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考察报告

把人的发展真正写在学校教育的旗帜上

——赴杜郎口、昌乐二中、潍坊一中考察学习报告

 

徐国喜

 

1116—25日,在县教研室李本智主任的带领下,教研室初中处所有教研员和七所初中学校校长一行18人赴山东考察学习。考察期间,我们先后走进杜郎口中学、潍坊一中、昌乐二中三所学校,参观三校校园建设,感受三校校园文化,认真聆听崔其升校长、王忠主任、赵丰平校长的报告及介绍,深入三校的课堂听课300余节次,与三校师生零距离探讨高效课堂真谛,领略三校的课改魅力所在。尽管考察时间短暂,我们所见、所闻的也只是三校课改的“冰山一角”,但三所学校所取得的改革成果和经验,令人震撼,引人深思。如果把所有的感受凝聚到一点,那就是——他们把“人”的发展真正写在了学校教育的旗帜上。

 

杜郎口中学——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走进杜郎口中学的任何一间教室,都会看到在教室前方黑板上方极为醒目的八个大字“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这八个大字正是杜郎口中学的办学理念,它不仅仅写在教室的墙壁上,更体现在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上,体现在杜郎口中学所有教师的教学行为中。

走进杜郎口,你会觉得校园里每一个细小的地方都充满着文化气息:食堂、宿舍、校门前、路边、花坛旁、走廊边、教室内、楼顶上、厕所内都有醒目的饱含人文关怀的杜郎口特有的语言文化。

其中有些是办学理念,如“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学生:明辨是非,高尚文明;教师:通情达理,有所作为;领导:品味高雅,创造奇迹;校园:一尘不染,规范有序”,“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竞争中协作,在协作中竞争”,“课堂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室是学生自由求知的殿堂”,“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感情得以迸发,灵魂得以净化,个性得以张扬,让学生的生命在教改的阳光下快乐求知,幸福成长”,“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学生学习最大的天敌是依赖,教师教学最大的悲哀是包办”,“学生是主宰人生的人,学校应该是师生共同向往的家园,学校教育是做人的教育,让学生热爱学习,让学习与快乐链接在一起”,等等等等。

教学楼楼道内则全部是学生“名言”,如“求知增长才干,参与改变性格,勤奋改变人生。——2011级崔伟”,“课堂的价值会因一瞬间的精彩而化为永恒。——2010级王可欣”,“课改之雨,无声滋润莘莘学子;教改之风,和煦吹绿神州大地!——2010级孙玉恒”等,每幅“名言”的上方贴着学生本人的放大照片。学生“名言”既是自我激励又是对未来的憧憬,从中透视出他们对美好的追求和对课改的赞同。

我们还看到,教室外墙上均是学生作品,有随笔,有习题,有剪纸,有画画……校园内的每一处黑板报均由学生布置。如此这些,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学生”在杜郎口中学的主人翁地位。

杜郎口中学的教室布置也体现着“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理念。这里的每一间教室均撤掉了讲台,教室四面都是黑板,且教室外墙上也漆成了黑板。这样一次就能够做到全班百分之百的学生上黑板书写。黑板历来都是教师挥洒汗水、展示自我的风水宝地,可在这里却成了学生施展才华、展示自我、合作交流的阳光地带。学生的座位按小组围坐,因黑板的朝向是轮流转的,小组围坐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

最能体现“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这一办学理念的还是课堂。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小品、诗歌、歌曲、绘画、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坐,井然有序。学生发言完全不用举手,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站回原位,另一个接着说。由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人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情景,这时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教师真正成为了导演,学生个个都是主要演员。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倾听,但关键时刻又及时追问、点拨、评述。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和监督,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这样的课堂,学生不再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而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这样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其精神之抖擞,精力之集中,思维之活跃,令步入课堂的我们都为之激动不已。

“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这一耳熟能详的办学理念,为什么在杜郎口中学能得到如此淋漓尽致的体现?我们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交流,一边感悟,有五个方面令我们印象深刻。

(一)坚毅执着、勇于担当的崔其升校长

1119日中午140,我们聆听了崔其升校长的报告。随和的举止、朴素的言谈,道出了崔校长19974月上任后“九年辛苦不寻常”的课改经历!

