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肢体残疾.偏瘫的康复训练
铅山社区惠民康复中心康复知识汇
一、偏瘫的定义: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二、偏瘫发生的原因:偏瘫病因多样复杂,总的来说都与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等疾病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
3.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
4.心脏病,如:心内膜炎,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心动过缓则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
5.代谢病中糖尿病与中风关系最密切,有30%~40%中风患者患有糖尿病。
6.情绪不佳(生气、激动)。
7.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酒不当)。
8.过度劳累;用力过猛;超量运动;突然坐起和起床等体位改变。
9.气候变化;妊娠;大便干结;看电视过久;用脑不当等。
10.服药不当,如降压药使用不妥。
11.任何导致大脑损伤的原因都可引起偏瘫,脑血管病是引起偏瘫最常见的原因。颅脑外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肿瘤、脑内感染、脑变性病及脱髓鞘病均可出现偏瘫。
三、 偏瘫的康复方法
运动治疗:它是中风偏瘫最重要的康复方法。主要解决患名肌肉乏人,不能坐、站立、步行答问题。
物理治疗:采用电疗、超声波、激光等手段,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缓解疼痛、肿胀等并发症。
作业治疗:主要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训练患者自己吃饭、穿衣、大小便、修饰等。
言语和吞咽治疗:如果中风患者有失语或构音障碍、吞咽障碍,动需要言语和吞晒治疗。
心理治疗:中风患者抑郁成焦虑的发生率非常高,心理治疗很重要。
针灸推拿治疗:可有助于神经纪织的再生,改苹偏瘫肢体血液循环,降低肌张力等。
四、偏瘫的康复评定
1、基本概念:康复评定是对患者功能状况和潜在的能力判断也是对患者各方面的情况的资料收集,量化,分析并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2、评定方法:交谈观察检测填表。
3、评定内容感觉肌张力运动功能平衡协调性基本生活能力步行能力。
4、评定分期初期评定(入院),中期评定(一个月左右),末期评定(三个月左右)。
感觉分类:1、浅感觉:皮肤粘膜的感觉;2、深感觉:肌腱肌肉鼓膜和关节的感觉;3、复合觉:时剔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等,他是大脑顶叶皮质对深浅等各种感觉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而形成的。
检查方法:1、浅感觉:用棉签。2、痛觉:障碍部位到正常部位的检查。痛觉过敏的患者,则相反方向。3、温度觉,用试管,相差45到50度,交替随意的刺激皮肤,接触时间2-3秒。
深感觉:1、位置觉:闭眼,将某部位肢体移动到另一个固定位置,让患者说出这个位置或用另一个部位模仿。2、运动觉:闭眼,将患者的肢体移动到某个固定位置,请患者说出肢体的运动方向。3、振动觉:闭眼,将音叉放到患者的骨骼的突出部位。
复合觉:1、实体觉。2、两点辨别觉:在人体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分辨能力。舌部1毫米,指尖3毫米,在手掌3毫米,背中心部位6-7毫米。3、其他:大脑皮质感觉(重量,识别,皮肤书写觉,及对某些质地的感觉)。
运动功能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可采用Brunnstrom评定法和上田敏评定法。
平衡功能评定:1、座位:长坐位,静态,自我动态,端坐位。他动态平衡。2、跪位:双腿跪位平衡,单腿跪位平衡。3、立位:双腿立位平衡,单腿立位平衡。4、步行中:协调功能的评定,协调功能是指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他要求有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协调性功能评定协调性:(不能,不准确,慢,正常)指鼻指试验、指耳指试验。
肌张力评定:1、0级。无肌张力。2、1级
步态评定
偏瘫的异常步态包括,足指屈内翻步态
步行周期:一、支撑期;二、摆动期;三、偏瘫的功能障碍
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
1] 运动障碍
偏瘫迟缓期的特点:肌张力低,上肢松弛,韧带松弛,关节半脱位,身体肌张力较小,足外翻。痉挛期:异常的姿势反射,痉挛,腱反射亢进,导致异常的运动模式。从上到下,头,患侧屈曲,面向健侧。躯干:向患侧屈曲并向后方旋转。肩夹带:后撤下沉肩关节:对抗痉挛抑制性反射体位,(RIP)早期注意偏瘫患者床上的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减轻上述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发展。恢复期。
2]  感觉障碍
主要表现为痛觉、温度觉、触觉、压觉、本体感觉和视觉障碍。
3]  语言的障碍
失语症;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完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阅读障碍;构音障碍。
4]  认知障碍
包括定向,极易,四维等功能障碍及失用症失认症等知觉障碍。
偏瘫并发症:挛缩:肌肉型,神经性异位骨化,肩手综合征,起立性低血压,肩关节半脱位。
容易引起挛缩的部位:上肢,下肢.
