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蒋兆和:仁心慈意出绝笔(上)


蒋兆和1932年的《自画像》(纸上素描 35×27cm),时年蒋兆和28岁。

虽然知道这个世界确实有少部分的艺术天才,完全靠自学成就自己,不过看到蒋兆和的画,这洗炼准确的笔法,还是不免要暗暗称奇。一个时刻要讨生活且几乎是靠自学的人,画出这样的素描,真让人心生敬畏。

写蒋兆和,就是在向先生致敬。

 

蒋兆和:仁心慈意出绝笔(上)

凡子/

 

《东方艺术?大家》20139月专栏文章

 

 

人生于世,一个人要想习得一门精湛的手艺或技术,寻一个好老师悉心授艺,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民间传承技艺的方法,是师傅带徒弟;学院里传授知识与文化,是导师带学生;世学家学有渊源的旺族,由家族长辈倾力教授儿孙。

有了为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有了学子的好奇与求索,经年累月,不懂的耳濡目染那懂的人,思想有向导,行为有参谋,知识愈丰富,基础稳稳打下来,双腿最终迈开自己的大步,长成独立自主的人。

导师授业有刚柔,方法有宽严。那特别耐心的师傅,除技艺上手把手传授学生,学生的人生也一并兼管照顾,竟是慈父的角色。那特别严格的学者,教学生一丝不苟,训练从无马虎,不思进取者要受责罚,也如严父。

可见古今来第一幸事,是有师长教诲激励。人世间最上等的人品,是埋头习艺读书。

至于学画、写字、染丹青,太多的杰出艺术家,早期纯熟技艺的训练无不得益于恩师或家长,得益于学院与画院。一个人若无师长带路,那在黑暗中摸索的时日将无限漫长,成就自己的概率也几无可能吧。

但世界真的有特殊的个案,真的有超凡的天才。中国近现代美术大家蒋兆和,就是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仅仅靠得到的一点父辈的启蒙,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自学能力,完成了自我的修养与学习。其高超的绘画技能不仅成就了自己,还影响了整整一代的中国人物画。

这在流离失所中自学技艺活命、成为一代宗师的人物,我读书时便悉知他,今夏在中国美术馆看到他的作品《流民图》,心中震撼,眼底有泪,回家便要执笔写他

 

蒋兆和1904-1986)的老家在四川泸州,这个今日湿润富饶的西蜀之地,江河汇流,稻谷低垂,酒飘香。而在蒋兆和出生的年代,那里仅是一个边远无闻、常生灾荒的小小穷乡。

穷乡也有小地主与真乡绅。如果家境富裕,人际和睦,偏僻之地倒也不足为怕。如同蒋兆和的另一个顺庆老乡常玉,来到人间便有锦衣玉食等着他,父兄疼爱,且得名师专门指点,再送出国,艺术之路走得自在自为,成为不输学院派弟子的一等艺术人物。

但蒋兆和没有常玉这么的好运,其父虽为清末秀才,却只是私塾学堂里的一介教书先生,有妻小儿女一家六口要养活,食仅果腹,生活之清苦、窘迫,与当时的乡亲邻人是一样的面貌。

年轻的母亲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日子过得操心困窘,性情亦难怡人养人。蒋兆和每有顽皮,遭受一顿责打是免不了的事。更坏的还是,日子简单清苦也就罢了,父亲却吸食鸦片,这对一家人的生活无疑是雪上加霜。在多年苦劝无效之后,心情绝望的母亲服食了鸦片,弃一家人走了。

母亲走了,孩子们失了母爱,又照管无人。而父亲的教书生涯也未维持太久,失了业,回家便卧床不起。蒋兆和是家里唯一的男娃儿,又是长子,他无疑是要挑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了。

难怪后来在提及自己的人生教养时,蒋兆和写出的是感受凄凄的“三无”:家无余荫,既无严父,又无慈母。

家庭的先天不足,往往会折损一个好男儿的万雄心。好在父亲虽有缺点与局限,却余了仅有的一处尊严给他,在他的幼年时代教过他识字、读书、画画,并下过一阵苦功夫。蒋兆和《四书》、《五经》读过,《宋词》、《史记》背过,小楷写过,字帖练过,家里祖宗留存的少量碑帖、画谱及书画都见识过。基础尽管薄弱,却也是他童年岁月最明亮可喜的记忆。就这么一点并不丰厚的给予,竟开了他的天资与聪慧,决定了他未来人生的大走向。

 

