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推荐】2013课改预言:从课堂走向教室

【原文地址:2013课改预言:从课堂走向教室  作者:李炳亭

曾经有这样一则耳熟能详的故事——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曾经给他的学生们出过这样一道考题:“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把你的手臂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然后自己示范了一遍,“从现在开始,每天甩臂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可能感到这个问题可笑,这么简单的事怎么能做不到呢?都齐刷刷地回答“能!”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道:“每天甩臂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以上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两个月以后,当他再次提到这个问题时,坚持下来的学生只有80%。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次问道:“请你们告诉我,最简单的甩臂运动,还有哪些同学坚持每天做?”这时候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叫柏拉图,他后来成了古希腊的另一位大哲学家。

    新课改10年,那些每天坚持“甩臂”的学校可敬可佩,我相信这不仅是一项毅力的考验,而是教育道德的最好证明,坚持就是一切。正因为有这样一批向着光明行走的学校的存在,才让我们越发不能容忍应试教育的无良。

    2013年,我预言,将会有更多的区域、学校跟同课改名区、名校一起“甩臂”。教育界比较接近的共识是:不课改就等同于落后。

    我的判断是:1.课改将成为教育质量是否先进的评判标尺;2.课改将进一步深化,它所呈现的时空趋势一定是从“改课堂”到“改教室”,如果说“改课堂”是改变教学时间的单位效益和课堂结构、教学方法,那么“改教室”则意味着的是改变教学空间的“社会性”和文化形态、人生模式;3.课改的总方向,一定是基于“教学即人学”的普世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课改又可以称之为“回归”——回到“三观”(人本教育观、学本教学观、生本学生观)上“发现”生活、尊重生命、捍卫教育最基本的“常识”和道德,如果方向错了,教育只能是“反儿童”的,也是“反教师”的。

    教室:教育实验室

    辞海对教室的解释是“学校里进行教学的房间”;对课堂的解释是“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叫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这可算是传统教育给予我们的标准答案,但问题是,教室只是一个关于“教学”的房间、场所吗?伴随着小组学习形式的发生,如果“教学”一旦介入相关生活内容,那么,“教室”概念本身是否会相应发生变化呢?它还仅仅囿于“教学”吗?如果教学是发生在花园和走廊里,那花园和走廊可否称之为“教室”呢?

    基于教育实验室的设想,教室在功能上应体现出:1.它是教学的场所;2.它因为小组的出现,介入了太多的人际交往,而具有社会属性,真正的“社会性”不是指简单的人际接触,而是一种合作互动的生活方式;3.它是一个“组织”,可比喻成一个“微型国家”,它应该具备“立国兴邦”所必备的独立“属性”,如果你承认这点,那么,教室就必须担负培养“公民”的重责,一个几乎没有争议的国际共识是,教育决定了国家的希望和人类的未来,教育兴则国家兴。在中国,人们早就认识到“少年强、则国家强”,然而,一个经济总量占全球第二位的大国,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恰恰是教育的挑战,教育能让我们的少年“强”起来吗?

    从学习的“场所”到体现出明显的“社会性”,再到“微国家”,教室日渐丰富而有意义的内涵始终是伴随着对课堂教学的不断理解而产生的,必须清醒地认识教学到底是什么,其意图又是为了什么?如果教室不能鼓励个性,并仅仅承载着的是知识的传输,则不仅无助于学习者全面、健康、主动的成长,而且还会人为制造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扭曲的人际关系,导致精神世界的一片混乱。

    教育实验室首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其实关注生活就等于在尊重兴趣,一切与学生相关,凡是能激起学生兴趣的东西都应该成为教育的内容。如果非要给教育实验室三个关键词,那我会选择:学习、生活、交往。学习显然不仅是知识的习得,学习的课题俯拾皆是,比如教材中涉及到的现实内容,个人生活中、社区中、校园中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内容,种种生活现象,以及那些平常中并不“平常”的问题,社会热点,环境问题等等,都可以成为实验研究的课题,总之,它除了拒绝传统而单纯的知识性灌输外,似乎其他的应一概接纳。它可以是一份调查报告、一份产品设计、一个活动企划、一个社区建议、一个微型讲座、一次观点辩论、一个手工制作、一个作品展览……与此对应的,是教室空间和布局的变化。如果是大班额,这很难办,但我依然建议,教室要有足够的“公共”区间,那里最好能陈列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教育实验室更多是指向于一个“学习环境”。

   理念:相信学生

    学生是谁?学生即课程,是大自然天然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物种”,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而不是成人的依附和工具。那些愚蠢的人一直都以为学生无非是些孩子,孩子能懂得什么,因此才让自己的“暴虐”变得合法化,孩子也便在这样的“爱”里从此糟糕到无可解药,有时候我们还真的需要这样问问:成人,到底是儿童的天使,还是魔鬼?