康复训练目标和计划:
恢复阶段
训练目标
迟缓期
肌肉松弛
肌张力下降
无自主运动
预防肌肉痉挛出现
预防关节及
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
加强患侧肢体的控制能力
诱发正常的运动模式
抑制痉挛,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粗使馆界分离运动,以正常的运动模式完成基本动作
加强肢体运动功能协调性
(一)   康复训练目标:1、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2、抑制或者减轻异常运动模式出现或者加重;3、诱发质体的主动运动;4、强化健侧的肌力;5、提高ADL能力.
(二)   训练计划:良肢位的保持——良肢位的摆放;体位的变换;卧床期常采用的。
(三)   被动活动 目的:通过被动活动维持或者改变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挛缩在患者不能做主动运动之强,应该做患肢的被动运动,每日两次以上,直到主动运动恢复,活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尺许充分牵拉,缓慢进行。
(四)辅助运动到主动运动的训练 搭桥训练:主要目的是髋关节的分离运动,为了让髋关节的分离运动,骨盆控制。
(五) 翻身起坐的训练1、仰卧位向健侧卧位,使患者尽早学习使用自己的肩胛带和骨盆。2、卧位起坐训练。侧卧位坐起,治疗师一手放在患者颈部周围,一手放于患者膝下,将其扶起。帮助其起床,但自己能用上力量,辅助其起床。3、仰卧位坐起:扶助患者双肩,致使患者肩侧下肢插入患侧下肢并以之床边,用健侧轴支撑上身坐起。
(六)座位平衡的训练:重心患侧转移,治疗师在患者患侧,让患者健侧臀部抬起,可以垫一个三角垫,足部最好接触地面。前后重心转移。
(七)患侧的负重训练
(八)上肢训练1、活动肩胛带,首先活动肩关节周围的肌肉;2、伸肘训练,屈曲肩关节。
痉挛期的康复训练
(一) 坐位和准备站起的训练:
治疗师坐在患者的患侧,1盆的控制和躯干的旋转训练患侧的旋转,2髋骨的内收、骨盆旋前训练。3足跟提起的训练,先用健侧足,后用患侧足,在其足前放一个高的物体。旁边一定有人辅助,防止患者摔倒,重心一定要到患侧来。患足的支撑期。4提腿训练,5屈膝训练,帮助抬起小腿。
(二)   站起和坐下训练
站起训练床面从高到低过度,脚的位置向健侧转移,用健侧脚支撑。
起立方法
1、坐在座位面浅的椅子
2、
(三)行走训练。膝关节的屈去训练。
患侧下肢负重训练:交替性屈膝,小角度开始,3-5度屈曲,向患侧移动重心,患侧单足站立,小范围患侧膝关节屈曲动作。
下肢的迈步训练,治疗师先辅助,髋伸展,背曲踝,屈曲膝关节,是准备无划圈步态的基本体位。髋膝关节的屈曲运动,膝关节屈曲,髋伸展,骨盆不上提,是行走的基本要素。
髋内收,将患侧的膝关节靠近健侧的膝关节。保持足外翻。
迈步前的准备,患腿提起的高度与正常迈步时间相同,迈低步训练,膝关节屈曲向前迈低步,足跟着地(踝关节的分离运动开始之后才可以进行),PT师要用手体验足底有无压力感觉。
(四)上肢运动控制训练
肩屈曲,肘伸展,俯卧位和跪位的训练。练习躯干的伸展,手膝位两个膝关节膝立位的训练,单膝跪位训练,肘的控制训练,上肢的训练。
嘴接触到手,加强对手的认知,用眼目视,加强对此动作的认知,注意,控制肩胛骨向前,防止后撤。
目的
促通随意运动
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度
维持和强化肌肉力量
训练方法:
座位耐久性的标准
开始标准,
1.  进行性障碍,(意识、ADL。运动)停止
2.  有理解能力
3.  全身状态稳定
实施标准
1.  测定开始前后5、15、30分钟的血压和脉搏
2.  在一次完成30度,45度,60度、80度的四个阶段取座位30分钟以上,方可进行下个阶段的训练,
3.  首先实施一天两次的座位进食
4.  最高体位可以保持30分钟以后。
运动顺序
在可摇
运动方法
1.  被动的座位保持运动取膝关节屈曲位,要不停值保持稳定,如果出现起立性低血压,立刻取
里为保持运动
1、被动站立,