世间原本有多少聪颖之人,因为父母不识其天才面目,只拿他当普通人对待,又未遇老师稍给一些指点,便轻轻易易地夭折了。

母亲辞世、父亲病倒之后,蒋兆和那刚刚启蒙的天赋,连夭折都不许。生活的紧迫不由他荒疏手上还很薄弱的技艺,他得赶紧四处给人画画去,换些钱财回来养家度日。

一个世纪前的中国,西方的照相技术在大城市里都还算稀罕物,还远远没有普及到民间乡间来。人们想留下个自己的影儿,都是请人画像。这民间流行的画像技术,便是人人熟知的炭精画,也称擦笔画。家里每有大事,尤其是长辈辞世,都要请画像师给老人画个炭精像挂在家的堂屋里,供儿孙拜,给家人留一个永久的念想。

蒋兆和早年给人画像,使用的就是这门民间技艺,那是他小时看父亲给人书写屏联匾额、添些花草山水的图案时看来的。这样,有人画像时他就专给人画像,无人画像时就去给当地的一家相馆画一画背景挂布,或修一修布景以贴家用。再有点时间,就尽量多地找一些山水花鸟画来临摹,好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这样的谋生方式得到的收入当然是十分微薄的。当听人说长江三角洲下游的大都市上海画画可多挣些钱,有人给大烟草公司画月份牌美女挣钱更多时,16岁的少年,毅然凑借了路费,只身与同乡前往上海滩闯荡去了。自此,这多难的天才少年,竟几乎一直走在流浪的路上,饱尝流落异乡的孤苦冷眼。直至长成有志青年,遇上他生命中的贵人徐悲鸿,他的命运才有了实质意义上的改观与转变。

 

1920年抵达上海到1927年认识徐悲鸿之前的这七年间,蒋兆和先后在上海数家大百货公司画过画像,从事过实用性的商业美术广告、橱窗设计与服装设计等工作。虽然只是为生计而做,但幸好是他由衷喜欢并擅长的活儿,他勤快极了,样样工作都尽量做到最好,不见少年的一点懒散与应付。

只是,比之从前在家乡的相馆或街头画像,他受到的挑战大多了,要求也高多了,但这也意味着他受到的锻炼更多,视野与见识更广。因之,这段时期可以说是蒋兆和的速成时期,是他开始潜心自学油画与素描的黄金时段。毕竟上海近水楼台,国外的美术展览多,书店里的美术画册也多,这给他的自学带来了无限的便利与好处。

真难想像,父亲当初只给了他一个很小的支点,他竟然真的把自己与全家都支了起来,且在难以置信的境况下,逐步完成着对自我的培养。要说这种有活便有一餐饭吃、无活便睡街头听肚子咕咕叫的流浪生活,一般都是只毁人而不育人的。意志稍软,才能稍弱,早给生活吞噬了。可是看蒋兆和那段时间留下来的一些作品,如精灵气十足的设计图案《老鼠上灯台》等,那种天赋,真让人眼前一亮啊。

1927年,二十三岁的蒋兆和,听闻徐悲鸿法国留学回沪,经由上海著名出版商黄警顽的引见,在富商朋友黄震之家,他得以与徐悲鸿认识。徐悲鸿看到蒋兆和带去请他指教的素描,着实吃惊不小。须知,就是徐悲鸿这样执着的艺术才俊,也要出国直接取经、留学多年方才习得一身技艺回家,可是国内竟有蒋兆和这样的青年,在既无名师指点也无机会入读美院的情况下,笔下竟有如此的准确与灵气,那真要让人顿生感慨与惜才之心了。要说后来的徐悲鸿对蒋兆和一直看重与提携,确实是这个青年的自强精神与才气深深打动了他。当然,这怜惜的更深之意也在于,徐悲鸿早年少小离家、艰辛求学的人生经历,与蒋兆和极为相似。当初自己得人助,如今是要照样助人了。

写到这里,由不得要从心里发出一声感叹,民国时代虽然时局动荡,乱象丛生,人性却清净蔚然,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似乎是人应具有的一种基本品性与情怀。今天,只有在最高品质的人群里,或可剩余一些这样的“利他”精神了。

 

认识徐悲鸿之前,蒋兆和一直在为生计忙碌,好在笔下功夫过硬,他的日子已经得到不错的改善,自己吃饱了饭,还能寄钱回家。只是,人生有什么方向,未来将要如何,太多的东西,不能想也不敢想。

但自认识徐悲鸿起,他的境遇与思想境界都开始发生转变。毕竟绘画才能得到了徐悲鸿的肯定,这简直是给蒋兆和的心打开了一扇天窗,光照耀进来,每个角落都亮堂堂的。人生的脚步,似乎已经开始迈向最宜于他的那条阳光大道。

