汤,阳复太过可用黄连解毒汤,高烧抽筋,从风热化,可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可加乌梅。在气血逆乱的基础上,发展为阴阳不顺接的交争,交争则进退,进退则动荡,动荡则化风,可昏迷抽筋。妇科可见经期先厥后热,阴阳交争。

何为厥阴阴阳错杂证

厥阴阴阳错杂,为厥阴之里的阴阳气血交争证。

春天万物生长

四、厥阴气分主方,乌梅丸



仲景为了突出疾病发展变化规律,疾病发展规律为由浅入深,由外致内,由气血到阴阳,由实致虚,所以取厥阴虚实各半、阴阳错杂、虚风内生之证为提纲,厥阴病可热化为白头翁汤、白虎汤,可寒化为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等证。

但仲景更知道,厥阴病与少阴病的不同点,一、厥阴病夹虚而非纯虚证,而少阴病可为较单纯虚证,例阳虚则虚寒而发展至阳脱于外;阴虚则阴枯而死,撮空理线,循衣摸床。厥阴病但凡有一丝的正气,其特点为正邪相争。厥阴与少阴证候机理关键不同为正邪相争,厥阴为最后的阶段,容易影响阴阳的顺接,因而引起阴阳不顺接的交争错杂。厥阴以心包、肝两经为基础,其交争则易化病理之风。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吐蚘。下之。利不止。

消渴为风消津液,气上撞心为风邪上扰,心中疼为风夹寒热交争于中,风热上犯则心中热;饥而不欲食——合热则消谷善饥,气虚阴虚血虚则嘈杂,不欲食因有气虚或阳虚,下焦有寒。食则吐,此为下寒格热于上,理同干姜芩连人参汤证,张口即吐无声为吐,声多无物为呕,另有饮入即吐为五苓散证。

乌梅丸用乌梅息内风虚风。乌梅丸为厥阴气分证,可合并头晕、手足震颤等风动之症。

六、腺肌症与厥阴经



腺肌症,多数中医喜疏肝活血论治,或因经期痛经而寒证突出而用温阳法。妇人以肝为先天,妇人偏于感性,论治疏肝效微,因其在气血逆乱基础上有寒热交争,阴阳错杂。

妇人腺肌症并不全是厥阴错杂证,妇人子宫内膜异位症包括腺肌症,大多数是属于厥阴阴阳错杂证。

病源可与剖腹产相关,手术过程血液带有子宫内膜细胞,滴入盆腔、腹腔。

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

二阳为阳明,阳明之病,例如能吃中消,此为心中不适忧郁,不思饮食,久为肝郁,性生活不常,后发展至讨厌性生活,郁热重则性交痛。心有所忧,脾有所思,气血不畅,气血偏弱,后则经闭,月经闭造成肝经阴血分风热,影响阳明发为风消,西医则有席汉综合征。厥阴阴虚风热化燥,风消可能食,热入血肉,可致人迅速消瘦。

七、因机及现症机理



1、因机

足厥阴肝经,阴阳交争,风携寒热扰动血分。

2、现症(经期见)

风邪为病——

风挟寒热交错于胞宫——突然发作痛经、经期剧痛难耐(或绞痛或胀痛或坠痛、痛剧服止痛药无效);便前腹痛。

风夹寒——喜热敷、痛至身冷肢凉、重则肢厥(阴阳气不顺接),或伴身颤。寒凝则血块暗黑色。

风鼓津液——冷汗淋漓

风扰于上——经期剧烈头昏,天昏地转感。

风夹热扰于上下——失眠,心下顶感,心烦口干口苦,欲发火而无力作。 经前心烦易怒。热煎则血块紫红色,肛门、前阴、会阴等胀、堵、坠、灼热感(肝脉扰阴器)郁热重则性交痛,不欲性生活。

风在血分鉴别要点

与月经相关,引起月经量、颜色、畅度,质地异常。顺畅下血则痛经消失,小腹、前阴、肛门、会阴坠痛一阵则经血下,口干不渴。(气分有热则口渴,如白虎加参汤证,血分有热则不渴。)

气血阴阳偏弱——

蜷卧不动,不欲言、无力活动。

其它伴症———

脉细弦涩。

伴恶心呕吐而呕不出、剧烈腹泻感或腹泻或难泻下、经血难下,血块大;或伴腰酸、乳房胀、少腹痛、腹痛、肢痛等)、或闭经、继发不孕。

月经后阴部、小肚子空痛——血虚虚风。月经后痛虚痛,坠痛为肝风下迫。实证为经止症除。

少腹硬满疼痛,有寒,不可按,瘀血。

病者静而复时烦,躁为手足躁扰,阴阳气不顺接,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虚不养筋,手脚没地方放,阳烦阴燥,阴燥是肝肾阳气虚,心烦是厥阴心包火热。

八、论治



仿乌梅法,乌梅丸不宜用。

用药寒热比例需格外慎重,厥阴经易寒热错杂,用药稍偏则易从寒化热化,论中厥热往复即是明证。

血分风——宜用川芎为君药,可用少量桂枝,通药宜少用,血中气药,刺蒺藜入气分,可轻度入血分,全蝎蜈蚣入血分,稍偏表,息内风作用一般,搜经隧之风。

血分风热——白头翁凉血息风,仙鹤草、地榆,羚羊角粉吞(最强)

血分寒——轻花椒,田七稍有散寒作用,鹿角霜,后期可用鹿角善后。宜通补,不宜呆补。桂心

血分热——丹皮 赤芍,血行风自灭。断根宜大量用。

养血——偏寒用当归,偏虚用枸杞 首乌 偏热用生地

风至精髓——蜈蚣

热重者可参白头翁加阿胶汤。

风湿入血分则脉细。千斤拔——补肾气活肾血。

说明——

为使文章条理更为清晰,对姚老讲课内容进行前后调整,且有删减,图片源于网络。

点击下方“在看“,关注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病
厥阴病的奥妙和乌梅丸之秘密
珍贵的用药心得——子宫肌瘤
乌梅丸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医案
关于桂枝汤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思考
西山论剑话厥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