到杜郎口中学上任之初,崔校长曾遭遇过这样不寻常的经历:有人在他的家门口用砖头压上恐吓信:“就你逞能?如果妄动,后果自负!”某天半夜三点多钟,有人朝房顶上丢大石头,孩子吓得睡不着觉;学校周围附近的电线杆上贴满小字报,控告他经济上贪污,作风上有问题,并详细罗列了他的“十大罪状”……崔校长迎难而上,治校先治乱,短短一年时间,使学校的管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学校管理上去了,可课堂教学却几乎没什么变化。上任第二年,他开始深入研究课堂教学,除了把自己摆在教师的课堂上,他还定期亲自去授课。中学的那些课程,除了英语,他都教过,不仅教,还给老师们上公开课。他甚至创造过一整天穿插听课20节的纪录,他每一年的听课都在1000节以上。他掌握了全校教师的授课情况,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与学生的亲密度、受学生的欢迎程度、讲课的主要特长与存在的不足等。他的结论只有一个——改革!他的决心只有一个——解放孩子,还课堂给孩子,让孩子们做自己课堂的主人。

要搞改革谈何容易?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参照,没有专家的理论指导!他们要在这片土地上,靠着自力更生,走出一条布满荆棘、充满挑战的希望之路,这是怎样令人难以想象却又不得不深为钦佩的气魄和大勇?这无异于一场艰苦卓绝的“教育长征”!

首先,崔其升校长带领教职工共同拟定出杜郎口中学第一份比较系统完整的《课堂评价标准》,涉及教师上课、备课、业务学习等几个方面,这个《课堂评价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拉开了帷幕。

其次,砸讲台撤讲桌,从根本上构建杜郎口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把课改进行到底。

除了在课堂形式上进行改革外,他还明文规定,一旦在课堂上发现教师再有讲课现象,除了本人要接受重罚外,他还发明了“株连政策”,即同时由讲课老师、班主任、年级主任、学科组长一并捆绑受罚。

为了保障课堂效果,学校设立了教师论坛。论坛每周六下午都拿出四个课时,要求每个人都“论”都“谈”,讲一周的收获和教训,反思自己的课堂,总结自己的心得,大则大到纵横捭阖,细就细到和风化雨……正是通过教师论坛等一系列手段,崔其升将一支“杂牌军”转化成了科研型精锐教师队伍!

崔校长成功了!现在,杜郎口已成为全国课程改革的一个窗口,成为教育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到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的领导和教师络绎不绝,学校每天仅考察费收入就数万元,学校成为区域经济的创收财源,茌平县城和杜郎口镇的宾馆饭店零售等服务业也因杜郎口中学而财源滚滚!

可站在讲台上作报告的崔校长,却丝毫没有一点儿成功者的沾沾自喜、春风得意。当讲到改革过程中的种种困境时,他语调坚毅而执着;当讲到学校的老师如何克难奋进、风雨同舟时,他双目湿润,满脸柔情,充满信心;当讲到当前的现状时,他谈的不是成绩,而是种种不足……我想,正是这样的人格魅力,成就了崔其升校长及杜郎口中学今日的成功与辉煌吧!

(二)以生为本、自主建构的教学模式

杜郎口课堂模式是杜郎口中学经过十多年的教学改革,在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成果,后经专家总结归纳,称为“三三六”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下面结合我们的考察具体阐述。

第一,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小组,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学习小组的集体智慧,产生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

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多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倡导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就是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课堂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创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用双色笔做预习笔记,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发新的学习目标。这个过程既有自主学习,自悟、自结,又有合作交流,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探究,通过对文本的挖掘、对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一定的解答方法和答案。比如学生由语文课中的一朵小花,引发出了几十种观点及情绪的联想,其中有喜有忧、有爱有恨、有怜有憎;学生们又运用诗歌、舞蹈、散文、小说、歌曲等不同体裁对一朵小花进行表述,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