两年之后,蒋兆和的第一个人生惊喜到来了,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聘请他去当艺术教育科的教员——这可是民国年间中国的最高学府啊。对他发出邀请的还不是徐悲鸿,是另一位从英国留学回来并就任此所大学西画科主任的李毅士。这位在英国修得美术与物理双学位的大才子,仅仅是在全国美展上看到蒋兆和的两幅作品,便亲自登门拜访,力邀他去学校当助教。

蒋兆和欣然接受邀请,是喜悦自己的才能终于得到最高学院的赏识,更因徐悲鸿那时也刚好到中央大学任教。对一心想提高自己的蒋兆和来说,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了,还可与仰望的先生朝夕相处,老天这回终于眷顾了他吗。

在中央大学执教的两年,蒋兆和果然幸运,他住在徐悲鸿专门存放画册的一间藏书室里,饱览了这位嗜书如命的才子从国外带回来的所有原版画册和世界名家的美术复制品。蒋兆和在西式素描与油画上的修养,对艺术的深入认识,基本上完成于这两年。从他当时给在南艺当旁听生的萧淑芳画的一张素描来看,他绘画上的两大特点此时已经形成,造型自如纯熟,虚实相生的明暗关系精妙绝伦,这与绝大多数民间炭精像画师那种造型生硬、光影呆板的技术,已是天壤有别。难怪民间另一个自学成才的人物,蒋兆和后来认识并得其赏识的齐白石老人,也要如是评价他:功夫自有神。

 


蒋兆和约1925年画的《老鼠上灯台》(图案 24.6×18.6cm),该是他现存最早的作品之一。或严格说来不算是作品,只是一种设计图案,但也显现了他的才气,生动而活泼,颜色与图案都十分讨喜。须知画此画时蒋兆和只有二十一岁,今天搞设计的青年,二十出头能轻易出这样一份设计稿么。

 


蒋兆和虽然是以水墨成名,但之前的油画修养也是很出色的。这是他1936年的油画《一个铜子一碗茶》(65×84cm),彼时的蒋兆和已得徐悲鸿的多年指点,染有那么一点学院派的味道,但从题材上并无什么风花雪月,就只是画他熟悉的底层人民的生活。

也正是在此年,蒋兆和弃油画而拾水墨,从此开启专门探索水墨画的道路。

 


蒋兆和的《老父操琴岂奈何》(立轴 设色纸本 107.4×79cm)是他弃油画而专攻水墨之后的作品。从1936年到1949年的十多年时间内,可说是蒋兆和创作的黄金时段,他画他想画的、熟悉的与擅长的,得着他的自在,享受着他的自由。

 


好喜欢蒋兆和的这幅《敬老》(水墨纸本 106×41.5cm 1948年),每一个细节都画到位,人物的眉眼儿尤其活泛有神,阴影虚实处理得好舒展。

蒋兆和画自学、字自写,题字虽不尽然是多么有功力的书法,可是看看画边上的这行字,照样有模有样有气象。好佩服先生。

 


如《拾荒图》(立轴 设色纸本 96×40cm 1934年)中捡拾垃圾这样的作品,在1949年之后的语境里再不可能出现了。逃难、乞讨、卖艺之类的题材更不可能出现在画面中。自此,歌颂社会主义新中国成为蒋兆和绘画的主题,即使他再看见什么苦难,都不能再用画笔表达他的同情了。

 


这幅1942年描绘底层百姓讨生活的《耍猴图》(镜心 设色纸本 186×104cm)的景象,并不只是那个时候才有。即使是在今天也仍然有一样的人在靠这门技艺糊口。过去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作品称为现实主义作品,可以借此声讨某党某体制的黑暗,那么我们今天对此,又该说点什么呢?

 


贴一幅四联画中的《调鸟》(镜心 纸本设色 42.5×40cm)一图来舒展一下心情吧。两个小伙伴在开心地调鸟、训鸟,看得人心里一片春色。

过去,真的有点惧怕蒋兆和笔下没完没了的苦难画面,看到人喘不过气来。而今天,会很感激这位艺术家,仅从题材的选择与立意上,有所觉悟的人,可以对比出政治这个东西,是专门拿来桎梏人而非解放人的。我们还需要寻求真正的解放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蒋兆和作品 仁心慈意出绝笔
蒋兆和:我和《流民图》
李斛绘画作品欣赏
开辟中国画先河的一代宗师——蒋兆和
蒋兆和: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
蒋兆和 《杜甫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