起立床站立,目标,站立80度可以保持30分钟,同时如果腹带等压迫绷带逐渐外移,使瘫痪部位的血流减少到最少程度,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3、  主动站立,
开始时间
1.  在轮椅上能保持稳定的座位。
2.  肩侧上下颌力量保持站立,开始时可以帮助
注意:
膝关节的屈曲
骨盆前曲
训练方法
1、  尽可能保持左右对称-使用姿势镜子
2、  避免腰、膝的过度弯曲,以及膝反张
3、  指导患者中心移向患侧,控制膝、踝关节。
改善步态
1、  踝背曲的训练,防止足跟离地。
2、  准备迈步的训练,踝关节背屈,外翻。
3、  迈小步训练,
4、  滑板训练
改善步态的进一步训练
1、  迈步训练,治疗师在患者的患侧,指导迈患侧,试探性迈步,患侧腿负重训练。
2、  交叉步态,向健侧交叉迈步。,患侧足部内收,增加了难度。然后是向患侧迈步。向患侧横向迈步训练,患者出院前的训练。目的是让脚外翻。
3、  直线行走
4、  侧方引导的训练方法
5、  后方引导
6、  骨盆和肩胛带的旋转训练
7、  前方引导训练
矫形器的应用
踝足矫形器防止踝关节内翻
助行器的应用
上下台阶的训练
上先上健侧足
下先用患侧足
一、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是运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为治疗手段来改善和补助患者功能的方法。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自理、工作、休闲等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有利于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理想方法。它主要包括机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认知和知觉训练、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训练、自助具的选择制作、环境改造的设计和指导、开具轮椅处方等等。它和运动疗法的理论原则是相同的,所不同之处在于它将肢体需要的运动设计成一项作业活动,比如利用陶艺制作来训练手指的精细动作,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兴趣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
约有22%--32%偏瘫者伴有语言—言语障碍,因此语言训练必不可少。语言训练人员应先根据患者的语言情况和病变部位诊断出障碍类型,然后运用不同的方法,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途径的刺激引发并强化患者的正确语言反应。
二、更衣动作
衣服宜宽大柔软,式样简单。穿衣时先穿瘫痪侧,然后穿健侧,脱衣服时先脱健侧,然后再脱患侧。穿裤子动作的顺序同穿上衣一样。(六类残疾标准)言语残疾标准
三、文体疗法:
文体疗法是采用体育运动项目及娱乐项目对患者进行训练,使患者的身体技能得到改善、提高,并且可以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这对于身体运动素质、增强体质和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轮椅技巧、偏瘫体操和各种球类是主要内容。
四、物理疗法:
传统的物理疗法对偏瘫的康复也有特殊的作用。尤其水中运动疗法是通过水的浮力等作用,使患者的肢体在水中更容易完成正确的运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卒中的康复训练
脑血管病患者运动功能的评定及康复护理
【颅脑康复】脑外伤后的功能康复方案
中风后家庭康复怎么做
偏瘫患者软瘫期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