展示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其基本过程是,学生由预习交流,接着确定目标,然后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小组领到学习任务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组的最佳答案,完成后,各小组展现提升,其他组的同学分享成果,或者在某小组展示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

反馈是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是“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预习、展示、提升三者的辩证关系是:预习包括知识构建、储备、搜集信息及情感体验,初步形成三维目标,它是展示课的基础,没有预习或预习不充分绝不进行展示,预习具有基础性;展示是对学生预习的延伸与检测,处理信息,全员合作学习,提升学习质量,让同学们得到成功的体验,具有激励性;反馈,是对展示过程中的死角进一步解决,保障人人达标,具有保障性。

第三、课堂操作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学习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内,一般每组只完成一项即可。

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别组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检测,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贯穿在一起,就构成了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与我们通常理解不同的是,其课堂教学预习、展示、反馈模块都占用正式课时,杜郎口中学没有自习课,所有的课都是“正课”,即便是一般学校有的早读,也是由语文和英语老师轮流上课。

(三)制度引领、强势推进的实施策略

杜郎口中学的成功做法是:首先对教师进行说服教育,学习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理论,讲明道理,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采取行政手段通过制度强势推进。老师不认可不行,认可了不做也不行。正是有了得力措施的约束,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实现。具体表现在:
      1
“10+35”时间分配的硬性规定

教师在课堂上以讲为主似乎已经成为习惯,即使在明晓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之后,仍然还会因为“惯性运动”而滔滔不绝地讲解。教师讲多了,还是讲少了,应该有一个大致的标准,不能随心所欲,有了这个大致标准,教师就有了依据。因此,杜郎口对课堂时间做出“10+35”的硬性规定,即教师所讲时间等于或小于10分钟,尽量减少知识性语言,或者说完全不涉及对教材内容重复的陈述。学生自主活动不少于35分钟。教师只要在一节课上讲解超过10分钟,即被判定为失败课。从形式上看,只是把一节课的时间重新分配了一下,可教学理念却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2、建立上好“三课”(示范课、过关课、跟踪课)制度

“三三六”课堂模式和“10+35”的硬性规定,使许多教师心存疑惑:教师这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还学不好呢!要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少讲,恐怕更是玩火。许多教师玩起了捉迷藏:不让明讲,就偷着讲;不在讲台讲,就在台下讲。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改革课,若没有引领与实践,恐怕依然在教师的心里难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因此,杜郎口中学通过上好示范课、过关课和跟踪课等三课,让全校教师一步一步向课堂教学改革之路接近。

3一谈二警三停的警示措施

所谓“一谈”,就是对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崔其升校长本人或者学校其他领导先与其个别谈话,谈课堂要求,谈教师角色,谈学生表现,谈课堂秩序,谈教改意图等,指出问题所在,点明改革方向。所谓“二警”,就是第二次听课仍然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所谓“三停“,就是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让该教师停课一周,学校为其安排专人做辅导教师,被停课者一边听优秀教师的课,以便研读教改理论,一边学习组织发动学生的方法。

4、改革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指挥棒,是教师教学的风向标、指南针。杜郎口中学将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将评价好课的标准定位于两个方面: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看学生在课堂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具体是: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否百分之百参与;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板演书写是否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看课堂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施教,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还看教师的备课情况。

(四)严格精细、保障有力的学校管理

一所学校有了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效的课堂模式以及强势推进的实施策略,还必须依靠严格精细的学校管理,正所谓“三分教学,七分管理”。“严格精细、保障有力”的学校管理是杜郎口中学成功的又一法宝。

杜郎口中学对领导班子提出了“四看”:一是领导班子看校长;二是班主任看领导班子;三是教师看班主任;四是学生看教师。

杜郎口中学的日常工作原则,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点点滴滴、扎扎实实、精耕细作、紧锣密鼓。如教师备课,自己备好后要送给学科主任审批后方能上课,做到好几个层次把关。如人走桌净,把自己的椅子放在桌下。如要求教师上班穿工作服、佩戴校徽等等。

杜郎口的工作准则,概括来讲九个字:找不足、寻差距、谋发展。评课时不对教师的优点过多评价,更多的是找不足;开会时主要讲存在问题,哪几个地方有失误,存在什么问题并怎样解决;每天对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评价,上面写着不足和改进措施。