    儿童是一张任人描绘的白纸吗?现代教育早就告诉我们,儿童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的世界,哪里是一张白纸呢。即便是,也应由他自己描绘。事实证明,越是失败的人越有强烈的控制欲,最失败的成人一定是站在儿童的对立面惯于与儿童为敌。有时候,儿童比教师们更懂得如何处理和同伴的关系,他们常常相互赠送贺卡、一起玩游戏、去同学家串门等等,遇到什么问题之时,他们甚至懂得几个人之间开个恳谈会,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心理特征和沟通语言,比如在游戏时,儿童懂得自己制定各种游戏的规则,而无需成人好心地替他们“画地为牢”,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向他们学习,“儿童是成人之父”千真万确。

    儿童无所不能,那么,我们为什么仍然不把学习、管理、评价等原本属于他们的权利还给他们呢?课改最终的指向一定是儿童的“高度自治”,他们有权利选择教室和教师,也有权利设计安排自己的“学程”、学时和学制,那么,未来的教室一定是每个人的“超市”,它对学生的要求是为学生提供了什么,而不是学生应该或者必须去做什么。基于中国各省教材版本的不同,教室里应为学生配置各种版本的教材供他们作为参考,真正高度自治的人,一定最少受制于外在束缚的人,他有能力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掌控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室”,当然,他既然是学生,他有“义务”向自己的教师或者所在的小组汇报自己的学情,他可以不受别人的约束但必须有能力约束自己。

    我在想,我们为什么不大胆去实践里验证一些“猜想”呢,比如我们能否打破现有的班级建制,从身体的自由开始,鼓励学生走班甚至于走校、跳级?我们能否实验把考试的出题权给学生,甚至让他们自己组织在不同班组进行“联考”,自己监考、自己阅卷?我们能否鼓励他们个性冒尖,然后让每个人的长处成为学校一门门有灵性的“课程”?我们能否更进一步放权,让学生自主编排自己的“课程表”,比如准许他们先用一周左右时间预学一学期教材,这好比是比赛前熟悉跑道,然后自主设计学科学习方案,这好比自己确定比赛战术一样。我们甚至可以尝试创办一所没有教师的学校,如果真的没有教师,教育又会怎样呢?为什么不试一试呢,不试一试,又怎么知道行不通呢。

    必须清楚,对儿童的态度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文明程度。成人对儿童的不尊重从来不是教育,它伤害的不止是儿童,也包括成人自己。什么时候,成人学会了体恤儿童,也就离教育不远了。关于教育的基本理解,我给的三个关键词是:自主、自由、自然。

    灵魂:爱和自由

    教育是什么?当我们说教育是无条件接纳时,它的前提是“宽恕”学生。爱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是为了让学生出离恐惧和愤怒,给他们以心灵的自由。

    自由是放任自流吗?显然不是,一个放任自流的内心恰恰是被恐惧感控制的内心,这样的“自由”是自私,这样的人往往成为不良习惯的奴隶。自由是一种素养,甚至是一种生命的“秩序”或者内在的“规则”,自由是心智和道德的自由。

    课堂纪律是“内在”的规则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有太多的纪律,从本质上只是外在的控制。假如没有课堂纪律会怎么样?答案是建议学习者制订“组织规则”。从学习“场所”到教室作为“组织”而存在,那么,它必然涉及到“社会性”或者“公共利益”范畴,则理所当然地需要有“法度”——一个共同的行为约定。

    与传统教室里所呈现出的“孤立学习”方式迥异,学习一旦被置于“组织”之下,则走过了一条从“个体”到“小组”、再到“个性化”的路径。其中,小组学习被认为是传统与现代的“分野”,这在西方人看来,“班级授课制”早在100年前就进入了博物馆了,而取而代之的恰恰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学习共同体的粘合剂是什么?是团队文化、合作精神、集体观念。

    然而,遗憾的是,至今依然有太多的人,尚未达到这样的认识。他们仍执迷于调整课堂结构、发明一套模式、争执谁少讲多讲、研究考点难点,我只能说这和真正的教育尚有距离。他们似乎也有小组,但他们的小组只有“编号”而无“组名”,更缺少“组魂”,这样的小组怎么能称为组织呢?

