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解读(二十四)


五行学说3

(六)五行气运的相克规律

        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藏。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素问·六节藏象论》

        本文论述五行气运相胜的规律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同时阐明了五行生克乘侮无非是气候变化太过不及相互关系的反映。由于气候变化的太过不及,致使相应的脏气失调,适应能力降低,导致外邪的侵袭而发生病变,这种翔实而科学的论述,对于帮助我们理解五行的真实含义具有很大的启示。

        一年中,五行气运的相克规律,是维待气候相对平衡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就人体五脏的相互关系来看,也具有相似的道理。五行之气的相互制约,实质上即是阴阳之气的相互制约,木火之气属阳,金水之气属阴,金木相克,水火相制,亦即是阴阳的相互克制。这种克制是维持平衡必不可少的条件,自然界如此,人体也如此。比如心为火脏,肾为水脏,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才能维持心肾阴阳的动态平衡,如果肾阴亏虚,不能制约心火,就会引起心火亢盛,出现心烦、失眠、口疮、咽痛、吐衄、尿血等症。又如肝属风木,气主升发,肺属燥金,气主肃降,肝肺升降协调,则气机运转正常,如果肺阴不足,肃降无权,不能制约肝气,肝气升发太过,就会出现眩晕、头痛、耳鸣、目赤、吐衄、咳嗽、咳血等症。可见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是必不可少的,所谓“无制则亢而为害”。但是,如果本脏不足,相克的脏气太过,致使正常的相克关系失去平衡,也会引起五气相乘,即相克太过的病变,但应该看到,五脏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是比较复杂的,五行之气相互制约关系不是唯一的形式,如《医碥》说:“肺在心上,心火上炎,肺受其伤,此为心火克肺金也;若由脾胃积热,或由肝肾相火,或由本经郁热,皆与心无涉。肾阴太盛,寒气上冲,心为之悸,或肾寒甚而逼其龙火(指肾中之阳气)上乘,心为之烦,皆肾水克心火也;若饮食过多,停蓄不行,心火被逼不安而悸者,与肾无涉。脾气过燥,则肾水为其所涸而失润,或过湿则肾水为其所壅而不流,皆脾土克肾水也;若他脏之燥,外感之湿,与脾无涉。肝木疏泄大过,则脾胃因之而气虚,或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因之而气滞,皆肝木克脾土也;若自致耗散,自致凝滞,及由他脏腑所致者,与肝无涉。”所以不能机械地看待五脏之间的五行相克关系。

(七)五行气运的相乘相侮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五运行大论》

        本文论述五行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因其各有太过和不及,所以会出现相乘相侮的现象。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是临床常见的病理变化,如心火偏胜,常会影响到肺气的肃降,出现咳嗽、气喘、胸满等症,即所谓“制己所胜”;由于心火亢胜,必然下汲肾阴,耗伤肾水,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出现心中烦、不得卧等症,这就是“侮所不胜”的现象,心阳偏衰,常会影响到肾的气化作用,出现尿少、浮肿、腰痛等症,这是火被水克的现象;由于心阳不振,气血运行不畅,可以阻碍肺气的宣降,肺气宣降失常,则见咳嗽、气喘、短气等症,反而加重心气的不足,这也是反克现象,即“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八)五行乘侮对疾病的影响

        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之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五行之气的相乘、相侮规律,是气候变化在反常情况下出现的两种现象,人体五脏病理变化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如脾胃虚弱,水谷精微之气不能充养全身,可以导致各脏俱不足,同时也使肝木失柔,肾失所藏,心火不敛,肺金受损。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曾以脾胃为重点,结合本文对五脏的生克乘侮及其证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至而不至者,谓从后来者为虚邪(指从当令对冲方位而来的邪风,因其从远方来,故称后来。),心与小肠来乘脾胃也。脾胃脉中见浮大而弦,其病或烦燥闷乱,或四肢发热,或口苦,舌干咽干。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燥也。”这是指寒气主令的季节,风从南方来,火反胜水,肾水不及,心火亢盛,相乘肺金,又伤所生之脾土,故云:“心火亢盛,乘于脾土之位,亦至而未至,是为不及也。”治宜滋肾阴以制火,泻心火以安脾。

        “所胜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实。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则挟火势,无所畏惧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或身体沉重,走疰(流动的疼痛)疼痛。盖湿热相搏,而风热郁而不得伸,附着于有形也。或多怒者,风热下陷于地中也。......或妄见、妄闻、起妄心、夜梦亡人,四肢满闭转筋,皆肝木太盛而为邪也。或生痿、或生痹、或生厥、或中风、或生恶疮、或作肾痿,或为上热下寒,为邪不一,皆风热不得生长,而木火遏于有形中也,”这是指心火偏旺,助长肝木,致使脾土受克,湿自内生,风热为湿邪所遏郁而不得升发,因此引起上述种种病变,治宜泻心火以平木,疏肝气以化湿。

        “所生受病者,言肺受土、火、木之邪、而清肃之气伤,或胸满、少气、短气者,肺主诸气,五脏之气皆不足,而阳道不行也。或咳嗽寒热者,湿热乘其内也。”这是指脾土不能生肺金,肺金不足,心火相乘,肝木反侮,但其主要病变在于脾气虚弱,故云:“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治宣补脾土以生肺金,和营卫而制肝木。

        “所不胜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来侮土。故肾入心为汗,入肝为泣,入脾为涎,入肺为痰、为嗽、为涕、为嚏、为水出鼻(清涕)也。一说,下元土盛克水,致督、任、冲三脉盛,火旺煎熬,金水沸腾而乘脾肺,故痰涎唾出于口也。下行为阴汗,为外肾冷,为足不任身,为脚下隐痛,为水附木势而上,为眼涩,多眵(眼分泌物),为冷泪,此皆由肺金之虚而寡于畏也。”这是指土不制水,肾水反侮,肺金不足,肝木失制。由于“肾者水脏,主津液”,五脏之液悉由肾所统,故谓“肾入心为汗,入肝为泣”等等。治宜温阳以行水,扶脾以制水。

        李东垣以脾虚发病为中心,结合四时气候变化的太过和不及,阐述了五脏生克乘侮的病变。充分揭示了治疗五脏病变,当从整体出发,重在调整五脏之间的平衡。

包潘良——在线辅导

浙江省东方中医信息化技术研究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基础:五脏相生、相克的基本概念
工不能禁
中医养生之道
五行 中医脏腑理论
五脏学说(藏象学说、脏腑学说)一:五脏传变规律及其治疗大法
五味与五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