杜郎口的管理准则是:入木三分、直来直去。学校规定不能说现象,要用事实说话,要用具体的例子来教育师生。

杜郎口中学设立三个年级组:初一年级组、初二年级组、初三年级组,任命三个年级组主任,对该年级几个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负责。各班班主任直接受年级组主任领导。这样把学校分成三大块,每一块都有人负责,条理清楚,职责分明。学校给予年级组主任应有的权利,重点工作是抓课改,保证学校课改工作顺利进行。

(五)讲究实效、富于创新的校本研究

杜郎口中学原来是一所薄弱的乡镇中学,教师的学历层次低,教学水平也不高。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依靠每一个教师去实施,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是关键。杜郎口为此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

教师业务论坛,是杜郎口中学校本研究的一大特色,是杜郎口中学教师学习的课堂、互动的平台、成果分享的乐园、专业成长的阶梯。

学校每周一将论坛题目告知老师,周六下午采取提前指定或现场指定相结合的方式让老师根据题目交流。交流内容多样,谈体会、说感受、举例子,理论、实践、经验、教训、成果、问题、程序、方法、措施皆有。为了提高论坛的质量,学校领导和有关人员组成评委,对老师的交流现场进行打分并记入考核。教师业务论坛促成了杜郎口教师学生的重新定位:教师是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调控者,学生是探究者、体验者、合作者、表演者。

教育反思是杜郎口中学校本研究的又一特色。我们看到,每天上午800,杜郎口中学的老师都会分学科召开反思会。反思的内容一是结合自己的经验,从理论上反思;二是结合自己的教学,从实践中反思。反思的原则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是挑自己的“刺”,是主动澄清和质疑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不断完善自我。我们还看到,在教学楼一楼的走廊上,摆放着一排反思板,有年级领导的管理反思,有班主任的反思小结,有老师们每周一次的课堂评价和排序……反思成了杜郎口中学全体教师的生活常态。

除教师业务论坛、反思会外,杜郎口中学还有集体备课制,评选教学能手、学校名师,结对子工程,建立业务档案等,推动了教师业务水平的迅速提升。

总之,走进杜郎口,我们感受到了改革者崔其升校长的勇气、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见证了“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办学理念在这里得以真正开花结果,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教学改革的希望和未来,也增强了我们实施教学改革的勇气和信心!

 

昌乐二中——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

 

走进昌乐二中,迎面看到的是一个雕塑——一本书,书页上镌刻着一行字:“故事,从这里开始……”。继续往里走,就会看到主建筑海纳楼一楼正中央的一行大字“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这,正是昌乐二中的培养目标。

昌乐二中以“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为教育价值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八大素养:1正确的价值观和不衰的激情斗志;2较强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正确的思维方式;3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演讲能力;4组织领导能力、团队精神、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5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做计划的习惯;6强健的体魄,掌握23项终身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7良好的艺术修养,了解古今中外艺术大师,有较高艺术鉴赏能力;8厚实的国学素养和高远的世界眼光。

我们依然通过参观校园、走进课堂、聆听报告、观摩课间操,感受并思考昌乐二中的具体做法和实施效果。

(一)“271”高效课堂

走进昌乐二中的课堂,我们理解了“271”高效课堂的深刻内涵,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方面,20﹪的内容通过自学能够解决,70﹪的内容通过讨论、互相帮助能够解决,10﹪的内容通过老师引领点拨解决。二是时间分配,20﹪(约10分钟)由老师诠释学习目标,组织课堂教学,课堂引引领、激励、点拨,70﹪(约30分钟)由学生分组合作,展示点评,质疑拓展,10﹪(约5分钟)由学生总结反刍,当堂过关。

通过听课、交流,我们了解了“271”高效课堂分步实施的过程:三段六步。“三段”即预习自学——高效课堂——训练拓展。“六步”即读书自学、自主探究——学案引领、二次探究——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拓展提升——总结反刍、当堂检测——自我完善、训练提升。