    组织的灵魂是信念,信念的源泉是愿景,愿景的发端是责任,责任的前端是角色。这一切都在影响着课堂,乃至于决定着教育的本来面目。我依然要讲,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角色”就决定着什么样的课堂。

    教师是个什么角色?当我们千百次地说,教师是点燃者、激励者、唤醒者时,请千万记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不是为了“复制”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学生,教师是什么?是开发者,甚至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条件”和“环境”,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才是真正的热爱他!教师靠什么去点燃、激励、唤醒学生?靠信念、靠人格、靠精神。学校是什么?好学校是“一方池塘”、一片青草地甚至是一座原始森林,甚至说学校是一所特殊的“庙宇”也不过份,这样的学校才是有灵魂的学校。

    教室是学校的缩影,教室必须找到作为组织的“灵魂”。任何一个好的“组织”都不仅是“生态”的,而且一定是有“灵魂”的,阳光的、向上的、和煦,人与人,充满了相互关注、敬重,有着相同的“精神”尺码,有着高贵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的“组织”总给人一股精神、一种气质、一种力量、一种魅力。这样的“组织”便有了自己的“体制”。

    学生是什么?是自己的主宰!请多一点对生命的宽恕吧,把教室交还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在合作中构建自己的“组织”,尊重他们制定的种种“契约”,让他们去尽情“游戏”,去随意、自由地感知世界,去体验生命里的每一分、每一秒,去主宰他们想要的生活!艾默生说,“孩子有一种偏好,有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引导他一会儿进沙漠,一会儿进入城市,他就被一种想法支配,像个傻子,但他是快乐的。”

    如果说爱是水源,那自由就是空气。关于教育的灵魂,我给的三个关键词是:角色、爱、自由。

  课堂:形式服务于自主 

    确切地讲,我前文三个小标题内的“预言”,是说给一直以来坚持“摔臂”的学校的,或者说是针对“第三代”课改校而言的。在我看来,“第三代”课堂有三大主要标志:1.无限放大自学;2.无限利用学生;3.取消导学案等一切有形束缚。尤其是第二条,它隐含着的是“去教师主导化”,最大限度地张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形式上,一般采用的是“一托N”(即一个教师同时上数个班的课)。其变革的幅度显然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对于立志于探索“第三代”的学校而言,它必须始终抱定“三观”,立足于人,凸现学生个性,淡化教学“技术”,当然不可以对立地认为“第三代”是刻意拒绝技术,这里所谓的淡化技术,是鼓励教师进一步“后撤”,撤到哪里?撤到生活者和发展者这个“角色”上来,去真正拥抱自己的生活,去赢得自己的发展,而不是为谁牺牲。教师角色的再次变化,必然带来课堂教学形态和对教师要求的变化,教师恐怕要把主要的精力,从研究课本转移到研究学生上来,每所学校都应该开设自己的校本课程——基于儿童的“教育学”,这将为教师的职业生命迎来质变,如果这样做,每个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爱戴的真正的“教育家”。教育实验室即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实验室,也是教师提升职业格局的实验室,这就是我主张的变改课堂为“改教室”。我要特别强调,教育实验室并非我的独创,而在英美早已有之,教育实验室其实也可概括为“超市”的超市!

    对于初期选择课改的学校,我的建议依然是三点:1.少讲多学;2.构建模式;3.小组学习,努力在教育学间找到“平衡”,但须知课改的趋势就是那句老生常谈的“为了不教”。因为就学习本身而言,学习即体验。

    课改难在哪里?第一难,难在校长认识不到位,第二难才是教师观念问题。对于某些所谓的“名师”——一个被旧教育宠爱的人,不仅本能地想保留它,而且几乎是不可避免地丧失了客观判断的能力,除非他敢于超越自己,有时候不能硬来,须知人人都有不改的权利,但既然选择了做教师,就必须改,你要包容他慢慢认识,就像教师要宽容学生一样。

    关于课堂,我给的三个关键词仍旧是自主、合作、探究。

    让我们一起“摔臂”,我相信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也会因教育的变革而解决。教育的问题是社会问题,但社会的问题,难道教育就没有该负的责任?

    课堂承载希望,教师引领未来。一起期待、一起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是慢的艺术
佐藤学关于课程与教学的有关论述给我们的启发
2013年课改预言: 从课堂走向教室
致敬先生丨一百年前从事小学教育的叶圣陶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摘录(五)
课改20年,有哪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学校榜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