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注课堂细节”系列(11):以生为本,为学生赋能


写在前面:本学年,我与新班级学生共同开启新一年毕业班旅程。这一年,我愿意更仔细地、不断放大地观察与记录,与你分享毕业班思政学科信息化课堂里那些值得看见的小细节,完成《从课堂细节看学生学习能力成长》系列的写作。


《为学生赋能》是我很早之前就读过的一本书。当时的我第一眼就喜欢上这个书名,以至于之后的讲座和工作坊标题里常常都保留了“赋能学生成长”的字样。今天,我想写一写11月23日(星期四)到师大二附中与高一学生完成的《贯彻新发展理念》一课的反思。于是,又想起了这句话,这或许就是我一直想要追求的目标吧。

这本书所说的“为学生赋能”,是指教他们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遵循自己的方向。如果学生想获得成功,“赋能”和“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书中,作者从多个角度说明如何为学生赋能,而我结合其间四个角度反思自己的课例。

“让学生选择是主导权和赋能的核心。”
“选择”使学生可以自主掌握学习,最终才可能实现内在、强大、深入的学习。但事实上,教师在课堂的学习中总是很少提供“选择,更多是基于教师经验的统一内容和要求。这样如何能调动更多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呢?

在本节课里,我给每个四人小组提供了一份素材包,里面包含了截自视频《我们的非凡十年》(福州)的八张图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每一名学生可以从中任选一张自己喜欢的,来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从图1里,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小组的学生选择了各自喜爱的不同图片,也由此展现出多样化的思考。

尽管这个学习活动的“选择”仍是有一定限制的,但与完全自由的选择一样,将促使学生开启深入学习。


图1:不同学生的不同选择
“每个学生都是创客。”
“创客”本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常态化的思政课,我希望学生能够拥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所以,现在的我很愿意花心思去设计能让学生有丰富产出的学习活动。不过,如果这种创造过程完全自由,没有任何限制,学生反而不会那么顺利。

这节课面对的是刚进入高一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对高中思政学科表达的术语应用与思维逻辑还没有形成,所以我为他们准备了必要的表达支架——“贯彻
     理念,福州市做法),有利于(成效)”,用以回答“在新时代,福州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如图1)”每一张图所展现的内容和提供的文本资料,每一名学生可以从不同视角切入得出不同的结论。每个小组通过各自不同的选择,创作出独特的、全新的作品。

当然,要想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创客”,未来的我应该设计出更多项目式的学科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思政学科的创造之旅中进行有意义的探索,激发创造力,增强自信心。

“帮助学生自己为'任何事’做好准备。”

如果学生自己能为“任何事”做好准备,那么他们会自愿投入,并产生持续且强大的学习力。在这节课里,我尽力做好课堂学习的每一处细节,从而真正促进全体学生做好准备。

其一,为落单的学生重建小组。上课班级有七排,最后一排学生无法形成天然的四人小组,还存在单人单坐的现象。我临时让听课老师与落单学生交换了座位,以方便学生能和边上的一桌学生形成三人小组。当然,这是临时借班开课,我虽在一开始做好这个处理,但在课中的讨论巡视中仍关注不足,所以还未能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若是在日常的教学班级里,教师是可以对其进行稳定的重组,持续关注该小组活动的学习品质。

其二,落实个人独立完成和组内分享时间。正因为是临时借班,我给足了学生独立完成的时间,并在小组研讨中特别强调组内成员轮流阐述,且以每人计时20s进行保障(如图2)。无论是独立书写,还是组内分享时间,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质量地进行练习,同时也为之后组内深入讨论、随机挑人代表小组的汇报做好必要的准备。

其三,对关键问题设置全班性反馈。虽然随机“挑人”已经能够让更多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参与小组研讨活动,但最终被挑到的仍是少数学生。应用反馈器进行全班性反馈,则能让全班每一名学生都始终保持“在线”状态。这节课上,20号学生在两次反馈时都成为“最后一人”,很显然还是有走神的倾向。由于采用这种反馈方式,像他这样的学生就很容易被教师关注到。若是继续在常态课堂中实施,那么我相信他会慢慢改善学习专注力。



图2:组内成员20s轮流阐述的课堂记录


“评估应该妙趣横生。”
教师主导型评价转变成学生主导型评价,学生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学习。同伴反馈对学生来说特别重要。与教师相比,同龄人之间在分享自己的想法时,通常更容易引起共鸣。所以,这节课小组展示汇报后,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汇报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如图3左图)。

同伴和教师的协作评价,能够获得更佳的评价效果。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展示汇报后的评价仅能邀请个别同学来具体阐述理由,以及教师的追问反思。在这部分完成的基础上,我还设置了一个全班性反馈,一方面希望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清晰评价每一名学生对关键点的掌握情况(如图3右图)。

有意思的是,这本书上用了“妙趣横生”来描述评价。要抵达这种境界,我想应该增加评价的多元性,提升评价的有效性,真正能够为学生赋能。这一定是我未来会继续去探索实践的。

图3:课堂展示汇报后的生生互评与班级反馈
以生为本,为学生赋能,是我一直记在心间的信念。通过每一节课里,我愿意帮助学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道路,不仅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好,而且也会因为我们的教学和教育,最终真的让身边的世界变得更好。
(福州金山中学  陈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荐学习: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及实践
“三一五”服务型课堂模式简介
教学三十六计(部分)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好课无痕
高效课堂的15个细节(三)_中国课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