而支撑“271”高效课堂能得以顺利实施的是两个重点,即导学案编制及使用效果与小组建设。昌乐二中的导学案包括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部分,每单元有复习学案和单元检测。通过我们的观察与了解,昌乐二中的导学案编制已达到科学、精致化的程度,能实现导学案引导下的高效课堂。

最让我们感到振奋的还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活动似乎已经成为昌乐二中学生的习惯。教室里很多外校教师在听课,有的在拍照,在录像,有的在翻看学生的学案,学生们都置若罔闻。他们全神贯注地专注在自己的课堂上,对老师的一举一动的意图都能快速领会。比如,在学生们探究讨论的过程当中,老师出示了一页分配展示和评价任务的课件,老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学生们看到课件后迅速地各自按照老师分配的任务板书去了。学生展示的时候,姿态大方、侃侃而谈、挥洒自如,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风采。

总之,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真正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合作与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建构的课堂。

(二)海量阅读

昌乐二中的每间教室的左面墙壁都摆放着一排书架,书架上摆放着学生的学习资料,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各种中外课外阅读书籍和学生的阅读笔记,这让我们感到震撼。我们进一步观察了解到,原来昌乐二中已经把阅读(包括语文阅读和英语阅读)作为一门课程,通过各种措施与方法,使阅读成为全校师生的生活常态。

昌乐二中初中部每周安排有10节阅读课,高中每周有6节阅读课。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需求,学校每年都花大量的资金购进大量的图书供学生阅读。学校设置了阅读课程标准,编选优秀图书必读书目,规定初中学生每年读40本、高中每年读30本名著的读书任务。学生阅读书目分为三类:研读书目、精读书目、泛读书目。学校给每一个学生配发精美的阅读本和写作本,用来摘抄精美佳句和撰写心得体会。每班两周有一次班级读书交流会,年级每月有一次年级读书交流会,学校每年有一次读书交流会。通过交流评选学校阅读之星。学校每学期都会针对研读书目召开学术报告会,并把研究成果结集成册,印刷出版。

要让生命厚实,就要读书。金子一样宝贵的时光应该阅读金子一样的图书。昌乐二中所实施的海量阅读扩大了学生视野,发展了学生智力,陶冶了学生情感,润泽了学生心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社会实践活动

在昌乐二中的校园橱窗里,陈列大量的图片,其中最多的是学生今年暑假进城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所拍下的照片。

我们通过了解得知,所谓进城即让学生了解城市的现代化、高科技、生活的丰富多彩,考察当地文化设施,研究当地河流,考察城市独特的建筑文化,欣赏优美的园林设计,研究城市的交通、环境和生活方式;所谓下乡即体验农村生活的纯朴、艰辛和原生态,下地干农活、烧大锅、睡大炕、踩牛粪,研究农民的生活现状、未来的发展出路。通过进城下乡锻炼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让学生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

除了暑期进城下乡之外,昌乐二中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包括:中华文化寻根游、65公里远足拉练、生存生活实践周、寒假今周我当家、参观现代企业、义工、志愿者社区服务、对话青州古城、探访黄河口湿地等等。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昌东二中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教育回归了生活,回归了实践,将学校教育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思、实践意识、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走进昌乐二中,我们看到了预料当中“271”高效课堂的精彩,更感受到了学校先进而全面的素质教育举措,见证了“人”在这所学校至高无上的地位。

 

潍坊一中——卓越高雅有容乃大

 

去潍坊一中不是我们既定的行程,但却给了我们意外的精彩!

精彩之一:校园环境

在校办王主任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潍坊一中的校园。如果不是掩映在绿树丛中错落有致的楼宇,我们有理由怀疑走进了森林公园。尽管已经步入冬天,可校园里依然绿树葱茏,柳叶似剪,翠竹欲滴……农家的用具摆进了校园,粮仓、火灶、石碾……引发我们的无限遐想。沿着林阴小道,揽月湖犹如一勾弯月,浮光掠影景色宜人。小溪流水潺潺,拱桥、曲桥、平桥和廊桥连接中心广场与学校其他景观浑然天成、融为一体。中心教学区、素质拓展区、体育运动区、生活服务区,四大功能区掩映在绿树中,让学生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另外,学校道路、建筑和景点的命名、名人雕塑、文化石、宣传版面等和谐统一地构成了潍坊一中的文化氛围。

精彩之二:容雅文化

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潍坊一中的容雅文化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凝聚成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凝聚每一名师生,成为容雅文化的信仰者、践行者。是胸怀宽广,视野开放;是严以律己,宽厚待人;是虚怀若谷,是淡定从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已经成为潍坊一中创新发展的动力,也是创新学生成长的基础。,雅是精细,是严谨;雅是品位,是状态;雅是一中人的追求。容雅,是包容大度、追求高雅;是崇尚一流,包含的是现代社会精英们积极进取的生活追求、个性的张扬。它不再是直接的单一的成功,而重注重过程的养成,立体而又多元。

精彩之三:校本课程

我们参观了潍坊一中的校本课程教室,这里既有国画、书法、版画、舞蹈等十多个艺术体育选修模块教室,又有风筝扎制、陶艺、戏剧表演、自卫防身术等新增课程教室,教室里面除了教具之外,陈列着很多学生作品。

学校还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开设了校史教育、人文潍坊、传统节日等文化育人课程。学校还对校园内植物园、地理园、民俗园、揽月湖等资源进行开发,开设了学校独有的校本课程。

学校还积极引进和改造国外课程资源,开设的《合作课堂》《AP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学子们还根据自己兴趣选修第二外语,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

另外,学校还有电视台、体育馆、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在这里可以施展自己的天赋,发展自己的个性。

总之,潍坊一中的“容·雅”文化已深深植入课程体系建设,构建起多元的、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平台。

精彩之四:走班制与国际化

潍坊一中的教学实施走班制分层分类教学。学校将三十五个教学班分为五个单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和学习情况选择适合的层级,在单元内走班上课,打破了原有的班级界限。为了使学习效果最大化,学校实行分层备课,并向社会承诺,让每一名学生享受到同样的教师资源,享受平等的课堂资源。而实践证明,教学效果非常好。据王主任介绍,参加今年高考的潍坊一中高三学生1700余名,一本人数达千人以上,上清华北大人数达两位数。

随着学校国际交流不渐深入,潍坊一中为学生搭建了又一个学习成长的国际化平台——国际部。如今国际部的第一届24名学生全部被世界排名前一百位的国外名校录取,被学生们戏称为“最牛高三班”。

总之,走进潍坊一中,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品味、高素质、高端化的学校文化与教学模式。惟一感到遗憾的是,我们参观当天,学生在进行考试,我们无法和学生亲密接触,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

 

我们的思考——要将“人”的发展真正写在监利教育的旗帜上

 

考察是一种学习形式,学以致用才是我们的目的。在山东考察近10天的时间里,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两千多年来山东人依然秉承孔子风范,继承孔子教育理念,把孔子的教育思想在齐鲁大地掀起了新一轮的旋风。我们看到了差距,看到了不足,更看到了要马上付诸于行动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领导者必须要有改革开拓的勇气和魄力

反对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法,五四运动时就提出了,反了将近一百年,可是直到现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还在统治我们的学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提出来了,教育行政官员和教育家反反复复讲了六十年,可是直到现在,真正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成为主人的学校还是少数。学校评价教师的手段依然仅是教学成绩,学校评价学生的手段依然仅是分数。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声嘶力竭地“主讲”,课堂下布置无休无止的“作业”;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地听讲,课下毫无新意、毫无兴趣的应付式训练。教师没有把教书当成一种幸福,而仅是谋生的一种职业;学生没有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追求,而是一种痛苦、一种压抑。客观地说,以上重重现象,在监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还普遍存在。

难道是教育领导者的观念没有更新吗?听听领导们的讲话,看看领导们的报告,他们一定都把“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放在讲话和报告中最醒目的地方。可见不是领导者缺少先进的教学理念,也不是领导者缺少先进的教育经验,关键在于领导们必须要有如崔其升校长、赵丰平校长敢于改革的勇气和魄力,引导全体教师达成共识,并踏踏实实认真去实施。

李本智主任考察杜郎口中学后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有思想、有正气、有勇气、有个性、善创新、能坚持的好校长,才能成就一所好学校。校长不仅仅是职务,更应是灵魂,是一所学校的人格至高点。有人格威信的校长才是有执行力的校长。”

杨发生校长说:“校长是榜样、表率、方向、标杆。崔其升校长有思想、有方法,敢于创新,肯于坚守,矢志不渝,攻坚克难,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多年的改革和创新,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才有杜郎口中学今日的辉煌!”

张道宏校长说:“校长既要做明灯,更应当做明矾,净化师生的心灵,让教师对教书育人产生敬畏。”

事实上,监利教育从来就人才辈出,代不乏人,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监利本土也会涌现出崔其升、赵丰平似的优秀校长,引领监利教育实现伟大的超越。

(二)领导者必须要有扎扎实实的变革行动

行动,就有收获。

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之所以能够成功,靠的就是他们持之以恒、知难而上的行动。行动是最高的纲领,行动是最大的智慧。课改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没有变革就没有发展,没有变革就没有学生的未来。

我们的变革必须从课堂开始。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45分钟内做文章,真正把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权利、学习的快乐、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不同的意见可以自由地发表,不同的个性可以得到张扬,打造有生命的课堂。只要让生命释放出潜能,让生命充满活力,就会让生命充满成就感、幸福感,厌学就会变为乐学,负担就会转变为轻松。

作为学校领导者,还要想到:学校究竟该给孩子们什么东西,让他们二十年后、三十年后事业成功、生活幸福,有创造力、领导力,在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有所建树?为此,作为校长,必须肩负起作为领导者的文化使命,要有舍我其谁、敢为人先的使命感,穷则思变、勇于承担的责任感,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高瞻远瞩,用博大的胸怀和睿智的魄力以及忘我的牺牲精神来谋划和运筹,大力实施文化治校方略,使每个孩子的整体素质都得到扎扎实实的培养和最大限度的提高。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即使当我们不再唠唠叨叨地谈论文化的时候,校园的四周依然气韵四溢,香泽心脾。

张建国校长考察后说:“今天的学生是未来的公民,未来的公民是生活在地球村上的世界公民;学校是未来公民的孵化器,学校教育是孵化未来公民的教育,因此主导学校教育的人须有前瞻的眼光。”他还说:“让学生热爱学习,让学习与快乐链接在一起,是杜郎口中学办学育人的理念,也是我们回校后所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让课堂学习与幸福成长相伴。”校长们诸如此类的深刻感悟很多很多。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有县教育局现任领导的大力倡导,校长们的虚心好学和勇于实践,监利教育美好的明天一定能够到来。

(三)必须加大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

考察完杜郎口中学后,李本智主任说:“杜郎口中学的教师是真正的学习者、组织者、引领者、点拨者、赏识者、帮扶者;风清气正的校风、教风和教师积极向上的职业状态,才是最重要的教育生产力。”

张道宏校长说:“课堂改革的关键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只有先解决教师的问题,才能解决学生的问题。解决好了教师如何教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好学生学的问题,才能真正根除教师教的包办和学生学的依赖。”

李荣华校长说:“教师培训要抓紧,要让老师能自我展示。”“回家后要认真研究教师教学评价及学生学习评价办法,加大集体备课力度。”

以上几位领导的想法让我们认识到,只有教师不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只有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才能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只有教师会教、乐教、善教,学生才能会学、乐学、学得好。要想让变革行为在学校真正发生并产生实施,必须加大力度对教师进行培训,重塑教师的观念,改变教师的行为。

山东考察之旅已经结束,但监利教育改革大幕才刚刚开启。我们将把外地先进的办学理念、务实的课堂改革与监利教育的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一条适合我们本土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真正做到学他人之长为我所用,从改革课堂入手,致力于改善师生的课堂生活,把人的发展——即师生的发展真正书写在监利教育的旗帜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念一“变”成大道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赵丰平
赴山东学习所看所想
张学勇:崔其升,这样的校长不简单
杜郎口旋风精彩导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